年邯郸市高二期末历史试卷答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邯郸市 2013-2014放学期历史期末考试一试卷剖析
一、选择题
1、 D、这段文字主要说的就是等级问题,前方主假如说分封
制,后边主假如说宗法制,可是并不是完整分开来讲的,也是有
联系的。

侧室就表现了宗法制中的嫡长子和次子的差别,后边
还说了庶民也是“分亲”的,就是指嫡长子和次子的不一样。

2、A 这是基础知识题目,四大发明外传中造纸术外传的史实
3、D A 项出自《隋书 ?食货志》,反应东晋、南朝期间建康的
赋税沉重; B 项出自《长安志》,描绘的是唐朝长安崇仁坊街
市情景; C 项出自《南齐书 ?魏虏传》,表现北魏旧都平城的布局规划。

D 项出自《国都纪胜》,反应南宋临安商业繁华;对
考生而言,要点在于理解资料所反应的历史信息。

宋朝商业活
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地区的限制。

正确答案为 D 项。

4、 B 、此题观察理学思想和明清出现的反传统思想的差别,了
解主要思想家的主张 A 是程颐的主张; B 是黄宗羲的主张;C 是王阳明的主张 D 是朱熹的主张
5、C、抓住最先和烧毁儒家经书来判断
6、 A 、题眼:欧洲人在中国获取了更多的经济特权和更深层次
的经济利益。

这是观察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内容
7、 D、此题要点句: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谋幸
福的”观察的是三民主义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A 项犯了一个常识错误:三民主义的中心是民权主义B、C 于此题没关, D 项
反应了题干中的民生问题
8、B、此题观察了辛亥革命后贺年风俗的改革
9、A 、此题 B 项是解放战争期间;C、D 是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10、 C、此题观察的是中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向和阻挡力
量;此题解体要点抓住转折词“而”,认识到这是考的抗日战
争以后解放战争期间,中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遭到官僚资本的
残忍压迫
11、 C、此题要点是划分“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

“历史现象”是描绘一件详细的事件,不对事件自己进行原由和影响描绘;
“历史结论”实质是一个描绘一个因果事件
12、 C、此题采纳清除法,此中⑤1961年柏林墙事件是两大阵
营冷战的一个重要表现,表现出来的是对峙排出A、B,④中国80 年月以来对外是不缔盟政策,中国没有加入东盟,清除D 13、 A 、此题观察的是改革开放的背景,此中A是 1978年 12
月开始的 B、 C、 D 都是 80 年月发生的事情
14、 C、此题考试的是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权的内容。

A 项于事实不符,中国是间接民主,不是直接民主;B、D 犯了表述绝对性
的错误
15、 D、此题是第一是总分构造,两个省略号以后的内容是对
“聪慧人常常能找到法律的破绽”的详细解说,进而得出答案
D;找出此题转折词“只管。

但,”剖析此题重申的是只管
后边的内容,进而得出答案
16、 A 、此题观察的是文艺中兴期间人文主义的详细表现,通过此题鉴别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感人文主义表现的异同
17、 C、此题观察的是新航路开拓惹起欧洲的“价钱革命”的内容;抓住谚语特别是问题中“直接反响”这个词,答案很好解答;此题需要注意的是审题中的“问题”角度
18、 B、此题观察的是启发运动思想家们的主张,卢梭的主张强调社会契约论、人身自由和浪漫主义;伏尔泰重申领袖和开通专制;康德重申思想自由,孟德斯鸠重申三权分立
19、 B、此题观察的是“达尔文进化论”对世界的影响,经过时间次序就能很好判断出答案
20、 D、此题观察的是十月革命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题
21、 B、此题观察的是罗斯福新政内容,抓住转折词“而”重申的是“而”以后的内容,进而得出答案;或许找出要点语句提高就业率进而得出答案
22、 B、此题观察的是毛泽东赫鲁晓夫访美而做的一首诗;此题解题要点是“列宁火焰成灰烬,人间此后入大同。

”以及主语毛泽东进而得出答案
23、 C、此题经过总统选举观察的是美国三权分立又互相限制的共和政治制度
24、 D、此题观察的是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和影响
25、 C、此题抓住问题要点词“等级或层次”进而得出答案一定切合逻辑次序和时间次序
二、非选择题
26,、此题主要观察台湾问题,资料一观察了17 世纪荷兰侵略台湾的历史,同时也是观察必修二专题五中血与火的征服与掠
夺一课的内容,同时也是观察16-18 世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的历史,资料二观察的是19 世纪 80 年月台湾建省及近代化的过程资料三是改革开放后台海关系在政治上的沟通。

此题三问,第一问荷兰侵略台湾的原由,审题后联合所学知识
答案组成从主观和客观双方面组成,既观察学生的资料剖析能
力也观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第二问刘铭传在台湾的
举措及其影响观察的是学生资料剖析和归纳能力,资料三要注
意联合分值和问题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来解读。

27、题目很简单,多元化史观剖析第一次工业革命;考试的问
题很简单和直接,希望惹起学生对多元史观的重视以及培育学
生多元史观剖析问题的能力,多角度的对历史事件进行剖析
28、此题是模仿2013 年高考41 进行变形的一道题,观察的是希腊民主政治、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系与地理环境关系;
这类题目对考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历史知识的贮备有很强的要
求。

从解答方式上要修业生史论联合,典型特色是让学生选择
此中的信息,能够充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布个人见
解,倡导自主思虑,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考生的历史综合修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