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省南丰一中生物高二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届江西省南丰一中生物高二下期末联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2.某药物H3Z是一种多肽类的激素,能使人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病症。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3Z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
B.合成H3Z时生成的水中的H原子只来自氨基
C.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少量H3Z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D.若H3Z被水解成1个二肽,3个四肽,5个六肽,则这些短肽肽键总数是35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
4.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是生产者,D是分解者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碳在B与C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D.图中A、B、C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群落
5.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
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其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只有激素调节
B.植物的向光性生长和根的向地性生长不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C.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不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不同方法中,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高
7.如图甲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乙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甲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若图乙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
B.若图甲表示细胞鲜重,则A化合物中含图乙中的b
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但不能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若图甲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含量,则A化合物是蛋白质
8.(10分)关于图示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⑤是感受器
B.兴奋③中传递时,存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
C.在④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①会作出反应
D.兴奋在②处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
二、非选择题
9.(10分)已知图1为质粒、图2为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下表为有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______两种限制酶切割,切割后的末端为______(填“黏性末端”、“平末端”或“黏性末端和平末端”),故应选用___________酶来连接载体和目的基因。

(2)为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应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

(3)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前,需要运用PCR技术对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进行扩增。

扩增时需要用到___________(填酶的名称)和图2中的引物是___________。

(4)在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中,常选用大肠杆菌作受体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4分)鸡红细胞中,每个血红蛋白分子有4条肽链,包括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条α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每条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鸡血红蛋白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___,肽键在___________(细胞器)中合成。

β链含有半胱氨酸,其分子式为C3H7NO2S,则其R基由___________(元素符号)元素组成。

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___。

(2)鸡血红蛋白______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做蛋白成的鉴定材料,因为___________。

(3)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A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_____结构。

鸡蛋中蛋白质含量很高,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补给品。

吃熟鸡蛋容易消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1.(14分)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属于第____营养级。

(2)'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____。

(3)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乙种群数量,某研究小组捕获了100只乙,经标记后放
回。

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100只,其中有10只带有标记。

在该生态系统中,乙的种
群数量大约为____只。

12.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米曲霉生成的果胶酶。

为研究海藻酸钠浓度对果胶酶固定化率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分别与果胶酶混合后,过滤得到的固定化酶和上清液,然后检测它们的酶活性,结果见下表。

海藻酸钠浓度/% 2.0 2.5 3.0 3.5 4.0 4.5 5.0
上清液酶活性/U 1271 1200 1138 1080 1019 966 938
固定化酶酶活性/U 871 943 1005 1062 1124 1176 1205
固定化率/% 40.7 44.0 46.9 49.6 52.5 54.9 56.2
请回答:
(1)果胶酶可以通过米曲霉等微生物来生产,____________是筛选高表达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若需要对所得菌种
进行分离计数,应采用_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

(2)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与果胶水解的主要产物____________共热能够产生棕红色氨基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果胶水解产物的量与呈色物溶液颜色成正比,在550nm处测定溶液____________可算出果胶水解的主要产物含量,从而计算果胶酶酶活。

(3)在合适条件下,将果胶酶与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加到一定浓度的钙离子溶液中,使液滴形成凝胶固体小球,该过程是对酶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升高,上清液中果胶酶酶活性逐渐________。

当海藻酸钠浓度≥4%时,溶液黏度高,固定化时几乎不成球,不利于固定化酶的回收,选取浓度为____________的海藻酸钠为载体,可得到较好的固定化效果。

(二)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β细胞引起系列生理反应,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当ATP升高引起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此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时触发了 Ca2+大量内流,进而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释放,该过程中细胞膜内侧的电位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

(2)胰岛β细胞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存在于由___________形成的小泡中,据图可知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刺激是_________________。

机体胰岛素浓度升高会引起靶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多,其意义是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如果将正常胰岛β细胞分别接种于含有5.6mmnol/L葡萄糖(低糖组)和16.7mmol/L葡萄糖(高糖组)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二组由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发现高糖组释放胰岛素多。

此结果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C
【解题分析】
A、曲线II是随机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F2(1/2AA+1/2Aa)随机交配以后,得到F3为9/16AA+6/16Aa+1/16aa,淘汰掉aa以后,比例是3/5AA+2/5Aa,A正确;
B、曲线II是随机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曲线III是自交并淘汰aa的曲线,因为Aa自交和随机交配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1/4AA+1/2Aa+1/4aa,淘汰掉aa后,则基因型比例是1/3AA+2/3Aa,如果自交则其后代是1/3AA+2/3
(1/4AA+1/2Aa+1/4aa),淘汰掉aa以后,得到的后代是3/5AA+2/5Aa,Aa所占的比例是0.4,B正确;
C、曲线IV是自交的结果在F n代纯合子的比例是1-(1/2)n,则比上一代F n-1增加的数值是1-(1/2)n-(1-(1/2)n-1)=(1/2)n,C错误;
D、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F1代的Aa的基因型频率都是1/2,所以I和IV符合,但连续自交的结果是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杂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而随机交配后代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不再改变,所以I是随机交配的结果,IV是自交的结果。

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这两者都不存在选择,所以不会发生A和a的基因频率改变,D正确。

故选C。

2、D
【解题分析】
药物H3Z是一种多肽类的激素,其基本单位应为氨基酸,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的。

肽链中肽键数=氨基酸数—1。

【题目详解】
A、H3Z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A错误;
B、合成H3Z时生成的水中的H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B错误;
C、H3Z口服时会被消化酶消化,失去其应有的作用,C错误;
D、若H3Z被水解成1个二肽,3个四肽,5个六肽,则这些短肽肽键总数是1+3×3+5×5=35,D正确。

故选D。

【题目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多肽命名的依据是根据其所含有的氨基酸数,而不是含有的肽键数。

3、A
【解题分析】
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
的内环境是组织液,不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可能不同。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构成体液,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约占体液的2/3。

【题目详解】
血液中的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A正确;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B错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C错误;血浆与淋巴、组织液最大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错误。

故选A。

4、D
【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

对于碳循环中各种成分的判断,要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这两种成分,即一种为生产者,一种为大气中的CO2库,然后再根据箭头的指向来判断其他各种成分。

根据无机环境中的CO2和甲之间是双向箭头,可判断出A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D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B和C均为消费者。

【题目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生产者,D是分解者,A正确;图示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B正确;碳在生物群落之间即B与C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C正确;图中生产者(A)、消费者(B和C)、分解者(D)共同构成生物群落,D错误。

【题目点拨】
本题结合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识记生态系统的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和数字的含义;识记碳循环过程,掌握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再结合图解准确判断各选项。

5、C
【解题分析】
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刺激,此时会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图中A),并由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小管(图中B)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作用,从而使尿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另一方面,下丘脑可以将兴奋传导给大脑皮层(图中C),由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从而主动饮水,降低渗透压;所以选C。

【考点定位】水平衡调节
【名师点睛】水盐调节的过程
6、B
【解题分析】
1、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2、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人们发现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3、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题目详解】
A、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还受基因的调控,A错误;
B、植物向光性原因是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不存在高浓度抑制现象,因此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正确;
C、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包括植物激素的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C错误;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中,沾蘸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高,D错误。

故选:B。

7、B
【解题分析】
若图甲表示细胞鲜重,则A化合物是水,B化合物是蛋白质,C化合物是脂质;若图乙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在鲜重状态下,a、b、c依次是O、C、H,所以A正确;根据A选项的分析可知,A化合物是水,而水中不含元素碳,B错误;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指的是在细胞中的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找到,没有生物界独有的元素;而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相同并不能说明这一点,C正确;若图甲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含量,由于水完全脱去,所以所占比例最大的化合物A是蛋白质,D正确。

8、D
【解题分析】
④上含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与传入神经直接相连的⑤为感受器,③为突触,②为传出神经,①为效应器。

据此答题。

【题目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⑤是感受器,A正确;
B.兴奋以电信号(电流)形式传导到突触时,以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形式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细胞膜。

所以兴奋在
③突触中传递时,存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B正确;
C.在④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所产生的兴奋会沿反射弧传导到①效应器,使效应器做出反应,C正确;
D.兴奋在②传出神经上会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Bcl I和Sma I 黏性末端和平末端T4DNA连接酶四环素Taq酶引物甲和引物丙大肠杆菌为单细胞生物,繁殖快,遗传物质较少
【解题分析】
用图1中的质粒和图2中的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BamHⅠ切割,因为BamHⅠ切割会切断四环素抗性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也不能用HindⅢ,因为其无法切割质粒,因此可选择Bcl I和Sma I,Bcl I切割产生黏性末端,Sma I切割产生平末端,形成重组质粒还需要用到DNA连接酶;由于选择Bcl I和Sma I进行切割,破坏了氨苄青霉素抗性记忆,因此标记基因为四环素抗性基因,为了筛选得到目的菌,应在培养基中加入四环素;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需要的条件有:模板DNA(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热稳定DNA 聚合酶(Taq酶)。

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容易培养、繁殖速度快,当处于对数期时,细菌代谢旺盛,个体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因此常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

【题目详解】
(1)应选用Bcl I和Sma I两种限制酶切割,切割后产生的末端为黏性末端和平末端,要形成重组质粒还需用T4DNA 连接酶来连接载体和目的基因。

(2)形成的重组质粒中标记基因为四环素抗性记忆,因此应在培养基中添加四环素。

(3)运用PCR技术对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进行扩增需要用到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和引物,图2中的引物应选引物甲和引物丙。

(4)在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中,常选用大肠杆菌作受体细胞,其原因是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繁殖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特点,因此常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工具和操作步骤,能正确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能
够识记原核生物经常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同时掌握PCR的原理和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对于生物学原理的实际运用能力。

10、570 核糖体C、H、S Fe 不适合鸡血红蛋白有颜色,会干扰反应现象的观察空间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解题分析】
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题目详解】
(1)已知鸡血红蛋白分子含有4条肽链,氨基酸数=(141+146)×2=574个,则一个鸡血红蛋白分子中肽键的数目
=574-4=570个;氨基酸的脱水缩合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即肽键形成于核糖体。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且半胱氨酸的分子式为C3H7NO2S,则其R基由C、H、S元素组成;Fe是组成血红蛋白重要的微量元素。

(2)蛋白质鉴定的原理是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产生紫色,而鸡血红蛋白有颜色,会干扰反应现象的观察,因此鸡血红蛋白不适合做蛋白成的鉴定材料。

(3)细胞内的蛋白质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才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吃熟鸡蛋容易消化的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题目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及其相关计算公式,能够根据题干信息计算出鸡血红蛋白分子中的肽键数后脱去的水分子数,并能够分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11、4 五竞争和捕食1000
【解题分析】
(1)由图示可看出,该食物网中共有甲→乙→丙→戊、甲→乙→丁→丙→戊、甲→丙→戊、甲→乙→丁→戊4条食物链,在最长的食物链(甲→乙→丁→丙→戊)中,最高营养级是第五营养级。

(2)乙和丙都以甲为食,同时丙还可捕食乙,因此两者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3)依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N=Mn/m,则N=100×100÷10=1000只。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及能量传递的相关计算。

12、单菌落的分离涂布分离半乳糖醛酸光密度值(0D值)包埋减小 3.5%减小促进负电位→正电位(升高或增大)高尔基体葡萄糖促进靶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胰岛β细胞能够感受血糖的变化,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解题分析】
(一)结合图解,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固定化细胞,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和条件,理解固定化技术的优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作答.
(二)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判断能力和识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题目详解】
(一)(1)果胶酶可以通过米曲霉等微生物来生产,单菌落的分离是筛选高表达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对菌种进行分离计数,应用涂布分离法进行接种。

(2)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与果胶水解的主要产物半乳糖醛酸共热能够产生棕红色氨基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深浅的程度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在540nm波长下测定棕红色物质的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从而计算果胶酶酶活。

(3)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方法主要有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题干所述方法是将提纯的植酸酶与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加到一定浓度的钙离子溶液中,使液滴形成凝胶固体小球,该过程属于包埋法。

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升高,上清液中果胶酶酶活性逐渐减小。

当海藻酸钠浓度≥4%时,溶液黏度高,固定化时几乎不成球,不利于固定化酶的回收,选取浓度为3.5%的海藻酸钠为载体,可得到较好的固定化效果。

(二)(1)当ATP升高引起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会阻止钾离子外流,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此时触发了Ca2+大量内流,使胰岛细胞产生兴奋,进而促进胰岛素的释放,Ca2+大量内流导致细胞膜内侧的电位变化情况为负电位→正电位(升高或增大)。

(2)小泡是高尔基体出芽方式形成的,据图可知促进胰岛素分泌是由葡萄糖引发的系列反应的结果。

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多,促进靶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胰岛β细胞分别接种于低糖组和高糖组的培养液中,发现高糖组释放胰岛素多。

说明胰岛β细胞能够感受血糖的变化,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题目点拨】
分析电位变化的依据:动作电位是外正内负,主要由钠离子内流造成;静息电位是外负内正,主要由钾离子外流维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