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2019届高三二模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宝⼭区2019届⾼三⼆模⽣物试题(答案+解析)
上海市宝⼭区2019届⾼三⼆模
⼀、选择题
1.降钙素和胰⾼⾎糖素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数⽬都为34个,但两者⽣理作⽤截然不同。
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 空间结构不同
B. 来源的细胞不同
C. 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D.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蛋⽩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质具有多种功能,如:免疫作⽤、调节作⽤、运输作⽤、催化作⽤等。
【详解】空间结构不同是功能不同的原因,A正确;来源于不同细胞不是功能不同的原因,B错误;氨基酸种类不同会导致蛋⽩质结构不同,进⽽导致功能不同,C正确;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导致蛋⽩质结构不同,进⽽导致功能不同,D正确。
故选:B。
【点睛】蛋⽩质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2.⼩明画了两个细胞的模式图,该两个细胞共有的是()
A. 线粒体
B. 核仁
C. 核糖体
D. 内质⽹【答案】C
【解析】
【分析】
左图含细胞壁,多种细胞器,是植物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右图是细菌,属于原核⽣物。
【详解】细菌属于原核⽣物,细胞中没有线粒体,A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物,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核仁,B错误;真核⽣物和原核⽣物的细胞中都有核糖体,C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物,细胞中没有内质⽹,D错误。
故选:C。
【点睛】原核⽣物与真核⽣物的主要区别是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者唯⼀共有的细
胞器是核糖体。
3.某实验⼩组实验操作如表,⼀段时间后,分别加⼊碘液,不会呈现蓝⾊的试管:()
A. 1
B. 2
C. 3
D. 4
【答案】A
【解析】
【分析】
淀粉遇碘会变蓝,若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下,完全⽔解,则加⼊碘液不会变蓝。
【详解】试管1温度适宜,且含有唾液淀粉酶,因此淀粉酶能将淀粉⽔解,加⼊碘液后不变蓝,A正确;试管2虽然含有唾液淀粉酶,但在煮沸的⾼温下,酶会变性失活,不能将淀粉⽔解,所以加⼊碘液后变蓝,B错误;试管3虽然含有唾液淀粉酶,但在过酸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不能将淀粉⽔解,所以加⼊碘液后变蓝,C错误;酶具有专⼀性,试管4中麦芽糖酶不能催化淀粉的⽔解,所以加⼊碘液后变蓝,D错误。
故选:A。
【点睛】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温、强酸、强碱、重⾦属盐均会引起酶的变性失活。
4. 糖蛋⽩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
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物X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法使蛋⽩原形成糖蛋⽩,则此药物可能作⽤于下列结构中的( )
A. 核糖体
B. 内质⽹
C. ⾼尔基体
D. 细胞膜【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泌蛋⽩的合成过程: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肽链进⼊内质⽹腔后,还要经过⼀些加⼯,如折叠、组装、加上⼀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较成熟的蛋⽩质.然后,由内质⽹腔膨⼤、出芽形成具膜的⼩泡,包裹着蛋⽩质转移到⾼尔基体,把较成熟的蛋⽩质输送到⾼尔
基体腔内,做进⼀步的加⼯,成为成熟的蛋⽩质.接着,⾼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泡,把蛋⽩质包裹在⼩泡⾥,运输到细胞膜,⼩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质释放到细胞外.
解:A、核糖体是将氨基酸脱⽔缩合形成多肽;故A错误.
B、内质⽹能加⼯肽链,如折叠、组装、加上⼀些糖基团形成糖蛋⽩,才能成为⽐较成熟的蛋⽩质,则该药物作⽤于内质⽹;故B正确.
C、⾼尔基体对较成熟的蛋⽩质做进⼀步加⼯,形成成熟的蛋⽩质;故C错误.
D、细胞膜能分泌蛋⽩质,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5.下列物质或结构中,不具有特异性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B是吞噬细胞,有识别抗原作⽤,但不是特异性识别。
6.如图为某洋葱表⽪细胞依次放在a、b、c 三种不同外界溶液浓度中的状态,据图判断三种外界溶液浓度⼤⼩关系为()
A. a>b>c
B. b>a>c
C. c>a>b
D. c>b>a 【答案】C
【解析】
据图分析,图中c细胞质壁分离程度最⼤,细胞失⽔最多,说明c的外界溶液浓度最⼤,a 失⽔较少,说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液稍⼤;⽽b保持原状,说明细胞外液浓度与细胞液差不多。
综上所述,三种细胞外液的浓度关系为c>a>b,故选C。
7.如图左⼼室与其相连接的主动脉局部⽰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此时⼼脏活动是⼼室收缩
B. 此时主动脉活动管壁扩张
C. 此时测得的动脉⾎压为舒张压
D. 此时测得的动脉⾎压为收缩压
【答案】C
【解析】
【分析】
健康⼈的⾎压的正常范围是100-300mmHg,舒张压是60-90mmHg。
【详解】主动脉回缩,此时⼼脏活动是⼼室舒张,A错误;此时动脉管壁回缩,B错误;此时测得的动脉⾎压是舒张压,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睛】⼼脏收缩测得的是收缩压,⼼脏舒张测得的是舒张压。
8.某⼆倍体⽣物细胞中发⽣了如图所⽰的变化,a、b、c 代表不同的时期。
该细胞可能来⾃于()
A. 肌细胞
B. 精原细胞
C. 神经细胞
D. 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倍体⽣物体细胞核中的DNA应该为2N,间期复制后会加倍成4N,末期细胞分离⼜会减半为2N,图中核DNA发⽣加倍和减半,故很可能为有丝分裂的细胞。
【详解】肌细胞和神经细胞都属于⾼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细胞分裂,A、C错误;精原细胞能进⾏有丝分裂,B正确;次级精细胞处于减数第⼆次分裂,核DNA数⽬为2N,D错误。
故选:B。
【点睛】根据图中核DNA会出现加倍和减半可知,该细胞是可以分裂的细胞,再根据细胞中DNA含量判断应该是有丝分裂的细胞。
9.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如表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体的三道防线:第⼀道防线:⽪肤、黏膜;第⼆道防线:吞噬细胞和溶菌酶,前两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详解】PM2.5是指⼤⽓中直径⼩于或等于2.5微⽶的细颗粒物,富含⼤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损害呼吸道粘膜,严重影响⼈们健康,将会影响⾮特异性免疫,A错误;PM2.5超标的空⽓使过敏病⼈发病时,T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会影响特异性免疫,B错误;抗体是浆细胞产⽣,通过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式是体液免疫,抗体⽔平升⾼,体液免疫能⼒越强,C正确;B淋巴细胞是体液免疫的主要免疫细胞,
D错误。
故选:C。
【点睛】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10.如图过程体现了酶的特性是()
A. ⾼效性
B. 催化作⽤
C. 专⼀性
D. 遗传性【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的特性:⾼效性、专⼀性、温和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详解】要证明酶的⾼效性,需要和⽆机催化剂做对⽐,与题意不符,A错误;证明酶具有催化作⽤,需要和空⽩对照组对⽐,且能将底物分解为产物,与题意不符,B错误;根据试题分析,只有物质a可以与酶结合,体现了酶的专⼀性,C正确;该图体现了酶的专⼀性,不能体现遗传性,D错误。
故选C。
【点睛】图中物质a、b、c,只有物质a可以与酶结合,故体现了酶的专⼀性。
11.当⼀个⼈过度紧张时,会出现⼿⾜发凉现象,此时()
A. 交感神经的作⽤加强,引起⽪肤⾎管收缩
B. 交感神经的作⽤加强,引起⽪肤⾎管舒张
C. 交感神经作⽤减弱,引起⽪肤⾎管收缩
D. 交感神经的作⽤减弱,引起⽪肤⾎管舒张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位,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管和腺体。
【详解】交感神经是动物体内的“应急性神经”,在⼀些特殊情况下,其活动加强,可引起⼼
跳加快加强、⽪肤⾎管收缩等,⽪肤⾎管收缩导致⽪肤的⾎流量低,出现⼿⾜发凉现象。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主要作⽤。
12.如图为突触传递神经信号的⽅式,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神经细胞内⾼尔基体
B. ②是突触⼩泡释放的Na+离⼦
C. ③是神经细胞膜中受体结构
D. 突触能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转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①突触⼩泡、②神经递质、③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受体。
【详解】①是神经细胞内的突触⼩泡,A错误;②是突触⼩泡释放的神经递质,B错误;③是神经细胞膜中受体结构,能和神经递质结合,C正确;突触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错误。
故选:C。
【点睛】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于突触后膜,故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向传递。
13.如图中能准确表⽰染⾊体之间交叉互换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重组包括:同源染⾊体上⾮姐妹染⾊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同源染⾊体的⾃由组合。
【详解】同源染⾊体中的⾮姐妹染⾊单体进⾏的交叉互换,即等位基因发⽣了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同源染⾊体之间互换⽚段属于基因重组,⾮同源染⾊体之间互换⽚段属于染⾊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14.某课外⼩组想对炮台湿地公园的物种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调查,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
①在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取5个样⽅。
②统计每个样⽅内物种数和各物种的个体数
③利⽤统计的数据,计算⾟普森指数。
④由⾟普森指数判断物种的丰富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密度的常见的调查⽅法:样⽅法和标志重捕法。
前者适⽤于植物和活动能⼒弱的动物,后者适⽤于活动能⼒强的动物。
【详解】①样⽅法调查时,要随机取样,⽽不能在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取样,①错误;②确定样⽅后,要数每个样⽅内各物种的个体数,并及时作好记录,②正确;③利⽤步骤②数据,根据⾟普森指数计算公式计算⾟普森指数,③正确;④由⾟普森指数可判断物种的多样性,但不能判断物种的丰富度,④错误。
以上步骤中正确的是②③。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为了减⼩误差,样⽅法要做到随机取样。
15.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脱氧核糖的1号C原⼦上连接含氮碱基,5号碳原⼦上连接磷酸。
碱基配对⽅式:A-T、C-G。
【详解】DNA分⼦中两条链是反向平⾏的,A错误;A和T之间有2个氢键,B错误;C 和G之间有3个氢键,C错误;DNA分⼦中A和T配对,且两条链反向平⾏,D正确。
故选:D。
【点睛】A-T之间两个氢键,C-G之间三个氢键。
16.某地有⼀个⼤型的⽯灰⼚,其⽩⾊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
该⼚长期⽣产,其周围环境中不同颜⾊的蛾类数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灰粉尘促进褐⾊蛾类进化了
B. ⽯灰粉尘导致灰⾊蛾类的变异
C. ⽯灰粉尘让蛾类发⽣定向变异
D. ⽯灰粉尘对蛾类的性状进⾏了选择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是⽣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为⽣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然选择决定⽣物进化的⽅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灰粉尘对蛾类的性状进⾏了选择,A错误,D正确;⽯灰粉尘对蛾类的性状进⾏了选择,⽽不是导致灰⾊蛾类的变异,B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
故选D。
【点睛】易混点:变异是不定向的,⾃然选择是定向的。
17.如图表⽰叶绿体⾊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据图判断⽤作实验材料的叶⽚颜⾊为()
A. 红⾊
B. 紫⾊
C. 黄⾊
D. 蓝绿⾊【答案】C
【解析】
【分析】
⾊素提取的原理:⾊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可以⽤⽆⽔⼄醇提取⾊素。
⾊素分离的原理:不同⾊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的随层析液扩散速度较快,反之扩散较慢。
从⽽把四种⾊素分离开来。
【详解】正常绿叶中含量最多的⾊素是叶绿素a,其次是叶绿素b,第三位的是叶黄素,含量最少的是胡萝⼘素,所以植物叶⽚是绿⾊的原因是叶绿素的含量⾼于类胡萝⼘素的含量,秋天叶⼦变黄的原因是叶绿素不稳定分解了,显⽰出类胡萝⼘素的颜⾊。
从图中可以看出,胡萝⼘素、叶黄素明显⾼于叶绿素a、叶绿素b,故叶⽚呈黄⾊。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绿叶中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的⾊素是胡萝⼘素,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a。
18.在农⽥⼟壤表层⾃⽣固氮菌较多。
⽤表层⼟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开,该培养基⽆需加的是()
A. 葡萄糖
B. 氯化钠
C. 蛋⽩胨
D. 蒸馏⽔【答案】C
【解析】
【分析】
固氮微⽣物是⼀类能够独⽴进⾏固氮的微⽣物,可以⽣活在不含氮的培养基上。
【详解】⾃⽣固氮微⽣物是⼀类能够独⽴进⾏固氮的微⽣物,培养基中可以不添加氮源,所以可将⾃⽣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开。
葡萄糖、氯化钠和蒸馏⽔中不含N元素,蛋⽩胨中含N元素,所以该培养基⽆需加的是蛋⽩胨。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
【点睛】可以利⽤不含氮的培养基筛选固氮微⽣物;利⽤只以纤维素为唯⼀碳源的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19.杂合体(EeLl)经减数分裂产⽣了四种类型的配⼦:EL、eL、El、el,其中El和eL配⼦各占42%,这个杂合体基因型的正确表⽰应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EeLl,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体上,则其可以产⽣四种⽐例相等的配⼦;若这两对基因位于⼀对同源染⾊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只能产⽣两种⽐例相等的配⼦。
【详解】杂合体(EeLl)产⽣的配⼦中El和eL配⼦各占42%,说明E和l基因位于⼀条染⾊体上、e和L基因位于⼀条染⾊体上,两对基因位于⼀对同源染⾊体上,且EeLl个体经减数分裂过程中发⽣了交叉互换。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双杂合个体产⽣的四种配⼦⽐例不相同,需要考虑可能的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对同源染⾊体上,发⽣了交叉互换。
20.已知如图中1号男⼦的基因型为AaX B Y,若1号男⼦与2号⼥⼦结婚后,所产⽣的e卵与f精⼦受精,⽣育的3号孩⼦的基因型为AAX b Y,i精⼦类型为()
A. AX B
B. aX B
C. AY
D. aY
【解析】【分析】
由图可知,1号男性的基因型为:AaX B Y ,可以产⽣四种⽐例相等的配⼦,即AX B
:AY :aX B :aY=1:1:1:1,2号⼥性的基因型为:AaX B X b ,可以产⽣四种⽐例相等的配⼦,即AX B
:
AX b :aX B :aX b =1:1:1:1。
3号孩⼦的基因型为AAX b Y ,故e 的基因型为AX b ,f 的基因型
为:AY ,则g 也是AY ;i 和h 的基因型为:aX B 。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3号孩⼦基因型为AAX b Y ,因此可以确定e 卵细胞为AX b
,f 精
⼦的基因型为AY 。
⼀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4个精⼦两种精⼦,即图中i 和h 相同、g 和f 相同。
由于1号的基因型为AaX B Y ,g 和f 精⼦的基因型为AY ,则i 精⼦为aX B 。
综上所述,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种AaX B Y 精原细胞可以产⽣四种⽐例相等的配⼦,⼀个AaX B
Y 精原细胞可以
产⽣四个精⼦,2种类型。
⼆、综合题
21.种⼦萌发与细胞结构
⽔在植物的⽣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如图为风⼲的⼤⾖种⼦萌发过程中⼏个阶段的吸⽔量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种⼦吸⽔量与发芽关系说明_____
A 、种⼦中的⽔总以⾃由⽔形式存在
B 、打破种⼦休眠的是⽔分⼦和光
C 、种⼦的呼吸速率阶段Ⅱ⼤于阶段Ⅲ
D 、适当的吸⽔量是种⼦发芽的前提(2)⼤⾖种⼦在阶段Ⅲ中不具有的⽣理活动_____。
①DNA 复制②基因重组③mRNA 形成④基因选择性表达⑤受精作⽤⑥⽣长素合成
的。
(3)⽤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根⽑区细胞,下列结构中均不能观察到的是_____。
①液泡②中⼼体③叶绿体④染⾊体⑤细胞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4)阶段Ⅲ⼤⾖种⼦⽔平⽅向的主根近地⼀侧⽣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_____。
(图中横线表⽰对根⽣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长素浓度)
(5)⼤⾖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为15⼩时,其中G1期、S期、G2期、M期所占⽐例如图。
⼤⾖根尖细胞分裂间期的总时长约为_____⼩时。
(6)⼤⾖种⼦长出幼叶时,种⼦⽐阶段Ⅰ前空瘪,阐述该现象产⽣原因:_____。
【答案】(1). D (2). ②⑤(3). B (4). A (5). 13.8 (6). ⼤⾖种⼦长出幼叶之前,⼤⾖种⼦萌发所需的能量来源是种⼦内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释放出来,有机物的消耗使种⼦⼲瘪
【解析】
【分析】
细胞的内⽔的存在形式:⾃由⽔和结合⽔。
⾃由⽔/结合⽔升⾼时,代谢加快,抗逆性下降;⽐值下降时,代谢减慢,抗逆性增强。
⾼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特有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种⼦萌发初期,只能进⾏呼吸作⽤,不能进⾏光合作⽤,故有机物的含量会下降。
【详解】(1)图中⼤⾖种⼦吸⽔量与发芽关系说明适当的吸⽔量是种⼦发芽的前提,没有⾜够的⽔分,不能促进种⼦萌发,故选D。
(2)⼤⾖种⼦在阶段Ⅲ处于种⼦萌发阶段,可以发⽣细胞增殖,故可以发⽣①DNA复制;
也可以发⽣④基因选择性表达,故有③mRNA 形成;也可以⑥合成⽣长素,但不能发⽣②基因重组和⑤受精作⽤,故选②⑤。
(3)⽤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根⽑区细胞,根⽑区内根的各个细胞已经停⽌伸长,并且多已分化成熟,因此,称为成熟区,①液泡,能观察到;②中⼼体出现动物细胞分裂期,不能观察到;③根尖没有叶绿体,不能观察到;④根⽑区不进⾏细胞分裂不形成染⾊体,不能观察到;⑤细胞壁,能观察到,故选B。
(4)⽔平⽅向的主根近地⼀侧⽣长素受重⼒作⽤,⽣长素浓度逐渐升⾼,D排除,最终主根表现为向地⽣长,主要原因是近地⽣长素浓度过⾼,抑制了⽣长,所以最终浓度应⾼于虚线处,C排除,在发⽣向地⽣长前,近地⼀侧是促进⽣长的,B排除,A 正确。
故选A。
(5)细胞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G2期,因此该植物根尖细胞分裂间期的总时长约为
15×(5%+52%+35%)=13.8⼩时。
(6)⼤⾖种⼦长出幼叶之前,⼤⾖种⼦萌发所需的能量来源是种⼦内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释放出来,有机物的消耗使种⼦⼲瘪,所以⼤⾖种⼦长出幼叶时,种⼦⽐阶段Ⅰ前空瘪。
【点睛】叶绿体、液泡、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但不是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液泡,如根尖⽆叶绿体,根尖分⽣区不含中央⼤液泡。
22.健康与内环境调节
如图1表⽰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A~D 代表激素,α和β代表胰岛细胞,①~④表⽰过程。
据图回答:
(1)下丘脑在维持⼈体⽔和电解质平衡中起重要作⽤,图1中激素A的名称是_____。
(2)B为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直接进⼊的内环境是_____。
A.⾎浆B.组织液C.淋巴液D.细胞内液
(3)图1中激素C主要参与⾎糖调节,促进肝细胞内_____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正常⼈空腹⾎浆胰岛素浓度为5~20µU/mL,⼈体⾎浆胰岛素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给空腹的⼈⼝服100g葡萄糖,正常⼈、⾮糖尿病肥胖者及Ⅱ型糖尿病肥胖者与Ⅰ型糖尿病⼈⾎浆胰岛素浓度变化对⽐结果如图2.请据图回答
(4)相对于正常⼈,对Ⅱ型糖尿病肥胖者的相关推测中,其体内可能_____。
(多选)
A、胰⾼⾎糖素量⾼于正常值B.胰岛素的合成发⽣障碍
C.胰岛素受体的结构发⽣改变D.⾎糖含量⾼于正常值
(5)根据图2中数据并结合图1推测,若不进⾏⼈为⼲预,⾮糖尿病肥胖者⾎脂⽔平会上升,理由是_____。
【答案】(1). 抗利尿激素(2). B (3). C (4). CD (5). ⾮糖尿病肥胖者胰岛素⽔平显著⾼于正常⼈,在肝细胞中促进葡萄糖转化为⽢油三酯,⽢油三酯会以极低密度蛋⽩形式运输到⾎管,若不⼈为⼲扰,调整饮⾷结构,⽢油三酯在⾎管过多积累会造成⾎脂过⾼【解析】
【分析】
由图1可知,A是抗利尿激素、B肾上腺素、C胰岛素、D胰⾼⾎糖素。
由图2可知,⾮糖尿病肥胖者及Ⅱ型糖尿病肥胖者⾎浆中胰岛素含量偏⾼,⼝服葡萄糖后,胰岛素升⾼幅度较⼤;正常⼈和Ⅰ型糖尿病⼈⾎浆中胰岛素含量正常,⼝服葡萄糖后,胰岛素升⾼幅度较⼩。
【详解】(1)图1中激素A是由垂体释放并且作⽤于肾脏,因此是抗利尿激素,可以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2)B为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直接进⼊的内环境是组织液,然后进⼊⾎浆被运输的靶器官或靶细胞⽽起作⽤。
(3)图1中激素C是由胰岛的a细胞分泌的胰⾼⾎糖素,主要参与⾎糖调节,促进肝细胞内糖原分解和⾮糖物质转化为⾎糖,即图中的②③过程。
(4)由图可知,Ⅱ型糖尿病肥胖者胰岛素含量偏⾼,但⽆法有效降低⾎糖,故可能是体内可能胰岛素受体的结构发⽣改变;⾎糖含量⾼于正常值,从⽽导致肥胖。
故选CD。
(5)根据图2中数据可知,⾮糖尿病肥胖者胰岛素⽔平显著⾼于正常⼈,结合图1可知,
在肝细胞中促进葡萄糖转化为⽢油三酯,⽢油三酯会以极低密度蛋⽩形式运输到⾎管,若不⼈为⼲扰,调整饮⾷结构,⽢油三酯在⾎管过多积累会造成⾎脂过⾼。
【点睛】糖尿病的病因⼩结: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受体不敏感。
23.现代⽣物技术与技术应⽤
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的A蛋⽩为主要抗原。
疫苗的⽣产和抗体的制备流程如图所⽰。
请回答下
列问题
(1)图中X的名称是_____。
(2)A基因重组载体(重组质粒)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出A蛋⽩,该过程除证明了质粒可以作为运载体外,还证明了_____。
A、质粒能⾃我复制B.质粒有⼀个或多个酶切点
C.质粒有标记基因D.⽣物间共⽤相同遗传密码⼦
(3)A基因在⼤肠杆菌细胞内表达时,表达出的蛋⽩质可能会被降解。
为防⽌蛋⽩质被降解,在实验中对选⽤受体细胞⼤肠杆菌的要求是_____(填⽂字)。
(4)在提取分离A蛋⽩⽣产过程中,要保持A蛋⽩的活性,需注意的事项有(多选)_____。
A、适宜的温度B.添加逆转录酶
C.适宜的pH D.添加蛋⽩酶抑制剂
形成有效的重组质粒,选择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很重要。
如图1⽰意⼤肠杆菌质粒的相关基因与限制酶切点;图2⽰意有关限制酶在DNA分⼦中的具体切点。
(5)要成功转⼊⽬的基因且重组效率较⾼,选择限制酶的⽅案是_____,其原因是_____。
【答案】(1). 杂交瘤细胞(2). D (3).蛋⽩酶缺陷型(4). ACD (5). 选⽤BamHⅠ和EcoRⅠ两种限制酶(6). 两种限制酶切,形成的黏性末端不同,质粒和⽬的基因不易重新⾃我结合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①逆转录;②⽬的基因的获取;③构建基因表达载体;④把⽬的基因导⼊受体细胞;⑤⽤A蛋⽩对⼩⿏进⾏免疫处理,使B细胞发⽣增殖分化;⑥B细胞增殖分化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⑦细胞融合。
X杂交瘤细胞。
结合质粒和⽬的基因中的限制酶切点可知,不能选择EcoRV进⾏切割,因为其会破坏⽬的基因;⽬的基因和载体共同含有的限制酶切点只有BamHⅠ和EcoRⅠ。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X是浆细胞和⾻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
(2)⼀种⽣物的基因能在另⼀种⽣物体内表达,说明⽣物间共⽤相同的遗传密码⼦。
故选:D。
(3)A基因在⼤肠杆菌细胞内表达时,表达出的蛋⽩质可能会被降解。
为防⽌蛋⽩质被降解,根据酶的专⼀性原理可知,在实验中要求受体细胞是蛋⽩酶缺陷型⼤肠杆菌。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和抑制剂等,因此在提取分离A蛋⽩⽣产过程中,要保持A蛋⽩的活性,需适宜的温度、适宜的pH、添加蛋⽩酶抑制剂(防⽌A蛋⽩被分解)。
故选:ACD。
(5)图2中A基因两侧有限制酶BamHⅠ、EcoRⅠ和HindⅠ的切割位点,为了防⽌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的基因和质粒⾃⾝环化或反向连接,应该⽤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由于图1质粒上不含限制酶HindⅠ的切割位点,因此要成功转⼊⽬的基因且重组效率较⾼,应该选择限制酶BamHⅠ和EcoRⅠ。
【点睛】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为了防⽌发⽣⾃⾝环化,通常选择两种限制酶同时切割⽬的基因和载体。
24.遗传病与精准医疗
⾎友病可依⾎浆中所缺失凝⾎因⼦类型进⾏分类。
其中⾎友病甲(缺失因⼦FVⅢ)和⾎管性假⾎友病(缺失因⼦VⅢR)分别为伴X 连锁隐性遗传(H﹣h代表基因)和常染⾊体显性遗传(A﹣a代表基因)。
⼩明⽗母都患有⾎友病,医⽣给他们⼀家进⾏了遗传检测及诊断:⽗亲只患⾎友病甲,母亲只患⾎管性假⾎友病,但是⾎友病甲基因携带者,⼩明正常。
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明母亲的基因型_____。
(2)⾎友病甲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可遗传变异。
⼩明的⽗亲致病原因可能是_____。
A、祖⽗的配⼦发⽣突变
B、⽗亲⾃⾝配⼦发⽣突变
C、祖母的配⼦发⽣突变
D、⽗亲⾃⾝⼼脏或⾎管突变
(3)⼩明的⽗母若再想⽣个⼩孩,在下列建议中正确的是_____。
(多选)
A、⽣⼥孩不可能患⾎友病甲
B、注意饮⾷,⽣男⽣⼥都不会患病
C、⽣男孩都有可能患两种疾病
D、不管⽣男⽣⼥都要进⾏基因检测
(4)⼩明找了⼀位跟母亲基因型相同的⼥⼦结婚,他的⼦⼥中患⾎管性假⾎友病的概率是_____。
2016年精准医疗⼊选我国“⼗三五”100个重⼤项⽬。
精准医疗是指以个⼈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组、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为患者设计出最佳治疗⽅案,以期达到治疗效量最⼤化和副作⽤最⼩化的⼀门定制医疗模式。
(5)下列治疗属于精准医疗范畴的是_____。
(多选)
A、基因测序诊断基因缺陷
B、⼿术切除和化疗的肿瘤治疗
C、对某种遗传病进⾏社会调查
D、基因编辑改造病变体细胞内变异基因为正常基因
(6)精准医疗以个⼈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组、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进⾏整合,为患者设计出最佳治疗⽅案,其中涉及到遗传学理论有_____(多选)。
A、致病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的影响
B、致病基因独⽴地随配⼦遗传给后代
C、同⼀种病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基因差异
D、近亲婚配中隐性遗传病发病率明显增⾼
【答案】(1). AaX H X h(2). C (3). CD (4). 1/2 (5). AD (6). AC
【解析】
【分析】
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是⼀种将个⼈基因、环境与⽣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
防与处置的新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