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评课实录范文(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活动背景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师参与,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展示和评课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活动过程
1. 集体备课
活动伊始,各学科组进行了集体备课。

教师们围绕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2. 课堂教学展示
本次教研活动共展示了四节课,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学科。

以下为语文课《草船借箭》的评课实录。

(1)课堂教学展示
授课教师:张老师
教学内容:《草船借箭》
教学时长:40分钟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崇尚英雄的品质。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3. 小组合作,探究人物性格特点;
4. 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5. 总结课文,提炼写作方法;
6.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2)评课研讨
1. 评课环节
张老师授课结束后,各学科组进行了评课研讨。

以下为评课实录:
语文组:
组长:李老师
李老师:张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在导入新课环节,张老师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人物性格特点环节,张老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使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朗读,让学生体会人物情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数学组:
组长:王老师
王老师:张老师的课堂组织有序,教学环节紧凑。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张老师注重课堂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英语组:
组长:刘老师
刘老师:张老师的英语课堂生动有趣,教学手段丰富。

在课堂活动中,张老师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同时,张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2. 教师反思
张老师:感谢各位老师的宝贵意见,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展示和评课研讨,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开展此类教研活动,为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四、活动感悟
1. 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 教师要注重课堂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教师要善于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2篇
一、活动背景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小学语文《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研讨”为主题。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评课实录。

二、活动过程
1. 教学展示
本次教研活动由我校语文教师张老师执教《爬山虎的脚》一课。

张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感受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以下是教学展示的主要环节:
(1)导入新课
张老师通过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的外观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
张老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要求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精读课文
张老师带领学生精读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4)拓展延伸
张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观察到的类似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评课环节
(1)优点分析
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环节紧凑,课堂气氛活跃。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老师通过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③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张老师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不足之处
①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在精读课文环节,张老师花费了较多时间,导致拓展延伸环节时间较短。

②课堂提问不够深入。

在提问环节,张老师的提问较为简单,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改进建议
①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在精读课文环节,教师可以适当缩短时间,为拓展延伸环节留出更多时间。

②提高课堂提问的深度。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③加强课堂评价。

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活动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评课环节,教师们积极参与,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客观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本次教研活动评课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希望全体教师以此为契机,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3篇
一、活动背景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20日开展
了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市语文教研员担任评课专家,旨在通过评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二、活动过程
1. 课堂教学展示
本次教研活动,由我校语文教师王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课。

王老师以“以读促悟,品读人物”为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1)导入新课
王老师以“同学们,你们知道蔺相如和廉颇是谁吗?”的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品读课文,感悟人物
王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分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品读过程中,王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感受人物形象。

(3)拓展延伸,提高素养
王老师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如查阅相关资料、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评课环节
(1)授课教师自评
王老师首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简要的总结,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优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王老师也指出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如课堂节奏把握不够紧凑,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2)同行评课
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认为,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①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②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次分明;
③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④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教师们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①加强课堂纪律管理,提高学生参与度;
②关注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③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3)教研员评课
市语文教研员对王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王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明显。

同时,教研员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①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②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③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三、活动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评课,使教师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同时,本次活动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开展此类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展示自我、学习交流的平台,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