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补水产养殖业发展之短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21.04.011
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
补水产养殖业发展之短板
王祖峰,于航盛,王紫阳,宋晨光,郑圆圆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北京100125)
摘要:从水产养殖模式、尾水、用药、饲料、种业等五个方面梳理水产养殖业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分析当前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论述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短板;“五大行动”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
据统计,2019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5079万t,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78%以上,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60%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渔业系统把推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不断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2019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同意、专门针对水产养殖业的指导意见$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两大重点任务,其中一个任务便是要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并要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5$
1水产养殖业面临的短板
对照《意见》内容和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梳理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短板,主要有五个方面$
1■1水产养殖绿色健康模式推广方面存在短板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养殖模式粗放,生态化养殖观念滞后,多数仍为“经验主义”和“人放天养”。
水产养殖业本身具有生产和生态两大属性,而在实际生产中,生态属性不仅未被挖掘,反之,部分从业者忽视生态环境承载力;过度开发利用水域滩涂资源;过度使用投入品;片面追求高产等现象比较普遍,加剧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
水产养殖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其生态化、健康化的基础$虽然目前已初步总结出一些现代养殖模式,但受困于观念、资金、资源、技术等方面制约,示范应用与大范围推广仍有局限,尚未形成水产养殖绿色健康发展模式$
1.2水产养殖尾水生态治理推广方面存在短板
传统水产养殖大多不具备养殖尾水处理或生态化治理设施设备,养殖尾水直排或未经生态化治理是目前导致水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2020年3-15晚会曝光的青岛即墨区海参养殖清塘用药问题就是养殖尾水直排的典型案例。
新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进一步严格了尾水排放要求,此外,近年来中央持续加大环保督查力度,许多传统养殖区域被划入生态红线范围,如果养殖尾水不经生态化治理很难达到排放标准,这不仅严重影响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导致企业面临关停风险$
1.3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破解手段方面存在短板
水产养殖用药对预防、治疗水生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等至关重要$但由于部分养殖者过度追求产量;盲目提高养殖密度,进而加剧养殖环境污染;提高交叉感染风险,造成病害时有发生,使得用药更加频繁;用药剂量逐渐加大,最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水产养殖生产中不规范使用药物现象偶有发生,禁限用药物隐形添加和禁用药物使用等屡禁不止,由此带来生产成本增加;水产用兽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水产产全水产品全
33
了潜在威胁。
2019年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检测仍有0.5%的不合格率6,可见在水产养殖规范用药和减量用药方面仍有不足。
1.4水产养殖替代使用幼杂鱼方面存在短板
饲料是水产养殖最主要的营养来源,由于传统养殖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部分养殖品种仍然存在使用幼杂鱼直接作为饵料投喂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年消耗幼杂鱼约近500万t,对渔业生态资源保护造成严重影响7$幼杂鱼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投入水体的冰鲜幼杂鱼融化后容易腐败变质,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养殖水域环境都有潜在威胁。
不仅如此,幼杂鱼饲料效率低8,只有配合饲料的10%〜20%,这种用更多的鱼养出更少的鱼的生产方式,明显不符合资源保护要求和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新要求$
1.5水产苗种质量与种质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短板
种是水产养殖的重要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不充分,水产养殖良种化水平不高。
我国水产养殖用种的遗传改良率仅为52.8%,即大部分养殖用种需要依靠未经人工改良的原种或引进国外种9$因自然水域采捕野生群体越来越困难,原种性能在持续下降,而引进种又不同程度受到国外控制,种质性能始终难以满足产业发展要求$此外,种质资源家底不清,保护体系不健全,种质资源发掘鉴定评价不深入、不系统等也阻碍了现代水产种业建设进展$
2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形势与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渔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优质安全水产品、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水产品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渔业资源环境过度利用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新要求$当前,“贯彻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和谐美丽中国”已被写入宪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四五”规划建议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0〕、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等文件对水产生态养殖、健康养殖和现代种业建设均提出明确要求$可以说,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渔业建设的必然选择、必经之路$ 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3,部署开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推广”“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水产种业质量提升”等“五大行动)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稳步推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持续促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积极探索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因地制宜试验推广水产新品种,示范推广一批符合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发展要求的技术模式,建立各类示范推广主体,达到加快转变水产养殖方式、持续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全力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工作目标$全面落实“五大行动”,无疑是加快水产养殖业改革创新和补齐发展短板、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保障和有力抓手$
3推进“五大行动”,补齐短板的几点建议“五大行动”已分别对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和进度安排加以明确,是否能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五大行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补短板”的质量,所以应不遗余力推进“五大行动”。
3.1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思想认识
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深刻理解当前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短板和时代要求,牢牢把握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高度重视“五大行动”,并把其作为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应形成一盘棋思路,探索长效发展路径,将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纳入“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确保各项工作可持续、不跑偏$应建立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工作机制,组织水产技术推广、水产科研院校和水产龙头企业、示范区等经营主体共同参与其中,汇聚资源、形成合力$
3.2狠抓措施落实,确保落地生效
各地应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制定“五大行动”实施方案,量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举措,把握
34
关键点,排好时间表$应组建联推联用工作组,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绩效考核,探索奖惩机制,既形成动力,又施加压力$应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以财政补助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对于示范性强、带动性好的经营主体给予推介和相关费用减免鼓励$经营主体应系统把握“五大行动”,鼓励在一个主体中融入多项绿色养殖内容,形成复合型示范点。
各经营主体间可以扬长补短,探索合作开展“五大行动”,积极打造现代水产养殖示范区$
3.3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总结完善
各地渔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部I'「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发掘当地制约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认真分析并组织开展科研攻关$实施过程中应及时把握出现的共性问题和具体问题,一方面主动向上级部门反馈,另一方面尝试采取相关措施予以应对$应不断开展技术经验交流,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完善技术模式,编撰实用操作手册和明白纸,提炼成熟的技术模式,推动形成标准或规范$ 3.4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应积极发挥新闻媒体对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组织新闻团体广泛宣传政策精神,深入报道典型案例,同时鼓励通过自媒体手段,融媒体平台引导公众认知$探索通过开展模式创新比赛、产销现场对接、集中展示推介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着力遴选一批做法新颖、创新度高、成效显著、代表性强的先进典型,树立“五大行动”骨干基地标杆,引领“五大行动”深入开展$及时组织现场观摩活动,展示典型案例,示范带动经营主体积极开展绿色健康养殖$同时,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组织开展面向不同受体的技术培训活动,真正把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理念打造成产的$
3.5开展督查指导,保证实施效果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和水产技术推广部I'二应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和实施方案加强督导,提高实施质量,推进执行进度$渔业渔政、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应发挥监管职能,倒逼水产养殖行业向绿色健康养殖方向转型升级,同时应形成相互支持配合的工作机制,统一管控标准,联合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巡查。
应加强执法处罚力度,对严重违法违规的经营主体进行严肃处理,对相关分管领导干部进行追责,形成高压态势。
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
水产学会.2020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2020E
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9一02—15,.http:///govpublic/YYJ/ 201902/t20190215_6171447.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新办举行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意见》发布会:EB/OL,[2019—02—15,.http:///xwfbh/xwbfbh/wqfbh/ 39595/39821/index.htm.
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就《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一一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EB/OL].[2019—02—15,h t p://www moa gov cn/xw/zwdt/201902/t20190215 _6172012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EB/ OL,..2020—02—05http:///zhengce/2020—02/05/content_5474884htm
曾昊.2019年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情况发布:J1中国水产,2020!)*6—17.
绿色和平.中国海洋幼杂鱼捕捞现状及对中国可持续渔业发展的启示[EB/OL,.[2017—07—31,.https://www.green/wp—content/uploads/2017/07/%E6%B5% B7%E6%B4%8B%E6%8A%A5%E5%91%8A_0730% EF%BC%88300ppi%EF%BC%89.pdf.
牛化欣,雷霁霖,常杰,等.冰鲜野杂鱼和商品饲料对大菱鉀
生长、脂质代谢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动物营养学报,20132511):2696—2704E
本刊讯.中国水产种业发展报告(1949年〜2019年)+,.中国水产,2020!):11—2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EB/ OL,..2018—06—24, ,http:///zhengce/2018—06/24/content_5300953htm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5—04—16].http://.
cn/zhengce/content/2015—04/16/content_9613htm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EB/OL,.[2020—02—11,.
h t p//wwwEgovEcn/zhengce/content/2020—02/11/con
35
tent_5477302.htm.
+13,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EB/OL].[2020—04—01,.
(上接第25页%
3讨论分析
近年来,随着山区农村下山脱贫工程的推进,一些边远、高海拔山区的农田大量闲置,而这些农田正好适合田螺的生长繁衍,发展山区稻田养田螺,是解决山区农田抛荒问题的有效举措$田螺适宜在20〜28g的水温范围内生长,发展田螺养殖,山区比平原更具优势$试验结果表明,稻螺共生的利润达到15万元/hm2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可以把稻螺共生作为山区渔业的特色产业加以培育$
田螺的放养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广西柳州市廖建云6采取投放仔螺的方式,湖南周晶等
和范美蓉等1采取投放种螺让其自行产仔的方式,福建陈振楣认为两种方式都可以。
笔者认为,投放种螺比投放仔螺更合适,因为仔螺壳薄,很容易破损,抓捕、运输均容易造成损伤,而种螺的受损率则明显较低。
从来源上讲,采购种螺比采购仔螺容易得多。
根据初步统计,田螺自然群体中,雌性个体占70%左右,每只雌螺春季第一批产仔的数量约为20〜30粒,如果使用自己养殖的种螺,可按这些参数确定种螺的投放量$但如果使用野生种螺,因其在采购运输过程中容易受伤,且年龄难以控制,往往有50%以上的种螺在产完第一批仔螺后
http:///govpublic/YYJ/202004/ t20200401_6340521htm
(收稿日期:2021—02—01;修回日期:2021—02—07)
就会死亡,因此投放量应加倍。
稻田养殖田螺,最难预防、危害最大的敌害是老鼠,很多养殖户都有这个经历$预防老鼠,首先要把田块四周的杂草清除干净,堵死所有鼠穴,使老鼠无法遁形;其次要在稻田靠近山、路边的地方做一些防鼠设施;再次是养猫防鼠,或间断性地播放猫的叫声,也可结合夜间间断性地灯光扫射。
参考文献:
+1,范美蓉,彭辉辉,廖育林,等•“水稻+田螺+”综合种养模式
及其效益分析:J,.水产科技情报,2018,45(3):167—171,180
+,杨东辉.中华圆田螺的生态养殖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樊荟慧.中华圆田螺苗种人工繁育技术基础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0.
陆红法,郑善坚,方美娟,等.浙江庆元高山薄壳田螺品种鉴定及营养分析+,•食品科学2013,34(17):309—312.
+,仇俞平,李小勇,韩学忠,等.稻田养殖中华园田螺技术[J,.
江西水产科技2009(4):30—32.
廖建云.稻田生态养殖田螺技术:J,.乡村科技,2020(14):113—114
周晶,黄璜,陈灿,等.稻螺生态种养模式效益分析及其发展前景:J,.作物研究2019,33(5):437—442.
陈振楣.闽清高山地区稻螺生态种养技术:J,.科学养鱼,2019(9):39—40.
(收稿日期:2020—12—21)
重要启事
近期有单位和作者向本刊反映,某些网站、机构及个人假冒《河北渔业》编辑部的名义进行约稿、组稿及出版活动,对此,本刊特郑重声明如下:
1.《河北渔业》编辑部是《河北渔业》唯一合法的稿件编审机构$
2.本刊从未委托任何社会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名义为本刊组织稿件,也不接受作者本人之外的其他人员或机构的转稿$
3.任何机构及个人以《河北渔业》名义所从事的非法约稿、组稿与出版活动,均与本刊无关$
4.对假冒本刊编辑部名义承诺发稿的行为,本刊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河北渔业》编辑部
2021年4月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