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上谈兵
篇一:纸上谈兵阅读答案
纸上谈兵阅读答案
[甲]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奢不能难(驳倒),然不谓善。

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危险的场合),而括易言之。

使赵(赵国)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赵国大将),悉更约束(规定),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带领)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节选自《史记》)
1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3分)
①公将鼓之。

()②既克,公问其故。

()
④秦悉坑之。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答:
21.根据乙文内容,用一个成语做乙文的标题,并说说成语的意思。

(3分)
成语:(1分)
意思:
22.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论战”与赵括的“谈兵”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

(3分)
参考答案:
19.该题考的是理解常用的文言词。

(4分)
(1)击鼓(进军)(2)已经(3)埋
20.赵括曾经和他的父亲谈兵事,他的父亲不能驳倒他,却不说(赵括)善于打仗。

(2分)
21.该题考的是成语。

(3分)参考答案:纸上谈兵(1分)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发空议论。

(2分)(没有比喻义,只给1分)
22.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3分)答案示例:曹刿的“论战”源自于他对战场情况、形势的仔细观察与准确分析,源自于他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赵括的“谈兵”只抱书本
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实践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各2分)
篇二:成语故事_纸上谈兵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用兵。

后比喻不切实际的空谈。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是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

由于他从小熟读兵书,所以对用兵之道,会引经据典,说得有条有理,这样,使别人误认为他是一个合格的将才。

但是,他的父亲却始终不承认儿子精通兵法,善于用兵。

他甚至说:
“我的儿子将来要是不做赵国的将军,那倒是赵国的福气;万一不幸让他当上赵国的将军,那他一定是个败军之将。

因为他从没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一旦真的领兵打仗,绝对会出问题!”
知子莫若父,赵奢对儿子的看法十分正确。

秦昭王四十六年,秦王派大将王癈攻打赵国的上党,赵国大将廉颇奉赵王之命率兵二十万救援上党。

他采取固守政策,坚守长平,和秦军相持了四个多月,秦军没能攻下长平。

于是,秦王采用宰相范睢的离间计,到赵国去传布谣言说:“秦兵所惧怕的,只有赵括一个人。

廉颇是个无能之辈,再过些日子,他就要投降了。


赵王听信了谣言,便派赵括去代替廉颇领兵。

赵王召来赵括,问他说:
“你能击败秦军,为国争光吗?”
赵括大言不惭他说:“要是碰上秦国名将白起,那我还得考虑一下对付的办法,现在是王癈领兵,我一定把他打得落花流水。


于是,赵括在接掌廉颇兵权以后,立即改变固守的策略,不久就被秦兵围困。

这时,秦王悄悄改派白起为主将,而以王癈为副将。

结果,白起大败赵括,赵军四十万人马被俘后全被活埋,而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也在突围时中箭身亡。

赵国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国家的有生力量,国家的元气大伤。

从此以后,赵国好长时间才恢复到战前国力。

篇三: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
纸上谈兵的故事:
成语:纸上谈兵
拼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
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成语故事:
赵括从小学习兵法,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够与其匹敌。

他的父亲赵奢曾经评论说:打仗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而赵括把它说得太容易了,假使将来赵国不任命他为将军,那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拜他为将军,导致赵军大败的人必定是赵括无疑。

后来赵括果然代替廉颇做了大将军,长平一战被秦
将白起打败,四十万赵军全部被消灭,赵括自己也战死了。

《纸上谈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