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定位仪的临床应用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尖定位仪的临床应用概况
刘丹;朱红明;朱德星
【摘要】根管治疗术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牙髓治疗的主要方法,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准确测量根管的工作长度是临床上成功进行根管治疗的前提和关键.传统的方法如根管器械探测法、X线透视或照片法存在很多缺陷,根管长度电测法克服了前两者方法的许多不足.根据根管长度电测法原理生产的根尖定位仪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就根尖定位仪的原理、发展概况、测量影响因素以及应注意的事项作一综述.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12(031)010
【总页数】2页(P191-192)
【关键词】根尖定位仪;根管治疗;根管工作长度;根尖止点
【作者】刘丹;朱红明;朱德星
【作者单位】钟祥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钟祥,431900;钟祥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钟祥,431900;钟祥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钟祥,4319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05
标准的根管治疗术包括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三个主要的步骤。

其中,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术的关键步骤,根管治疗术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根管预备的质量。

准确掌握根管的工作长度(即切缘或牙尖某一参考点到根尖止点的
距离)又是成功进行根管预备的关键。

目前临床上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方法主要有
3种:根管器械探测法、X线透视或照片法、根管长度电测法。

Pratten DH[1]研究证明电测法比X线透视或照片法更为准确可靠,其确定根尖止点的准确性要高出X
线透视或照片法40%。

按照根管长度电测法原理设计出的根尖定位仪(electronic apex locator,EAL),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即对电子根尖定位仪的原理、发展、临床应用评价及注意事项进行综述。

目前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根管治疗术。

根管治疗术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彻底去除根管内的感染源和是否能对根管进行严密充填。

要想彻底去除根管内的感染源,就必须了解根管的工作长度。

根尖止点是解剖学和组织学牙髓
末端及牙周组织的起始点。

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时,此点是终点。

利用根尖定位仪可
以较为准确地找到根尖止点,从而有助于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1916年,Custer开始探索使用电子仪器测量根管长度。

1942年,Suzuki发现从牙
齿的根尖孔与口腔粘膜之间的电阻值为一个恒定值。

1958年,Sunada应用直流电测试发现这一恒定值平均约为6.5kΩ,并设计出第一代根尖定位仪用于测量根管工
作长度,他认为恒定的阻值是由人牙周膜及口腔粘膜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

1969年,Sunada尝试使用150Hz交流电作测量电流。

1973年,Inoue认为在不同个体
和牙体之间生物学特性存在着差异,不同牙齿应有不同的恒定电阻值,他首次提出了
听测法。

1979年,Hasegawa使用400Hz的高频电流并在电极上装上绝缘套以克
服根管内电解质对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1983年Ushiyama提出电压梯度法。

1984年,Yamaoka等研究发现根管内电阻与测量电流的频率有关,提出了频率反应差值法[2]。

1991年Kobayashi等提出了比值法。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绝大多数根尖定位仪都遵循阻抗原理。

关于对阻抗原理的解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1)Suzuki和Sunada提出的生物学特性理论。

认为牙周膜与口腔粘膜之间的电阻值几乎恒定为6.5kΩ。

经国内外学者反复验证,该电阻值不
受患者年龄、性别、牙位、牙长和牙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2)黄力子等提出的电学特性理论。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牙周膜与口腔粘膜的接触电阻恒定是一个与生物特性无关的物理电学现象,电阻主要是电极与根管内电解质和口腔粘膜的接触电阻,而并非生物体本身的电[3]。

本文主要简述根据阻抗原理研制出的数代根尖定位仪。

第一代EAL使用3种不同的电信号。

直流电信号在电解质条件下极不稳定,电极出现极化干扰测量而未能广泛应用。

单频交流电信号使阻抗分解为电阻和容抗两部分,避免了极化的影响。

包括1969年Sunada研制的Root Canal Meter和1974年的改进产品Endodontic Meter和其它厂家生产的Endometer,Apex Finder等产品。

高频交流电信号可以减少电容抗,提高了在电解质条件下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包括1979年Hasegawa发明的Endocrater,它采用400KHz的单高频交流信号进行测量。

由于这些产品不能消除因牙位、根尖形态和根管内电解质等因素对测量带来的影响,测量的准确率低,在临床上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二代EAL利用单频电流通过含电解质的根管时,电流密度在根尖缩窄处最高和在根尖孔处最低,形成了一个向缩窄处外递减的电压梯度。

第二代EAL存在的问题是无论根管内是否存在电解质,其测得的数据均不精确。

第三代EAL是计算2种交流信号在根管内的的电阻比值。

包括1991年Kobayashi提出用2种频率交流信号通过同一根管后的输出阻抗比值来确定根管工作长度。

当锉尖远离根尖狭窄时,比值接近于l,而到达狭窄时,比值下降到约
0.66[4]。

这一代的产品可将电解质的影响降低到比较低的程度。

其代表性产品Root ZX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第四代EAL是计算多种交流信号在根管内的的电阻比值,通过多频交流电流的使用把电阻和电势分开测算,根据得到的数值来判断探测器械尖端到根尖止点的距离。

其产品有Neosono Copilot、ProPex和Raypex5,能部分消除根管内掺杂因素的
影响,使得测出的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第五代EAL是采用变频技术,在计算每一种阻抗比值时采用不同电势比,最大程度消除根管内掺杂因素的影响[5]。

根尖定位仪的准确性通常以拔牙实测法为依据,即确定在根尖止点的位置上下
0.5mm范围内的准确率来判断。

不同设计类型的EAL的准确性并不相同。

Root ZX的准确率为82.3%[6]。

ProPex测量磨牙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率为85.8%~96.2%[7]。

RayPex5的准确率为92.5%[8]。

我国学者黄力子曾指出根管内电解质是影响EAL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强的电解质可能使得测量值小于实际值。

Meredith的研究认为干燥程度能影响Root ZX的准确性[9]。

但也有学者的研究认为Root ZX和ProPex测量准确性不受根管环境
影响,与根管干燥和湿润无关[10]。

黄力子认为根尖孔面积与电测长度呈负相关。

过大的根尖孔直径都可能使测量值短于实际值。

陶波等[11]的研究认为Root ZX的准确性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与
根尖孔的直径呈负相关,而采用多种交流信号工作的Neosono Ultima EZ的测量
准确性在有无电解质条件下都不受根尖孔直径的影响。

根管过长可导致测量值短于实际值。

由于缺乏可视性,存在侧支根管、副根管及根
尖分叉或分歧等可使EAL的电极因接触到侧支根管等的内口而使测量值偏低。


曲的根管使电极进入困难,从而可能影响测量结果。

C形根管因为根管系统复杂,也
可能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孙驰等[12]研究认为Root ZX,ProPex,JustyII和Raypex5 4种根尖定位仪对于根
尖破坏的牙齿测量准确性比根尖完整的牙齿要低。

杨勤等[13]认为Neosono Co-pilot根尖定位仪不受牙髓活力的影响。

口腔内存在的金属修复体或牙齿颈部的深
龋和重度楔状缺损以及电解液的冲洗等可导致测量电流发生颈漏,而使测量值偏低。

医师操作不当,如导致根管侧穿、电极与人体之间的接触不良,均可影响测量结果。

根尖定位仪在临床使用时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尖定位仪使用的是高频电流,故慎用于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2)术前X线照片法显示根管下段钙化、根尖周有明显骨质吸收,术中根管侧穿时,应联合使用X线照片法和根管长度电测法。

(3)活髓牙进行根管测量时可能出现假阳性,测量前应尽量拔净牙髓。

(4)测量前应尽量去除根管内异物和充填物。

目前,根尖定位仪在大多数的病例中定位根尖止点的准确性较高,但是也会受到电解质、根尖孔直径等因素的影响,有时仍然需要X线摄片的辅助。

因此在使用根尖定位仪的过程中要注意,当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时,结合X线照片法可以提高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

【相关文献】
[1]Pratten Don H.,MeDonald parison of Radiographic And Electronic Working Lengths[J].J Endodon,1996,22(4):173~176.
[2]付少平.根管长度电测法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1,28(3):141~143.
[3]樊明文等.牙体牙髓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2.
[4]Vajrabhaya L,Tepmongkol P.Accuracy of Apex
Locator[J].Endod.Dent.Traumatol,1997,13(4):180~182.
[5]周媛,叶茂昌.电子根尖定位仪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10,30(3):177~178.
[6]Dunlap CA.,Remeikis NA,BeGole EA.et al.An In Vivo Evaluation of an Electronic Apex Locator that Uses the Ratio Method in Vital And Necrotic Canals[J].J
Endod,1998,24(1):48~50.
[7]沙鑫家,朱文忠,孙汉堂.ProPex根管测量仪测量磨牙牙齿操作长度准确性的临床评价[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15(11):621~623.
[8]周宇翔,葛久禹,姚江江.RayPex5根尖定位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准确性的临床评价[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0,26(2):260~261.
[9]Meredith N,Gulabivala K.Electrical impedance Measuremnts of Root Canal
Length[J].Endod Dent Traumatol,1997,13(3):126~131.
[10]黄林,牛卫东.不同根管环境对Root ZX和ProPex准确性的影响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
志,2010,37(1):23~29.
[11]陶波,范伟,范兵.根尖孔直径对Root ZX和Neosono Ultima EZ测量准确性的影响[J].临床口腔
医学杂志,2005,21(9):526~527.
[12]孙驰,魏永杰,陆玉,等.根尖定位仪测量根尖破坏牙根管长度的准确性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07,15(5):251~253.
[13]杨勤,吴少娟,郑晖.牙髓状态对Neosono Co pilot根尖定位仪准确性的影响[J].广东牙病防治,2008,16(9):400~4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