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济麦44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研究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2期
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济麦44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陈士亮1,车晨曦2,薛 燕3,贺焕焕1
(1.济南市长清区农业农村局,山东济南 250300; 
2.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济南 250300; 
3.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济南 250300)
摘要:系统分析了济麦44在长清区不同播种期和播种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和品质特征,同时将济麦44的产量与品质变化规律拟合为二次方程,推测出济麦44可能的最适的播种期与播种密度,为完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4的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强筋小麦;济麦44;产量与品质
0 引言
济麦44是山东省农科院用强筋品系济954072为母本、济南17为父本培育的超强筋小麦品种[1],其高产量和高蛋白的品种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高问题[2]。

近年来,长清区引进济麦44品种并开展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本文将试验中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数据加以总结和分析,进一步促进济麦 44在长清区的推广种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1~2022年在长清区平房村(116.7°E,36.5°N)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技术试验示范区内进行。

试验田土壤均为棕壤土,耕层(0~20 cm)pH 为7.7,前茬作物为玉米。

试验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15.8 g/kg、全氮含量1.71 g/kg,硝态氮109 mg/kg,速效磷59.49 mg/kg,速效钾149 mg/kg。

1.2 试验设计
试验分别设计不同的播种期和播种密度进行产量和品质分析。

播期设5个水平:10月8日、10月11日、 10月15日、10月20日、10月25日;播种密度设五个水平:4 kg/667m2、6 kg/667m2、8 kg/667m2、10 kg/667m2、12 kg/667m2。

各小区随机排列,面积均为333 m2,两端种植保护行。

田间管理按照一般高产麦田管理。

1.3 测定项目与数据分析
1.3.1产量及产量构成。

在各区组内随机选取生长均匀一致的区域,划定
2.0 m×1.5 m的成熟期样方,用于产量和千粒重测定(以87%干物质表示),并记录单位面积内的穗数和穗粒数。

1.3.2籽粒品质。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率、沉降值等均按照美国谷物化学家协会(AACC)和国标法测定。

1.3.3数据分析。

籽粒蛋白质和氨基酸定量数据分析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16、SPSS(IBM SPSS Statistics 27)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F检验判断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判别标准为P<0.05(*P<0.05,**P<0.01,***P<0.001),采用沃勒-邓肯法进行多重比较,Microsoft Excel 2016作图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期对济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播期的推迟,济麦44的亩穗数持续减少,从44.56万穗/667m2下降到39.87万穗/667m2,这可能是由于播期的推迟导致分蘖周期变短,分蘖能力降低所致[3]。

而千粒重起初随播种期的推迟逐渐提高,弥补了亩穗数的减少,最终产量变化幅度不大。

随着播期推迟到10月24日,小麦生育期延后过多,影响到籽粒分化和灌浆,最终使产量明显下降[4];从籽粒品质来看,在一定播期范围内,适当推迟播种似乎有利于济麦44籽粒蛋白质的积累。

当播种期从10月8日推迟到10月15日时,济麦44的蛋白含量从14.33%提高到15.44%,相应的湿面基含量、沉降值以及吸水率等品质参数也有提高。

数据分析表明济麦44的播期(a)与产量(x)和籽粒蛋白含量(y)均呈二次曲线关系,拟合方程分别为:
x= -0.551a2 + 14.881a + 460(R2 = 0.9815)
y = -0.0127a2 + 0.4385a + 11.654(R2 = 0.9853)
绘制出曲线为图1,根据二次方程可求得理论上济麦44获得最高产量或最高蛋白含量时对应的播期分别为10月14日和10月18日。

因此,可推测济麦44在长清区的最适播期为10月14~18日。

2.2 播种密度对济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由表2可知,起初随着播量的增加,济麦44的亩穗
试验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2期
表1 不同播量和播期条件下的济麦44产量与产量构成
处理
穗数(万穗/667m 2)穗粒数(粒)千粒重(g)产量(kg/667m 2)播量(斤)
8
32.17d 33.075b 47.56a 430.14e 1238.90e 33.105b 46.43b 508.23d 1642.81c 33.605a 44.35c 542.33a 2043.43b 32.74c 43.85d 529.91b 2445.03a 32.06c 41.58e 510.22c 播期
10.844.39a 32.35a 44.27c 540.47b 10.11
43.91b 32.98d 45.64b 561.90a 10.1542.76c 33.24c 46.38a 560.44a 10.2040.92d 33.82a 45.25b 532.39c 10.25
39.87d
33.64b
42.94d
489.68d
变异来源播量**********播期
***
*
**
**
注;*,**和***分别代表5%(P<0.05)1%(P<0.01)和0.1%(P<0.001)显著水平(下同)。

表2 不同播量和播期条件下的济麦44品质参数
处理
蛋白质
(%,干基)沉降值(ml)湿面筋(%)粉质吸水率(mL/100g)形成时间(min)稳定时间(min)播量(斤)
8
15.54a 53.65a 34.50ab 64.80a 5.50a 21.8ab 1215.42bc 52.51a 33.45b 63.90ab 5.33a 22.35a 1615.47b 54.60a 35.45a 64.85a 5.46a 22.15ab 2014.83d 42.70b 32.10c 62.95b 4.72c 19.60bc 2413.99e 39.45c 31.80c 60.80c 4.05d 18.75c 播期(日)
10.814.33e 40.20d 32.00c 62.95b 4.34d 19.45b 10.11
14.95c 43.65c 34.05b 63.35b 4.85c 19.94b 10.1515.44a 52.20a 35.45a 65.25a 5.50a 22.25a 10.2015.27b 49.70ab 33.725b 64.85a 5.10b 20.75ab 10.25
14.71d
47.55b
32.60c
62.75b
4.65c
19.30b
变异来源播量*************播期
**
**
**
**
***
*
数显著增多,使得产量保持上升趋势,但随着亩穗数增加到43.43万穗/667m 2,由于小麦群体过大,不能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且出现部分倒伏,济麦44的千粒重和产量开始逐渐下降;从籽粒品质来看,低播种量似
乎更有利于蛋白的积累,当播量为最小值4 kg/667m 2时,济麦44的籽粒蛋白含量最高,为15.54%。

同样以播种量(b)、产量(x)以及籽粒蛋白含量(y)拟合二次方程,分别为:
图1 
济麦44产量与品质随播期的变化曲线
试验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2期
x= -0.5427b2 + 18.239b + 384.69(R2 = 0.9618)
y= -0.0096b2 + 0.2132b + 14.388(R2 = 0.9755)
绘制出曲线为图2,根据二次方程可求得理论上济麦44获得最高产量或最高蛋白含量时对应的播量分别为8.4 kg/667m2和5.55 kg/667m2。

因此,济麦44在长清区的最适播量为5.55~8.40 kg/667m2。

3 结论
产量结果分析表明,济麦44的穗粒数几乎不受播期和播量的影响,这与穗粒数主要受品种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5];而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和播种量的提高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这表明济麦44的播种期和播种密度存在最优值。

通过拟合二次曲线,计算出济麦44获得最高产量时的播量和播期分别是8.40 kg/667m2和10月14日。

品质结果分析表明,晚播和低播种量更有利于济麦44籽粒蛋白的积累和品质的提升。

同样将播种期和播种密度与济麦44的籽粒蛋白含量拟合为二次方程,计算出济麦44获得籽粒最高蛋白含量时的播量和播期分别是5.55 kg/667m2和10月18日。

综上,为兼顾济麦44的产量和品质,可推测出济麦44在长清区的最适播期为10月14~18日;最适播种量为5.55~8.40 kg/667m2。

参考文献
[1] 解树斌,郭宗民,李晓明,等.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4
特征特性及高质高效栽培技术6规程[J].农业科技通讯,2021(5):249-251.
[2] 佚名.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4简介[J].粮食加工,2022,
45(4):61.
[3] 兰涛,潘洁,姜东,等.生态环境和播期对小麦籽粒产量及
品质性状间相关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5(4):72-78.
[4] 张耀辉,宋建荣,岳维云,等.陇南雨养旱区播期与密度对
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6):74-78.
[5] 秦际远.播期、种植密度及氮肥运筹对强筋小麦产量、氮
素吸收利用和品质的调控效应[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2.
图2 
济麦44产量与品质随播量的变化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