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素养为导向的思政课教学设计探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职业素养为导向的思政课教学设计探略
导言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者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专业
技能、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方面的统称,是一个职业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大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素质和良好的职
业素养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
应当在教学中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
本文将从职业素养的观念出发,提出以职业素养为导
向的思政课教学设计方案,以期能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职业素养,英文名称Professional Literacy,指的是职业者进行专业工作时表现出
来的与职业有关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专业技术、组织协调和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综
合素质。
职业素养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概念,不仅仅包括了岗位技能方面的要求,还应当包
含其他方面的要求,如团队协作、沟通表达、顾客服务等。
职业素养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在校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
学习来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以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然而,仅仅有扎实的
专业知识是不够的,高校学生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以便顺利进入职场。
具体来说,职业素养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 培养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
职业素养首先包含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诚信守法、遵纪守法
的人才,而这些要素就是职业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
职业道德的人才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信任。
2. 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水平
职业素养还包括了基本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如沟通技巧、组织协调能力、自我管理能
力等,这些能力在职场中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在校时应该注重培养这些能力,以便能够
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3. 培养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职业素养也涵盖了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在职场中,公司要求
员工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的人才才能够更好地
开展工作。
1. 突出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在启发学生思考职业素养的意义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突出职业素养对大学生的职业
发展的重要性,向学生介绍职业素养的内涵和影响。
可以通过引用一些例子或实际案例,
加强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从而激发学生对职业素养的兴趣和重视。
2.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思政课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例如,可以借鉴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职场环境和职业角色,并从中体验、感
悟职业素养对职业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识,培养
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
3. 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训练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实践环节的训练。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职场环境和职场角色。
在实践活动中,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跟踪,
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引导和培养。
4. 将职业素养贯穿课程
最后,思政教师应该在整个课程贯穿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课程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
不同职业素养的要素,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系统的职业素养知识。
课程的评估也应充分考
虑职业素养的要素,以便能够检验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职业素养水平。
三、总结
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职
业素养对于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理解职业素养的内涵和意义,通过多种教
学方法,以实现职业素养的培养任务。
同时,学生也应该加强自身的职业学习能力,定期
反思和总结,以便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