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大全
一、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2:(河北省,山东省):
阅读下面四句话: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谚语)
要仔细听取别人提出的缺点,不要随便指责向你提出意见的人。

(达.芬奇)
相信任何人与不相信任何人,一样是错误的。

四句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还是相信自己吧。

请你以“相信自己与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体裁,文意自定。

不少于800字
二、2005年山东
材料大体内容:皇帝要修一座宫殿,请来百匠,木匠和石匠暗中较劲。

木匠的徒弟做事不认真,被师傅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徒弟心里不平衡,想报复木匠,把木匠的尺子磨短了一截,木匠做出的木制物品都比原来计划的要短,面临着被砍头的命运。

在焦急中,石匠想了个办法,在石柱上加了一块东西,石柱凸起一块,挽救了局面。

木匠和徒弟不但得以保存性命,并且石匠的这种方法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沿袭下来。

以“双赢的智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采用自主命题的形式,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题目自拟。

03.双赢,一种人伦的智慧之美
山东一考生
人借花传情,花借人繁衍。

一阵风,透窗而入的是一种将雨的湿润。

这样一个略显燥热的夏,又有多少种子随着北迁而来的鸟儿,在这片土地上生根。

大自然就是这样生生不息:果实作了鸟儿的食物,鸟儿作了种子的翅膀。

木匠做短了进贡来的木材,石匠借此就做出了隆起的石墩。

既保全了木匠的性命又为中华建筑多增了一分姿采。

人类在自然母亲的教化下,懂得了一种合人伦而又美丽的道理——双赢。

取尺之长,彰显了寸的灵巧;取寸之短,又褒扬了尺的长度,于是尺寸合作使工之器愈利,使工之事愈善。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双赢,它抹去了勉强别人所带来的压力,也减少了被别人勉强所带来的痛苦;“姜太公钓鱼”是一种行动上的双赢,他避免了垂钓人枯坐求鱼时的心焦,也减少了池中鱼儿嬉闹时的忐忑。

两不伤害,求的是一份静默,是一份期许和等待。

于是孔圣人成就了美名,于是姜子牙等到了他的伯乐。

郑和是一个航海家,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

他带着天朝上谕,所到之处,送陶瓷,送丝绸,送茶叶。

他送去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文化,同时也收获了
异域文化,更有礼赞和膜拜。

他是东方的“礼”,是东方的智慧。

当哥伦布带着他远洋的发现,成为了西方殖民者在海上旅行的明灯时,他只不过是一个殖民者的先驱,为了东方的黄金,为了东方的丝绸而来。

所到之处,带给土著居民以灾难,带走了车载斗量的财富,留下了殖民地上泣血的控诉。

所以郑和的航海史是金色的,处处焕发着“双赢”所带来的人伦光辉;所以哥伦布的航海史是血色的,处处浸染着贪婪所带来的罪恶。

双赢,是一种人伦的智慧之美,它源于尚“礼”的人。

历代追求的和谐,一如佛语有云,“祸往者福来”。

这是一种善心的付出,又是种智慧的回报。

双赢是一种由自然而来而又荟萃于社会人伦的智者之思,智慧之美。

【亮点评析】
作者精确地把握了话题的主旨,将它高度地概括成一个判断句,用作标题,总括全文,彰显主旨,至真至精至诚。

然后旁征博引,内联话题,外联自然和人类;引经据典,类比引申;例证引证对举,正反对比鲜明;写得神思飞扬,慷慨激昂。

你不能不打心眼里佩服作者独特深刻的见解,精彩深透的论证。

尽显双赢智慧
天空有无尽的湛蓝,但仍为白云留出了些许空间,于是,蓝天满足了白云,白云点缀了蓝天;
海洋有怒吼的波涛,但仍为游鱼留下了些许空间,于是,海水养育了游鱼,游鱼丰富了海洋。

谁说,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充斥的都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我想,彰显自己并且承托别人才是立足社会的双赢大智慧。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睿智的老果农。

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果树新品种,他终于研究成功了。

令人不解的是,他却将自己的成果挨家挨户的送给自己的邻居。

在他的引导下,全村的果园里种的都是他的优良品种。

有人便好奇地问他,他回答说:“我是为了自己的果树,如果邻居用的仍然是旧品种,那我的果树也会被传播的花粉污染。

”他的话让人恍然大悟,他的这种做法,既保全了自己的果树品质的纯洁,又
使邻居获得新的品种,与他人共享进步,才能使自己更加完善。

这难道不是一种双赢智慧吗?
在武将廉颇的眼里,一个只会说几句好话的文相蔺相如何以职位比他高?于是处处与之作对,出言不逊。

而相如并没有跟他计较,而是道出了“先国家后利己”的君子之言。

这话着实令廉颇汗颜,于是就有了“负荆请罪”的佳话,“将相和”的美谈。

文相武将辅佐君主,繁荣国家。

蔺相如的坚忍、包容让人钦佩。

与他人和平共处,才能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

正是他的忍让,使得他与廉颇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为国家稳定做出了贡献。

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双赢的智慧。

世间万物皆如此,在自然界中也存在许多着互利共生的双赢故事。

现实生活中,竞争无时不在,但它不应该是一味的言论相攻,两败俱伤。

或许,只要我们多一份关爱、包容、谦让、无私,不仅承托了别人,更成就了自己。

在付出中收获双赢。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带一份平和,一份智慧,去接纳云,挽留鱼。

彰显我们的长处,承托别人的短处,在茫茫竞争人海中,尽显自己双赢的人生大智慧。

[点评]
优美的语言是优秀作文的第一要素,因为无论怎样的新颖之意、独到之识、真挚之情、优美之形,不借助语言,都只是虚幻的影踪,无法成为读者的审美对象。

这篇作文开篇两个段落就很吸引眼球,然后导引阅卷老师渐入佳境。

在叙述事例时,信手拈来一则我市高考资料上出现过的材料,却很贴切,然后引用教材上人人皆知的“将相和”的故事,十分典型。

文章最后联系现实,同时巧妙地回应开篇。

总之这是一篇、切合题意、结构清晰、行文流畅的
美文。

双赢——千古传唱一首歌
花朵香甜的蜜汁,养育了翩翩飞舞的蜂蝶,蜂蝶用辛勤的劳作让
花的芬芳远播。

紫藤萝用绚烂的花朵把枯枝打扮得熠熠生辉,枯枝用坚实的身躯
支撑起紫藤萝向上攀援的空间。

海葵用细长的触手为寄居蟹撑起了安全的天空,寄居蟹甘为人力
车夫,拉着海葵做免费旅行。

哲人说,交换一个苹果,每人仍保有一个苹果;交流一种思想,每人各得两种思想。

于是我真诚地翻开泛黄的书页,追寻先辈的足迹,字里行间先哲们的呼吸依旧灼热烫手,我闭上眼睛去细细感受他们留
下的点滴智慧。

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战旗与盔甲被历史长河悄悄掩埋,我仿佛听到蔺相如铿锵的话语“秦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若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

”我仿佛看到蔺相如搀扶起廉颇时那宽厚的笑
脸和廉颇愧疚的羞赧。

当时代响起了三国的鼓角铮鸣,我看到孙权与刘备放下了干戈,孙权给刘备提供了暂居之地,诸葛亮为孙权设计了火攻之计,孙刘联军取长补短,使曹操八十万大军“樯橹灰飞烟灭”,一把火使孙权消除了曹魏的威胁,又使刘备开辟了他蜀地的霸业,最终烧出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具有戏剧性的是后来吴蜀互相猜疑,互相掣肘,乃至反目
成仇,结果导致了关羽败走麦城,孙权火烧连营的悲剧,最后唇亡齿寒,被司马氏各个击破,落得个双“败”。

当梨园的歌声随时光淹没在滚滚红尘之中,我听到魏征的直言劝谏与唐太宗“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碰撞,正如庄子寓言所说的“抡斤成风”,这君臣,可以说一个是英雄,一个是好汉,正是他们的结合成就了一代忠臣,造就了一代明君,而且留下了“贞观之治”在史册中闪闪发光。

由竞争而合作,由互助而双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髓,荀子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因此我们应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互相帮助中达到双赢。

当李致新成为第一个登上世界七大高峰的中国人时,他说:“我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一切,靠的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是队友的团结互助让我赢得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让我的团队赢得了美誉。

”因为双赢,连战来了,带来了国名党的友好与问候;因为双赢,宋楚瑜来了,带来了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的殷殷期盼,然而陈水扁之流违背台湾民意,背逆世界发展双赢的潮流,最终会遭到国人的唾弃。

大漠的朔风吹起了陈旧的书页,历史便一页页翻过,当祖国的春天到来,历史也将翻开新的一页,双赢,这首千古传唱的歌,必将在春暖花开的时节,绽放海峡两岸无数同胞的笑颜。

[点评]
这篇作文,首先是切合题意,全文紧扣“双赢的智慧”这一话题行文;其次是材料丰富、内容充实。

考生尺水兴波,在800余字的篇
幅里纵谈历史,评点古今,既有我们熟稔的将相和、三国鼎立和贞观
之治,也有富于时代新意的李致新和时事热点,有正面的论述,也有
反面的教训,这充分说明考生视野的开阔和思维的敏捷,绝不是“两
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辅书”的考生所能做到的,也是难能可贵
的。

再者,就是富于文采,考生开篇三个类比段,中间三个排比例证
段,既充实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气势,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此外
文章还前后呼应,过渡衔接自然。

携手同行——双赢的智慧
时代让竞争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我们可以用双赢的智慧削去竞争的锋芒,微笑竞争,携手同行。

海尔集团“真诚到永远”的承诺,群雄逐鹿的中国家电握手的峰会,让我们明白,竞争不一定是弱肉强食,带着淋漓的鲜血。

运用双赢的智慧,微笑着竞争,携手同行,竞争可以如一条小溪,涓涓而来去。

竞争在美德的肩膀上舞蹈。

美国著名拳击手杰克每次比赛前都要做一次祈祷,朋友问道:“你在祈祷自己打赢吗?”“不”杰克说道,“我只是祈求上帝让我们打得漂漂亮亮的,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最好谁都不要受伤。


杰克的话中渗透着双赢的智慧。

双赢小到个人领域,就是用美德为竞争镶边着色,让折射的阳光照亮携手同行的路程,让竞争在微笑中把心灵放松,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在人与人关爱和睦,诚实守信中描绘出一幅和谐的生动图景。

竞争在合作的怀抱里微笑。

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到了一个地球村中。

竞争不可避免,合作亦是时代的呼唤!
中法互办文化年,双方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文化合作。

法国的高级时装、烹饪技术、高档化妆品流动成中国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的唐装,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也活跃在法国炫目的舞台上。

聆听远古驼铃声声,罗马贵族穿上锦丝的欢笑,喜看中法互办文化年,“以我之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美美大同”。

双方在竞争中掺入了合作的油彩,让双赢成为画幅上最为亮丽的一笔。

我们明白,合作可以成为竞争的主旋律,和谐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在真诚的微笑中,
互相帮助,互相提高,让别人的长处弥补我们的短处,让我们的长处“承托”别人的短处,让彼此都获益处,让彼此携手同行。

微笑竞争,携手同行!我们在欣慰法国申奥失败,却打出“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横幅时,也不无痛心于日本竟因为中国女排胜利,而在转播时拒绝将镜头对准女排姑娘微笑的面庞。

竞争体现着时代的特点,双赢更是代表着一个民族的高度!
“风呼呼地吹着/月朗朗地照着/我和你奔跑在同一赛场上/我对你笑着……”
微笑竞争,携手同行,双赢的智慧。

三、2006年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评卷心得
一、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方法,文句有意蕴。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二、试题分析
高考作文材料为雷抒雁的一首哲理性小诗。

雷抒雁写《星星》的背景,正是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国家拨乱反正、从虚幻向现实转变的时代。

“星星”的意象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暗示性:它们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似乎美妙至极。

狂热的崇拜,使人们放弃了冷静的思考,使自己的眼睛被假象和情感蒙蔽,从而忽略了真相。

考生可能并不了解这样的背景,但它内容浅显,也有现实意义,很容易把握其精神。

小诗一共六句,分两节,以对比手法,形象阐明了“远望”和“近观”对认识产生的巨大影响。

从“总以为”这样的语言标志看,雷抒雁对“仰望”的内容有所否定,正如转折关系的复句中转折词之后的内容为句子的重心一样,作者更看好“近观”。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感觉到,小诗力图传达出的观点是,远望的美感是不真实的,只有走近事物,我们才能得到事物的真相。

当然,后一节中所谓的“真相”,只是一种想象中的真实,因为迄今为止,人们只登上过月亮。

基于此,切题的立意为:完全立足于小诗本身,在远望和近观之间立意,选择后者;或者从喻意入手,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强调现实的重要。

而且,鉴于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具有多元解读的特质,解读的内容可关涉到对同一事物因观察距离不同造成的认识上的差异,表象和本质,理想和现实,辉煌与付出等诸多认识方面的问题。

以下立意为合题:距离产生美;外表与内在(不要为美丽的外表欺骗,要追求内在的真实);现象和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辉煌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实践出真知(不要只是仰望,要飞上去观察);安于眼前,活在当下(远方的美丽不过是假象,不必生活在别处);相信自己(就象对天上的星星产生完美的联想一样,我们往往羡慕他人,而走近他人,你会发现,他和你原来一样);等等。

三、阅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主题偏离材料。

今年高考作文的命题介于“给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要求考生联系所给材料进行作文。

它一改连续几年来高考作文采用的“话题作文”形式,因此,很多考生想当然的就将今年的“给材料作文”写成了“话题作文”,在作文立意方面,完全脱离了题目中材料所给出的诗歌的寓意,而这次作文明确要求“联想和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断章取义尚且不可,何况信口开河,所以,不少考生虽然“下笔千言”,其实“离题万里”,这是造成很多考生作文得分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老师把这归咎于题型的变化,我觉得不应该。

新课标明确要求,“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真正离题的学生不是很多,还是写法的问题。

(二)貌似完美,其实空洞的应试之作。

这是本次阅卷中专家小组要求极力排斥的作文。

这类作文,语言华美,结构匀称,却经不起推敲。

这其实就是观点与材料脱离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材料”和上面那个内涵不同,指考生作文中使用的材料。

以一篇被专家组推翻的高分作文为例。

这篇作文的开头,很有文采,但不知所云。

中间的两个例子是自己为了说明中心而编造的,与我们知道的沈从文、周恩来的事迹出入甚大,而且,事例的内容也不是远观与近观的关系;还有每个材料的最后,他都说某人是一颗星,那么按常情,这个小结性的句子应该告诉我们沈从文和周恩来看似明亮,实则如何,而他要表达的显然不是,他要表达的是,沈从文、周恩来是我们的偶像,这就反映了表达的不确定性。

文章的思路看似清晰,其实混乱。

考生认
为故弄玄虚可以蒙混过关,其实错了。

(三)内容单薄。

很多作文内容单薄,缺乏文采。

这样的作文往往只写一两件事来说明观点,语言平淡。

这样的作文小学生写来可以,对于一个受过高中教育的学生就不够水平了。

比如,一些考生写恋爱的事,最初觉得某女孩美丽活泼可爱,相恋后,才发现她缺点很多,云云。

一般说来,这样的作文只能得到36分左右的及格分。

(四)堆砌事例。

不少考生选择了议论文体裁,但选择的事例、论据往往是为了凑足字数选用的,从头至尾,一个例子接一个例子,但多个论据在形式上、内容上都属于一个层面,内容缺乏深度,结构上没有层进感。

这样的作文得分也很低。

此外,篇幅不够,文面不好,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也是考生失分的原因。

2006年山东高考作文最高分
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而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也有灰尘和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幻想的自由和权利。

我们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

阮籍目睹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

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

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一曲《广陵散》成为绝响。

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由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

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
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

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

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保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

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和权利。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间感动了多少心灵。

这是梦和现实完美的结合,让那些世俗之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让多少在现实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得到了温暖。

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

让梦想在现实中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吧!

2007年
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题写800字文章,自拟题目,自选主题自选文体,文体特征明显。

贝壳·划痕·记忆
时间如海,记忆如沙滩,海水将一枚枚贝壳送到沙滩上,又收回她那浩渺的胸怀。

时间如风,记忆如巨岩,风将巨岩刻划得千疮百孔,又用多情的手把那些痕迹抚平。

然而,总有几枚贝壳,在亘古的海滩上鸣响着历史的悲风,总有几笔划痕,在诉说着记
忆的不朽。

惶恐滩头,零丁洋里,涛声依旧。

叹息不再。

然而,时间只侵蚀了一个人的物质存在,却无法风化那煌煌诗句中的记忆,谁能忘记文天祥的辛苦遭逢,干戈寥落?谁又能忘记那个闷热的雨夜,矮小的地牢中挥笔走龙蛇的高大身躯?“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他正是借天地正气哺育自己,“睨柱吞赢,回懿走旗”,用一颗丹心书写青史,翻开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一页。

每一个人都会从记忆深处被这个踏过七百六十年的生命所震撼,时间或许会淡褪了文字,磨损了书卷,却无法抹去那一片回忆。

翻开《史记》,看秦王一统天下,项王自刎乌江,廉颇负荆请罪,屈子怀石投江……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从眼前浮现,那些故事也仿佛是昨天刚刚发生。

时间只能销毁一本又一本《史
记》的版本,却永远风化不了那宏伟的气魄,机敏的谈吐,磊落的人格。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这本书能传之后世,绽放其应有的光辉。

而今,他的梦想已然实现。

时间风化掉了那些卑俗的记忆,却让一位史官的不朽愈发凸现。

时间或许会让历史蒙上尘埃,但却不会风化那些鲜活的记忆。

王选,一位柔弱女子,拂去那一层尘埃,只为还原历史真相,让记忆苏醒。

奔走二十年,耗尽全部家当,她一如既往地搜集材料,寻访证人。

因为她相信,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良知会让记忆永存。

她与身后数十位白发苍苍的原告,构建出一段黑白分明的历史记忆,而在海的对面,眉毛已发白的日本律师尾山宏也用他的努力,为我们开启那段记忆。

在滚滚时间之河中,王选和尾山宏共同为我们守护那段记忆,时间永不能将其风化。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有人能阻止时间的脚步,然而,时间不会风化一切。

漫步岁月,采撷几枚朴拙的贝壳,抚摸那巨岩上的斑斑伤痕,便是在回味那没有被时间风化的
记忆。

五、2008
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完成一篇自命题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题目的含义:“春来草自青”出自佛语,有“静坐无所为,春来草自青”之组,也有“秋来黄叶落,春来草自青”之和。

佛语中,此句有崇尚自然,领悟自然,而后豁然开朗的意思。

由题可以看出,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有了解自然,利用其规律。

具备了以上认识,这篇话题作文就明朗起来,考生可以将话题发散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