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
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
我们的国土我们的课题6、我们神圣的国土单元年级五年级家园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的总面积、东南西北四至点、四大海域和行政区划分。
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收集资料、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加深热爰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疆域,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认识中国政区图,了解我国的首都、行政区划;了解台湾的美丽风光和民风民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爰祖国的情感,懂得祖国每一寸土地神圣不可侵犯。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课前发放预学单,搜集资料。
导入新课
1、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在世界版图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土面积。
2、尝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介绍我国国土面积之大。
3、搜集展示台湾美丽风光和民风民情的视频或图片,准备课上交流。
完成预学单,准备课堂汇报交流的材料。
通过填写预学单,让学生主动了解祖国疆域辽周,为课堂学习提供认知前提准备。
一、观察世界地图,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讲授新课
1、出示世界地图,谁能说说中国在哪里,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从这张地图上你还能了解到什么,
(国土面积大、疆域辽阔)一、观察地图,了解祖国的地理位置、初步感知祖
国疆域辽阔。
二、分组展示,感悟祖国疆域辽阔。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
1、课前老师让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我国国土之大。
现在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等会儿每一组推荐一位同学向全班做介绍。
2、分组交流,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介绍:
(1)播放"南北温差,东西时差"对比的视频或图片,介绍祖国国土之大;(2)出示一组数据,展示祖国国土之广;
课件出示:南北相距:5500千米
东西相距:5200千米
算一算:如果一个人每天步行8小时,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从南往北走,大约要走多少天,(约138天,要四个多月)
想一想:从计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
(3)地图比大小,对比感知祖国疆域辽阔;
课件出示:欧洲地图,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中国地图,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通过比较你看出什么,
(欧洲有42个国家,而我们一个国家的国土就相当于欧洲42个国家的国土之
和。
)(我们祖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4)诗歌欣赏,画面中感知祖国国土广表。
播放《敕勒歌》,感悟草原广表;
播放《我爰你啊,祖国》,感悟幅员辽阔;
播放《长江之歌》,感悟宏伟气魄。
(5)展示自己去过的风景名胜,重点感悟祖国疆域之广。
3、指名向全班交流,兼顾不同的交流汇报方式。
二、分组交流汇报。
通过出示南北地区同一时间的图片、南北两座城市同一天的天气预报以及东西方不同的作息时间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南北地区非常鲜明的温差特点和东西方不同的时差特点,使学生从整体感受到祖国国土的辽阔、广表。
通过算一算的方式,让学生对于祖国广亳的国土有更准确、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与欧洲面积相比,使学生又一次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此环节学生为祖国而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
自豪的情感油然而生。
三、观察《中国的疆域》图,了解与祖国相关的疆域,领悟国土不可侵犯。
1、出示:《中国的疆域》图,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一找,完成学习单。
2(对照《中国的疆域》图,交流学习单:
(1)你觉得祖国的版图像什么形状,
(2)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还有哪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3)与我国相连的有哪些海域,说一说它们的名称。
(4)我国近海岛屿众多,台湾岛则是我国第一大岛。
视频播放《郑成功收复台湾》,(5)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国土,国土不可侵犯)(6)你指导我国的四大至点是哪里,为什么称它们为至点,三、小组交流,完成学习单。
学习单:
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 _________
哪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_______
我国四大海域: _______________
我国四大至点:通过观察疆域图,填写和交流学习单,让学生对我们的疆域有清晰的认识,并产生国土不可侵犯的爰国情怀。
四、阅读省级行政区域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域。
1.出示“阅读角",默读思考我国的行政区域有哪几个种类,
2.阅读《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找一找各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在哪里,
3.找一找自己和家人出生的地方,同桌互相交流。
4(出示顺口溜: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
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闰琼;
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这个顺口溜告诉我们,我国有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以及23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
个省,而这里还包括了我国的首都一一北京。
对照行政区域图读一读,记一记。
四、阅读省级行政区域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1、阅读省级行政区域图;
2、读一读顺口溜;
3、拼图比塞。
通过顺口溜的方式让学生更快速地了解我国省级行政区划。
通过拼图实践,让学生熟悉我国行政区域分布。
5、小拼图大世界。
(1)每小组把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图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分区域记一记具体位置。
为拼图做好准备。
(2)小组拼图比赛,看哪个组能在最快的时间拼上它,拼好后由组长把它送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
(3)展示交流。
五、播放视频,走进宝岛台湾,感悟中国领土不可分割。
1(播放台湾的视频或图片。
2(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3(课前你们搜集到什么资料,同桌先交流一下,然后指名向大家介绍。
(围绕两方面: 美丽风光、民风民情)
3.大家喜欢的台湾歌手也有很多唱中国风的,你知道有哪些,能唱两句他的歌
吗,(播放《中国风》,学生跟唱)
4.我们的祖国幅源辽阔,景色迷人,我们应该为它感到骄傲和自豪。
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5(完后课后学习单。
五、唱响中国风,完成课后学习单。
1(同桌交流台湾美丽风光和民风民俗;
2(唱响《中国风》;
3(完成课后学习单通过唱红歌激起学生爰国情怀。
通过完成预学单,对下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有效干预,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域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小结辽阔的国土板书960万平方千米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
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行政区划: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前发放预学单,布置学生预学。
导入新课
1、在《中国地形》图上填写相应的山脉名称,用蓝色标出长江流经线路,用紫色标出黄河流经线路,查找资料,准备介绍山脉或河流的特点;
2、你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请写下来,并选取一处准备在全班交流,可以带上自己拍摄的照片或视频。
)一、完成预学单,准备课堂汇报交流的材料。
通过填写预学单,对学生的认知前提差异进行主动干预,帮助学生对祖国主要山脉河流建立正确的认知。
同时通过测查,让教师全面了解学情,找准教学起点。
二、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二、听歌曲,谈感受。
歌曲导入,自然生发对祖国的热爰之情,为学习新课做好情感铺垫。
三、开展拼图游戏,交流山脉河流特点。
1、你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哪些主要山脉和河流,
2、请你把这些山脉放进《中国地形》图中。
3、谁能到图中指出长江流经线路和黄河流经线路,我们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山脉或河流,
4、你想为大家介绍哪一座山脉或哪一条河流,
5、思考:为什么长江黄河都是由西向东流去呢,三、完成拼图游戏,介绍山脉河流的特点。
通过课堂上的拼图游戏,进一步加深对祖国主要山脉河流的认知,并通过介绍特点生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爰之情
四、我来当导游,介绍祖国风景名胜。
1、小组交流自己游览过的风景名胜。
2、根据风景图片,指名小导游向全班介绍。
(长江三峡、黄河上游、天山牧场““)四、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通过小组交流,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充分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
五、了解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出示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图,同桌说一说这些景区为什么能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指名说。
2、欣赏九寨沟风光片,感受世界自然遗产的魅力。
3、出示阅读角,说说世界文化遗产有什么特点,代表性景区有哪些,
4、播放敦煌莫高窟宣传片,感知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5、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景区又有哪些呢,猜一猜。
(黄山、泰山、峨盾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6、小组讨论这四处景区入选双重遗产的理由,指名全班交流。
五、阅读、辨析、观赏、讨论了解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通过文字介绍,经典风光欣赏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和区别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六、小组讨论,设计旅游文明公约。
1、小组讨论,设计撰写。
2、小组汇报交流。
3、小组修改完善。
六、小组讨论,设计旅游文明公约。
通过讨论设计旅游文明公约,激发学生尊重自然、爰护生态、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七、课堂延伸:课后完成预学单
1、在《中国地形》图上标出不同的地形特点。
2、查资料,了解这些地形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七、课后完成预学单。
通过完成预学单,对下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有效干预,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山脉和大江大河,知晓它们的地理分布,以及自己和它们的关课堂小结系;呈现了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祖国的山水之美;"阅读角”介
绍了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知识,激发学生尊重自然、爰护生态、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好山好水好风光大好河山壮美板书
历史文化灿烂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欣赏诗歌《我们爰你啊,中国》,感悟祖国地大物博。
导入新课
1、播放诗歌(图文并茂)
2、你从这首诗歌中感受到什么,(幅员辽阔、风景秀美、资源丰富、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一、欣赏诗歌,感悟祖国地大物博。
通过前两课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到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本节课开头让学生在诗歌中加深体会,同时对资源丰富、气候多样产生初步的认知。
二、交流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讲授新课
1、出示《中国地形》图,观察地形特点,说一说中国辽阔的国土有哪几种地形,
(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2、四人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这四种地形的相关资料。
3、依次出示书中的四幅插图,指名学生结合插图内容介绍不同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人们的生产劳动情况。
4、我们所在地区属于什么地形呢,气候特点是怎样的,
5、播放所在地区农事生产的视频,说一说所在地区都有哪些农事生产,这些农事生产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联系,二、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不同地区地形和气候特点。
1、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四种地形的资料。
2、观看当地农事生产视频,了解自然环境对生产劳动的影响。
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课堂上的交流分享,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不同地区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
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不同,对人们生产劳动的影响也不一样。
三、分组展示,感悟人们的衣食住行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1(看书中的三幅插图和资料(东北雪乡、水上人家、陕北窑洞),说一说这三个地方人们居住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2(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咱们家乡的衣食住行资料,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按照衣-食- 任-行的顺序进行交流汇报,说一说家乡的衣食住行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邀请小组向全班做汇报展示,讨论梳理信息,完成板书。
(衣食住行;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物产资源、生活习俗)
4(总结过渡: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各具特色。
可是这样的地区差异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烦恼,请看这个生活片段。
5(课堂小剧场:明明的烦恼
明明的爷爷是东北人,奶奶是上海人,一到周末,全家人在一起就为了吃什么而发愁。
爷爷要吃饺子,还要吃现包的饺子,奶奶要吃小炒,还要吃精致的小炒,这不,今天又吵起来了。
明明感到很烦恼,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6(同桌讨论,指名交流。
7(总结:不同地区生活习俗不同,我们需要彼此尊重,彼此关心,生活才能和谐美好。
三、小组交流展示,感悟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L小组交流汇报
2.同桌讨论交流
通过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家乡生活的衣食住行受到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从而更加了解其他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尊重习俗差异。
四、实践拓展,体味”一方水土一方生活”的内涵。
1(古诗擂台塞。
四大组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各一方,每个代表队背一首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诗。
哪一组守擂成功,哪一组就是冠军。
2(歌曲竞猜。
播放歌曲片段,猜歌曲中提及到祖国的哪些山水,或者哪些地区,猜中的唱一唱,奖励一面小国旗。
3(合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升华对祖国的热爰之情。
4(建立异地友好班级,开展结对交往活动。
四、实践拓展。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
1.诗歌擂台塞。
2.歌曲竞猜。
3.合唱。
通过古诗擂台寒、歌曲竞猜、大合唱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祖国地大物博,各地生活习俗各异。
再通过建立异地友好班级,让学生与不同地区的小伙伴的开展交往,增强文化融入。
通过探讨自己家乡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不课堂小结
同地区人们居住环境的差别。
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家乡的生活特色,激发学生热爰家乡、热爰祖国的情感,关注祖国不同地区的环境、资源保护。
一方水土一方生活板书地理位置衣食住行气候环境
物产资源
生活习俗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
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我们的国土我们的课题7、中华民族一家亲单元年级五年级家园知识与技能:
L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了解中华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
2.知道国家保障少数民族利益的相关法律法规。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L通过搜集资料、归纳分析等方式,初步感受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2.多角度地分析民族交往事例,明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美好情感。
2.培养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归纳提升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经验回望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年10月1日是祖国70岁的生日,在那天大街小巷都会响起了一首经
典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2.播放《爰我中华》。
3.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爰我中华》),听了这首歌,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4.小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节课就让
我们一起走进"中华民族一家亲",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板书:中华民族一家亲)1.学生跟唱《爰我中华》。
2.学生齐说歌名。
3.学生交流。
课伊始,用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烘托氛围,回望学生的生活经验,
了解我国是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共同建设国家,热爰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
二、了解特点,政策优待讲授新课
1.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五十六朵花装点着这个大花园,这56朵民族花,你能叫出多少名字来,
2.和老师一样属于汉族的学生起立。
你们看,班级大多数学生站起来了,汉族学生真不少呀,究竟有多少人呢,看看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
出示饼形图,你想说什么,
3.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口少,所以我们统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
也就是说,少数民族有多少个族种,
4.这些民族花分布在大花园的什么地方呢,出示民族分布图。
看到这个分布图,你想说什么呢,随着学生的交流,引导板书(大散居小聚居)
5.正因为少数民族人口少,有着大散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国家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利益,制定了一些政策法规。
1)出示小知识:国家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在少数民族人数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区,这些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除了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建立了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
2)目前,你们知道全国已经建立了多少个自治区,你能从地图中找出来吗,引导学生认读这五个自治区。
3)除了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也明确规定,出示第四条内容。
学生认读,说说看了这两个资料,你想说什么?6. 国家的法律法规尊重了少数民族,保障了的权利和利益,除了这些,国家在教育、经济上也对少数民族有了些政策照顾,有谁知道有哪些政策照顾,(随着学生的交流,着重讲讲精准扶贫、兴边富民行动等方面的政策)
7.这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更加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出示人口调查图,从这个图中你看出来什么,(板书:交错杂居)
8.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保障,各民族之间流动更加频繁,看,我们同学中也有少数民族的学生。
少数民族的学生请起立。
你们能说说生活在这里有什么感受吗,
L学生回忆,说出民族的名称来。
老师适时表扬。
2.学生交流,汉族人数占全国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一点五,其他民族人数占百分之八点五。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
3.共有55个。
4.学生交流民族分布的特点。
5.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五大自治区,认读自治区。
学生交流感受国家政策法规对少数民族的尊重。
6.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针对少数民族的一些优惠政策。
7.学生交流,感受民族交往交流频繁,趋势明显。
8.学生交流,让少数民族的孩子感受来自大家的温暖,让汉族的孩子明白更要关心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
通过对图形、法律法规等小常识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站一站、数一数等方式充分调查学生的经验,感受民族构成的特点。
三(互帮互助,和谐相处
L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扬州就有个自治乡,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2.扬州高邮菱塘,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请看视频《爰驻菱塘》。
从这个片段中,你知道了什么,我们将进行知识问答。
1)江苏省有几个少数民族自治乡,
2)菱塘在我们扬州的什么地方,
3)在菱塘,主要生活着哪族的人,
4)在菱塘,回族人和几族同胞共同生活看,
5)在菱塘,回族人生活得如何,
6)回族人和其他民族相处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7)回族人的服饰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8)回族有个代表性的建筑是什么,
9)回乡民族体育项目邀请塞中有哪些你最感兴趣的节目。
10)回族伯伯资助了汉族孩子上学,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像菱塘这样各族人和谐相处,紧紧依靠看,互相帮助的事例还真不少呢,观看录像:庄仕华《爰洒边疆肝胆相照民族情》。
4.像这样画面你还知道哪些,课前大家也进行了搜集,来我们一起交流下。
5.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我们要携起手来像石榴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
籽一样紧紧抱着一起,共同创建这美丽的祖国,把祖国这个大花园打扮得更加漂
1.学生猜猜扬州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乡。
2.学生看视频,交流获得的信息。
3.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回汉和谐相处的民族关系。
4.学生交流民族情的感人故事。
(引导学生搜集身边不同民族学生之间故事、不同时代各族帮助的故事,多角度去搜集。
)以身边的事例拓展开来,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不同人物
感人的故事,感受民族和谐相处的情感,实现教材语境与生活情境的有效链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我国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对于各民族有个自课堂小结
己的民族节日、特色活动、民族风情有初步了解,对于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守望相助,共同创造中华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
7.中华民族一家亲汉族人口众多板书
和谐相处少数民族人口少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导入新课
L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进行人口流动,
2.和亲、结盟、流亡、迁移等方式,在远古时候就不断促进各民族间人员交往,物品交流,文化交融。
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说起和亲,最有名的要算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的婚姻了。
1)讲述他们的故事。
2)和亲,文成公主为藏民们带去了什么,3)文成公主在藏族为民族团结作出了怎样责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