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
【学习目标】
1. 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3. 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正确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2. 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一、课前预习
(一)请看下面这几句诗,你知道具体写的是哪些英雄人物吗?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二)知识回顾
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2、苏轼:字,号。
眉州眉山人。
北宋中、晚期著名文学家。
开北宋
词风,一生才气纵横,诗、词、文、书法都有很高造诣。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3、生字词识记公瑾()还酹江月()羽扇纶巾()樯橹()
4、解释下列词语:
风流人物:故垒:
雄姿英发:樯橹:
酹:
二、写作背景与题目解读
这首词是苏轼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在黄州写的。
由于“乌台诗案”,他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被贬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
实际上是作为政治犯发配黄州,叫地方官来监督。
写本词时,苏轼谪居黄州已两年多,他游览赤壁,深感年岁渐老,事业无成,于是借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建功立业的往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妓,调因此得名。
题目是“赤壁怀古”,它告诉我们词的主要内容是苏轼在赤壁游览时,触景生情,缅怀古人往事,抒发感慨。
(勾画美景——缅怀古人)
三、整体感受词风
朗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称作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的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敬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的洒脱。
节奏感强烈:四字句2/2;五字句2/3;六字句2/4。
四、合作学习与问题探究
1. 词的上阙侧重写景、叙事,作者看到了哪些赤壁景观,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作者描写的古赤壁,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有气吞天下之势,我们虽未曾亲眼目睹赤壁的壮阔,可我们通过诵读,却能深有感触,这完全得益于作者用词的艺术。
你觉得上阙中哪些词用得很有味道呢?为什么?
3、分析人物形象
朗读词的下阙,找出描写周瑜的片段,分析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周瑜,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4、透视苏轼内心
江山依旧在,人事转头空。
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场所,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连的去处。
面对此情此景此人,苏轼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5、把握人生态度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是积极还是消极?
五、归纳总结
这首词上阙侧重写景,下阙侧重怀古抒情,而苏轼词的豪放风格,正是体现在这两个方面的。
景物描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画面波浪壮阔,雄奇壮美;
人物刻画:“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举重若轻,意气风发;
抒发情感:渴望建功立业,虽有波折,但仍乐观洒脱。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抒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全词格调昂扬,正如古人所言:“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六、作业布置
有人说,如果苏轼在他的一生中没有被贬,没有遭遇那么多的挫折,那么也就不会有现在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试以“挫折与人生”为话题,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语段
素材链接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