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奇异盲眼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大奇异盲眼动物
1. 马达加斯加盲蛇
马达加斯加盲蛇
马达加斯加盲蛇并不是没有眼睛。
它们对光很敏感,总是在试图避开光线。
马达加斯加盲蛇(Xenotyphlops mocquardi)是马达加斯加岛上生活的15种不同种类的盲蛇之一,这种盲蛇将盲视程度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马达加斯加盲蛇是一种穴居爬行动物,体形细而长,长度大约为25厘米,粗细如铅笔。
如果它们没有张开嘴巴或正好处于运动状态,人们往往难以分辨出它们的头部和尾部。
本质上讲,马达加斯加盲蛇并不是没有眼睛。
它们对光很敏感,总是在试图避开光线。
当被弄到地面上之后,它们会立即挖洞返回地下。
马达加斯加盲蛇和它们的盲蛇近亲们,是罕见的专以昆虫为食的蛇类。
它们利用高度发达的嗅觉去寻找蚂蚁和白蚁巢穴。
马达加斯加盲蛇实际上被发现过两次,一次是1905年。
此后一直未能再次发现,直到一百年以后才再次发现这种蛇类。
科学家们认为,马达加斯加盲蛇早在1.55亿年前马达加斯加岛还是冈瓦纳大陆一部分的时候就已从其祖先种属中进化分离出来。
2. 考艾岛洞狼蛛
考艾岛洞狼蛛
这种迷人的盲眼狼蛛体形较大,长约8厘米。
考艾岛洞狼蛛据认为对人类无害。
考艾岛洞狼蛛发现于1971年,主要生活于夏威夷考艾岛的五个洞
穴中。
据认为,当地活的考艾岛洞狼蛛总数量大约仅为20多只。
这些洞穴形成于360万年到560万年前,因此这些洞狼蛛经历了数百万年时间进化出如今这种盲眼形态。
这种动物依赖一种极为敏感的触觉,可以在漆黑的火山洞穴中感受到捕食者极其微弱的振动。
考艾岛洞狼蛛是一种穴居动物。
尽管生物学家和环境学家在哀叹,考艾岛洞狼蛛极其罕见,但对于业余洞穴探险者来说,他们则持相反的看法。
这种迷人的盲眼狼蛛体形较大,长约8厘米。
考艾岛洞狼蛛据认为对人类无害。
当你在考艾岛火山洞穴的最深处探险时,而且手电筒又恰好没电时,就不用担心受到考艾岛洞狼蛛的伤害。
3. 肯塔基盲虾
肯塔基盲虾
肯塔基盲虾相当珍稀罕见,而且它们的生存正在受到地面水污染的严重威胁
肯塔基盲虾是众多无眼盲虾或穴居盲虾的一种。
这些盲虾已经成功地适应了在漆黑无光的洞穴环境中生存。
肯塔基盲虾主要生活于美国肯塔基州著名的猛犸洞中和该地区的其他地下洞穴中。
由于地面之上的大坝和运河已经严重影响了水流的自然速度以及猛犸洞系统的沉积物,因此肯塔基盲虾被认为正处于将要灭绝的危险境地。
这种盲虾不仅仅盲眼,而且全身透明。
它们的长度可以超过3厘米。
肯塔基盲虾与发现于德克萨斯州、阿拉巴马州和佛罗里达州等地的其他穴居虾是近亲。
肯塔基盲虾相当珍稀罕见,而且它们的生存正在受到地面水污染的严重威胁。
因此,肯塔基盲虾也成为了环境保护活动的形象代表。
4. 盲眼穴居淡水螯虾
盲眼穴居淡水螯虾
穴居淡水螯虾已经能够完全与周围异常极端的环境实现同步。
在美国各地不同的洞穴生态系统中,共生活有大约40种不同物类的穴居淡水螯虾。
大多数穴居淡水螯虾都是盲眼,缺少色素,而且寿命很长。
据估计,某些穴居淡水螯虾年龄可能超过75岁。
穴居淡水螯虾是大型的穴居动物之一,长度可达10厘米。
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穴居淡水螯虾已经能够完全与周围异常极端的环境实现同步。
因此,它们被看作是“煤矿中的金丝雀”,这是用作检测自然过滤的地下水质量的环境指示物的另一种说法。
5. 盲眼穴居蟹
盲眼穴居蟹
本图中的盲眼穴居蟹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一个洞穴中
和许多穴居动物一样,盲眼穴居蟹主要生活于全球各地漆黑的水下洞穴中。
它们也已进化出同样的适应性身体形态,如盲眼、褪色等,其中褪色特点让其外观变得更加可怕。
盲眼穴居蟹通常发现于洞穴的入口附近,淡水从那里进入洞穴,为盲眼穴居蟹这种机会主义者带来丰富的食物。
本图中的盲眼穴居蟹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一个洞穴中。
6. 墨西哥盲鱼
墨西哥盲鱼
墨西哥盲鱼是仅有的几种未被列入濒危物种的穴居动物之一。
它们可以被买卖,可以作为一种稀奇的观赏鱼被养在水族馆中。
墨西哥盲鱼又叫穴居盲鱼或墨西哥丽脂鲤,它们已从如今能够在墨西哥格兰德河中看到的普通脂鲤进化成一种穴居盲鱼。
墨西哥盲鱼可以长到10厘米长,它们有极端的白化病症状,皮肤呈半透明。
最惊人的是,它们完全没有视力。
这种特点在澳大利亚最新发现的一种盲眼鱼身上也有体现。
墨西哥盲鱼是仅有的几种未被列入濒危物种的穴居动物之一。
它们可以被买卖,可以作为一种稀奇的观赏鱼被养在水族馆中。
据水族馆介绍,这种鱼尽管完全瞎掉,但是它们在水族馆中已经进化出高度发达的非视力感觉器官,从而避免撞上水族馆中的物体和墙壁。
7. 巴西盲眼冥脂鲤
巴西盲眼冥脂鲤
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贾巴镇的村民从水井中提水时,曾经看到水井中有怪异的灰色鱼在游泳。
盲眼冥脂鲤是恐怖的食人鱼的盲眼近亲。
据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鱼类学家克里斯蒂安诺-摩雷拉博士介绍,盲眼冥脂鲤或许是巴西地下鱼类中最濒危的物种。
这种鱼生活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一个25公里长的独立蓄水层中。
据报道,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贾巴镇的村民从水井中提水时,曾经看到水井中有怪异的灰色鱼在游泳。
这种怪异的鱼类就是巴西盲眼冥脂鲤。
8. 德州盲螈
德州盲螈
德州盲螈是盲眼动物中最极端的案例,它们主要在完全无光或光线极少的地下漆黑环境中生存。
德州盲螈是盲眼动物中最极端的案例,它们主要在完全无光或光线极少的地下漆黑环境中生存。
德州盲螈可长到大约13厘米长。
这种极端罕见和怪异的动物只发现于一个地方,即美国德克萨斯州海斯县爱德华兹蓄水层圣玛尔科斯池塘中。
德州盲螈是一种两栖动物,在水中产卵。
它们以蜗牛、片脚类动物和盲虾为食。
这也是罕见的瞎吃瞎的案例。
9. 洞螈
洞螈
尽管洞螈与德州盲螈非常相像,尤其是在完全盲眼特点上,但是洞螈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动物。
洞螈是该种属的唯一成员,也是欧洲大陆唯一的一种穴居脊椎动物。
与洞甲虫相同的是,洞螈也发现于欧洲东南方的第拿里-阿尔卑斯山脉中淡水洞穴中。
洞螈最早于1768年就有文字记载,但当时并未将其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穴居动物。
在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洞螈被人们称为“人鱼”。
洞螈拥有蛇一样的身体,平均长度为20到30厘米,偶尔发现有长达40厘米的洞螈。
为作斯洛文尼亚的一种标志,洞螈的形象曾经被铸在该国硬币上。
尽管洞螈与德州盲螈非常相像,尤其是在完全盲眼特点上,但是洞螈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动物。
它们通过腮呼吸,终生保持幼儿期的形态,它们的寿命可长达100岁。
此外,洞螈每个前肢有3个脚趾,而每个后肢则只有2个脚趾。
10. 洞甲虫
洞甲虫
洞甲虫平均体长为1厘米,主要以死亡的洞穴动物尸体为食。
虽然被称为穴居动物,但不要将它们的性质与穴居人相混淆。
这些穴居动物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无光洞穴的生存环境,它们不得不改变自身的身体形态。
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就是,当它们离开这些所谓的洞穴时就可能无法生存。
最早关于穴居动物描述的科学文献要追朔至1832年,该文献提到了洞甲虫。
洞甲虫是一种穴居盲眼动物。
洞甲虫平均体长为1厘米,主要以死亡的洞穴动物尸体为食。
只有在欧洲东南方的第拿里-阿尔卑斯山脉中可以发现它们。
由于它们的生存空间有限,因此洞甲虫被认为是一种易受威胁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