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理科)含答案 (7).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北京156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化学(理科)期中测试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l:35.5 Cu:64 I:12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
C.△H<0,△S>0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H>0,△S>0的反应低温时是自发反应
2. 某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 mL 0.50 mol·L-1的盐酸与50 mL 0.55mol·L-1 的NaOH 溶液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若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测得的ΔH将偏小
3.有关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相互碰
撞就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B.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
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D.正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4.在2 L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N
2(g)+3H
2
(g)2NH
3
(g)。
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到
平衡的是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v正 (N
2)=3 v逆 (H
2
)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氨气的浓度是氮气浓度的2倍5.下列物质在水溶液状态下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CaCO
3= Ca2++CO
3
2— B.NaHSO
4
= Na++HSO
4
—
C.H
2CO
3
H++HCO
3
— D.NH
3
·H
2
O NH
4
++OH—
6. 已知:(1)Zn(s)+1/2O
2
(g)=ZnO(s) ΔH=-348.3kJ/mol
(2)2Ag(s)+1/2O
2(g)=Ag
2
O(s) ΔH=-31.0kJ/mol
则Zn(s)+Ag
2
O(s)=ZnO(s)+2Ag(s)的ΔH等于
A.-317.3kJ/mol B.-379.3kJ/mol
C.-332.8kJ/mol D. 317.3 kJ/mol
7.已知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ΔH-T∆S < 0反应自发进行ΔH-T∆S=0反应达到平衡ΔH-T∆S > 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其中ΔH为焓变,∆S为熵变,T为热力学温标,单位为K)设反应A(s)=D(g)+E(g) ΔH-T∆S=(-4500+11T)J/mol ,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
A.低于136K B.低于409K
C.高于136K而低于409K D.高于409K
8.下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
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
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小体积
B.加大X的投入量
C.减压
D.升高温度
9. 物质属于强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①氯化钠溶液②氯化铵固体③铜
④石墨⑤熔融NaOH ⑥稀硫酸⑦乙酸
A.⑤ B.①②⑥ C.②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⑥
10.250℃和1.01×105 Pa时, 2N
2O
5
(g) = 4NO
2
(g) + O
2
(g) △H= +56.76 kJ/mol,
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焓效应11.下列对于2A(g)+B(g)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12. 0.1 mol/L CH
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
COOH CH
3
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溶液中c(CH3COO-)/c (CH3COOH) 减小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3.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
2(aq)+I-(aq)I
3
-(aq),某I
2
、KI混合溶液中,
c(I
3
-)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 I
2(aq)+I-(aq)I
3
-(aq)ΔH>0
B.若温度为T
1、T
2
,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 1、K
2
,则K
2
>K
1
C.若T
1
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υ正>υ逆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b时I
2
的转化率更高
14.可逆反应:2 NO
22NO+O
2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
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用NO
2与NO、O
2
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A.①③④⑥B.②③⑤⑦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⑦15.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NH
3(g)+NO(g)+NO
2
(g) 2N
2
(g)+3H
2
O(g) ΔH < 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 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C .其他条件不变,充入惰性气体,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发生变化,平衡不移动
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16.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L 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X 2(g) + 3Y 2(g) 2XY 3(g) △H =-92.6 kJ ·mol -1 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 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X 2 Y 2 XY 3 ① 1 3 0 放热 23.15 kJ ② 0.6 1.8 0.8 a kJ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B .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23.15 kJ
C .达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 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 mol ·L -1
D .若容器①体积为0.20 L ,则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大于23.15 kJ
17.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至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160%,则正确的是
A .a >b
B .物质A 的转化率增大了
C .物质A 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D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18.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M (g )+N (g )2E (g ),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E (g ),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10%;若开始只充入2mol M 和1mol N 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 的转化率为
A .20%
B .60%
C .80%
D .90%
19.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 (g )+B (g )3C (g ),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 和2molB ,达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为a%。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A .3molC B .2molA 和3molB
C .1molB 和3molC
D .2molA 、3molB 和3molC
20.可逆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从正方向开始,并达到了平衡,此时SO 2和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若采取某种措施,导致SO 2和O 2又消耗了一些,并再次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新平衡体系中,SO 2和O 2物质的量之比仍为2∶1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原因是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 .新平衡体系与旧平衡体系比较,SO 3的浓度肯定增大
D .若采取措施是缩小容器容积,则新旧平衡中SO 2和O 2的转化率之比都是1∶1
21. 在恒温条件下,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乙容器为一个恒压的密闭容器,两容器起始状态完全相同,都充有C气体,若发生可逆反应C(g)A(g)+B(g),经一段时间后,甲、乙两容器反应都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反应速度:乙>甲 B.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甲>乙
C.平衡时C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甲>乙
22.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g) △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①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②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③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④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恒温条件下,将NO
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
2
(g) N
2
O
4
(g)
达到平衡后,慢慢压缩气体体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体积减小一半,则压强为原来的两倍
B.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颜色一定会变浅
C.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D.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减小
24.某温度下,某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CO(g)+H
2O(g)H
2
(g)+CO
2(g)△H>0 当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均为nmol,欲使H
2
的
平衡浓度增大一倍,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是A.升高温度 B.再加入2n mol H
2
C.再加入nmol CO和nmol H
2O D.再加入2n mol CO
2
和2n mol H
2
25.在pH相同,体积相等的盐酸A和醋酸溶液B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若反应停止后,有一份溶液中锌有剩余,则正确的判断是
①反应所需时间B >A ②开始时反应速度A >B
③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B >A ④整个反应阶段平均速度B >A ⑤盐酸中锌有剩余 ⑥乙酸溶液中锌有剩余 ⑦盐酸中放氢气多 ⑧乙酸溶液中放氢气多 A .③④⑤⑧ B .①③⑥⑦ C .①②③⑥ D .②③④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4分)通常状况下,下列物质中 ① 硫酸钡 ② 醋酸 ③ 氯化氢 ④ 三氧化硫 ⑤ 氯气 ⑥ 碳酸氢钠 ⑦ 铜 ⑧ 硫酸溶液 ⑨氢氧化钾 ⑩乙醇(下列各空填序号)
⑴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⑵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⑶能导电的是: ⑷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27.(9分)请认真观察右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反应是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_________(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 2(g )+
2
1
O 2(g )= H 2O (g )
△H=-241.8 kJ /mol , 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 /mol ,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____。
(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Ⅱ)与实线(Ⅰ)相比,活化能 ,活化分子百分数 ,反应速率 ,(Ⅱ)
相对(Ⅰ)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
这一改变对反应热______(填“有”、“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 28.(10分)在一定条件下,反应x A +yB zC 达到平衡:
⑴若A 、B 、C 均为气体,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⑵若A 、B 、C 均为气体,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 、y 、z 间的关系是 ;
⑶若已知A 、B 均为气体,向平衡混合物中加入B(体积不变),则A 的浓度将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下同),B 的转化率将会________,平衡常数将会 ____
⑷已知B 、C 是气体,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A 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则A
反应过程
能量
(kJ/mol ) 反应物
分子 生成物 分子 活化 分子
反应物的
总能量(E 1) 生成物的 总能量(E 2)
(Ⅰ)
(Ⅱ)
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
为态;
⑸加热后C的质量分数减少,则正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
反应。
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变(填“大”或“小”)。
⑹若已知C是气体,且x+y=z,在增大压强时,若平衡发生移动,则一定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⑺已知M是该反应的正催化剂,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加入M,平衡一定 ___ (填“向正方向移动”、“向逆方向移动”或“不移动”)。
29.(7分)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MnO
4- + H
2
C
2
O
4
+ H+—— Mn2+ + CO
2
↑+ H
2
O(未配平)
用4 mL 0.001 mol/L KMnO
4溶液与2 mL 0.01 mol/L H
2
C
2
O
4
溶液,研究不同条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改变的条件如下:
组别10%硫酸体积/mL 温度/℃其他物质
I 2 mL 20
II 2 mL 30
III 1 mL 20 1 mL蒸馏水
IV A 20 B
(1)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2)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_________(用I~IV表示,下同)。
(3)对比实验I和III,可以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III中加入1 mL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认
为KMnO
4与H
2
C
2
O
4
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从影响化学反
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还可能是_________ 。
若用实验IV证明你的猜想,请填写实验IV 中A、B处的空白。
A._________ B._________
30.(9分)在80℃时,将0.4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
(s)
C(mol/L)
0 20 40 60 80 100
C(N
2O
4
)0.20 a 0.10 c d e
C (NO 2) 0.00 0.12 b 0.22 0.22 0.22 反应进行至100s 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b____________c (填“<”、“=”、“>”)。
(2)20s 时,N 2O 4的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 ,0~20s 内N 2O 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 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____________ 。
A. N 2O 4的转化率越高 B .NO 2的产量越大
C .N 2O 4与NO 2的浓度之比越大
D . 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5)要增大该反应的K 值,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增大N 2O 4起始浓度 B .向混合气中通入NO 2
C .使用高效催化剂
D .升高温度
(6)如图是80℃时容器中N 2O 4浓度随时
间t 的变化图,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 在60℃反应时N 2O 4浓度的变化曲线。
31.(5分)一定温度下,有 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的稀溶液。
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格(用a 、b 、c 、<、>、=填写)
(1)当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 (H+)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顺序是____________。
(3)当氢离子浓度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产生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氢离子浓度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锌,则开始时反应速率____________;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相同状况)反应所需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6分) I .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 A(g)+B(g)
C(g)
①若开始时放入2molA 和1molB ,到达平衡后,生成amolC ,这时A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
②若开始时放入xmolA 、2molB 和1molC ,到达平衡后, C 的物质的量是3amol ,则x =_____mol 。
③若在②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 ,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 的物质的量分数_____。
II. 一定的温度下,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加入1molA 和1molB 时,发生如下反应:2 A(g)+B(g)
3C(g),达到平衡状态生成m molC 。
在相同条件下,要保持平衡时的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则填写下列空白:
C (N 2O 4)
80℃ t
①若开始时放入0.8molA、xmolB和0.3molC,则x=_____mol。
②若开始时放入a molA、b molB和cmolC,则a、b、c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156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化学期中测试(理科)答题纸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26.(4分)
⑴⑵
⑶⑷
27.(9分)
(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
28.(10分)
(1)(2)
(3) _______________ _ (4) _ (5) _____ _______
(6)(7)
29.(7分)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 _。
(4)_____ 。
A._________ B._________
30.(9分)
唐玲出品 北京156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化学(理科)期中测试答案及评分标准(理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B B A D A A
D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mol/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1.(5分) (1) (2)
(3) 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__
32. (6分)
I . ① mol 。
②__ ___mol 。
③__ ___。
II. ① mol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N 2O 4) 80℃ t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A C B D C A D
题号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C D A
26.(4分,每空1分)
⑴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①③⑥⑨⑵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②
⑶能导电的是:⑦⑧⑷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⑩
27.(9分)
(1)放热, E2-E1(2)409kJ/mol
(3)降低,增多,增大,使用催化剂。
无,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8.(10分)
(1)略 (2) x+y>z (3) 减小减小不变
(4)固或液(5)放热小(6)逆(7)不移动
29.(共7 分)
(1)2:5 (2)Ⅰ和Ⅱ
(3)硫酸浓度的不同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分);
保持溶液中高锰酸钾和草酸的浓度与1相同,突出硫酸浓度不同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某种生成物是此反应的催化剂, 2ml MnSO4
30. (9分)
(1)N2O4 (g) 2 NO2 > (2) 0.14 0.003mol /(L·S)
(3) K=C2(NO2) / C (N2O4) 0.54 (4)ABD (5)D (6) 略
31. (5分)
(1) b>a>c (2) a=c<b (3) a=b<c (4) a=b=c a=b>c
32. (6分)
I 2-2a 4 a/(3-2a)
II 0.9 a+ c/3= b
唐玲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