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之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之探究
一、引言
历史学科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过去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历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并从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课程设计
1.设定问题。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由老师讲述历史知识,学
生接受并记忆。
反思性教学强调启发思考,因此教材设计中应该设定一些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例如,“为什么
会发生这样的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等等。
2.开展讨论。
课程设计中应该设置适当的讨论环节,让学生能
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3.引入多媒体资源。
新课改强调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入多媒
体资源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教学模式
1.学生主体性。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客观接
受者。
反思性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让他们成为历史知识的创造者和应用者。
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开展研究。
2.探究性学习。
反思性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过程。
学生
不仅仅只是记忆历史事实,更要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
反思性教学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
合作或项目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四、评价方式
1.考核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历
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而反思性教学注重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因此评价方式也需要多样化。
可以通过课堂作业、小组讨论、项目报告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2.重视学习过程。
反思性教学的评价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
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过程、与他人的合作程度等都应该纳入评价指标中,这样有利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3.鼓励自我评价。
反思性教学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
他们能够主动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定制学习计划、写学习日记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五、结语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综合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