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英语口语的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英语口语的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交流与合作,而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人的关注。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农村学生的英语口语是“哑巴式”英语,情况不容乐观。
下面,谈谈笔者对农村英语口语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在课堂内创造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条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
农村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基本不可能会接触英语,难以有机会与外国人直接接触,更谈不上有机会通过与外国人交谈来练习英语口语。
农村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有机会进行英语口语训练。
如果教师不能创设轻松愉快地“说”英语的情境和氛围,由于农村学生英语水平的局限性,大多数学生便会处于“不知所云”的尴尬场面,也就谈不上参与英语口语的教学活动了。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语速要慢,多次重复,让学生反复感受。
教师要经常多问一些“Do you understand?”,同时多用一点“Body language”,多利用教师自身的语言艺术。
虽然学生有时可能听不清楚,甚至听不懂,但反复强调多次之后,就能够创造出一种轻松、活泼、愉快的英语口语环境,学生也就慢慢地能理解了。
2.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农村高中大多为大班教学,每个教学班约60人,
不利于英语口语教学的进行。
教师可以考虑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营造出轻松的英语口语环境。
小组成员可以根据座位进行组合,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也可以根据英语教学的需要分成小组。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提前布置好口语作业。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自在地进行对话,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好口语。
3.创设话题,利用话题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话题可以小到家庭、学校,大到国内、国外;材料可以是教师自己准备,也可以从学生中进行收集;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表演、朗读,也可以是讲故事、新闻采访等。
英语口语训练所需要的话题应尽量设计得具有时代感、符合学生的年龄段心理需求,尽可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训练的开始阶段,会出现一些学生害羞、畏惧、怕错的现象。
教师应及时对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表扬。
若发现表达有误的学生,教师不应马上制止或批评,而应面带微笑,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大胆地说英语。
二、创造课外学习英语口语的环境
1.进行校园环境布置。
为了营造出英语校园环境,教师可以把英语名人名言贴在校园、教室的墙上,让学生有意无意地去朗读、学习。
教师也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经常播放一些英语情景小短片,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不定期地播放一些健康的、配有中文字幕的美英影片,让农村学生感受到地道的英语发音技巧,从而提高其英语口语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当加强自身的学习,积极地利用好现有的现
代化辅助教学设备。
2.充分利用好学生手中的电子产品。
当前,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走进了普通的农村家庭。
比如录音机、复读机、MP3、MP4等电子产品都有很好的录音、录像功能。
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正确利用这些电子产品,让学生多听、多录音,通过给自己录音,把自己的语音、语调与原音进行比较,从而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使学生不断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性及自我表达的流利性。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口语。
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早操前、放学后、晚自习后至晚睡前等课余时间,不管春夏秋冬,三五成群、“目中无人”地在路灯下或空旷的地方朗读英语,养成天天说英语的习惯。
三、英语口语教学中应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
教师在讲授英语知识时,应当穿插介绍外国文化背景知识、与外国人交谈时要注意的礼节、中西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等,避免学生因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闹出笑话,甚至冲突。
例如,当外国人说“You are a lucky dog!”时,中国人会认为那是在侮辱人,而英美人实际上表达的是:你是个幸运儿!还有,中国人在请客人吃饭时,为了表示热情,有为客人夹菜、频繁地向客人敬酒等习惯,这都是中国人的热情待客之道,但英美人并不这么理解,甚至会感到反感……这些文化差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都是不可忽视的。
总之,农村教师应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