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四讲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数学第四讲讲义
三元一次方程组和含系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例题 1 汽车在平路上每小时行30 公里,上坡时每小时行28 公里,下坡时每小时行35 公里,此刻行驶142 公里的行程用去 4 小时三十分钟,回来使用 4 小时 42 分钟,问这段平路有多
少公里?去时上下坡路各有多少公里?
解:去时上坡x 平路 y 下坡 z x+y+z=142 x/28+y/30+z/35=4.5 z/28+y/30+x/35=4.7答案:
x=42 y=30 z=70
例 2 .在代数式ax 的平方 +bx+c 里 ,当 x=1,2,-3 时代数式的值分别是0,3,28,则这个代数式是?解:依据题意获得方程组:a+b+c=0 方程 1 4a+2b+c=3 方程 2 9a-3b+c=28 方程 3 方
程 2-方程 1,得: 3a+b=3 方程 3-方程 1,得 : 5a-5b=25,即 :a-b=5 获得新方程组:3a+b=3 a-b=5解方程组得 : a=2 b=-3 把 a=2,b=-3 代入原方程得:c=1 因此原方程组解为:a=2,b=-3,c=1
例 3 已知方程组的解x,y知足方程5x-y=3 ,求 k 的值 .
此题有三种解法,前两种为一般解法,后一种为巧解法.
(1)由已知方程组消去k,得 x 与 y 的关系式,再与5x-y=3 联立构成方程组求出x,y 的值,最后将x, y 的值代入方程组中任一方程即可求出k 的值 .
(2)把k 当成已知数,解方程组,再依据5x-y=3 成立对于k 的方程,即可求出k 的值 .
(3)将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相加,得5x-y=2k+11 ,又知 5x-y=3 ,因此整体代入即可求出
k 的值 .
把代入①,得,解得k=-4.
解法二:①× 3-②×2,得17y=k-22 ,
解法三:① +②,得5x-y=2k+11.又由5x-y=3,得2k+11=3,解得k=-4.
【小结】解题时我们要以一般解法为主,特别方法固然奇妙,可是不简单想到,有思虑奇妙
解法的时间,可能这道题我们已经用一般解法解了一半了,自然,奇妙解法很简单想到的话,那
就应当用奇妙解法了 .
例 4 某种商品价钱为每件33元,某人身旁只带有2元和5元两种面值的人民币各若干张,
买了一件这类商品 . 若无需找零钱,则付款方式有哪几种(指付出2元和5元钱的张数)?哪一种付款方式付出的张数最少?【思虑与剖析】此题我们能够运用方程思想将此问题转变为
方程来求解 . 我们先找出问题中的数目关系,再找出最主要的数目关系,建立等式 . 而后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设元,列方程组求解.
最后,比较各个解对应的x+y 的值,即可知道哪一种付款方式付出的张数最少.
x,付出5元钱的张数为y,则x,y的取值均为自然数.依题意解:设付出2元钱的张数为
可得方程:2x+5y=33.
由于 5y 个位上的数只可能是0或5,因此2x 个位上数应为3或8.
又由于2 x 是偶数,因此2x 个位上的数是8,进而此方程的解为:
由得 x+y=12;由得x+y=15.因此第一种付款方式付
出的张数最少.
答:付款方式有3种,分别是:付出4张2元钱和5张5元钱;付出9张2元钱和3张5元
钱;付出14张2元钱和1张5元钱.此中第一种付款方式付出的张数最少.
例 5、解方程组
本例是一个含字母系数的方程组. 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组同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同样,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字母表示的系数时,也需要弄清字母的取值能否为零.
说明:解方程组时,可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此外两个未知数,再依据比率的性质求
解.当方程组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的个数时,把此中一个未知数看作已知常数来解方程组。
解:由①,得y=4- mx,③把③代入②,得2x+5 ( 4- mx) =8,
解得( 2- 5m) x=-12 ,当 2- 5m= 0,即 m=时,方程无解,则原方程组无解.
当 2- 5m≠ 0,即 m≠时,方程解为
将代入③,得故当m≠时,原方程组的解为
【小结】含字母系数的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数字系数的方程组的解法同样,但注意求解时
需要议论字母系数的取值状况.对于x、 y 的方程组a1、 b 1、 c1、 a2、 b2、 c2均为已知数,且a1与 b 1、 a2与 b 2都起码有一个不等于零,则①时,原方程组有
.唯一解;②时,原方程组有无量多组解;③时,原方程组无解
例 6 某中学新建了一栋 4 层的教课大楼,每层楼有8 间教室,这栋大楼共有 4 道门,此中两道正门大小同样,两道侧门大小也同样. 安全检查中,对 4 道门进行了训练:当同时开启一
道正门和两道侧门时, 2 分钟内能够经过560 名学生;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时,
4 分钟能够经过800 名学生 .
( 1)求均匀每分钟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各能够经过多少名学生?
( 2)检查中发现,紧迫状况时因学生拥堵,出门的效率将降低20%. 安全检查规定,在紧迫状况下全大楼的学生应在 5 分钟内经过这 4 道门安全撤退. 假定这栋教课大楼每间教室
最多有45 名学生,问:建筑的这 4 道门能否切合安全规定?请说明原因.
【解】(1)设均匀每分钟一道正门可经过x 名学生,一道侧门能够经过y 名学生 .
依据题意,得
因此均匀每分钟一道正门能够经过学生120 人,一道侧门能够经过学生80 人.
( 2)这栋楼最多有学生4× 8× 45=1440(人) . 拥堵时 5 分钟 4 道门能经过
5× 2×( 120+80 )×( 1-20%) =1600(人).
由于 1600>1440 ,因此建筑的 4 道门切合安全规定.
答 : 均匀每分钟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各能够经过120 名学生、80 名学生;建筑的这 4 道门切合安全规定 .
【例 7】某水果批发市场香蕉的价钱以下表:
张强两次共购置香蕉50 千克(第二次多于第一次),共付款264 元,请问张强第一次、第
二次分别购置香蕉多少千克?
【剖析】要想知道张强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置香蕉多少千克,我们能够从香蕉的价钱和张
强买的香蕉的千克数以及付的钱数来下手. 经过察看图表我们可知香蕉的价钱分三段,分别
是 6 元、5 元、4 元 . 相对应的香蕉的千克数也分为三段,我们能够假定张强两次买的香蕉的
千克数分别在某段范围内,利用分类议论的方法求得张强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置香蕉的千
克数 .
解:设张强第一次购置香蕉x 千克,第二次购置香蕉y 千克.由题意,得0<x<25.
①当 0<x≤ 20, y≤ 40 时,由题意,得
②当 0<x≤ 20,y>40 时,由题意,得(与0<x≤ 20,y≤ 40相矛盾,不合题意,舍去).
③当 20<x<25 时, 25<y<30.此时张强用去的款项为5x+5y=5( x+y) =5× 50=250<264(不合题意,舍去).
综合①②③可知,张强第一次购置香蕉14 千克,第二次购置香蕉36 千克 .
答:张强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置香蕉14 千克、 36 千克 .
【反省】我们在做这道题的时候,必定要考虑周到,不可以说想出了一种状况就以为万事大吉了,要进行分类议论,考虑全部的可能性,看有几种状况切合题意.
【例8】用如图1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板做侧面和底面,做成如图2的竖式和横式两种
无盖纸盒 .此刻库房里有1000张正方形纸板和2000 张长方形纸板,问两种纸盒各做多
少个,恰巧将库存的纸板用完?
【思虑与剖析】我们已经知道已知量有正方形纸板的总数1000,长方形纸板的总数2000,未知量是竖式纸盒的个数和横式纸盒的个数.并且每个竖式纸盒和横式纸盒都要用必定数
量的正方形纸板和长方形纸板做成,假如我们知道这两种纸盒分别要用多少张正方形纸板和
长方形纸板,就能成立起以下的等量关系:
每个竖式纸盒要用的正方形纸板数×竖式纸盒个数+每个横式纸盒要用的正方形纸板
数×横式纸盒个数=正方形纸板的总数
每个竖式纸盒要用的长方形纸板数×竖式纸盒个数+每个横式纸盒要用的长方形纸板
数×横式纸盒个数=长方形纸板的总数
经过察看图形,可知每个竖式纸盒分别要用1张正方形纸板和4张长方形纸板,每个横式纸盒分别要用2张正方形纸板和3张长方形纸板.
解:由题中的等量关系我们能够获得下边图表所示的关系.
设竖式纸盒做x 个,横式纸盒做y 个 .依据题意,得
①× 4- ②,得5y=2000,解得y=400.把y=400代入①,得x+800=1000 ,解得 x=200.
因此方程组的解为由于 200 和 400 均为自然数,因此这个解切合题意.
答:竖式纸盒做200个,横式纸盒做400个,恰巧将库存的纸板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