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语文:第一单元测试(2)(新人教必修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五第一单元测试
一、基础知识 (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赍.(j ī)发 迤.逦(l ǐ ) 仓廒.(áo ) 孤僻.
(p ì) B.辖.(qi á)制 怂.(s ǒng )恿 酒馔.(zhu àn ) 吃荤.
(h ūn ) C.伶‧(l íng )俐 碾轧‧(y à) 嘟囔‧(nang ) 窸窸窣‧(z ū)窣
D.皱褶.(zh ě) 娇嗔.(zh ēn ) 吮.(sh ǔn )吸 战战兢兢..
(j īng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玷辱 沾染 拈轻怕重 缝补 船篷 篷荜生辉
B.讥梢 消失 静悄悄 交头接耳 六神无主 战战兢兢
C.稍稍 树梢 度日如年 渡船 谙熟 黯然神伤
D.皱褶 熠熠 光怪陆离 嗔怪 慎重 嗔目结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 了足足十五年。
(2)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 的对象。
(3)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小脸上的眼镜, 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
A.辖制 嘲笑 制服
B.管制 嘲笑 降服
C.辖制 取笑 降服
D.管制 取笑 制服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B.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由于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C.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D.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解放思想也不会一劳永逸。
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二、课内阅读(24分,每小题3分)
(一)
“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密哈益•沙维奇。
您是青年人,您前途远大,您的举动得十分十分小心才成;您却这么马马虎虎,唉,这么马马虎虎!您穿着绣花衬衫出门,人家经常看见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现在呢,又骑什么自行车。
校长会听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吗?” ———《装在套子里的人》
5.别里科夫用什么样的方法去降服柯瓦连科?
6.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别里科夫具有怎样的性格?
(二)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
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
局面并没有好一点。
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装在套子里的人》
7.“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为什么“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却“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8.“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三)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
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
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
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
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
空气中会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
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
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
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
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了它,但不成。
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于是胡思乱想:
“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
———《边城》
9.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10. 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怎样的影响?
11. 第二段写翠翠忍不住胡思乱想:离家出走,让爷爷满世界找。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性格?
(四)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
数内一个①道:“这条计好么?”一个②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
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
③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④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
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
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⑤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⑥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
”又听得一个⑦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⑧道:“我们回城里去罢。
”一个⑨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
12.《水浒》在人物描写上成就极高,不仅那些主要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就是那些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是毫发毕现的。
例如上边这段文字就是如此。
作者没有交代哪段话是谁说的,但读者不难看出“一个”“一个”……都指的是谁。
试指出①—⑨各是谁,并说说这样认定的理由。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后面的问题。
(16分,每小题4分)
界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公尺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就停顿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
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
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
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
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
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
没有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
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
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
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
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
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
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
他站在岸边,脱光了衣服,正欲跃入水中。
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
他裸露在她面前,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这是一场噩梦。
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他终于站到河边。
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
想象,抑或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道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
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迹。
他时而仰泳,时而匐泳。
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
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
他真的抓住了!
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约在#$ 公尺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
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
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
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
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
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
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
他亦飞速向岸边游回。
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
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
他举起抢,瞄准。
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
20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
对方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
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
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卡其布的军装。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
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随后平扑在地。
13.找出文中自然景物描写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它们的作用。
14.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①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②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15.小说写了一个梦,这是一个怎样的“梦”?此梦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6.本文表现的主题是什么?你怎样评价这一主题?
四、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4分)
17.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目的,如:《诗经》———先民的歌唱;
《史记》———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②历史的长城;
请参照以上示例,在《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中选择两部名著,各写一则一句话书评。
18.2005年高考湖北卷第23题: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1)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
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19.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
(2005年高考江苏卷)
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
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
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
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
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1)研究途径:(不超过24个字)
(2)最终成果:(不超过12个字)
五、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
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
”那位助手赶忙说。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能,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好的。
”助手很郑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去寻找。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开始四处寻找了。
他领来了一位又一位,终被苏格拉底一一谢绝了。
半年以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
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说:“我真对不起你,让你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请你以
“看重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作文时,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力求写得深刻。
答案与解析研读
1.A 此题考查汉字的读音。
B 项,“辖制”中的“辖”应读xiá;C 项,“窸窸窣窣”中的“窣”应读“sū”;D 项,“娇嗔”中的“嗔”应读“chēn”。
2.C 此题考查汉字的字形。
A 项,“篷荜生辉”中的“篷”应写作“蓬”;
B 项,“讥梢”中的“梢”应写作“诮”;D 项,“嗔目结舌”中的“嗔”应写作“瞠”。
3.
C 辖制:管辖,管束。
管制:强制性的管理,对罪犯或坏分子施行强制管束。
嘲笑:戏谑,开玩笑,含嘲讽之义。
取笑:讥笑,调笑,无嘲讽之义,比“嘲笑”程度轻。
制服:用强力使之驯服。
降服:使……屈服。
4.A B,误用关联词,“由于”应改为“可是”;C,缺主语,应在“挤在村口”补上“人们”;D,错用否定词,把意思弄反了。
“否认”改为“说”5.用“忠告”迷惑对方,用“前途”引诱对方,用校长和督学威吓对方。
6.他有心计,善言辞,善于伪装成好心人,用“忠告”使对方疏于防范,用喋喋不休的话语使对方困惑,从而达到目的。
7.表明了环境的恶劣、人们的恐惧,不敢流露真情实感,正是专制统治的结果。
8.表明别里科夫代表了一批人,具有典型性、社会性,这样的人,应引起人们警惕。
9.美丽、平静(寂静)。
此题考查对文中景物描写的分析。
作者描写景物,一是抓住“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二是抓住“杜鹃叫个不息”,别的鸟都休息了,只有杜鹃在叫,更显出了黄昏的寂静。
10.解析: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杜鹃叫个不息”让人联想到“杜鹃啼血猿哀鸣”,给人以凄清的感觉,容易引起人的伤感;“桃花色的薄云”让人联想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给人一种日暮将晚,寂寞、凄凉的感觉。
答案: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更加觉得寂寞、孤独、凄凉。
11.翠翠因为生活平凡、单调而胡思乱想,与下文情节相照应。
表现了她天真无瑕,纯朴的性格特点。
和爷爷相依为命的亲情。
12.这三个人是差拨、陆虞候和富安。
①⑤⑦是差拨。
他是为实现陆谦杀害林冲的阴谋直接献计与执行的人。
他问:“这条计好么?”是为了向陆谦邀宠;⑤处他说明放火经过,在#处说明结局是为了替自己摆功。
②④⑨是陆谦。
陆谦是奉高太尉和高衙内之命来沧州杀害林冲的,所以他说“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如今“端的……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
”他见火烧起,还想拾一两块骨头回京复命。
③⑥⑧是富安。
在他出场时作者即已交代,富安是陆谦的一个走卒,所以说话都是随和奉迎的态度。
13.解析:解题时注意景物描写的象征意义与反衬作用。
答案:①“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明媚和煦的春天,本应与欢乐联系在一起,但是文中却以春天为背景,上演了一出人类互相残杀的惨剧。
此为以乐景衬惨事。
②“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此为借景抒情、以景衬人。
写鸟的自由飞翔,表现了年轻战士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
鸟和人类是如此和谐相处,可是人类却在自相残杀。
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对美的讴歌,对爱的珍视,批判了摧残人性、毁灭生命的战争。
14.解析:体味句子含义时,应结合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应联系文章的主题。
答案:①强调其年轻,“他”本来还有漫长的人生道路,本来还可尽情地享受生活。
反衬战争的罪恶。
②此句采用了排比、比拟的手法,
强调两者同为“人类”,本应和谐相处,万万不可互相残杀。
15.解析:解题时要注意,梦寄托着年轻战士对生活的期盼,此梦含有隐喻义。
答案:这是一个美梦,又是一个噩梦。
此梦在文中具有如下作用:一、表现年轻战士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二、此梦含有隐喻义,“战争”这一互相残杀的怪物,不知使多少美梦变成了噩梦。
16.解析:把握主题应从分析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入手。
评价主题时,应注意其局限性。
答案:本文的主题是,讴歌和平,批判战争。
本文的主题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笼统地否定一切战争,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
17.解析:解答此题时,应扣住“书评”组织语言,或评论其写作特点,或揭示其主题。
要切合该书的特点,语言力求有文采,力求耐人寻味。
答案:(1)《三国演义》:A.人生智谋的形象宝典。
B.三国刀光剑影,百年虎斗龙争。
(2)《水浒》:A.虎吼梁山的群雕。
B.铁血男儿的悲歌。
C.泼墨绘成群英谱。
D.扑面而来侠义风。
(3)《西游记》:A.不畏艰难方能修得正果。
B.神魔世界,世间百态。
C.以神魔争斗显智慧之光。
(4)《红楼梦》:A.字字是泪,句句是谜。
B.大厦将倾的挽歌。
C.风月宝鉴中的百科全书。
D.满纸荒唐言,应知“真实隐”;一把辛酸泪,可懂“假语称”?18.解析:(1)要看懂漫画,漫画是借助形象表现思想的;要准确揭示漫画的寓意。
(2)标题要切合漫画的内容。
答案:(1)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生长。
作者借此讽喻了当今社会种种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
(2)示例:糊涂的爱。
19.解析:此题检测学生提取要点的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研究途径”“最终成”对解题的规定。
答案:(1)研究途径:分析测试基因样本,研究人与人的遗传差异。
(2)绘制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
20、作文提示:
话题“看重自己”是一个动宾结构,构思时要根据此话题和材料后的提示语“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来确定中心。
要正确运用“表达交流”中所传授的方法,努力达到作文深刻的等级。
例文:
点化“顽石”
也许是造物主的安排,自从降世,我们就注定只是芸芸众生,只是一块块的“顽石”,就注定要打磨,方能圆滑,方能成大器。
然而,“顽石”究竟该如何才能成“真金”呢?
首先,请抛开悲观主义,大胆上路。
即使你是天生的低能儿,你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套在悲观主义的怪圈里。
有人给天才下过定义:什么是天才?精神的浩翰,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句式整散结合】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据科学界统计,目前,我们的智商开发不到5﹪,95﹪#的智力处于沉睡状态,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潜力。
请相信自己,我们的潜力无限,只要我们肯挖掘。
“发明大王”爱迪生幼时孵过鸡蛋,生物学家童第周多次不及格,然而,他们都由“顽石”变成了“真金”。
“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相貌平平,如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却解决了数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他是被泥土打磨成的“金子”。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将自己定格成“顽石”而不能自拔。
成功欢迎攀登者。
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请给自己鼓气,别让悲观绊住了你的双脚。
让我们高唱“尽管铁镣铁链困着我的双脚和双腿,但困不住我的雄心壮志冲云天”。
【恰当运用了比拟、引用的修辞手法】其次,请脚踏实地,积极进取。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我们虽出身“顽石”,却不甘“顽石”的命运,且又无法获得“点石成金”之术,唯有“笨鸟”先飞。
著名的画家达•芬奇开始学画画时,终日和鸡蛋打交道,然而他由此悟出画画的道理,应该踏踏实实,不断进取,从而走向成功。
米芾练字时,由于买不起昂贵的纸,他无数次地琢磨字形,在心里揣摩写字的技巧,在地上练习写字。
不倦的努力使他成为书法家。
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积极进取,便是他们成功的有力保证。
我们在打磨“顽石”的过程中更应如此。
“顽石”毕竟与生俱来太多的缺陷,凹凸不平的外表,浑浊的质地,然而这些都不足以阻止我们向成功挺进,都不足以阻止我们“化石为金”。
把自己当珍珠,有被埋没的烦恼。
把自己当小草,有被踩踏的痛苦。
把自己当顽石,积极打磨自己,力争成为“真金”吧!【文句有意蕴】
【点评】“把自己当珍珠,有被埋没的烦恼。
把自己当小草,有被踩踏的痛苦”,“把自己当顽石,积极打磨自己,力争成为‘真金’”,这些观点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读者很有启发性,体现了作者认识的深度。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章的主体部分紧扣分论点选取典型论据进行论证,说服力强。
此文是一篇个性化的文章,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情:标题《点化“顽石”》就很有匠心;用“顽石”“真金”比喻“芸芸众生”“天才”,十分巧妙;“‘顽石’毕竟与生俱来太多的缺陷,凹凸不平的外表,浑浊的质地,然而这些都不足以阻止我们向成功挺进,都不足以阻止我们‘化石为金’”,文句有意蕴,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