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歧义的消除(精选五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歧义的消除(精选五篇)
第一篇:句子歧义的消除
句子歧义的消除
表达的意思被听者或读者误解为另一个意思,一份合同甲乙两方理解不同造成司法纠纷,这就是歧义。

逻辑上叫违反“同一律”。

要消除句子的歧义,使表达的意思明确无误,首先要了解歧义是怎么产生的,进而探讨消除歧义的办法。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交代一下: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看似歧义的语句并没有也往往不会被人误解。

如,某领导站在欢送大会主席台上,指着戴大红花的五个年轻人说:“这五个大学法律系的毕业生……”,听众不会误解为来自五所大学的若干名毕业生。

所以,在生活中,对待“歧义”的句子,不必草木皆兵。

下面主要谈书面语歧义现象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如何消除歧义。

1.词义不明确w.w.w.k.s.5.u.c.o.m
有些词本身词义(乃至词性)有两种以上,往往造成歧义。

①动词词义两可:“当地百姓已告政府”的“告”有“告知”“报告给……” 之义,也有“状告”“控告”之义。

如系后者,那就是民告官的案子了。

“ 我借他三本书”“借”也有双向的理解。

②量词词义两可,如“个”,就有“位”(指人)“家”(指单位,如公司、银行)“种”“盘”(如“两个素菜”)……
③短语语义两可:“开刀的”既可指执刀的医生,也可指接受手术的患者;“打工人”可指“打工的人”,也可指“打了工人”……
④代词指代两可:“他和他的父亲在一个单位,他从来不开后门”,后句“他”指代不明。

有时词性也有两可的情况,“和”可指两方相加,也可指两方发生关系。

前者是连词,后者是介词。

消除此种原因造成的歧义,要尽量换词语。

2.省略不明确
“大妈看着几个解放军战士,面带难色”“面带难色”指谁?不该
省略代词“她”或“他们几个”(两句句义完全不同)。

消除此种原因造成的歧义,要补上不该省略的成分。

3.重音不明确
口语中根据不同的表达意思,准确地读出重音,书面语则要看阅读者的理解,理解不对,重音错位,就有了歧义。

“你不该打他”便有多种理解:重音在“你”,意思是要由可以打的人打;重音在“打”字上,意思是应采取说服教育的办法;重音在“他”字上,意思是打错对象;重音在“该”字上,意思是打的理由不足……
消除此种原因造成的歧义有两种办法:一是在重音的字下加着重号,二是补写必要的语句(即补足语境)。

如“你不该打他”或“你不该打他,他的毛病没那么严重”。

4.切分不明确w.w.w.k.s.
5.u.c.o.m
口语表达中根据长句的句义,恰当地处理停顿,切分明确,语义无歧。

书面语的长句,切分的不同,可有不同的理解。

“我看见他在图书
馆”既可理解为“我是在图书馆看见他的”(我看见他/在图书馆),也可以理解为“他在图书馆,我看见了”(我看见/他在图书馆)。

消除此种原因造成的歧义,办法有:将长句变为短句,一句变为几句;恰当地运用标点,把句子隔成几个部分,如“我看见,他在图书馆。

”“我看见他,在图书馆。


切分的不明确,还会造成搭配不明确,或修饰不明确。

如,“贪污上级拨来的防洪专款和捐助的希望工程款八万余元”,可理解为“防洪专款若干、希望工程款八万余元”,也理解为“两款共计八万余元”。

消除这种歧义的办法是适当切分,如“款”字后加逗号,即表示“共计”;也可以加字,如加“共计”二字。

5.语序不明确
如,“原黎明机械厂厂长”,可能被理解为该厂撤销或易名,也可理解为该厂还在,厂长退休或被撤职了。

消除歧义办法是合理调整语序。

6.语境不明确
具体的交际中之所以没有那么多歧义,主要原因是人员在场,语境十分明确。

“肝是你的,心是他的”在肉店里说,不会有歧义(当然换个说法更显礼貌:“肝是您买的,心是他要的”)。

消除此种原因产生歧义的办法,主要是补足具体的语境。

“刘欢唱歌比教书强”,不知是指水平,还是指收人,还是指职业选择……。

如加上语境,就明确了,如加上“他的学识根底不太强”、“一次演出费就相当可观”、“要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特长”……。

产生歧义的主要原因如上,其他原因当然还有:如同音字、方言词语的歧义等。

这些不会在考题中出现。

1.只改动一处词语,使下句无歧义。

住宅远距离化,生活夜间化,上下班时间延长,睡眠时间缩短,使日本工人神经性疾病愈来愈普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动一个词,使下句无歧义。

这家中档饭馆,最近雇用了两个独联体成员国的服务员,生意非常红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动画线部分,使本句无歧义。

最近,科学家又向宇宙发谢了大量的讯号。

如果确有外星人,他们应该能和他们联系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上省略的部分,使本句无歧义。

“绿化14号”桃不像“香山久宝”桃,肉甜而离核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对下列有歧义句子的两种理解。

记者综合了各方面提供的信息,否认了外星人曾莅临S城是有根据的。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的句子,画线部分理解上会有歧义。

请用标点加以切分,消除歧义(不得增删或改动原句字词)
原句:在这个集邮市场上,我看到了最贵的邮票售价8000多元。

修改①表示“最贵的邮票”仅有一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②表示“最贵的邮票”有若干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析下句产生歧义的原因,并改写此句,消除歧义。

特意穿上挺括的西装的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他的翻译,专程到S城会见×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所提供的语句改写下句。

原句:我在图书馆靠门的座位上看见李校长。

①如果李校长坐在图书馆靠门的位置上,上句应改写为:
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李校长不在图书馆,上句应改写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方格处补足语境,消除画线句的歧义。

督学室和教育局有关干部来×校检查工作,到了约定时间,校长还迟迟不来。

这时,张副校长说:“李校长从来不请假。

”来的人莫名其妙。

了解情况的赵科长说:“张副校长的话应该这么说:”
10.在画横线处,补写句子,符合括号内的语义要求。

①马护士长输血去了,______________
(给病人做输血的操作)
②马护士长输血去了,______________
(接受患者亲友献的血)
答案:
1.“上下班”应改为“工作”。

(“上班”可以表示“工作时间”,也可以表示“开始工作的时间”。

用词语不当产生了歧义。


2.“个”改为“位”或“名”(量词词义不确产生了歧义,可理解为来自独联体的两个成员国,本句也可归为修饰与中心词搭配不唯一。


3.外星人应该能和科学家们联系上。

(代词代不明而造成歧义。


4.“香山久宝”桃肉甜离核儿,“绿化14号”桃不如它。

5.①一些人提出外星人曾莅临S城的根据,记者综合了各方面提供的信息,否认了这些“根据”。

②一些人提出“外星人曾莅临S城是有根据的”,记者综合了各方面提供的信息,否下了上述说法。

(原句运用否定词造成逻辑上的混乱而引起歧义。


6.①……一枚,售价……②……邮票,一枚……(“一枚”即“每枚”)
7.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他的翻译都特意穿上挺括的西装,专程…… 或:特意穿上挺括西装的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携翻译,专程……(修饰不明确造成的歧义)
8.①我看见李校长,他在图书馆靠门的座位上。

②我在图书馆靠门的座位上,看见李校长从门外走过。

(切分不清。

要明确切分且补不该省略的部分。


9.李校长一向严格要求自己,没有请过一次假。

(原句语境不足,不了解情况的可能误解为:李校长很特殊,说不来就不来,不履行请假的规定。


10.①血库刚把4号床的血送来。

②4号床的亲友献备,再给病人输上,够她累的。

(“输血”短语多义,又如上语境不足,造成歧义。

甚至,还可能理解为马护士长献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