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上学期九年级(10 月)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下学期九年级(10月)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题
说明:1.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场、试室号和座位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好。
2.化学全卷共4页。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
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4.本卷1~12题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13~
16题为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的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
题答题区内。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把水加热到水沸腾
B.胆矾的研碎
C.酒精的挥发
D.石蜡燃烧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错误
..的是()
A.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并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固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并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推动践行更清洁、更绿色、更可持续的生
活方式,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做法不符合
...该主题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垃圾分类并可回收利用,使垃圾资源化
C.提倡节约用水,如生活中洗菜的水重复使用等
D.大力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海水C.五氧化二磷D.碳酸饮料
5.在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6.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灯,加热试管;②连接好装置,检查
装置的气密性;③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②③①④⑤⑥B.②③①④⑥⑤C.③④⑤⑥①②D.②④③①⑤⑥7.下列物质不计入
...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
A.可吸入颗粒物B.二氧化硫C.二氧化氮D.二氧化碳
8.下列有关反应既不属于
...化合反应的是()
...分解反应也不属于
A.氧化汞汞+氧气B.硫+氧气二氧化硫
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D.氢气+氧气水
二、单项选择题II: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
A.氧气用于航天、潜水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酒精可用作燃料D.食品包装袋填充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10.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关系。
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C.缓慢氧化与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1.小明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用传感器测得收集到的氧
气浓度如表,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氧气浓度(%)79.579.779.990.089.889.3氧气平均浓度(%)79.789.7
A.两种方法中,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B.实验室中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C.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可能是因为氧气的密度只略大于空气1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钾
是固体),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y)表示的是()
A.固体总质量B.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
C.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D.生成氧气的质量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本部分共4小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10分)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②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中制取氧气(O 2)的反应原理有多种,则选择的装置也有所不同,请完成下表。
药品选择
反应原理
(文字表达式)
发生装置
(填装置标号)
收集装置
(填装置标号)
5%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③▲。
⑤▲。
⑦▲。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④▲。
⑥▲。
(3)小明同学在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实验用品提供了棉花,选用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前集气瓶中预先装一些水的作用是▲;则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最好选择▲(填装置标号)。
14.(8分)先进的催化技术已成为当今化工技术开发和进步的动力,大多数化工生产都有
催化剂的参与。
(1)化工生产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2)某小组同学发现,将少量氧化铜粉末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
对此现象,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氧化铜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
I.取A、B两支试管,各加入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仅向B试管中加入0.2g氧化铜粉末,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A中无明显现象;
B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
B中产生的气体是①▲。
II.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B中又产生大量气泡,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固体质量
为②▲g
反应前后氧化铜粉末的
质量和③▲均没有改
变,能作过氧化氢分解
的催化剂
【拓展延伸】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对比氧化铜粉末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25mL氧气为准,相关数据见表:
实验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催化剂待测数据
III20mL氧化铜0.5g a IV20mL④▲b 氧化铜或二氧化锰
②
表中的“待测数据”是指⑤▲;若a>b,则可得出⑥▲的催化效果较好。
15.(8分)(1)图中A~H是学过的一些物质,其中A是暗紫色固体,B是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的气体,F是四氧化三铁,G是白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H▲。
②反应Ⅰ的文字表达式为▲。
③反应Ⅱ的文字表达式为▲。
④反应Ⅲ属于▲(填写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反应。
(2)工业上制取B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⑤工业上制取B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判断的
依据是▲。
16.(4分)下图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惰性电热板”通电发热后不与空气中
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左右隔板间距离为20cm。
(1)实验中整理数据如下:
组别一二三四五六氧气占空气体积百分比(%)202120192119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氧气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为▲。
(2)关于上述实验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可多选)。
A.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电热板上的红磷燃烧并产生大量白雾
B.实验时可以用硫粉代替红磷
C.反应结束后切断电源,冷却至室温后左右隔板间距离约为16cm
D.若装置气密性不好,测得氧气占空气体积百分比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