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方法
资料分析方法
4)EIQ-PCB分析法。 物品在各作业区域流动是依不同包装单位为基础的,不 同的作业单元可能产生不同的设施配备、人力需求。在进行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时,还应考虑物品的相关特性、包装规格 及特性、储运单位等因素。EIQ-PCB分析法即是依照各品种的 计量换算单位,以转换订单内容成整托盘、整箱或单件形态 的EIQ相关分析,借以了解物流配送中心内部的托盘、箱或单 件存取的需求分析状况,作为整体系统设计时,设计设施的 参考依据,以提升物流作业效率。
资料分析方法
① 订单资料的收集:订单品项数量分析从收集订单开始,收 集的订单量以能反映和代表配送中心的全面状态为标准。 一般由于配送中心订单资料数据量庞大,在实际分析中需 对资料进行取样分类,通常先选取一个作业周期内的订单 加以分析,若有必要再扩大采样范围进一步分析。 ② 订单资料的分解:获得所需的订单资料后,即对每张订单 的出货品项、各品项出货量等,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资料分 解。在填表时需注意数量单位的一致性,考虑商品的物性 和储运单位,将所有订单品项的出货数量转换成相同的计 算单位。在以某一工作天为单位的分析数据中,订单资料 可分解成表7-3;如果分析资料的范围为一定时间周期, 则需加入时间参数T,见表表7-4的格式。
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
(二)品项数量(IQ)分析 若将单日及全年的IQ图以ABC分析将品项依出货量分为ABC(大、 中、小)三类,并产生对照组合后进行交叉分析,则将其物流 特性分成以—下几类
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
(二)品项数量(IQ)分析 Ⅰ:年出货量及单日出货量均很大,为出货量最大的主力产品群,仓储与拣货系 统的规划应以此类为主,仓储区以固定储位为较佳,进货周期宜缩短而存货水平 较高,以应付单日可能出现的大量出货,通常为厂商型配送中心或工厂发货中心。 Ⅱ:年出货量大但单日出货量较小,通常出货天数多且出货频繁,而使累积的年 出货量放大。可考虑以零星出货方式规划,仓储区可以固定储位规划,进货周期 宜缩短并采取中等存货水平。 Ⅲ:年出货量小但单日出货量大,虽总出货量很少,但是可能集中于少数几天内 出货,是容易造成拣货系统混乱的可能因素。若以单日量为基础规划易造成空间 浪费及多余库存,宜以弹性储位规划,基本上平时不进货,于接到订单后再行进 货,但前提是必须缩短进货前置时间。 Ⅳ:年出货量小且单日出货量也小,虽出货量不高,但是所占品项数通常较多, 是容易造成占用仓储空间使周转率降低的主要产品群。因此仓储区可以弹性储位 规划,以便于调整货位大小的储存设施为宜,通常拣货区可与仓储区合并规划以 减少多余库存,进货周期宜缩短并降低存货水平。 Ⅴ:年出货量中等但单日出货量较小,为分类意义较不突出的产品群,可视实际 产品分类特性再归纳入相关分类中。
新型企业、跨国企业等 较高的起点、较高 成为企业、区域新 的经济增长点
规划目的
的标准、较低的成
本
向现代配送中心的转
变 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进行企业作业流程及 组织重组 企业发展战略 物流功能 作业流程 物流设施
规划重点
配送中心选址及功 物流系统构造及节 能布局 选址 物流功能 点布局 物流功能 物流系统 物流网络信息系统 网络网点布局 物流设施
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
(1)集货发货功能 (2)储存功能
(3)分拣功能
(4)加工包装功能 (5)配送功能
(6)商品展示与贸易功能
(7)信息功能 (8)增值服务功能(①结算功能。②物流系统设计咨询功 能。③物流教育与培训功能。④需求预测功能。⑤其他服务 功能)
物流配送中心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物流配送中心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从隶属关系角度分类 (1)生产企业自办的物流配送中心。 (2)商业企业自办物流配送中心。 (3)仓储、运输企业设立的物流配送中心。 (4)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 (二)根据作业特点分类 (1)流通型物流配送中心。 (2)加工配送型物流配送中心。 (3)批量转换型物流配送中心。
物流节点的种类
(1)转运型节点:以接连不同运输方式为主要职能的节点,一般而言,由 于这种节点处于运输线上,又以转运为主,所以货物在这种节点上停滞的时 间较短。
(2)储存型节点:以存放货物为主要职能的节点,货物在这种节点上停滞 时间较长。在物流系统中,储备仓库、营业仓库、中转仓库、货栈等都是属 于此种类型的节点。
物流配送中心的分类
(三)根据服务区域分类 (1)城市物流配送中心。 (2)区域物流配送中心。 (四)根据货物的流向分类 (1)供应物流配送中心。 (2)销售物流配送中心。 (五)根据服务的适应性分类 (1)专业物流配送中心。 (2)柔性物流配送中心。
物流配送中心的分类
(六)根据配送货物种类分类 根据配送货物种类不同,也可将物流配送中心分为食品 物流配送中心、日用品物流配送中心、医药品物流配送中心、 化妆品物流配送中心、家电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电子产品物 流配送中心、书籍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服饰产品物流配送中 心、汽车零件物流配送中心等等。
7. 2 资料收集与EIQ分析
(一) 基础资料的收集
7. 2 资料收集与EIQ分析
资料分析方法
1)ABC分析法。 一般物流配送中心的货品品种数量繁多,为了产生最大效益, 根据商品特性或者订货数量频率等,将商品品种划分为A群组、B 群组、C群组,则可考虑依照品种群组将物流配送中心分为若干个 小区,分别适用不同形态的设备和作业方式,以便集中资源重点 管理并避免彼此干扰,若某两个群组的变动趋势互补时,可考虑 合并成同一区域。 2)订单变动趋势分析法。 对订单变化趋势的分析,可用来规划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 程和作业能力,以及设定未来的扩充弹性。首先要总结历史收发 货资料,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收发货趋势和变化情况,寻找有 关的变化趋势以利于后续资料分析。常用的订单变动趋势分析方 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
பைடு நூலகம்
配送中心规划的主要内容
(1)设施选址 (2)物流功能规划与设计
(3)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4)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 (5)运营系统规划与设计
配送中心规划的主要内容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包括新建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和对原有物 流企业或企业的物流部门向配送中心转型的改造规划与设计。
类型 委托方 新建 单个 多个 改造 多为传统物流企业 实现从传统物流设施
(3)流通型节点:以组织物资在系统中运动为主要职能的节点,在社会系 统中则是组织物资流通为主要职能的节点。现代物流中常提到的流通仓库、 流通中心、配送中心就属于这类节点。 (4)综合性节点:在物流系统中集中于一个节点中全面实现两种以上主要 功能,并且在节点中并非独立完成各自功能,而是将若干功能有机结合于一 体,有完善设施、有效衔接和谐调工艺的集约型节点。
7. 1 物流配送中心概述
(一)配送中心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 给配送中心(Logistics center)下的定义是:从事物流活动的 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①主要为特定的用户 服务;②配送功能健全;③辐射范围小;④多品种、小批 量、多批次、短周期;⑤主要为末端客户提供配送服务。
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
(一)订单数量(EQ)分析 EQ分析主要是了解单张订单订购量的分布情形,决定订 单处理的原则,以对拣货系统进行规划。EQ分析通常以单一 营业日为主。
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
(二)品项数量(IQ)分析 主要了解各类产品出货量的分布状况,分析产品的重要 程度与运量规模。可用于仓储系统的规划选用、储位空间的 估算,并将影响拣货方式及拣货区的规划。
资料分析方法
用PBC分析得到配送中心内各作业流程储运单位的转换关系图
资料分析方法
E1Q 分析是建立在PCB 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的,又称为E1Q-PCB 分析, 其具体应用如下: (1)出货单位的PCB 分布状态可作为计算拣货与出货人力需求, 以及搬运与配送设备的选用依据; (2)从PCB 分析法中得知出货量与标准工时,便可计算出托盘箱 和单品拣取时所需的设备数目和人力需求预估; (3)由EQ 分析客户订单量,并依订单内容分析其PCB 的分布, 可了解出货状态及区域销售的数量和包装特征; (4)结合1Q 分析作PCB 分布分析,可知单一品种被订购的状态 和包装单位,并以此作为拣货系统、储存方式和设备设计的参考; (5)E1Q 分析法可结合不同的PCB 单位分别制定拣货策略,以比 较不同拣货单位的拣货效率,并从中选出效率最高的拣货单位和 拣货策略组合。
规划内容
作业流程 物流设施 信息系统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流程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流程
1)准备阶段。首先,必须明确物流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目标,以利于有针对性 的收集资料和分析规划需求,并确定规划与设计的限制条件。 2)总体规划阶段。在此阶段,我们要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设施、区域平 面布置和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包括:物流配送中心功能规划、物流配送中心作 业流程规划、物流配送中心功能区域规划、设施设备的规划与设计、区域布局设 计、方案评价。 3)详细布置设计阶段。对经过评估选定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主要确定各设施 设备的详细设计,并结合设施设备的特性对各区域面积进行详细布置规划。若局 部调整难以满足规划与设计需要,需回到总体规划阶段调整区域的平面布置。完 成详细布置设计之后,进行组织机构、人力、作业的详细规划与设计,并完成成 本分析和评估。 4)实施阶段。完成各项成本及效益评估分析后,如果决定设立物流配送中心, 即可进入实施阶段。在运营过程中,根据企业运营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必要改 进与完善。
资料分析方法
资料分析方法
资料分析方法
③订单资料的统计:主要采用柏拉图分析、次数分布,结合 ABC 分析法等多种统计方法,从订单量(EQ)分析、订货品 项数(EN)分析、品项数量(IQ)分析、品项受订次数(IK) 分析4 个方面对分解的订单资料按类进行统计整合,并以直 观的图表形式表现出来。 ④订单资料的分析:根据获得的统计图表,对配送中心的模 式、各个功能区域的规划等分别提出直接建议和要求,以备 实际规划参考。EQ 、EN、IQ 、IK分析的主要成用范围如下表 7-4所示。
资料分析方法
3)EIQ分析法。 由于订单的品名、数量、发货日期千变万化,针对不确定和 波动条件的物流配送中心系统,日本铃木震先生提出EIQ分析方法 (E—Entry of order,订单;I—Item,品种;Q—Quantity,数量)。 EIQ分析法从订单、品种、数量等三项主要资料出发,通过 EQ/EN/IQ/IK分析出货的形态变化,其目的在于了解物流配送中心 的订货特征、接单特征和作业特征等,进而了解客户特征、货品 特征、储存特征等,以此作为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分析、功能 区域规模确定的依据,将整体设计容量转变为个别功能区的容量 大小,确保设计方案中不发生瓶颈现象。其意义在于根据物流配 送中心的目的,掌握物流特性,为从物流特性衍生出来的物流状 态到运作方式规划出合理的物流系统。EIQ 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订 单资料的收集、分解、统计和分析,其详细方法将结合一个例子 加以说明。
第七章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
第一节 物流配送中心概述
第二节 资料收集与EIQ分析
第三节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 第四节 物流配送中心规模确定 第五节 物流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设计 第六节 系统不知方法——SLP
1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和分类 了解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流程 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原则、考虑因素和决策步骤 了解物流配送中心规模确定的方法 了解物流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
资料分析方法
③订单资料的统计:主要采用柏拉图分析、次数分布,结合 ABC 分析法等多种统计方法,从订单量(EQ)分析、订货品 项数(EN)分析、品项数量(IQ)分析、品项受订次数(IK) 分析4 个方面对分解的订单资料按类进行统计整合,并以直 观的图表形式表现出来。 ④订单资料的分析:根据获得的统计图表,对配送中心的模 式、各个功能区域的规划等分别提出直接建议和要求,以备 实际规划参考。EQ 、EN、IQ 、IK分析的主要成用范围如下表 7-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