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班级活动,助推“双减”落细落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班级活动,助推“双减”落细落实
发布时间:2022-01-14T01:46:25.01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月31期作者:莫晓慧
[导读]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双减”政策也得到了具体的落实
莫晓慧
温州市瓯海区仙岩第一小学
摘要: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双减”政策也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在新的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以培育核心人才的崇高品德和全面发展学童的身心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为核心。

班级活动也是学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现实,紧扣“班级凝聚力”含义,阐述了班级活动对小学德育和“双减”政策落实的重要性,分析了班级活动如何作用于班级凝聚力,提出了以班级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时要注意层面,以引起教师对班级活动的充分而全面的认知。

关键词:小学德育;双减政策;班级活动
引言: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教育也在发生变化和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越来越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特别是在小学教育上,提高教育质量越来越重要。

小学是学生个性养成和生活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很多教师或者家长忽略了对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和思想发展的养成,这也导致部分学生生活中德育缺失的现象。

因此,教师在班级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在学生营内营造和谐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个人技能,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个性发展打下基础。

一、“双减”在小学班级活动的概念与重要性
1、小学班级活动对学生的积极作用
要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就必须为社会提供更多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

小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

加强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未来社会的稳定发展。

班级活动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找到自己的优势,在活动准备过程中,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展示。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是活动的领导者。

在参与、设计班级活动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协作工作的能力。

在班级活动工作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精神,学会辨别社会信息的优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引导小学生接受正确的道德教育。

2、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
在活动中运用不同的感官来感知,通过接触不同的人或事物,在小学生的早期获得经验和知识,处于他们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还不够完善,如何正确引导和教育小学生,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班级活动时,必须不断向学生灌输新观念,使他们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除了学习,他们可以通过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

例如,低年级学生根据教师指导活动的过程组织教学活动;高年级学生可尝试参与设计班级活动和尝试策划整个班级活动,逐步动员学生参加活动,提高参与规划的能力。

3、创新评价奖项
以往学生在学习的压力下,学校和家长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导致学生也以成绩来衡量自己。

要具体做到“双减”政策的落实,就要改变考核标准,在班级活动中设立与素质教育有关的活动。

设立班级奖项,例如:劳动小能手、文艺小标兵、进步潜力奖、等素质教育注重的品质,来揭示学生的优点,而不仅仅是专注于学习。

班级活动的创新要以学生为中心,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循序渐进,要有专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活动经验,还要联系课堂实际,有的放矢,收集先进信息,创新活动方法。

二、开展小学班级创新活动
1、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基于此,教师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必须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使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德育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人格。

班级活动不应局限于固定的传统活动,在日常中也要做到贯彻其中,可以组织短时的活动,教育学生敢于通过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活动的创新,并将一些优秀的社会活动引入课堂。

例如,我们可以参考模式创新活动,如赛诗会和诗歌大会的活动选择,这不仅增加了活动的内容,而且增加了活动的意义,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弘扬社会的主要价值观。

2、班级活动引导学生树立集体意识
班级活动涵盖了广泛的活动,包括班级会议和小组活动,如知识竞赛,在竞赛活动中,所有参赛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努力实现同一目标,摒弃相互竞争的思想,在思想和行动上与整个小组保持高度一致。

在这一要求下,学生不仅要提高自身能力,更要深刻认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树立集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提高班级凝聚力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意识不断增强,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责任感、耐心和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逐步提高。

例如:可以利用班级活动举行一些小学生喜欢的运动,比如以小组的形式制作风筝,利用简易的材料,通力合作,大大增强了班级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凝聚力,有利于活动的组织,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班级人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

3、班级活动会引起学生间共鸣情绪
通过一系列的班级活动,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打开生活见识和知识储备,更多地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释放和调解个人情绪,在活动中获得温暖和更多的快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学会了解不同的成长经历和思维方式,发现他们在语言、成长经历、生活方式和目标上的相似之处,在学生中激起共鸣,产生依赖感和亲密的友谊,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创设素质教育理念的班级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加强学生的体验,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和道德情感。

结束语:总之,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社会经济和社会关系的群体共同生活和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加强小学生道德教育已成为小学班级活动的重点。

因此,在小学班级活动中,教师应明确德育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手段积极渗透德育,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综合素质。

以小学对班级活动的态度为出发点,了解到在保留班级活动的形式、内
容、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班级活动的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解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如果没有总结和评价,班级活动就不够完整,总结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和解决活动的全过程,探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深化体验的乐趣,促进学生理解和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徐铭瑶.小学班级活动创新思考[J]. 现代交际.2021-05-15
[2]李梅霞.小学班级管理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融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2
[3]杜等弟.德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03-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