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干眼症的认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对干眼症的认识
中医认为干眼症属于“燥症”、“白涩症”、“神水将枯症”范畴,又名干涩昏花。
其主要临床表现如下:目珠自发干涩,干燥不爽,瞬目频繁,磨痛,灼热微痒,不能久视,甚则视物昏朦,或自觉眵多色白粘稠拉丝,伴有口中乏津,鼻腔干燥等。
或目珠虽干燥却润泽溢泪,白睛正常,或可见白睛、睑弦和胞睑内有红赤脉络表现,或睑弦有黏稠黄白色排泄物。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精气充盛,才能化生精气,输送精气上达于目,则能视万物。
干眼病主因六淫侵袭、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倦、外伤和和其他因素等。
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津液化生不足和失于布散,导致目失濡养。
干眼病多为双眼发病,其一般与季节和年龄无关。
其病因病机主要表现在:
①脾胃湿热,肺阴不足,或风沙尘埃日久侵袭或久居干燥环境等,致使睛目燥热失于濡润;
②平素情志抑郁不畅,内生郁火,灼津耗液,目失濡养;
③没有节制过度用眼,导致眼睛疲劳,瞬目次数减少;
④素体虚弱,精血不充盛,不能上达目珠,目窍失养;
⑤患风热眼或天行赤眼后期或者没有彻底治愈,热邪伤阴,余热灼津,则津少失润。
参考文献:
1. 吴丽虹, 陈章明. 中医对干眼症的认识及治疗. 养生保健指南. 2017; 10: 32
2.
2. 商蕴波. 中医对干眼症的认识和治疗.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