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纺丝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聚合釜引出的淤浆含有一定量未参加反应 的单体,故需不断向淤浆槽加入足够量的终止 剂(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盐)使聚合反应停止。
淤浆由泵送至旋转真空过滤机分离出聚合 物.用无离子水彻底水洗,以除去未反应的单 体和盐,滤液被送到单体回收工段,将未反应 单体回收重新使用。离开过滤机的聚合物大约 含有5%的水分,加入中和剂(NaOH)调节pH值, 然后用无离子水再制成含量约为25%的浆料, 送到湿混合系统。
4. 5.聚合助剂:硫脲、乙丙醇等。
(一)均相溶液聚合
单体与聚合物都能溶于溶剂之中的聚合体系称之为
均向溶液聚合。硫氰酸钠法均相溶液聚合的流程如图 4—1所示。
原料丙烯腈(AN)、第二单体丙烯酸甲酯(MA)、第三
单体衣康酸(IPA)及硫氰酸纳溶剂分别经由计量捅计量 后放人调配桶, 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浅色 剂二氧化硫脲(TUD)计量之后,经由加料斗加入调配 桶。然后送试剂混合桶,再送聚合釜聚合成原液。通 常转化率为55%~70%之间。完成聚合后的浆液由釜顶 出料,通往脱单体塔,末反应的单体在脱单体塔中分 离逸出,被抽到单体冷凝器,在这里把未反应的单体 冷凝下来,而后被一· 起带回试剂混合桶,脱单体后的 浆液被送入原液准备正序。
经一步法制得的纺丝原液还需经过脱单体、混合、 脱泡、调温和过滤等环节,才能得到符合纺丝工艺要 求的纺丝原液。 由水相沉淀聚合所得的聚丙烯腈是细小的固体颗粒, 必须将其溶解在有机或无机溶剂中,并经混合,脱泡 和过滤等工序。 (一)一步法制备纺丝原液 图5—6为NaSCN一步法原液准备流程图。由聚合 工段送来的原液经管道混合器而进入原液混合槽,使 原液充分混合后用齿轮泵送住真空脱泡塔,脱除原液 中混入的气泡,脱泡后的浆液送入多级混合器。
三、聚丙烯腈的结构和性质
(一)聚丙烯腈的结构
1.通过光谱分析研究证实,聚丙烯睛大分子链中丙 烯腈单元的连接方式主要是首尾连接,与—CN基相 连接的碳原子间隔着一个—CH2基。
2.丙烯腈均聚物大分子的主链与聚乙烯大分子链的
主链一样,都是由碳—碳键构成。但是,是聚丙烯腈 主链并不是平面锯齿形分布.而是螺旋状的空间立体 构象,螺旋体的直径为6A°,如图4-3所示。
二、丙烯腈的聚合
1.丙烯腈的聚合属自由基型链式反应。 丙烯腈可以进行本体聚合,乳液聚合和溶液
聚合,实际生产大多采用溶液聚合。
根据所用溶剂的不同,可分为均相溶液聚合
和非均相溶液聚合。均相溶液聚合所得的聚合 液可直接用于纺丝,故又称腈纶生产的一步法。 非均相溶液聚合所得聚合物不断地呈絮状沉淀 析出,经分离后用合适的溶剂溶解,以制成纺 丝原液,此法称为腈纶生产的两步法。
腈纶是所有合成纤维中工 艺路线最多的品种,其工 业化路线达12种之多。12 种工艺路线中,产量主要 集中于DMA(二甲基乙酰胺) 湿法二步法,DMF干法和 NaSCN 一步法3种工艺路 线,其产量约占腈纶总量 的58% ;其次是HNO 湿法 二步法,NaSCN 两步法, DMF湿法一步法和二步法4 种工艺路线,产量约为总 量的32% ,其他5种路线, 产量仅占1O 左右(表2)。
第三单体为离子型单体,可分为两大类:一
类是对阳离子染料有亲和力,含有羧基或磺酸 基团的单体,如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钠、 甲叉丁二酸(衣康酸)、甲基丙烯苯磺酸纳等, 另一类是对酸性染料有亲和力,含有氨基、酰 胺基、吡啶基等的单体,如乙烯吡啶、2—甲 基—5—乙烯吡啶等。 控制转化率:分低50~55%,中70~75%,高 95%.
3.聚丙烯腈的化学性质
聚丙烯腈的化学稳定性较聚氯乙烯低得多,在碱或酸
的作用下,能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在碱或酸对聚丙 烯腈作用时,氰基会转变成酰胺基。温度越高,反应 越剧烈。生成的酰胺又能进一步被水解: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丙烯腈的热性质
聚丙烯腈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100℃下长
时间加热聚丙烯腈溶液,发现会产生分子链的 成环作用。
就有序区来说,它的序态还
是有缺陷的,还及不上结晶 高聚物晶区的规整程度。这 是由于这种螺旋体的歪扭和 曲折,并且没有一定螺距, 所以不能整齐堆砌成较完整 的晶体。通常称为“准晶” 结构。但就无序区来说,它 的序态又高于一般高分子物 的无定形区的规整程度。这 种序态结构的x射线图像不具 有普通结晶高聚物中无定形 部分所显示的特有晕圈,而 只有散布在整个x射线图像的 漫散射。如图4-5所示。
混合系统由几个带有搅拌器的槽组成,它 使聚合物混合更均匀,并使反应釜和干燥 机之间的工作调节有序。 混合后的淤浆在第二个旋转真空过滤机中 脱水。这里出来的聚合物含有60%的水分, 直接喂入挤出机。经挤出送入连续的链板 干燥机中,将湿度降低到小于1%。干燥后 的聚合物放风送到循环分离器,进行液固 分离,接着送至粉碎机进行粉碎。最后送 去制备溶液。
3.有人认为聚
丙烯腈纤维的 单元晶格为六 角晶系。也有 人认为是正交 晶系。大分子 以特殊的螺旋 形沟象砌入单 元晶格,每个 单元晶格含有 三个分子。如 图4-4所示。
事实上,聚丙烯腈纤维中的大分子并不完全如图4—
4所示那样有规则的螺旋状分子,而是具有不规则曲折 和扭转(扭转的方向也不一定)的分子,这种不规则性的 产生同样是由于氰基的存在。这种不规则螺旋状大分 子在整个纤维中的准砌,
2.丙烯腈聚合通常使用下列三类引发剂: 偶氮类引发剂:主要是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 腈 有机过氧化物类,如辛酰过氧化物,十二酰过氧化 物 氧化还原体系类:氧化剂如过硫酸盐、硫酸盐、过 氧化氢,还原剂如氧化铜、亚硫酸盐、亚硫酸氰钠。
3.纯聚丙烯腈纤维的产量较低,均作工业用途。世界 各国生产的聚丙烯腈纤维大多由三元共聚物制得, 其中丙烯腈占88%一95%;第二单体用量为4%一l 0 %,第三单体为0.3%一2.0%。加入第二单体的作用 是降低聚丙烯腈的结晶性,增加纤维的柔软性。加 入第三单体的目的是引入一定数量的亲染料基团, 改善纤维的染色性。
在此加入消光剂和荧光增白剂,然后经热交换器进
行调温,再经过滤除杂,以稳定的压力送往纺丝机。
二、二步法纺丝原液制备
水相沉淀聚合所得的聚丙烯睛是细小固体颗粒状, 首先需要将它溶解于某种有机或无机溶剂中,并经过 混合、脱泡、过滤等工序,以制成符合纺丝要求的原 液。
(一)以硫氰酸
(二)水相沉淀聚合
1.工艺流程及描述 丙烯腈可溶于水,但聚合物不能溶于水,故在水中
进行的聚合称为水相沉淀聚合,图4—2为水相沉淀聚 合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各种单体连同具有微量铁的催化剂、活化剂、二氧
化硫和无离子水,通过计量连续加入反应釜进行反应。 反应釜有搅拌器和夹套,正常情况下反应器夹套中通 冷冻水以取走反应热。但在开始聚合时,要提供热水 以加热反应器。夹套冷却水的温度即聚合反应温度, 一般在30一50℃。反应物料在釜中约停留1一2h,转 化率约为70%一80%。
第一节 聚丙烯腈纤维原料
一、丙烯腈的合成及性质
1.制法: 丙烯腈是合成聚丙烯腈的单体。 目前丙烯氨氧化法已成为生产丙烯腈的最主 要方法。 该法使丙烯在氨、空气与水的存在 下,用钼酸铋与锑酸双氧铀作催化剂,在沸 腾床上于450℃、150kPa下反应,反应式如 下:
2.性质
3.溶解性 丙烯腈在水中的溶解度0℃时为7 %,40℃时为8%,20℃时水在丙烯腈中的 溶解度则为3.1%。丙烯腈能与大部分有机 溶剂以任何比例互相溶解,可以与水、苯 等形成恒拂物系。 4.作为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用的丙烯腈,由于 少量杂质的存在,可显著影响聚合反应及 成品的质量,所以各类杂质的总含量(除水 外)一班要求不超过0.005%。
第五章 聚丙烯腈纤维
1.什么是聚丙烯腈纤维
是指由聚丙烯睛或丙烯腈含量占85%以上和
其它第二、第三单体的共聚物纺制而成的纤维。 共聚物中的丙烯腈含量占35%一85%、而第二 单体含量占15%一65%的共聚物制成的纤维, 则称为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我国聚丙烯腈纤维的商品名称为睛纶。
2.发展历史: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 国Du Pont公司和德国Hoechst化学公司就 已着手聚丙烯腈纤维的生产试验,并于 1942年同时取得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 聚丙烯腈溶剂的专利。随后又发现其它有 机与无机溶剂,如二甲基乙酰胺(DMAC), 二甲基亚砜(DMSo),硫氰酸钠(NacNs)的 浓溶液,氯化锌溶液和硝酸等。随后又花 了十余年时间,直至1950年,聚丙烯腈纤 维才正式生产。
2.过氧化物的引发过程
无机过氧化物如过硫酸钾、过硫酸铵等。过
硫酸钾分解活化能约为151kJ/mol。加热时 过硫酸钾分解反应为: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常的引发剂大多数 为氧化剂,在其中加入一些还原剂使形成 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在该体系中通过电 子转移反应可产生自由基。如K2S2O8 NaHSP3等,在加热时:
4.改性: 近年来,为了适应某些特殊用途的需要, 通过化学和物理改性的方法,使PAN 纤维 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或功能,制成不少新 的改性纤维,例如具有永久性立体卷曲的 复合纤维和具有多孔结构的高吸水纤维; 还有阻燃纤维,抗静电纤维,高收缩纤维, 染色性和耐热性良好的纤维。还是碳纤维 的原料。
高分子材料加工 工艺学
第五章 聚丙烯腈纤维
第五章
聚丙烯腈纤维
内容提要:本章共有7节内容,其中: 第1节讲述丙烯腈与聚丙烯腈原料的制备、结构、性质,要 了解清楚。 第2节是聚丙烯腈原液的制备方法,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 要分辨清楚。 第3节是聚丙烯腈纤维产品的湿法成型,第4节是聚丙烯腈纤 维的干法成型,是重点,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第5节是纤维的后加工,也是需要要很好掌握的内容。 第6节是产品性能与用途,可适当了解。 第7节是产品改性与新品种简介,对腈纶来说也是比较重要 的内容,要适当掌握。
3.特点:最早的纤维由纯聚丙烯腈制成,因染色困
难,且弹性较差,故仅作为工业用纤维。后来开发出 丙烯腈与烯基化合物组成的二元或三元共聚物,改善 了可纺性和纤维的染色性,其后又研制成功丙烯氨氧 化法制丙烯腈的新方法,才使聚丙烯脯纤维迅速发展。
聚丙烯腈纤维具有羊毛的特征:蓬松性、保暖性好,
手感柔软,防霉,防蛀、耐光性和耐辐射性好。目前 世界聚丙烯腈纤维产量为331万吨,我国腈纶产量为 67万吨,占我国合成纤维总产量694万吨的10%左右, 是我国合成纤维的第二大产品。
经过电子转移后产生两个自由基。氧化还原
反应特点是活化能低,约为42—54kJ/MOL, 可使引发剂分解速率和引发聚合速度大大提 高。因此聚合反应可在室温或更低温度下进 行。这样有利于抑制副反应.改善产品质量, 应指出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受pH值影响较大, 如上述的K2S2O8 -NaHSP3实际反应PH值应 为2—5之间。不同PH值会影响氧化还原电 位.从而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二)聚丙烯腈的性质
聚丙烯腈为白色粉末,散重为200— 250 g/L。密度为1.14一1.15g/cm3,220℃时软化并分 解。
1.物理性质
2.玻璃化温度 聚丙烯腈具有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 即非晶相的低序态、中序态和准晶相高序态。有三个与 之相对应的链段运动的转变温度。这种转变温度对非晶 相是玻璃化温度、对晶相则是熔点。因此聚丙烯腈有两 个玻璃化温度。据测定,聚丙烯腈在低序区的Tg1 =80—100℃,中序区的Tg2=140—150℃。对于三元共 聚,由于共聚组分的加入,Tg1和Tg2逐渐相互靠近, 以至完全相同。其Tg=75—100℃。水溶胀聚丙烯腈Tg 下降到65—80℃;而初级溶胀聚丙烯腈的Tg 则在40一 60℃范围内。
聚丙烯腈在空气或氧的存在下长时间受热时,
会使聚合物发生氧化颜色变暗,先是转为黄色, 最后变成褐色。聚合物就失去其溶解性能和燃 烧性能。预氧化过程中,纤维物性发生变化, 其内部开始形成在碳化时向石墨微晶转化的原 始结构。这就是腈纶制备碳纤维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聚丙烯晴纺丝原液的制备
一、纺丝原液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