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树和喜鹊 名师教学教学设计11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树和喜鹊》
【教材分析】
《树和喜鹊》是小学人教版课标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

课文以绘本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三幅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的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树和喜鹊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随着画面的不断丰富,树和喜鹊有单个变成群体,由孤单变得快乐,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窝、孤、单”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两个偏旁,会写“快”“乐”两个生字。

2.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孤单”的意思;积累AABB式的词语,并学会运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借助插图,通过想象画面、体会角色的心理朗读好课文,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借助插图,通过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策略】
随文识字、品词酌句、图文结合、联系上下文、想象朗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树的图片。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情境导入
1.朗读课文(配乐加幻灯片)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从前……
2.这是讲了谁和谁的故事?生:树和喜鹊
3.师:拿起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它们的名字。

(板书课题)
4.一起和它们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间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二)整体感知
教师过渡:多么动听的故事啊!你们想读吗?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树和喜鹊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读完后用文中的两个词语
把句子补充完整。

(出示课件:从前,树和喜鹊很,后来,树和喜鹊很。


2.学生反馈(孤单、快乐)。

【设计意图】
以生为本,留给多的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边读边思考,培养学生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体会树和喜鹊的“孤单”
过渡:看看课文中哪一幅图表现出树和喜鹊很孤单呢?(生:第一幅图)
1.(课件出示图一)谁来说一说,你图中看见了什么?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并把话
说完整。

2.相机出示:“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3.读准“一”的变调(指名读,齐读)。

4.认识“窝”字
①图文结合,字理识字。

②理解字义。

③扩词:鸡窝,狗窝,蜂窝。

5.师过渡:这样的一棵树,这样的一只喜鹊,它们感到很——生:孤单。

6.课文是怎样写出它们的孤单的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边听边想,你从哪个词
语可以看出它们很孤单?(只有)
课件“只有”变红。

7.你能读出这种孤单的感觉吗?指导朗读。

8.相机认识孤单(认识“子字旁”“倒八”,记字形,语言训练)板书孤单
你什么时候觉得很孤单?
句式:当我,感觉很孤单。

9.师:带着你孤单的心情在读一读这两段话。

指导朗读,读出树和喜鹊孤单的心情。

10.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体会一下树和喜鹊的心情,师生接读。

(课件诗的形式)
【设计意图】
识字是低段教学的重点,本环节从识记字形入手,让学生扩说词语理解“窝“字的意思。

《课标》要求低段学生初步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教师结合文本特点,创设情景对话,理解“孤单”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运用词语说话,落实了词语识记、理解、运用的三大能力。

(四)体会心情的变化
1.过渡:它们一直都很孤单吗?
2.后来,树和喜鹊又很——生:快乐。

板书:快乐。

3.师:是什么原因让它们的心情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课件)同桌合作学习:
①边读边想: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很快乐呢?
②圈出树和喜鹊多的词语。

4.学生反馈,学生读。

5.从哪些词语看出树和喜鹊很多?
6.相机认识“都”。

引导用说句子来理解字意,记住字形:你们都有(老师拿起语文书)——生:语文书;
你们都是——生:小学生。

7.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读通句子。

②利用幻灯片创设“树多”“鸟窝多”“喜鹊多”的情境,读出森林热闹的画面。

(师
生接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8. 过渡:这么热闹的森林,树和喜鹊还孤单吗?
因为有了——生:邻居。

(板书邻居)
9.认识生字“邻居”
①正音,记字形。

②想象说话:你平时是怎么和你的邻居相处的?(理解词意,发散学生思维)
【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学情,采取了同桌合作学习方法,以生为本,促进学生之间学习成果的交流,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

字词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让学生在讨论后找出句子中的重要词语,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能促进朗读指导。

(五)体会树和喜鹊的快乐。

过渡:树和喜鹊有了邻居,它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1.(课件图二,图三)看插图想象说话。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观察时间的变化,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多么美好的生活啊!你能读出来吗?(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指名两个人读,一人读天亮时的场景,一人读天黑的场景。

学生评价
3.相机认识“招呼”和“静”。

(字卡展示;正音,强调“招呼”是轻声;记字形)你打招呼的时候用到了什么?学生表演打招呼。

(手和嘴)
所以招字有个提手旁,呼有个口字旁。

4.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表演读)
5.积累词语:AABB式的词语扩展,选词说话。

6.展开想象,扩展延伸。

过渡:你们说得太棒了,现在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当喜鹊看见小树开花时,它对邻居说:“”。

当喜鹊要去捉虫子时,它对邻居说:“”。

当时,它对邻居说:“”。

【设计意图】
图文结合,让学生借助插图,通过想象画面朗读课文。

这一环节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并体会到树和喜鹊的快乐。

(六)写字教学
1. 分析字形(结构、关键笔画、压线笔画)。

2.教师范写。

3. 学生描一个写一个(配乐)。

4. 展示评价。

5. 再练习写一个。

【设计意图】
指导孩子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七)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了这个绘本故事。

有趣吗?老师这里也有几本绘本读物推荐给你们,可以记下来,回家让爸爸妈妈给你们买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书的封面)《彼得兔和他的朋友们》《猜猜我有多爱你》
【设计意图】
总结学习本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读绘本的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邻居
孤单→快乐
(一棵树的图片) ( 很多树的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