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熔胶的主要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熔胶的主要性能
热熔胶的组分及其用量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能否获得满足用途要求的性能。
同时,在使用
热熔胶时也必须充分了解所用胶的性能,以确定适宜的使用条件。
1.熔融粘度(或熔融指数)
这是体现热熔胶流动性能大小的性能指标。
它直接影响到胶对被胶粘物的涂布性、润湿性和渗透性,对胶的拉丝现象也有影响。
因此熔融粘度是确定熔融和涂工艺的重要依据。
熔融粘度与温度有密切的相关性,它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长,因此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测定。
一般在热熔胶使用时的平均温度下(190±2℃)下进行测定。
低熔融粘度的热熔胶可以直接用旋转式粘度计进行测定。
测定方法是:把预先熔融的热熔胶试样500ml放入粘度计的圆桶中,才测定温度(190±2℃)下保持5min,让转子旋转30-60s,读数。
对于高熔融粘度的热熔胶,通常是测定热熔指数,是用专门的熔融指数测定仪来测定。
测定方法是:将190±0.4℃熔融的胶倒入测定仪的圆桶中,然后以重量为2160±10g的冲头压下,计量在10min内胶液被挤出圆桶底部小孔的克数,即为熔融指数。
熔融指数(MI)与熔融粘度(MV)可以相互换算,其换算公式是:
为获得良好的粘结效果,应更具被胶接材料的种类、胶接面的外形等选择适宜的熔融粘
度(或熔融指数)的热熔胶。
2软化点
是热熔胶开始流动的温度,可作为衡量热熔胶的耐热性、融化难易和晾置时间的大致指标。
它取决于基本聚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
软化点温度比玻璃化温度高,但他们之间无一定
的比例关系。
一般高软化点的胶,耐热性能好,但晾置时间短。
但组成不同的胶也不一定都
附和此规律。
软化点通常采用环球法来测定。
3热稳定性
是热熔胶在长时间加热下抗氧化和热分解的性能,它是衡量胶的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尽
管热熔胶中都添加了抗氧剂,有一定的作用,但若长时间处于使用的高温下,即使加了抗氧
剂也不能防止氧化和热分解。
因此必须根据胶的热稳定性来确定每次熔胶量和胶的加热熔融
时间,并以此来设计熔胶槽的容量。
热熔胶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其只要成分的耐热性。
一般
因其组分中增粘剂而引起热稳定性差的情况较多。
热稳定性一般以在使用温度下,胶不产生氧化,粘度变化在10%以内,所能经历的最长
时间为衡量标准。
若能经历50-70h的,则热稳定性好。
4晾置时间
热熔胶的固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晾置时间是指从涂胶起,经过一段有效露置至将被胶接
物压合的时间,并经过固化后有较好的胶接性能,超过这段时间,胶接性能大大下降,甚至
不能胶接,这是热熔胶的重要工艺性能。
影响晾置时间的主要因素有热熔胶比热、涂布温度、涂胶量、涂胶方法、环境温度、被胶接材料种类、被胶接物预热温度及导热性能等。
实际使
用时,涂胶后应快速压合,即尽量缩短晾置时间以保证胶接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