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现场安装农民工权益保障公示牌。
6、对劳动者无发生侵权事件,无工人投诉事件。
符合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1至15条;第16至第43条;第44至第52条;第57条、第59条、第64条;第69条、第70条、第74条、第75条;第80至第91条、第94条、第95条;第96、97条。
1、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及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
7、制定措施和方案,没有职业病发生。
符合
2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第2至第5条;第22至38条;第48条至52条;第59条至第67条。
1、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及相关制度。
2、项目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安全管理机构为安全质量管理部,设有一名安全总监,配备专职安全员和兼职安全员,明确了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1、进行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确定了重要环境因素。
2、采购环保节能产品。
3、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
4、节约油料、燃气、电等能源,实行经费包干奖罚措施。
符合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法
在城市市区进行建筑施工或者从事其他产生扬尘污染活动的单位,必须按照当地环境保护的规定,采取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用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1、旧电池、废灯管等单独放在不可回收垃圾箱内,运输到指定地点处置。
2、废纸等放在可回收的垃圾箱内,送至垃圾回收站。
3、隧道出渣运输的固体垃圾,有专门工人进行收集,统一调配运输至弃渣场。
符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第二十一条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节能技术措施,降低能耗。用能单位应当开展能源教育,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节能培训。未经节能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在耗能设备操作岗位上工作。第二十二条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健全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第二十三条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对节能工作取得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第二十五条生产、销售用能产品和使用用能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停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并不得将淘汰的设备转让给他人使用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第二十一条运输、装卸、储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的物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密闭或者覆盖、喷淋等防护措施。
1、场内运输、土方施工等施工作业,使用符合要求的机械车辆。
2、认真做好车辆年审工作。
3、釆购符合环保要求的车辆、机械。
1、编制项目部环境管理实施方案。
2、对施工现场采用全封闭围挡措施。
3、夜间作业时,禁止产生大的噪音,噪音在可控范围之内。没有发生投诉事件。
4、加强现场检查,对噪声源严格管理和控制,保证控制在允许值内。
符合
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第二十四条建筑工程应当采取节能、节水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建筑设计方案、建筑和装修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建筑和装修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的建筑和装修材料。
1、施工中的垃圾统一存放,统一调配运输至弃土场。
2、施工中采用排气达标的车辆,不达标的禁止使用。
3、加强检查,及时整改存在污染问题。
符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三章第十六条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弃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放渗漏或者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2、与项目有关人员签订了环保责任状。
3、施工中的建筑垃圾运到弃渣场挖坑深埋。
4、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经沉淀合格后统一排放。
5、施工中采用排气达标的车辆,不达标的禁止使用。
6、加强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污染问题。
符合
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4条、6条、8条、10条、17条、62条、88条
1、严格按公司合同管理办法,及时签订劳务合同,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建立并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在签订合同同时,加强对工人进行进场教育,保障了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3、组织职工、民工学习劳动合同法相关内容,维护职工、民工的合法权益。
4、根据工人岗位发放相应的劳保用品。如:安全带、安全帽、防护罩和口罩等。
1、项目部自购洒水车,负责在施工现场、便道洒水,防止扬尘。
2、对建筑垃圾和施工的渣土进行覆盖,防止扬尘。
3、对渣土运输车辆进行密闭,按指定运输路线运输,统一运输至弃渣场。
符合
1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第三、五、六、十七、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五、二十六条
严格执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报业主、监理审批。其中有环境管理的措施和施工要求,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
1、编制项目物资管理办法,严格组织采购招标程序,严格进行材料验收。
2、项目部模板工程选用能够周转倒用的钢质模板或竹胶板,尽量避免使用木板。
3、项目物资严格把关材料指标,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的建筑和装修材料。
符合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八条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引水、蓄水、排水,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第五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在处理水事纠纷时,有权采取临时处置措施,有关各方或者当事人必须服从。
1、项目加强节约用水教育活动,提高节约用水意识。在公共洗漱间和厕所粘贴节约用水醒目标识。
2、项目部按时向当地管理部门缴纳水费,用水与自来水公司协商解决,未发生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事件。没有发生当地政府的投诉事件。
符合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符合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四章第二十七条、第三十条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密集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
序号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名称
法规及要求主要条款摘要
管理现状和检查、检测、目测描述
合规性评价
备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笫2、6、10、13、17、19、24、26、30、31、33、34、35、36、38、40、41、42、43、44条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震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1、按照法规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2、废弃的沙石料,统一调配运输至弃渣场。
3、加强检查,对现场砂土进行覆盖。
4、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加强监测,预防突泥涌水,防止水土流失。
符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五章第三十五条,应当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水污染。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好保护工作。2、所有废弃渣土统一调配运输至弃土场,项目部专人负责协调,未发生水源污染。
符合
14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全文适用。包括现场布置、临建设施、宿舍、食堂、洗浴厕所及生活垃圾处理等
1、环境与卫生管理应纳入施工组织设计或编制专项方案,已明确环境与卫生管理的目标和措施。划定卫生管理责任区。
2、修建符合环保安全的彩钢房屋做为项目办公、住宿用房,人均面积符合规定。
3、修建洗浴室、活动室、冲水厕所。
4、食堂储藏、操作间、饭厅符合卫生要求,并办理许可证、健康证。
5、修建排水沟、沉淀池,采用移动式垃圾桶。
6、编制卫生突发性应急预案。
符合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五十一条机动车辆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五十三条在用机动车不符合制造当时的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得上路行驶。
2、明确项目各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签订了安全生产包保责任状并予以考核。
3、督促、检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4、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实施演练。
5、明确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6、告知了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
符合
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1-7条,第13、16条,第19-38条,第40条、第50-54条,第62-71条。
第二十一条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合理用能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节能技术措施,降低能耗。
第二十二条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健全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
第二十三条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十五条生产、销售用能产品和使用用能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的用能产品,停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并不得将淘汰的设备转让给他人使用。
1、执行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办法,降低成本。
2、编制临时用电方案,并制定项目用电管理规定。项目所有人员严格执行用电管理制度。
3、优先采购节能电子产品。
符合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三条具体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
严格落实施工红线内用地。临时用地严格控制申报、使用范围,无当地群众严重投诉。
1、项目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2、告知作业人员所从事工作岗位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3、为作业人员和职工购买工伤保险。
4、定期对工人进行体检,建立职工和工人健康监控档案。
5、对暗挖地段安装喷雾降尘系统,作业人员佩戴防尘口罩,安全员进行监督。
6、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控和控制,现场安装环境危险源和监控措施公示牌。
3、驻地厨房建立安装隔油池,修建化粪池,合格后统一排放。
4、施工废水经三级沉淀合格后统一排放。
符合
6
节能用电管理办法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节约用电义务,国家经济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节约用电主管部门和行业节约用电管理部门依法建立节约用电奖惩制度。第十一条电力用户应当根据本办法的有关条款,积极采取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环境允许的节约用电措施,制定节约用电规划和降耗目标,做好节约用电工作。第十四条用电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标识上应当注明耗电指标。鼓励推广经过国家节能认证的节约用电产品。
2、备用发电机修建机房进行全封闭。
3、施工现场无敏感建筑物,现场安装隔离噪音措施,噪声排放符合要求。
符合
17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办法
(三)第3条、第7条、第15条、第19条、第20条、第32条、第34条、第39条、第40条、第41条、第42条、第43条1、节约用水:在水管旁贴上节水标语,人人注意节约用水。
2、节能用电:办公室内、宿舍内要求做到人走灯关、电器关闭。
3、节约用纸:尽量采用无纸化办公;纸张采取双面打印。
4、优化施工方案,尽量减少原材料的消耗,符合钢筋、水泥、木材的节约指标。
5、实行物资招标采购。
符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第五章第三十八条在工程施工中要采取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破坏和影响,防止水土流失。
4、加強进场验收。
5、严格执行报废审批制度。
6、项目编制环境管理制度和保证体系。
符合
1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一)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中4.1、4.2、4.3条款
(二)昼间70、夜间55dB(A)
1、移动空压机房采用噪声棚阻隔。
第五十七条国家倡导环保驾驶,鼓励燃油机动车驾驶人在不影响道路通行且需停车三分钟以上的情况下熄灭发动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第六十九条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具体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进行资源化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