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对肺部结节检查的价值对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对肺部结节检
查的价值对比分析
摘要:对比分析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检查肺部结节的疗效及差异,为临床上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根据研究表明肺部结节中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都表现出合理性,其中前2种CT能有效降低射线强度,但是漏诊率较后者高。
由于不同扫描方式获得的图像质量不同,因此对于同一种病变来说,这两种扫描方式对于病人胸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低剂量CT 常规剂量CT 肺部结节
1 引言
肺结节在肺部疾病中发病率较高,且该病初期的临床症状是不典型的,在常规诊治中常被误诊;并且肺结节又可以分为肺炎结节、肺癌结节和结节瘤,一旦发生误诊就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
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技术及图像处理软件的发展,肺癌小结节在常规体检人群中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CT扫描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肺结节患者的诊断实践,但无论常规剂量或低剂量CT扫描所得图像清晰度均显着影响最终肺部结节疾病的临床诊断结果。
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更为高效,安全的非侵入性影像检查方法,从而提高肺癌检出率,改善肺癌预后情况。
1.2 研究现状
对比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之间的利弊,以促进对患者检查质量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这些研究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对后续医学研究起到有力支持。
通过各种检查设备及条件的互证,保证CT低剂量扫描对病灶检出率的综合评价。
1.3 研究意义
低剂量CT扫描结果显示总体优良率和常规剂量组比较无显着差异,说明低
剂量CT扫描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而对肺结节的检出率没有显着影响。
不论
低剂量组或常规剂量组研究都显示结节有病变边缘结构如分叶征,毛刺征和胸膜
凹陷征,病变内部有空洞,空泡和钙化等细支气管征出现,而结节内部结构清晰,表现出特殊结构特征。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与综合评价,认为根据人体
结构特点及生理机能的变化来制订个体化的健康管理计划,是未来的一个研究趋势。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实习医院选择60例住院肺炎患者,平均年龄在三十到六十岁左右,男女
人数分别为30例,对其分别进行低剂量 CT扫描及常规剂量 CT扫描,根据图像
进行对比研究。
2.2 检查方法
低剂量CT的扫描参数:50m As。
常规剂量CT的扫描参数:120m As。
经加
工后获得需要的图形、文字和其他资料。
在软片上保存获取的影像。
在软件设置
扫描参数后实现不同物料扫描操作。
2.3 研究指标
采用肺结节CT扫描比较分析常规剂量与低剂量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对病灶
形态,毛刺征,钙化,分叶征等形态学特征以及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胸膜凹
陷征等形态学特征及在质量评价中的效果;以尽可能降低射线损伤为原则,选取
适当剂量学标准并制定相关指标为影像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
参数,比较差异程度及相关程度,找出最佳照射剂量。
通过正常组与病变组的比
较可推测其放射敏感性及影像学特征均有明显不同。
2.4 统计分析
两组患者CT扫描图像质量比较,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优良率无显着性差
异(P>0.05)。
两组患者肺结节各形态学特征占比的比较,与低剂量组比较,常规剂量组在
叶征,支气管征,毛刺征,空泡征,钙化征,血管集束征和胸膜凹陷征上表现出
类似特点,且差异不显著(P>0.05)。
两组患者CT扫描肺结节性质占比的比较正常对于肺癌,结核增殖灶,肺转
移瘤,炎性结节及定性困难结节,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无显着差异(P>0.05)。
比较两组患者辐射有效剂量,低剂量组有效剂量为( 1.31+0.89 )mSv,常规剂量
组为( 2.57+1.05)mSv,低剂量组明显小于常规常规组(t= 145.509,P<0.05)。
3结果
两组患者CT扫描图像质量的比较,常规剂量组CT扫描图像质量与低剂量组
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4讨论
4.1 肺部结节的影像学表现
局灶性、类圆形、实性或次实性肺影密集。
病灶边缘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或浆
细胞,巨噬细胞堆积。
镜下见肺组织表现为纤维母细胞大量增生或小血管膨胀充
血并伴有肺泡壁明显增厚。
病变位于小叶间隔内,可见到小灶性炎变区。
随病变
扩展支气管腔内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产生不一。
有的出现胸膜粘连,甚至出现
胸水。
4.2 部分病例分析
低剂量CT对病例的分析,CT扫描剂量小,图像品质无明显不良影响。
常规
剂量CT对病例的分析使用标准剂量CT扫描后图像质量有改善。
常规剂量CT扫
描技术对于肺实变及弥漫性肺部病变图像质量改善不明显,故二者诊断精度相当。
4.3 使用低剂量CT和常规剂量CT检查的优缺点
使用低剂量CT检查的优点,通过优化扫描参数,调节管电流,管电压及低剂量CT,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使肺部病变检测能力及诊断结果得到改善,达到普通胸部CT不可比拟的效果。
使用低剂量CT检查的缺点,限制了低剂量CT的检查范围,其核心理念在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管电流以减少辐射,以满足图像诊断的需求。
使用常规剂量CT检查的优点与低剂量CT相比较,它在适用范围,影像质量等方面都有更广,更显着的特点;同时该技术可实现肺部病变的三维立体成像,给临床带来直观图像信息及高精度病理结果。
使用常规剂量CT检查的缺点,尽管常规剂量CT在应用范围上相对于低剂量CT更为广泛,但其参数却比低剂量CT 高出至少5~6倍,这一点不容忽视。
对疾病诊断有显著优势。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发现肺部有结节后,不论采用低剂量CT或常规剂量CT均可造成误诊,漏诊乃至不良后果:当前,CT技术诊断肺部结节有一系列复杂棘手的问题,需探索更有效、更准确的诊断手段。
5小结
针对肺结节患者,应用微量CT扫描方案既能得到高质量的影像,又对诊断效果产生不了任何不利影响,故在临床上有较大应用价值。
现有的研究证实采用三维重建能够精确显示肺结节的部位,形态和密度,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肺癌筛查的效率与准确性,需要对该检查方式安全性与可靠性予以高度关注,以保障患者健康与安全。
参考文献
[1]韩永建,唐言,毕万利,第二代双源CT肺部Flash模式在婴幼儿肺部CT 检查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4):523-526
[2]王宏,李小龙,吴坚等淋巴管肌瘤病的肺部CT表现[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9):655-657
[3]孙巨,郑春明,杜金梁,低剂量螺旋CT胸部检查140例分析[J].中国煤
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8(7):352
[4]武杰,马晓伟,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高危人群筛查的价值[J].中国现代
医生2016,21(31):279.
[5]程传明,冯强,于洪,等。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孤立型细支气管肺
泡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11(2):732.
[6]周荣康,螺旋CT[J].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2-48.
[7]唐秉航,多层螺旋CT原理和临床应用[J],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89.
[8]王敏杰,王培军,田建明等。
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应用价值[J]中
华放射学杂志,2002,36(6):761-762.
[9]史燕杰,张晓锦,李剑颖,等,多排低剂量螺旋 CT 鉴别肺结节:两种
重建层厚比较[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11(8):1477-1480.
发表论文来源:2023届毕业论文
作者简介:
姓名:王乃栋性别:男民族:汉学历:全日制本科研究方向:影像学
指导教师:梁志秀职称:讲师学位: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