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化学必修2《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2、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石油的炼制乙烯...》413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共5页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莫小杰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苯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的内容。

初中化学简单介绍了解甲烷、乙醇、乙酸等有机化合物,在高一也刚刚重点学习了饱和烃代表物甲烷和不饱和烃烯烃的代表物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可以说苯是高中化学必修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由链烃向环烃的转折,学习了本节内容之后,有机化合物烃的知识将较为完整。

对苯分子结构进行教学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掌握在有机物学习中,一定要抓住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

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基础》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甲烷和乙烯的性质,具备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基本能力。

可以根据分子式的特点,推断出可能的结构简式样并能够根据实验验证结构简式的正误。

由学生自己推断、实验、验证等。

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支性,而且还使他们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苯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并用以解释苯在实验与生活中的用途;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对苯分子结构、可能具有的性质提出多种假设,并设计实验加以证实或证伪;认识有机物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苯的性质和分子组成及结构的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多向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通过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参与苯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深化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一步发展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苯的结构的探究,培养学生以事实为依据,养成严谨求学的态度和尊重科学的品质及创新精神;体会想象力、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认识技术的更新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了解苯的化学性质。

难点: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和苯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
第3页
共5页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引入】展示快干漆:刷漆工人坐在刚刷过的油漆上面,仔细观察有什么地方与你日常生活中不符?
今天我们来认识快干漆中的溶剂——苯。

观看图片
产生疑问
激发学生兴趣


【设疑】在快干漆中,体现了苯什么性质,苯还有些什么物理性质呢?
探究活动一
认识苯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纯净的苯
【实验探究】观察苯的色、态,小心闻其气味并推测苯可能的物理性质设计必要的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将2ml
液态苯放入试管,然后加入4ml水振荡,观察溶解情况及苯层的位置
动手实验
归纳总结
让学生直观感知苯


【设疑】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分子式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你能写出苯的结构可能有哪些吗?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名称
甲烷
乙烯

分子式
CH4
C2H4
C6H6
结构简式
CH4
CH2=CH2
?
讨论、板演
(1)若苯为链状的可能结构:
(略)
(2)若苯为多环的可能结构:
(略)
以先备知识为基础,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动手写出多种多样的结构式
1.巩固有机物中碳四价理论;
2.巩固C-C和C=C的结构;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4页
共5页
探究活动二
探究苯分子的可能结构
【提出假设】若是上述(1)中的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1)在2ml苯中加入1mlKMnO4溶液,观察现象
(2)在2ml苯中加入1ml溴水,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苯分子结构中没有碳碳双键
【设疑】既然苯不是链状的那是多环状中的那一个呢?还是都不是呢?
【展示】投影科学史话(附1)
【讲解】凯库勒式的局限性(附2)
学生实验
记录现象
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将自己画出的结构与实验事实相违背的一一舍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掌握科学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科学知识的真理必须经过辛苦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才可获得。

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信念


【设疑】苯的化学性质如何?根据讨论,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可以推测:苯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第5页
共5页
探究活动三
探究苯的化学性质
【讨论】在化学反应中苯分子的化学键可以断开的方式可能有几种?
【演示】动画演示:(1)苯与液溴的反应、(2)苯的硝化反应、(3)苯与氢气在镍的存在下加热反应
实验演示:苯在空气中的燃烧
【得出结论】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1、苯分子中碳氢键断开
2、苯分子中碳碳键完全断开,成链状结构
3、苯分子中碳碳键不完全断开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探索、讨论的的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反馈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从知识方面和方法方面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