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石灰吟》课件(共23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积累
于谦“两袖清风”的故事
一次于谦进京奏事,同僚劝他说:“你不献一些金银珠 宝攀附权贵,也应该带一些土特产送点人情啊。”于谦 笑着举起两袖,,风趣说道:“带有清风!”从此, “两袖清风”的成语便流2.收集咏物诗。
板书设计
托物
石灰吟
言志
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浑不怕 留清白
赏析古诗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是对前三句的总结,也是诗人绝对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誓言。
赏析古诗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状物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喻人
主旨概括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古诗。诗人以石灰作 喻,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坚贞不渝的高尚品 格。
解题
石 灰 吟 “吟”是吟诵之意。
赞颂石灰。
走进生字
chuí

锤子
záo

确凿
fén

焚烧
走进古诗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自由朗读
走进古诗
有感情地 朗读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赏析古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这两句表面写石灰的烧制过程,实际关照人坚强坚韧的 品格。
赏析古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万”是虚指,表示捶打的次数很多。
赏析古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若等闲”写出了石灰的态度,同时这也是诗人的心声: 无论面对怎样的严酷考验,都能从容自如,处之淡然。
赏析古诗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两句抒发志向,表明诗人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 心性。
赏析古诗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身碎骨”是“烈火焚烧”的必然结果。暗指不怕牺 牲,立志要做一个纯洁清白的人的决心。
赏析古诗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二字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指 诗人自己高尚的情操。
节奏
走进古诗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字词解释
①等闲:平常。 ②浑:全,全然。 ③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走进古诗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意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捶打才能从深山 里开采出来。 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 事。 即使石灰石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 因为它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石灰吟
导入
同学们,关于石灰大家了解多少? 今天要学习一首关于石灰的古诗
诗人简介
于谦(1398—1457)
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 明朝政治家、 军事家、民族英雄。 《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与 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代表作品有《北风吹》、《上太行》等。
写作背景
相传有一天,于谦来到一座石灰窑前,观察师傅们 烧制石灰的过程。当他看到原本青黑色的山石在烈火的 焚烧下变成白色石灰时,深有感触,便写下这首诗,也 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
持身清白 坚贞不屈
谢 谢 观 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