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前 3-4,3-5 选修部分练习50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选修部分选择题训练50题08/03/28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三棱镜观察太阳看到彩色光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变换频道的
(E)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造成的
(F)圆屏阴影阴影中心的亮斑(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造成的
(G)在阳光照射下,电线下面没有影子,是光的衍射现象造成的
(H)大量光子的行为能明显地表现出波动性,而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I)频率越低、波长越长的光子波动性明显,而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光子的粒子性明显(J)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紫光,则条纹间隔变宽
(K)据光子说,光子的能量是与频率成正比的,这说明了光的波动性与光的粒子性是统一的产物。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D)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
(E)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核子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
(F)黑体的热辐射实际上是电磁辐射
(G)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H)康普顿发现了电子(I)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J)贝克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K)伦琴发现了X射线
3.如图所示,MN是暗室墙上的一把直尺,一束宽度为a的平行
白光垂直射向MN.现将一横截面积是直角三角形(顶角A为300)
的玻璃三棱镜放在图中虚线位置,且使其截面的直角边AB与MN
平行,则放上三棱镜后,射到直尺上的光将 ( )
A.被照亮部分下移 B.被照亮部分的宽度不变
C.上边缘呈紫色,下边缘呈红色 D。
上边缘呈红色,下边缘呈紫色
4.如图所示,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轴上a、b两点相距l2m.t=0时a点为波峰,b 点为波谷t=0.5s时a点为波谷,b点为波峰,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长可能是8m
C.周期可能是0.5s D.波速可能是24m/s
5.以下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爱因斯坦用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B.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
C.普朗克在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
外
内
D .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于原子系统上,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
6.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中,大量采用环保新技术,如场馆周围的路灯用太阳能电池供电、洗浴热水能过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等.太阳能产生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其反应方程是( )
A .411H →42He+201e
B .147N+42He →178O+11H
C .23592U+10n →13654Xe+ 9038Sr+1010n
D .23892U →23490Th +42He
7.图表示一个向右传播的t=0时刻的横波波形图,已知波从0点
传到D 点用0.2s. 该波的波速为 m/s ,频率为 Hz ;
t=0时,图中“A 、B 、C 、D 、E 、F 、G 、H 、I 、J ”各质点中,
向y 轴正方向运动的速度最大的质点是 .
8. 以下是有关波动和相对论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
有 .
A .单摆的摆球振动到平衡位置时,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B .光速不变原理是: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C .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介质质点将沿波的传播方向做匀速运动
D .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则振动加强区域与减弱区域交替变化
E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
F .夜视仪器能在较冷的背景上探测出较热物体的红外辐射
G .如图为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的图象,波速为5rn/s ,则经1.5s 质点A 处于波峰置
H .弹簧振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是sin 2x t π=,则在0.3s~0.4 s 的时间内,振子
的速率在增大
9.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 其中正确的有
A .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
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B .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C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
D .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
E .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F .用α粒子轰击铍核(94Be )
,可以得到碳核(12
6C )和质子 G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
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H .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交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变大
10.光导纤维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
以下关于光导
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全反射
B .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全反射
C .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折射
D .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相同,外套的材料有韧性,可以起保护作用
11.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要先保证碰撞前后的总动能不变化,才能找到
小车的质量与速度乘积的总和不变化。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C.牛顿定律可以用物体动量的变化率来表示。
D.普朗克根据能量子假说的观点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且公式与实验非常吻合,揭示了微观世界量子化的观点。
E.当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波长越短,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F.当氢原子吸收光子后,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能量增加
12 .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B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 .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13.已知氢原子的能级规律为E1=-13 . 6eV E2=-3 . 4eV 、E3=-1 . 51eV 、 E 4=-0 . 85eV .现用光子能量介于 11eV~12 . 5eV 范围内的光去照射一大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照射光中可能被基态氢原子吸收的光子只有 1 种
B .照射光中可能被基态氢原子吸收的光子有无数种
C .激发后的氢原子发射的不同能量的光子最多有 3 种
D .激发后的氢原子发射的不同能量的光子最多有 2 种
14 .将铁丝圈在肥皂水中醮一下,让它挂上一层薄薄的液膜,液膜竖直放置时,由干重力作用,上面薄、下面厚.在酒精灯里的酒精中溶解一些食盐,火焰就能发出明亮的黄光,用其照射液膜,液膜反射的光使我们观察看到火焰的像,而且像上有
明暗相间的条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些条纹是水平的
B .这些条纹是竖直的
C .这些条纹是液膜前后两表面反射的光叠加而形成的
D .这些条纹是光反射后出现偏振光而形成的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潜水员斜向上看岸边物体时,看到的物体的像将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低B.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通信手段,它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来传播信息
C.玻璃杯裂缝处在光的照射下,看上去比周围明显偏亮,是由于光的全反射
D.海市蜃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海面上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折射率大
16.在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激光有较好的相干性
B.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不容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C.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D.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因此辐射光子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
17.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沿水平直线传播时某时刻的波形图,其波长为4m,若图中A点经过0.5s第一次到达下方最大位移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波向右传播,波速为2m /s
B .若波向右传播,波速为6m /s
C .若波向左传播,波速为2m /s
D .若波向左传播,波速为6m /s
18.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 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
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 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侧是红色光,b 侧是紫色光
B .在真空中a 侧光的波长小于b 侧光的波长
C .三棱镜对a 侧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 侧光的折射率
D .在三棱镜中a 侧光的传播速率大于b 侧光的传播速率
19.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γ射线是原子核衰变过程中受激发的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的
B .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现象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C .治疗脑肿瘤的“γ”刀是利用了γ射线电离本领大的特性
D .某个平面镜反射光的能量为入射光能量的80%,即表示反射光光子的数量是入射光光
子数量的80%
20.现在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是由于太阳内部氢核聚变产生的,大约在40亿年以后太阳
内部将会启动另一种核反应,其核反应方程为:C He He He 126424242→++,到那时太阳向外
辐射的能量是由上述两种核反应共同产生的.已知 He 4
2的质量为m 1,C 126的质量为m 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3m 1>m 2
B .3m 1<m 2
C .3m 1=m 2
D .m 1=3m 2
20.Th 234
90 (钍)具有天然放射性,能放出一个β粒子而变为Pa 23491(镤).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 Th 234
90核比Pa 23491核少1个质子 B . Th 23490核与Pa 23491核的中子数相等
C .精确地讲,一个Th 23490
核的质量比一个Pa 23491核的质量小 D .精确地讲,一个Th 23490
核的质量比一个Pa 23491核与一个β粒子的质量之和大 21.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用电磁波照射某原子,使它从能量为E 1的基态跃迁到能量为E 2的激发态,电子动能
减小,原子电势能增大,原子能量不变
B .用电磁波照射某原子,使它从能量为E 1的基态跃迁到能量为E 2的激发态,则该电磁
波的频率等于(E 2-E 1)/h
C .原子处于称为定态的能量状态时,虽然电子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D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n=4能级轨道向低能级轨道跃迁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8种
22.按照相对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火箭对地速度为v ,火箭“迎着”光飞行时在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为v c +
B .若火箭对地速度为v ,火箭“追赶”光飞行时在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为v c -
C .揭示了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其运动质量总要大于静止质量
D .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相互关系,说明质量变成了能量
23.如图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
生产的装置,放射源能放射出α、β、γ 三种射
线。
根据设计要求,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mm 厚的
铝板。
那么,在三种射线中哪种射线对控制厚度
起主要作用 ( )
A .α射线
B .β射线
C .γ射线
D .α、β、γ射线都行
24.下列核反应中属于核聚变的是: ( )
A .23411120H H He n +→+
B .234
234090911Th Pa e -→+ C .U 23592+n 1
0→Xe 13954+Sr 9538+n 210
D .9412
14260Be He O n +→+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电磁波中最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的是γ射线
B .少数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
C .吸收光谱中有许多暗线,是由于高温物体中缺少相应的元素
D .在电磁波谱中,X 射线与γ射线有很大一部分重叠区域,因此二者产生的机理应该是一样的
26.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B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
C .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 .铀核(23892U )衰变为铅核(20682Pb )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
27.两列频率相同的声波,在空气中相遇发生干涉时,( )
A. 振动加强的质点的位移总是最大,不随时间而变化
B. 在某一时刻,振动加强的质点的位移可能小于振动减弱的质点的位移
C. 振动加强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不断变化
D. 振动减弱质点的振幅一定小于振动加强质点的振幅
28.在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托马斯∙杨的干涉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B.卢瑟福根据α粒子的散射,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C.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9.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保持该单色光的频率不变,并使它的光强减弱,则( )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C.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
D.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30.由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知( )
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可同时产生α射线和β射线
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产生的新核的化学性质不变
C.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跟它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D.放射性元素发生正电子衰变时,产生的新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减少l
31.关于多普勒效应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和波源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
C.甲乙两列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低于他所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
D.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所接受到的来自于遥远星系上的某种原子光谱,与地球上同种原子的光谱相比较,光谱中各条谱线的波长均变长(称为哈勃红移),这说明该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
32.为了观察晶体的原子排列,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用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成像(出于电子的物质波波长很短,能防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因此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高);(2)利用X 射线或中子束得到晶体的衍射图样,进而分析出晶体的原子排列.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的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比原子尺寸小得多
B.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运动的速度应很小
C.要获得晶体的X 射线衍射图样,x 射线波长要远小于原子的尺寸
D.中子的物质波的波长可以与原子尺寸相当
33.如图所示,a 和b 两束光平行射人一半圆柱体玻璃砖,且人射
光线与AOB 面垂直,若从圆面射出时,两束交于P 点,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 .在同一玻璃中,a 光传播速度大
B .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 、b 光做实验,a 光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C .若a 光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第三轨道向第二轨道跃迁时产生的,则b 光可能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第四轨道向第三轨道跃迁时产生的
D .若b 光照射某一金属恰能发生光电效应,那么a 光照射该金属时,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34.氢原子从其他能级向量子数为2的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光谱称为巴尔末系,其波长λ遵循以下规律:⎪⎭⎫ ⎝⎛-=221211
n R λ,对此公式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A .公式中n 可取任意值,故氢光谱是连续谱
B .公式中n 只能取整数值,故氢光谱是线状谱
C .n 越大,所发射光子的能量越大
D .公式不但适用于氢光谱,也适用于其他原子的光谱
3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立方体容器,其中的S 为一点光
源,MN 为一平面 镜.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在天花板PM 上形
成一光斑,现要使这一光斑的面积变小些,下面措施中可行的是( )
A .将点光源s 向
B 移动一小段距离
B .将点光源s 向A 移动一小段距离
c .将点光源s 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
D .在容器中装进深度如虚线所示的水
36.据调查每年有280万人直接或者间接死于装修污染,装修污染已经被列为“危害群众最大的五种环境污染”之一。
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的花岗岩、大理石等装修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氡的半衷期为3.8天,若取4个氡核,经过7.6天就只剩下一个氡原子核了
B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C .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
D .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37.1951年,物理学家发现了“电子偶数”.所谓“电子偶数”,就是由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绕它们的质量中心旋转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
已知正、负电子的质量均为e m ,普朗克常量为h ,光速为c .若正、负电子是由一个光子和核场相互作用产生的,且相互作用过程中核场不提供能量,则( )
A. 此光子的频率必须大于h c m v 2e 0=
B. 此光子的频率必须大于h
c m v 2
e 02= 38.在匀强电场里有一个原来速度几乎为零的放射性碳14原子核,某时刻它发生衰变放射出一个粒子,其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初速度方向均与电场方向垂直,且经过相等的时间所形成的径迹如上图所示(a 、b 均表示长度)。
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可能是( )
A 、14
410
624C He Be →+ B 、14014
615C e B -→+ C 、14
14617C e N -→+ D 、14212
615C H B →+
39.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
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标志牌上的字特
别醒目。
这种“回归反光膜”是用球体反射原件制成的,如图所
示,反光膜内均匀分布着直径为10µm 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为3,为使入射的车灯光线经玻璃珠折射→反射→再折
射后恰好和入射光线平行,则第一次入射时的入射角应是 ( )
A .15°
B .30°
C .45°
D .60°
40.取一横截面积是3×10-2m 2
的不高的圆筒,筒内装水0.6kg ,用它来测量射到地面的太阳能. 某天中午在太阳光照射下2min 后,水的温度程式高了1℃.已知射到大气顶层的太阳能只有约42%的到达地面,另外约58%被大气吸收或反射而未到达地面. 设直射到水面
的太阳能均被水吸收,则太阳辐射的功率最接近于下列的哪一个值(太阳与地球间距离约为1.5×1011m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 ) A .1.2×1026J/s B .4.7×1026J/s C .2.8×1028J/s D .5.5×1028J/s
41.右图是氢原子第1、2、3能级的示意图。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了一个光子a 后,从基态跃迁到第3能级。
然后该氢原子自发地放出一个光子b 后,由第3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接着又自发地放出一个光子c 后,由第2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
设a 、b 、c 三个光子的频率依次为ν1、ν2、ν3,波长依次为λ1、λ2、λ3,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a 、b 、c 三个光子都是可见光光子 B.ν1=ν2+ν3 C.λ1=λ2+λ3 D.ν1>ν2>ν3 4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 .水面油膜上的彩色花纹中,相邻的绿色条纹与蓝色条纹相比较,绿色条纹处比蓝色条纹处的油膜要薄一些
C .水中的鱼看岸上的物体时,它看到的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高一些
D .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43.有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 ①2411Na →2412Mg+01-e ②23592U+10n →14156Ba+9236Kr+310n
③19
9F+42He →2210Ne+11H ④32He+21H →42He+11H 上述核反应依次属于:
A .衰变、人工转变、人工转变、聚变
B .裂变、裂变、聚变、聚变
C .衰变、衰变、聚变、聚变
D .衰变、裂变、人工转变、聚变
44.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将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将采用全玻真空太阳能集热技术。
太阳能的产生是由于太阳内部所发生的一系列核反应形成的,其主要的核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 )
A .e He H 0
1421124+→; B .H O He N 111784214
7+→+;
C .n Sr Xe n U 1090381365410235
9210++→+; D .He Th U 422349023892+→。
45.在防治“非典”期间,在机场、车站等交通出入口,使用了红外线热像仪.红外线热像仪通过红外线遥感,可检测出经过它时的发热病人,从而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关于红外线热像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红外线进行检测,主要是因为红外线光子能量小,可以节约能量
B.红外线热像仪通过发射红外线照射人体来检测
C.红外线热像仪同时还具有杀菌作用
D.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而且物体在不同温度下发射的红外线的频率和强度不同
46.许多物理现象在科学技术领域得到了应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医院里常用X 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
B .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应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
C .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感、遥控主要是因为红外线的波长大,不容易发生衍射
D .明线光谱和暗线光谱都可以用来分析物质的组成成分
47.在坐标原点的波源S 产生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400m/s 。
已知t=0时,波刚好传播到x=30m 处,如图所示.在x=400m 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S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
B.x=30m 处的质点在t=0.5s 时位移最大
C.x=20m 处的质点的振动频率是40Hz
D.接收器在t=1s 时才能接收到此波
48.在实验室可以做“声波碎杯”的实验,用手指轻弹一只酒杯,可以听到清脆的声音,测得这声音的频率为500Hz ,将这只酒杯放在两只大功率的声波发生器之间,操作人员通过调整其发出的声波,就能使酒杯碎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操作人员一定是把声波发生器的功率调到很大
B .操作人员一定是使声波发生器发出了频率很高的超声波
C .操作人员一定是同时增大了声波发生器发出声波的频率和功率
D .操作人员可能只将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调到500Hz
49.图为一横波发生器的显示屏,可以显示出波由0点从左向右传播的图像,屏上每一小格长度为1cm 。
在t =0时刻横波发生器上能显示的波形如图12所示。
因为显示屏的局部故障,造成从水平位置A 到B 之间(不包括A 、B 两处)的波形无法被观察到(故障不影响波在发生器内传播)。
此后的时间内,观察者看到波形相继传经B 、C 处,在t =5.5秒时,
观察者看到B 处恰好第三次出现波谷,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
A . 该波的振幅为10cm
B .该波的波长为12cm
B . 该波的周期为2秒
D .在t =5.5秒时,C 处应显示为波峰
50.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s 1与S 2发出的两列机械波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某时刻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处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的质点振动一定最强
B .处于波谷与波谷相遇处的质点振动一定最弱
C .振动最强的质点的位移始终最大,大小为每一列波振幅的2倍
D .振动最弱的质点就是该时刻处于波峰与波谷的交点。
除此之外没有
其它质点
高三选修部分选择题训练50题 (答案)
1.BEHIK
2、DFGIJK
3、AD 4.BD 5. AD 6. A 7.10m/s ,2.5HZ, D 8. BEFGH 9. BCDGH
10.A
B 6 12 18
24 0 0 5 -5 C
11.BCD 12.AB 13. AC 14.AC 15.BC 16.C 17.BC 18.B 19.D 20.A 21.BC 22.C 23.B 24.A 25.B 26.BC 27.BCD 28.A 29.A 30.CD 31.BC 32.D 33.A 34.BC 35.A 36.B 37.B 38.A 39.D 40.B 41.B 42.CD 43.D 44.A 45.D 46.D 47.A 48.D 49. BCD 5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