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英语下册(人教版)Unit8第3课时(SectionB1a1d)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通过听力练习,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通过阅读练习,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推理文章的能力。
3.通过口语交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互助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章节的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自己的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以及通过听力、阅读练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难点: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如何灵活运用一般现在时,以及如何从听力材料中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准确理解文章细节。
2.重点: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英语进行讨论和展示的能力。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英语学习保持较高的兴趣,但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5.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但在分工和互助方面仍有待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分工、相互支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小组合作作业:
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日常习惯的问卷调查,收集并分析数据,下节课向全班同学汇报调查结果。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注重作业质量,提高自身语言能力。
2.家长协助督促,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5.课后巩固与拓展:
(1)布置与课堂学习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更多关于日常习惯的中西方差异,拓宽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组关于日常作息时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sleep? 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交流能力。
2.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1)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真实场景,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家人或朋友的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并以英语进行汇报。
3.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教学方法:采用练习法、情境模拟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一般现在时和日常习惯的描述方法。
2.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评价。
2.学生在听力方面,对于速度较慢、语调简单的听力材料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但面对稍快的语速和复杂语境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提高听力材料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听力策略。
3.在阅读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但阅读速度和准确性仍有待提高。本章节可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快速获取文章主旨和细节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2.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日常习惯和作息时间。
3.能够通过听力练习,提高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流。
4.能够运用阅读策略,如预测、扫描、略读等,快速获取文章主旨和细节信息。
5.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用英语进行讨论和展示,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方法培养英语学习能力:
2.教学活动设计:教师通过讲解、举例、互动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的用法,以及如何运用所学词汇描述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
3.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的用法,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4.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互动问答法、举例法,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新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讨论,用英语描述自己的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如“我的生活习惯”分享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与作息时间相关的动画、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
2.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挑选一个话题,如“Morning habits”、“Evening habits”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用英语进行表达。
3.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4.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法、讨论法,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互相交流。
3.阅读作业:
(1)阅读一篇关于日常习惯的英文文章,并完成文章后的练习题,以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从网络或英文报纸、杂志中寻找关于日常习惯的有趣信息,制作一份英文手抄报,与同学分享。
4.观察与思考作业:
观察身边的亲朋好友,了解他们的日常习惯,思考以下问题:“How do our habits affect our health and daily lives? Can we change our habits to improve our lives?”,并将观察和思考结果以英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七年级英语下册(人教版)Unit8第3课时(SectionB1a1d)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能够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如:sleep, wake, go to bed, get up, morning, night, exercise, habit等,描述自己的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
难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如何合理分工、有效沟通,以达到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目标。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和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强化语言表达。
(2)设计不同难度的听力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培养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的技巧。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听力、阅读、口语等,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活动设计:教师设计பைடு நூலகம்下练习:
(1)听力练习:播放一段关于作息时间的对话,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2)阅读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日常习惯的文章,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3)口语练习:学生两人一组,模拟真实场景,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2.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关心和帮助他人。
4.培养学生具备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共同成长。
5.增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习惯。
3.教学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教学方法:采用总结法、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反思,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1)完成课本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包括填空、选择、匹配等题型,以巩固词汇和语法知识。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日常交流。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的内容,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对于一般现在时态的掌握已有一定基础,但在实际运用中仍需加强。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需着重引导学生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
(2)根据课堂讨论的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或家人日常习惯的英文短文,要求使用一般现在时,不少于60词。
2.口语作业:
(1)与家人或朋友进行英语对话,询问并描述彼此的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录制一段对话视频,以供课堂分享。
(2)选取一个日常习惯的话题,如“Healthy Eating Habits”或“Exercise Habits”,准备一段英文演讲,下节课进行展示。
2.教学目的:通过图片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日常作息时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法、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一般现在时,描述自己的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重点词汇包括:sleep, wake, go to bed, get up, morning, night, exercise, habit等。
2.通过阅读练习,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推理文章的能力。
3.通过口语交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互助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章节的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自己的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以及通过听力、阅读练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难点: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如何灵活运用一般现在时,以及如何从听力材料中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准确理解文章细节。
2.重点: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英语进行讨论和展示的能力。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英语学习保持较高的兴趣,但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5.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但在分工和互助方面仍有待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分工、相互支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小组合作作业:
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日常习惯的问卷调查,收集并分析数据,下节课向全班同学汇报调查结果。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注重作业质量,提高自身语言能力。
2.家长协助督促,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5.课后巩固与拓展:
(1)布置与课堂学习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更多关于日常习惯的中西方差异,拓宽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组关于日常作息时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sleep? 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交流能力。
2.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1)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真实场景,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家人或朋友的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并以英语进行汇报。
3.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教学方法:采用练习法、情境模拟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一般现在时和日常习惯的描述方法。
2.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评价。
2.学生在听力方面,对于速度较慢、语调简单的听力材料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但面对稍快的语速和复杂语境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提高听力材料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听力策略。
3.在阅读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但阅读速度和准确性仍有待提高。本章节可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快速获取文章主旨和细节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2.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日常习惯和作息时间。
3.能够通过听力练习,提高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流。
4.能够运用阅读策略,如预测、扫描、略读等,快速获取文章主旨和细节信息。
5.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用英语进行讨论和展示,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方法培养英语学习能力:
2.教学活动设计:教师通过讲解、举例、互动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的用法,以及如何运用所学词汇描述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
3.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的用法,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4.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互动问答法、举例法,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新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讨论,用英语描述自己的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如“我的生活习惯”分享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与作息时间相关的动画、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
2.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挑选一个话题,如“Morning habits”、“Evening habits”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用英语进行表达。
3.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4.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法、讨论法,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互相交流。
3.阅读作业:
(1)阅读一篇关于日常习惯的英文文章,并完成文章后的练习题,以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从网络或英文报纸、杂志中寻找关于日常习惯的有趣信息,制作一份英文手抄报,与同学分享。
4.观察与思考作业:
观察身边的亲朋好友,了解他们的日常习惯,思考以下问题:“How do our habits affect our health and daily lives? Can we change our habits to improve our lives?”,并将观察和思考结果以英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七年级英语下册(人教版)Unit8第3课时(SectionB1a1d)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能够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如:sleep, wake, go to bed, get up, morning, night, exercise, habit等,描述自己的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
难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如何合理分工、有效沟通,以达到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目标。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和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强化语言表达。
(2)设计不同难度的听力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培养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的技巧。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听力、阅读、口语等,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活动设计:教师设计பைடு நூலகம்下练习:
(1)听力练习:播放一段关于作息时间的对话,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2)阅读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日常习惯的文章,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3)口语练习:学生两人一组,模拟真实场景,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2.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关心和帮助他人。
4.培养学生具备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共同成长。
5.增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习惯。
3.教学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教学方法:采用总结法、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反思,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1)完成课本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包括填空、选择、匹配等题型,以巩固词汇和语法知识。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日常交流。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的内容,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对于一般现在时态的掌握已有一定基础,但在实际运用中仍需加强。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需着重引导学生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
(2)根据课堂讨论的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或家人日常习惯的英文短文,要求使用一般现在时,不少于60词。
2.口语作业:
(1)与家人或朋友进行英语对话,询问并描述彼此的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录制一段对话视频,以供课堂分享。
(2)选取一个日常习惯的话题,如“Healthy Eating Habits”或“Exercise Habits”,准备一段英文演讲,下节课进行展示。
2.教学目的:通过图片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日常作息时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法、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一般现在时,描述自己的作息时间和日常习惯。重点词汇包括:sleep, wake, go to bed, get up, morning, night, exercise, habi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