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来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来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徐光宪教授,是我国理论化学和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2008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

稀土铈(Ce)元素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并产生气体。

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且Ce4++Fe2+=Ce3++Fe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Pt作阴极,Fe作阳极,电解熔融CeO2,可在阳极获得铈
B.将少量碘化亚铁溶液滴加到Ce(SO4)2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Ce4++Fe2+=Ce3++Fe3+
C.金属铈着火,可采用普通的泡沫灭火器灭火
D.金属铈可浸于煤油中保存,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要远离火种和热源
2.今有一包铁粉和铜粉混合粉末,为确定其组成,现提供4mol/L 的FeCl3溶液(其他用品略),某合作学
A.第①组溶液中c(Fe
B.第②组剩余固体是铜铁混合物
C.第④组反应后的滤液中c(Fe2+)=6 mol/L
D.原混合粉末中n(Fe):n(Cu)=3:2
3.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错误的是:
A.氢氟酸要保存在塑料瓶中
B.新制的氯水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放置在阴暗处
C.少量液溴要保存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细口瓶中,并在液溴上面加水封
D.单质碘要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4.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NaHCO3溶液中:c(H+)+2c(H2CO3)=c(CO32-)+c(OH-)
B.0.1mol/LHCN和0.1mol/L NaCN的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HCN)>c(Na+)>c(CN-)>c(H+)>c(OH-)C.0.1mol/LNa2C2O4溶液滴加HCl溶液至c(H2C2O4)=c(HC2O4-):3c(H2C2O4)>c(OH-)+c(Cl-)D.0.1mol/LNH4HSO4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pH=7:c(Na+)=c(NH4+)+2c(NH3·H2O)>c(SO42-)
5.绿原酸是咖啡的热水提取液成分之一,结构简式如下图,关于绿原酸判断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B.1 mol绿原酸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5 mol Br2
C.1 mol绿原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 NaOH
D.绿原酸水解产物均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6.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电离生成,所以严格地说纯水呈微酸性
B.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降低
C. ℃纯水中,稀酸和稀碱中
D. 是吸热过程,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随之增大
8.向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溶液中四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b−a=5,线段Ⅳ表示一种含氧酸,且Ⅰ和Ⅳ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段Ⅱ表示Br−的变化情况
B.原溶液中n(FeI2)∶n(FeBr2)=3∶1
C.根据图象无法计算a的值
D.线段Ⅳ表示的变化情况
9.实验桌上放有托盘天平、研钵、三脚架、泥三角、蒸发皿、坩埚、干燥器、酒精灯、火柴、烧杯、量筒100 mL、容量瓶、药匙、玻璃棒、石棉网、胶头滴管、坩埚钳。

从缺乏仪器和用具的角度来看,不能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A.配制0.1 mol / L 100 mL的CuSO4溶液B.萃取分液
C.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D.蒸发
10.约翰·芬恩(John fenn)等三位科学家因在蛋白质等大分子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蚕丝、羊毛、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必需和非必需之分。

C.浓硝酸溅在皮肤上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
11.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5H10O2,该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也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则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有
A.8种B.9种C.10种D.11种
12.下列气体溶解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l2溶解于水B.SO3溶解于水C.SO2溶解于水D.CO2溶解于水
13.某温度下HF的电离常数Ka=3.3×10-4 ,CaF2的溶度积常数Ksp=1.46×10-10。

在该温度下取浓度为0.31 mol·L-1的HF与浓度为0.002 mol·L-1的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0.31 mol·L-1的HF溶液的pH=2
B.升高温度或增大浓度,HF的电离平衡常数都将增大
C.两溶液混合不会产生沉淀
D.向饱和的CaF2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固体后,溶度积常数Ksp一定比之前减小
14.工业上用电解法处理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①Ni2+在弱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
②氧化性:Ni2+(高浓度)>H+>Ni2+(低浓度)
A .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4OH --4e -=O 2↑+2H 2O
B .电解过程中,B 中NaC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减少
C .为了提高Ni 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要控制废水pH
D .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 、B 两室合并,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 15.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有关物质的分类进行讨论辨析:①生铁、氯水都属于混合物 ②AlCl 3溶液、蛋白质溶液都属于溶
液 ③SiO 2、CO 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④含氢原子的盐不一定属于酸式盐。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中科大陈乾旺教授等人发明RTX 合成金刚石的新方法,化学原理为:

223Na+CO C()+C()+Na CO −−−−→一定条件
金刚石石墨(未配平) 该方法比1955年人工首次制得金刚石的旧方法容易得多。


10
1800C 1.210Pa C()C()︒⨯−−−−−−→石墨金刚石。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 B .新方法利用的是物理变化,旧方法利用的是化学变化 C .在反应①中每生成12g 金刚石需要消耗23g 金属钠 D .反应①和反应②中所得的金刚石都是还原产物
18.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 (H +)>c (OH -)的措施是 A .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B .将水加热煮沸 C .向水中通入SO 2
D .向水中加入NaCl
二、填空题
19.12 g 某有机物X 完全燃烧后生成17.6 g CO 2和7.2 g H 2O 。

(1)如果X 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具有还原性,那么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如果X 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跟金属钠、碳酸钠均能反应并放出气体,那么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如果X 是易挥发有果香气味的无色液体,并能水解,那么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4)如果X 的相对分子量为90,跟醇、羧酸都能发生酯化反应,而且两分子的X 之间互相反应生成如下环
酯:。

那么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如果X的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既具有多元醇的性质,又具有还原性,那么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二氧化硫的含量是空气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I.二氧化硫被雨水吸收后就形成了酸雨,某兴趣小组同学汲取热电厂附近的雨水进行实验。

①测得该雨水样品的pH为4.73;
②每隔1h,通过pH计测定雨水样品的pH,测得的结果如表:
(1)正常雨水的pH为5.6,偏酸性,这是因为。

(2)分析上述数据变化,你认为形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II.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做了如下实验:取标准状况下的空气1.000L(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慢慢通过足量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l2+2H2O=2HCl+H2SO4),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0.233g。

(1)过滤后,洗涤沉淀中附着的过量氯化钡的方法是。

(2)计算该空气样品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

21.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 ①生石灰,②固体氢氧化钠,③变色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CoCl2)作指示剂],④五氧化二磷,⑤无水氯化钙,⑥浓硫酸,⑦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钙)等。

(1)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填序号)。

A.①②④B.②④⑥C.①②④⑤D.全部
(2)上述②、④、⑤、⑥四种干燥剂中,其主要化学成分所属的类别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酸B.碱C.盐D.氧化物
(3)硅胶中无水氯化钴(CoC1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CoCl2•6H2O,该变化过程属于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下列气体中,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_________
A.CO2B.HCl C.NO2D.NH3 E.NO
(5)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后易失去干燥能力,其原因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2.H2O2是一种常见试剂,在实验室、工业生产上有广泛用途
Ⅰ.实验室用H2O2快速制氧,其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实验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甲乙丙丁四图所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慢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碱性越弱,H2O2分解速率越快
C.图丙表明,少量Mn 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
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2)催化剂Mn2+在反应中,改变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反应速率B.反应限度 C.反应焓变D.反应路径
E.反应活化能
F.活化分子百分数
Ⅱ.H2O2在工业上作为Fenton法主要试剂,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

在调节好pH(溶液的酸碱性)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

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时间-p-CP浓度图如下。

(3)电中性的羟基自由基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4)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5
(6)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

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常温下,向25mL0.1mol·L-1M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HA溶液,中和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MOH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2)HA的电离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mol·L-l(写出计算结果)。

(3)D点时,溶液中c(A-)+c(HA)___________ 2c(M+)(填“>”“<”或“=”);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若此时测得混合溶液的pH=a,则c(HA)+c(H+)=___________mol·L-l(用含字母a的计算表达式表示)。

24.铬是人体必需元素,如含量不足会影响糖类和脂类的代谢,过高则会引起急性中毒。

工业上往往采取下列循环工艺防止铬的污染:
完成下列填空:
(1)含Cr2O72-离子的废水在酸性条件下用Fe3O4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配平该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Cr2O72- + Fe3O4 + H+→ Cr3+ + Fe3+ + H2O
(2)工业上处理含Cr2O72-的废水时,一般将剧毒的Cr2O72-转化为Cr3+,以碳为阴极,铁作阳极,电解处理含NaCl、Cr2O72-的酸性废水。

写出电极反应: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铁做阳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⑤是可逆反应,在Na2CrO4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由黄色逐渐变成橙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Ag2CrO4和AgCl的Ksp分别为9.0×10-12、1.56×10-10,向含有相同浓度的Na2CrO4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首先生成的沉淀是__________
(5)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碱溶液,让废水的pH升至8~10,控制适当的温度,使产物中的金属阳离子全部转变为沉淀。

回收所得的Cr(OH)3,经处理后又可转变成K2Cr2O7。

纯净的K2Cr2O7常用于准确测定Na2S2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方法如下:①Cr2O72- +6I- + 14H+→3I2 + 2Cr3+ + 7H2O ②2S2O32- + I2→S4O62-+ 2I-,准确称取纯净的K2Cr2O70.294g ,配成溶液,用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25.00mL。

则Na2S2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怀来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9.HCHO CH3COOH HCOOCH3
CH2OH(CHOH)4CHO
20.I.(1)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2分);(2)2H2SO3+O2=2H2SO4(2分)。

II.(1)在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物,待水自然流下,重复两到三次(2分);
(2)2.24%(2分).
21.C B D C A 化学变化DE CaO+H2O=Ca(OH)2
22.A D A D E F 313 3 6.0 0.30 探究溶液的酸碱性(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8×10 - 6mol /(L·s)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10(大于10也对)
23.(1). MOH=M++OH-(2). 2.5×10-6(3). = (4). c(A-)>c(M+)>c(H+)>c(OH-)(5). 0.05+10a-14
24.1,6,62,2,18,31 Fe-2e-=Fe2+2H++2e-=H2↑ 让铁失去电子,生成Fe2+,提供还原剂,以便将Cr 2O72-还原成Cr3+2CrO42-+2H+Cr2O72-+H2O AgCl 0.2400mol·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