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德育课实践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德育课实践教学论文
论文摘要:德育课应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现实,实践来增强育人功能,使学生亲身体
验或感受到德育课对于自己今后的成才、就业和前途的重要的意义。

从而提高学生接受德
育的自觉性。

论文关键词:教学困境;学生状态;就业导向
毋庸讳言,现在大学生的思想普遍比较混杂、道德意识薄弱和是非辨别力较差,如果
我们的思想政治德育课被淡化、弱化或形同虚设或名存实亡,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笔者认为,应以就业为导向来解决学生的德育贫饥问题。

不少学生对德育课不太感兴趣。

不少学生为了就业盲目搜寻充填头脑的“养分”,将一些西方庸俗的自由主义、金钱
主义或享乐主义当成新潮时髦来吸吮.不知道哪些是对自己今后有用的“养分”。

这是对
就业市场需求状况的无知造成的。

众所周知,任何国家机构、企业公司或社会团体都有自
己的用人规则。

社会固然需要会做事的人,但其前提是他必须学会做人。

许多中外企业都
认为,一个无政治头脑,不能明辨大是大非的人,也不可能会明辨企业事务的是非;一个
连国家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都不想知道。

国家的基本的方针政策都不想了解.对
社会事务毫不关心的人,也不可能会关心所在的单位的事业,他能否对本单位尽职尽责值
得怀疑。

不少企业管理者认为,一个政策盲、政治盲、道德盲、社会盲,只会考虑自己利
益得失者,充其量只能在监管下利用其技能所长,而不能重用。

过去。

我们在德育课教学
手段、途径、方式的改革过程中虽然注重推陈出新.但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社会就业市场
真实信息的传输。

由于学生对德育课的偏见或误识,他们一般是抱着学技能的目的入校的.希望毕业后能够顺利地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

因此.我们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请有关企事业单位管理者讲述对员工的品德要求;结合学生的专业实习让其了解社会
对自己的期望和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要求等.使学生意识到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

懂得
了如何做人。

才能成为社会或单位所欢迎的`人。

所以德育课应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自觉自
愿地接受思想道德理念教育,增强他们学习德育理论的兴趣、热情和自觉性。

应以就业为导向来解决学生的技能残缺问题。

德育的关键是要围绕学生的技能学习展开。

国际劳工组织的技能开发专家将职业技术能力概括为三个方面:情感技能Affective,认知技能Cognitive,动作技能Psy—chomotor。

其中.情感技能主要是指职业技能工作
者在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情感与态度.包括思想意识、职业道德、安全观
念等内容。

实际上这三种技能是综合发挥作用的.情感技能在职业技术能力中起着思想牵
引性、意志力或协同力等作用。

以往不少学生以为只要能够掌握动手操作技能就行了.而
对情感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的学生经常把德育课与动作技能对立起来,认为德育内
容虚而无用,操作技能才是现实而有用的,致使原本对学生非常有用的德育失去了感染力。

为使学生认识情感技能的重要性,我们注重以就业为导向,一是采取案例教学让学生思考
有的人为何动作技能比他人更好,但工作效绩却不如他人;有的技能高手为何会被解聘淘
汰:还有的人为何会成为社会的罪人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情感技能的重要作用;二是有意
识地组织学生到就业市场去见习.学生被许多单位提出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兢兢业业、品德高尚等用人条件所触动;三是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认识到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员工光有
动作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的分析、思考或辨别优劣、美丑、是非的能力,懂得
做人的道理。

社会实践使学生明白情感技能必须在平时学习、生活和各项活动中逐渐养成。

因此.根据学生希望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提高情感技能的要求.我们将课堂教学内容顺势延
伸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之中;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或活动之中:渗
透于专业实习实践之中。

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条件,不少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内
化为自己的情感技能.运用、反映或体现于日常的学习、生活或活动之中。

事实表明.以
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认学习和掌握德育理论,有利于培养自己与就业关系密切的情感技能,并推动他们认真地去领会、运用和践行这些理论。

以就业为导向来解决学生创业意识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弱点就
是自强、自主、自立观念不强.创新思想欠缺.创业意识淡薄。

改革开拓创新和艰苦创业
是德育课必须反复强调的观点.但以往教师主要是从理论上讲如何重要,举例也大多是介
绍名人、企业、国家的创新或创业,学生听后感觉“离我太远”。

要使学生树立创新观念
增强创业意识,以就业为导向必须让学生明白社会上各个部门、行业或领域中最缺乏的是
什么样的人。

对此。

我们一是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清楚国家所提倡的建立创新型国家或建
立创新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启发学生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二是通过加
强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社会,明白企业最欢迎的人就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并了解个体创业
的方法、途径或步骤等;三是以就业为引线。

让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培养创业意识。

创业意
识的培养与学生的专业实践相联系才有意义。

我们要求在实习前,德育课教师与各专业教
师一起布置任务。

让学生自主选择依据专业或依托家庭等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项目。

在实
践中培养自力更生和创新创业精神。

让学生在就业的压力下磨炼创业意志。

体验创业的艰
辛和提高创业的能力。

总之,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学生最敏感、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就业问题来吸引学生。

不断与时俱进地改进德育课教学,使德育教学从经院殿堂中解脱出来,从单纯灌输方式中
摆脱出来。

将理论与社会用人的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就会使德育课从“要你学”转变
为“我要学”。

教学就会充满朝气、生机和活力,在培养合格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技
能型人才中充分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