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9第三单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测试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9第三单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三单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政府工作报告里的“环保强音”,见证美丽中国建设铿锵步伐。

下列提议不可行的是()
A.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B.使用清洁能源,以节约化石燃料C.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 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
2.绿色能源是人类理解的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A.风能 B.煤 C.太阳能 D.氢能源
3.“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邻水县政府正在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下列做法不利于该项工程实施的是( )
A.减少燃煤使用 B.回收废旧金属 C.大力植树造林 D.野外焚烧垃圾4.倡导“低碳”生活,从一点一滴做起.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步行代车 B.循环使用教科书 C.出门随手关灯 D.乱砍滥伐森林5.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氧化为CO2,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B.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6.“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清除污染.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 A.以氧化镁为原料制取 MgCl2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C.工业上生成乙醛:2C2H4+O22C2H4O
D.以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
7.下列物质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
①汽车尾气②石油化工废气③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④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1 / 12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8. 2015年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主题为“能见蔚蓝”,“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改变,“蔚蓝”代表我们每个人对告别雾霾、寻回蓝天的期待.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选择轻轨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
B.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
D.拒绝一次性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
9.为防止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某些场所常贴有下列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中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查看并打开门窗通风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C.用甲醛溶液浸泡猪肉延长保存时间
D.测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取出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11.南宁市人民政府规划,未来三年内将投资约176亿元打造百里秀美邑江,就要从源头上防止邑江水受到污染,下列做法容易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A.严格控制在邑江流域网箱养殖水产
B.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倡施用农家肥
C.沿江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邑江
D.污水处理厂严格按照按有关要求和技术指标集中处理生活污水
12.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具有环保意识,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者,下列做法之与之相违背的是( )
A.夏天使用空调时,把温度尽可能调低一点
B.购物回家,把塑料袋收好,以备下次再用
C.课间集体出操,随手关闭电灯
D.文明过年,不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爆竹
13.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标准不会产生影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9第三单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测试试题(含答案) 3 / 12
响的是( )
A .焚烧垃圾
B .使用含磷洗衣粉
C .汽车排放的尾气
D .用煤和石油作为燃料
14.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 .市区尽量开车出行
C .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 .化石燃料过度使用
二、填空题
15.世博园区内使用电动车,有效减少了CO 2、SO 2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会引起酸雨的是_____。

16.仔细观察下图回答:
(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2)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17.环保角度。

(1)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

A .SO 2
B . CO
C . NO 2
D . PM 2.5
(2)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

A .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 .城市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客车
C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3)放爆竹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燃放爆竹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_______(写出1条即可)。

1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
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
_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硫 B.臭氧 C.一氧化碳 D.PM 2.5
(2)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___________。

(4)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

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来止痒。

(5)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
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为预防患佝偻病,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补充人
体需要的________元素。

19.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山西省积极行动,落实整改措施,省城太原首先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缓解空气污染初见成效。

(1)为了使空气更新,天空更蓝,你作为环保小卫士,认为推广使用上述方式的好处是
______(任选一项回答)
(2)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
体种类很多,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
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

三、实验题
20.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是我们身边重要的物质。

(1)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实验。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9第三单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测试试题(含答案)
5 / 12
A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B .水的电解
C .水的净化
①关于A 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实验时红磷应足量
B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 .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 .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②B 图试管1中的气体为_________;C 图中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_和吸附。

(2)用石灰浆抹墙,一段时间后墙壁变得又白又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3)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为适应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加大对石油的开采
B .将校园里的垃圾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
C .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D .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能源
四、推断题
21.A 、B 、C 、D 四种元素,A 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最轻的气体。

B 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A 和B 可以形成A 2B 和A 2B 2两种化合物。

B 和C 形成的化合物(气体)甲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A 、B 、C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乙溶于水呈酸性。

D 是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 为_________,D 为_________。

(2)A 、B 、D 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乙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3)A 2B 2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成A 2B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五、计算题
22.火力发电厂用燃煤进行发电,由于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所以该发电厂采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大气,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 3+2SO 2+O 2 2CaSO 4+2CO 2。

若处理2 000 t 这种废气(
假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全部被吸收),理论上需要62.5 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

请回答:
(1)若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2)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9第三单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测试试题(含答案)
参考答案
1.A
【解析】A、农药化肥的使用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为防止水体污染应合理施用农药化肥,错误;B、化石燃料属不可再生能源,使用清洁能源能节约化石燃料,正确;C、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PM2.5,故要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正确;C、分类回收垃圾,可节约资源,正确。

故选A。

2.B
【解析】风能、太阳能、氢能等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它们都属于绿色能源,而煤属于化石燃料,使用会生成二氧化碳及其它污染环境的气体,故选B。

3.D
【解析】
【详解】
A.减少燃煤使用可以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硫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故不符合题意;B.分类回收废旧金属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金属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改善空气质量,吸收某些污染物等,故不符合题意;
D.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粉尘而造成空气的污染,故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解析】试题分析:A、低碳生活就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步行,少开车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合理;B、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减少生产书所消耗的能源,合理;C、出门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合理;D、森林既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减少温室效应,故乱砍滥伐森林做法不合理。

考点:考查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的判断的知识。

5.C
【解析】
【详解】
A、由题意可知,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氧化为CO2,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故A正确;
1 / 12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

故B正确;
C、由题意可知,四氧化三钴纳米棒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故C错误;
D、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故D正确。

故选:C。

6.C
【解析】
【详解】
A、氧化镁制取氯化镁需要利用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其中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没有完全被利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选项错误;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其中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没有完全被利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选项错误;
C、工业上生成乙醛,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选项正确;
D、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没有完全被利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C。

7.D
【解析】
试题分析: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石油化工废弃中可能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

故选D。

考点:环境保护
8.C
【解析】A、选择轻轨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故A正确;
B、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故B正确.
C、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故C错误;
C、拒绝一次性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故D正确;
【点评】此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空气的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措施.我们要从多方面分析总结.9.D
【解析】A、表示的是禁止燃放鞭炮;B、表示的是禁止吸烟;C、表示的是禁止烟火;D、表示的是禁止带火种。

故选D。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9第三单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测试试题(含答案)10.B
【解析】
试题分析:A、夜间厨房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以清除可燃物,防止失火,但不能开灯查看,开灯时会产生明火,容易点燃泄漏的天然气发生爆炸,故A错误;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故B正确;C、甲醛有毒,所以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猪肉延长保存时间,故C错误;D、测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应该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即可,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11.C
【解析】试题分析:A.严格控制在邑江流域网箱养殖水产,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正确;B.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倡食用农家肥,能减少水体的污染,正确;C.沿江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邑江,容易造成水体污染,错误;D.污水处理厂严格按照按有关要求和技术指标集中处理生活污水,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正确。

考点:考查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措施正误判断的知识。

12.A
【解析】A. 夏天使用空调时,把温度尽可能调低一点,浪费了电能,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与主题不符合,错误;
B. 购物回家,把塑料袋收好,以备下次再用,此方法塑料袋循环再利用,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符合主题,正确
C. 课间集体出操,随手关闭电灯,可以节约能源,符合主题,正确
D. 文明过年,不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爆竹,符合主题,正确。

故选A。

13.B
【解析】
试题分析:A、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错误,B、使用含磷洗衣粉只是会单质水体含磷过多,出现水体富营养化,不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正确,C、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等有毒物质,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错误,D、用煤和石油作为燃料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错误,故选B
3 / 12
考点:空气的污染
14.A
【解析】
【详解】
A、垃圾分类回收、废物再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符合“绿色、节能、低碳”的理念.故符合题意,故正确;
B、汽车的使用会排放大量的尾气,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绿色、节能、低碳”的理念.故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C、工业废气的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低碳理念,故错误;
D、化石燃料的过多使用会排放出大量的污染性物质,不符合低碳理念,故错误。

故选A。

15.CO2SO2。

【解析】
【分析】
常见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

【详解】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具有保温的作用,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大气中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使雨水的酸性过强(pH值小于5.6),形成酸雨。

16.(1)沙尘暴或雾霾或 PM2.5 超标或大气污染
(2)工厂尾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解析】
试题分析:(1)人们出行都带上了口罩,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沙尘暴或雾霾或 PM2.5 超标或大气污染
(2)合理化建议:工厂尾气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大量植树造林,起到防风固沙的目的
考点:环境的污染
17. ABCD BC 产生有害气体
【解析】(1) SO2、CO、NO2和PM2.5都属于空气污染物;(2)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不能减少废气,错误;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能保护环境,正确;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能保护环境,正确; (3) 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粉尘,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9第三单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测试试题(含答案)污染空气.而且会产生噪音污染,引发火灾等。

18. D 隔离可燃物隔离空气(或氧气) 食醋维生素钙(或Ca)
【解析】(1)导致空气中产生雾霾的是PM 2.5;(2)森林火灾时,根据灭火原理,救火员首先开辟隔离带的目的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3)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可以隔离空气(或氧气);(4)食醋显酸性,可以中和碱性物质;(5)食物中的维生素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6)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缺少钙元素容易患佝偻病。

19.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减少空气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SO2(合理即可) abc
【解析】(1)A、电动出租车能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减少空气污染;B、垃圾清扫车能减少垃圾的量,有利于保护环境;C、喷水雾汽车能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的量;(2)会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分别表示CO、NO2、SO2;(3)a、推广使用新能源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空气,正确;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能减少废气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空气,正确;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可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空气,正确。

故选abc。

20. C H2过滤 CO2+Ca(OH)2CaCO3+H2O BCD
【解析】(1)A、实验时红磷应足量,才能将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正确;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防止气体受热膨胀逸出,正确;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测定结果会偏小,错误;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正确。

故选C。

(2)用石灰浆抹墙,一段时间后墙壁变得又白又硬,原因是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坚硬的碳酸钙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3)A、加大石油的开采,不利于创建清洁能源结构,错误;B、将校园里的垃圾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保护环境,节省能源,正确;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节省能源,正确;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能源,正确。

故选B、C、D。

21. H或氢元素 Na或钠元素 NaOH H2SO4或H2SO3 2H2O22H2O+O2↑
【解析】本题是推断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根据题意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A、B、C、D四种元素,A元素形成的单质是常温下最轻的气体,A氢元素,B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A和B可以形成A2B和A2B2两种化合物, B是氧元素,B和C 形成
5 / 12
的化合物(气体)甲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甲是二氧化硫,C 是硫元素,A 、B 、C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乙溶于水呈酸性,乙是硫酸或亚硫酸,D 是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 是钠元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因此:
(1)元素A 为H 或氢元素,D 为Na 或钠元素;
(2)A 、B 、D 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乙是硫酸或亚硫酸,化学式为H 2SO 4或H 2SO 3;
(3)A 2B 2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成A 2B ,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 2O 2
2H 2O+O 2↑。

22.(1)酸雨;(2)1.6%
【解析】(1)若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形成酸雨;(1)设废气中SO 2的质量为x 。

反应所用CaCO 3质量:62.5 t×80%=50 t 322
2CaCO +2SO +O 422CaSO +2CO
200 128
50 t x 20012850t x
=, x =32 t 32100% 1.6%2000t t
⨯= 答: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