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基础复习 第33课 空气课件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能、核能、氢能源等新能源来替代矿物燃料;②增加地表 的绿化面积,有效增强光合作用。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5
4.空气污染与保护 (1)空气污染物有 SO2、烟尘、汽车尾气、可吸入颗粒
物等,这些污染物主要是由煤、石油燃烧,工业废 气任意排放等人类活动造成的。
(2)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环境 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控制污染源,减少废 气的排放,提倡使用无污染能源,加强空气质量预 报,改善环境状况,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2
(3)制法:
高温 CaO+CO2↑。 ①工业制法:CaCO3=====
②实验室制法: a.原理:CaCO3+2HCl===CaCl2+H2O +CO2↑(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因为 浓盐酸易挥发使CO2不纯;也不能用 硫酸,因为反应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 水,阻止碳酸钙跟硫酸反应)。 b.装置: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如图33-1所示)。 c.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d.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 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③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石灰水,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用途:灭火、“气肥”和制纯碱。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干冰可作制冷剂,用于冷藏食品和人工降雨等。
(3)空气污染指数: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 为 SO2、CO、NO2、O3 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6
1.(2014· 台州)证明汽水中含有 CO2 气体,最合理的做法 是 ( )
【答案】
D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7
2.(2014· 宁波)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 呼声,而不是海平面”,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 于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下列获取电能的途 径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A. 火力发电 C. 风力发电
【答案】 A
( B. 水力发电 D. 核能发电
)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8
3.(2014· 兰州)某市 5 月 26 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 项目 可吸入颗 粒物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 65 6 20 ) Ⅱ 良
下列各项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 产生影响的是 ( .. A. 露天焚烧垃圾 C. 用氢气作燃料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
1.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毒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可直接升华,是一种低温制冷剂。 (2)化学性质:
①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 呼吸。 ②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CO2+H2O===H2CO3 (碳酸能使紫 色石蕊试液变红)。H2CO3 ===== △ H2O+CO2↑(加热时红色会 变回紫色)。 ③二氧化碳能与可溶性碱反应:CO2+Ca(OH)2===CaCO3↓ +H2O(CO2气体的检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 C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B. 用煤作燃料 D. 用洒水车洒水
9
4.(2013· 湖州)小李学习了二氧化碳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 在水中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及装置(如图332所示)如下。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恰好加 满),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 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试剂瓶中加入的水应是 (填 字母)。 A. 蒸馏水 B. 自来水 (2)推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__________。 (3)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 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______体 积的二氧化碳。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2
【答案】
(1)A (2)使CO2充分溶解 (3)0.6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0
专题一
二氧化碳的制取
二氧化碳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气体之一,二氧化碳有工 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两种。特别是实验室制法是中考命题 的焦点。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1
【典例 1】 (2013· 温州)小明和小红 利用如图 333 装置,以碳酸钙 和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 碳气体,并进行比较分析。 (1) 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组合来制 取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请写 出具体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认为用图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 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有慢,请你列举一种判断 反应快慢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保护作用。
(4)臭氧层的保护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 (如氟利昂)、发泡剂、洗涤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4
3.温室效应 (1)成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由于矿物
燃料的大量使用,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森林等植 被因遭到严重破坏而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使大 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较快,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2)利: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平衡,适宜动植 物生存。 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恶果, 如两极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荒漠化扩大, 土地侵蚀加重。 (3)防止温室效应加剧的相关措施:①改变燃料结构,发展太
最新中小学成: 氧分子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为氧原子,
氧原子再跟氧分子结合而形成臭氧。 O2紫外线 ===== 2O O+O2===O3
总反应式可表示为 3O2紫外线 ===== 2O3。
(2)距地面 10~50 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集中了地球上 大约 90%的臭氧,其中离地面 22~25 千米处,臭氧浓 度达到最高,这一层大气称为“臭氧层”。 (3)臭氧层的作用: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