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师大第二附属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辽师大第二附属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簇新(chù)劳碌(lù)贸然(mào)大相径廷(tíng)
B.取缔(dì)鲁顿(dùn)畸形(qí)相辅相成(chéng)
C.希冀(jì)兴味(xīng)练达(liàn)以身作责(zé)
D.元勋(xūn)静穆(mù)确凿(záo)纵横决荡(jué)
2、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
国潮,即“中国风”与“潮流”的_______,它是近年来动画电影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其中的电影场景设计,加入大量赛博朋克元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_______,让画面既_______又复古梦幻,令人_______。

A.重叠结合美轮美奂赏心悦目
B.叠加结合流光溢彩心旷神怡
C.重叠融合美轮美奂心旷神怡
D.叠加融合流光溢彩赏心悦目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我们的社会不缺少机会,所以每个人势必会面临很多的选择。

那么,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选择显赫一时的功名,还是选择持久美好的善良?这些都是我们要拷问自己的问题。

如果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过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景。

A. “遵从”是形容词,“旅程”是名词,“落荒而逃”“独一无二”都是偏正短
B. “这些都是我们要拷问自己的问题。

”这句中,“这些”是主语,“拷问”是谓语。

C. “是选择显赫一时的功名,还是选择持久美好的善良?”是选择关系的复句。

D. 选段中的画线句子是一个病句,“面临”一词运用不当,应该改为“来临”。

4、选出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2分)
①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时机行动,所以,放轻松,你没有落后,也没有领先。

②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忌妒或嘲笑他们。

④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⑤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非常准时。

⑤②①③④ B.④②①③⑤ C.④②③①⑤ D.⑤①②④③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B.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

《虽有嘉肴》《富贵不能淫》均出自《孟子》。

C.《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元代文学家。

山坡羊,曲牌名。

D.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是《登飞来峰》的
6、名著阅读(3分)
班级将要开展《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专题:困难与方法
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有道是:方法总比困难多。

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诸多故事很好地诠释了这一道理。

请举一例加以简析。

7、古诗文默写。

(请规范书写)(6分)
(1)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
(2),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3)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4),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5)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秋容如拭。

(秋瑾《满江红》)
8、口语交际。

(3分)最近,某夜市附近的居民李先生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夜市经营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要求取缔。

如果你是接待人员,应该如何说服李先生?(50字左右)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2分)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选出对陆游《游山西村》赏析有误的一项()
A.首联以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的口吻,写出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直接抒发诗人在山西村农家做客时的切身感受。

B.颔联中,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颈联中的“春社”指古人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的节日,这一联所描绘的古朴风俗,淳厚农民,构成了南宋农村的风俗画卷。

D.尾联既抒发了诗人悠闲惬意之情,又表现了诗人告别时流连忘返之意,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吾土吾民的热爱。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12分)
【甲】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
二年春三月庚午,大司马大将军光①薨。

上②始亲政事,又思报大将军功德,乃复使乐平侯山③领④尚书事,而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

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⑤其言,考试功能。

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⑥,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

枢机周密,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节选自《汉书》)
【注释】①光:大将军霍光。

②上:汉宣帝。

③山:霍山,霍光之兄孙。

④领:兼任之意。

⑤傅奏:陈奏,向君上报告。

⑥异善:特殊贡献。

10、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B.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C.以知下情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自非亭午夜分(《三峡》)
11、将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②上始亲政事,又思报大将军功德。

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13、甲文中的“先帝去世、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是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分析蜀国当时面临的①,而有“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和“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则阐述了②,情辞恳切,言之有理。

(2分)
14、甲文中诸葛亮给后主的建议与乙文中汉宣帝的治国举措有相同之处,请概括出来。

(2分)
(三)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5分)
【材料一】
沈城历史悠久
①沈阳新乐遗址记录了我们的祖先从荒莽中走来的痕迹。

在距今大约7000年前这里就有了半地穴式房址,有了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细石器……遗物中最重要的是一批煤精制品,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煤精制品。

这一发现,显示了沈阳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繁盛。

——《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②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建筑风格融合满、蒙、藏、汉等多民族特色。

建筑本身就是一座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十万余件。

每一件文物、每一幅照片、每一段文字、每一个复原场景都是对沈阳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的解读。

——《辽宁地理》
【材料二】
家乡尽展活力
人间最美四月天,沈阳世博园推出了“浪漫粉红色系”“纯净银白色系”“梦幻蓝紫色系”三条主题花游线路,游人徜徉其间,心旷神怡。

中街附近的十棵玉兰竞相开放,典雅馨香,美而不俗。

棋盘山风景区、沈阳森林动物园吸引众多游客走出家门,亲近自然。

老北市、头条胡
同等地呈现人间烟火气,中兴商厦、万达广场等地彰显时尚繁华都。

沈阳敞开大门欢迎四方游客,各商家转变以往的经营模式,向文化、民俗、旅游、体育多业态发展,点燃沈阳新活力,激发消费新潜能。

——《沈阳日报》
【材料三】
良策集聚人才
沈阳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通过出台“兴沈英才计划”“青年人才专项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包”,持续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支持力度,拓宽高校毕业生留沈就业渠道并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吸引集聚了大批高校毕业生。

市人社局推出惠及青年人才的政策六十余项,其中推出青年人才入住人才公寓最长减免三年租金的政策。

大批学子来沈留沈,为沈阳振兴发展储备了良好的人才资源,促进沈阳成为宜居宜业示范城市。

——《沈阳日报》
15、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沈阳新乐遗址遗物中的煤精制品,是发现最早的煤精制品。

这一发现,显示了沈阳在原始社会早期的繁盛。

B. 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建筑风格融合满、蒙、藏、汉等多民族特色。

C. 沈阳各商家转变以往经营模式,向文化、民俗、旅游、体育多业态发展,点燃沈阳新活力,激发消费新潜能。

D. 沈阳市通过出台“兴沈英才计划”“青年人才专项政策”等一系列“政
策包”,吸引集聚了大批高校毕业生。

16、文景学校开展“热爱家乡,宣传沈阳”主题教育活动,号召同学们采用对联的形式拟写宣传语。

一名同学报写了上联:古老盛京展魅力。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帮助他拟写下联。

(3分)
(四)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11分)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礼乐文化殷慧
①“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与灵魂。

北京冬奥会开幕盛典上,雪花飞舞,火炬点燃,烟花绽放,中国向世界张开热烈的臂膀,当冰雪之约如约而至的那一刻,我们激动万分。

这场盛大庄严、气势恢宏的仪式,彰显着中国礼乐文化的魅力。

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华礼乐文化需要与现代人的生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②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

礼乐文化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去年全国“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红毯铺道,红旗漫卷,被待以“国家最高礼遇”的英雄们前往人民大会堂,登上授勋台的那一刻,我们百感交集,为自己的英雄自豪,也为生活在英雄的国度而骄傲。

礼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在古代,礼乐文化是庙堂之上的“阳春白雪”,普通百姓只能对其“敬而远之”。

现代社会,我们要让礼乐文化走近普通百姓,引导普通人将礼乐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们可以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让百姓知礼、懂礼、用礼,营造更为和谐美好的社会局面。

③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新性发展。

学校和媒体在创新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近些年,一些学校开发了大量现代礼仪课程,受到学生和社会人士的热烈欢迎。

媒体方面,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全国首档中华礼乐传习系列节目,如《尊师礼》篇,设计了“正冠、献桃枝、敬茶、训诫、赠书”等现代师徒礼仪;《成人礼》篇,从花木兰从军出征保家卫国,讲到排爆英雄张保国的女儿张汝佳女承父志选择当警察,让人看到“爱国敬业”等价值观念贯通古今。

④当然,一提起礼乐文化,一些人可能会想到“克己复礼”“三纲五常”“男尊女卑”,这些都是传统礼乐文化中的消极内容。

古代礼制过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具有服从、统一、强制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理念。

还有很多繁文缛节在现代社会也容易让人望而生畏,其实,这些礼仪流程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是可以简化变通的。

对于传统礼乐文化,我们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考订梳理,既要整理挖掘其中积极、合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也要警惕其中消极、落后的文化糟粕,并予以摒弃。

⑤礼乐文化很古老,上下几千年;礼乐文化又很年轻,它活在当下。

重拾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践行“人文化成”的使命任务,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担当。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8、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9、阅读选文第②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

(3分)
提出观点 A
分析论述从“礼乐文化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角度进行证明。

从“ B ”的角度进行证明,并提出 C 的具体做法。

20、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①段引用“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阐述礼乐的重要意义,并引出本文论题“礼乐文化”。

B.排爆英雄张保国的女儿张汝佳女承父志选择当警察,让人看到“爱国敬业”等价值观念贯通古今。

C.对于传统礼乐文化,我们只需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整理挖掘其中积极、合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D.礼乐文化很古老,礼乐文化又很年轻,重拾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研究价值,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担当。

21、下面材料所体现的礼仪是否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请结合本文内容阐述理由。

(2分)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五)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18分)
修鞋匠雪樱
①小区对面的空地上,有一个修鞋摊。

修鞋阿姨做活儿安静,说话声也安静,给人踏实感,把修补的鞋子交给她,就像随手扔给妈妈那样
放心。

②从我小时候记事起,阿姨就在这条街上修鞋,最初是她的父亲主修,她负责打下手。

老先生个头不高,鹦鹉鼻,驼背,戴一副老花镜,断的一根眼镜腿缠着胶布。

他和谁说话都和和气气,时间久了,大家都爱找他修鞋,书包、箱包、校服等拉链坏了,也习惯了找他。

很多时候,人们不修鞋,每天过来坐一会儿,冬天晒晒太阳,夏天拉家常,心里也欢喜。

他做活儿慢,却极认真,飞针走线,有板有眼,搓皮粘胶,娴熟灵巧,宛如一对蝴蝶翻飞,把手上的功夫干出了大学问。

街坊们都说:“凡是经过他的手修的鞋,都入了保险柜。

”言外之意是说他做工讲诚信。

③这条街上,有一所大学、一所职专、一所小学,还有家幼儿园,每天放学时分,人声鼎沸,堵得水泄不通。

一个初冬的午后,一位美籍外教拎着一双高筒靴子来了,他连说带比划,老先生听得云山雾罩,好在旁边的人领会了来意。

老先生连连摆手,表示修不了,在场的人露出诧异的表情,“这是个大单,放着钱怎么不挣呢?”人群里一阵聒噪。

老先生站起来,连说带比划,脸涨得通红,“我没接触过这种材质的鞋子,怕修不好,给您搞砸了。

”外教向前迈出一步,张开双臂,大声说道:“不要担心。

”又说,“你没问题。

”旁边的人跟着翻译。

说罢,他上前拥抱了一下老人,表示一周后来取。

此时,阳光从树梢上洒下来,风影婆娑,又寂静如鸟羽,很快被落叶逐寸覆盖,只留下一个浅浅的轮廓。

④几天后,还是那个时间,外教如约而至,这次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助
教。

接过崭新、锃亮的鞋子,老外嘴巴张得老大,又是比划,又是赞叹。

见鞋子修补完美,针脚工整,丝毫看不出痕迹,又发现鞋子重新擦拭过,焕然一新,他对老先生竖起大拇指,不住地称赞“了不起!”接着,他起身和助教小声耳语几句,示意多付一些费用。

老先生婉拒了,看到顾客满意,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⑤小修小补,零打碎敲,赚不了多少钱,却方便了日常生活,溢出了烟火气。

老先生的良好口碑,为女儿接棒修鞋打下基础,也是无形的精神财富。

修鞋阿姨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真诚、认真,她每天要照顾老父亲的起居,临近中午才出摊,还是那套老设备:一台老式的补鞋机,日头晒得剥皮掉漆,一只长了包浆的木头盒子里放着胶皮、线轴、鞋跟、刀剪、胶水等工具。

她一手扶着鞋跟,一手摇动转轮,几声金属响动,又几声上下响动,很快鞋子就在她手上“活”了过来,变得完美无缺。

再打量她的那双手,骨节粗大,布满老茧。

⑥那年春天,我给母亲网购了一双健步鞋,收到后母亲没舍得穿,等穿的时候意外发现脚后跟处有开裂,母亲便去找阿姨修鞋。

那几天阿姨下午才出摊,原来儿子从部队回来探亲了。

她眯着眼睛,仔细按压一遍,判断是断裂,应该是出厂残品,表示粘了也穿不了几天。

鞋子原封不动被“退”了回来,我有些半信半疑,拍照给客服,客服答应退货,收到后验收发现的确是质量问题。

我不禁对阿姨刮目相看,活儿好,技术高,信得过。

⑦后来,听母亲说,阿姨的儿子进了军校,毕业后当了士官,家里生活条件也好了,但阿姨执意坚持出摊。

“这个手艺是老爹传下来的,
我天天干着心里不慌张。

不靠它吃饭,靠它解个闷吧。

”她缓缓地说道。

社会变迁,潮流更迭,阿姨修鞋却还是原来的老价格,这么多年来没涨过价。

有人觉得她白忙活,她的口头禅是:“人啊,活这一辈子,不能光为了挣钱,得有个乐趣,你说是吧。

”一字一句,皆是哲理。

⑧《红楼梦》里曾写到晴雯抱病补裘的动人场景,晴雯补的是衣服,修复的是人心和人性。

同样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修补,亦是修补美好生活,让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盈。

由此,我对修鞋匠人更加敬畏了。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22、根据选文③—⑦段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4分)
老修鞋匠拒绝修没有把握修好的鞋,在外教信任下接单;
(1);
阿姨继承父亲衣钵,判断出“我”母亲的鞋是出厂残品;
(2);
2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老先生站起来,连说带比划,脸涨得通红,“我没接触过这种材质的鞋子,怕修不好,给您搞砸了。


24、分析选文第③段结尾景物描写的作用。

(3分)
阳光从树梢上洒下来,风影婆娑,又寂静如鸟羽,很快被落叶逐寸覆盖,只留下一个浅浅的轮廓。

25、品析选文第⑤段加点字“活”的表达效果。

(2分)
26、概括选文中两代修鞋匠身上令人敬畏的美德。

(3分)
27、分析选文结尾段作用。

(3分)
三、作文(50分)
27、任选下面一题作文。

(1)题目:点点善意暖人心
生活中,微小的善意像丝丝春风,驱散寒意;像缕缕阳光,温暖人心……请你捕捉生活中两三个小善举,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表达真情实感。

(2)力合则效用大,力散则效果微。

这句话引发了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体要明确。

答案
D 2.D 3.C 4.C 5,B
示例: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时受阻于火焰山,孙悟空三调芭蕉扇。

悟空先是钻入铁扇公主腹中,却得到一把假扇。

后来悟空变成牛魔王从铁扇公主那里骗走真扇,但回途中却被牛魔王骗回。

最终孙悟空和猪八戒等人大战牛魔王,逼得铁扇公主借出芭蕉扇扇灭火焰。

唐僧师徒得以继续西行。

可见,在人生中遇到困难时,要多角度思考,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最终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7、(1)辗转反侧(2)清荣峻茂
(3)蜡炬成灰泪始干(4)不畏浮云遮望眼
(5)断肠人在天涯(6)为篱下黄花开遍
8、示例:李先生,夜市可以方便居民,发展经济,不能取缔。

我们可以加强管理,规范商户行为,让他们文明经营。

9、A
10、A
11、(1)这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陛下。

(2)汉宣帝才开始亲自治理政事,又想报答大将军霍光的大德。

12、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13、不利处境;有利条件。

14、广开言路,论功行赏。

15、A
16、示例:现代沈阳具活力
17、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华礼乐文化需要与现代人的生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18、举例论证。

列举了学校开发礼仪课程和媒体推出中华礼乐传习节目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观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9、A.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

B.礼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C.利用纪念日、节日,组织开展纪念庆典活动。

20A
21、示例一:符合,现代师徒礼仪表明教师对学生可以适当地“训诫”,材料中学生尊重老师的这种做法,是尊师的体现。

示例二:不符合,材料中体现的礼仪过于强调人和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强调服从),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理念。

22、(1)老修鞋匠将鞋修得焕然一新(1分),拒绝多收费用。

(2)阿姨坚持出摊,修鞋不涨价。

23、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答出两种描写方法即可得1分,只答一种描写方法不得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修鞋匠解释自己拒绝接单原因时的急切(认真),表现了他的诚信(或质朴、不贪财也可)。

24、描写了阳光从树梢洒落的静谧美好的景象,烘托了人们看到眼前温馨的一幕而感到温暖的心理,为下文鞋子被修好做铺垫(或者暗示了下文鞋子被修好的情节)。

25、“活”是有生命的意思(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鞋子被阿姨修好,变得完美无缺。

表现了阿姨修鞋技艺的精湛(或表达了“我”对修鞋阿姨精湛技艺的赞美)。

26、讲诚信、技艺精湛、和气、认真、真诚、质朴、不贪财。

27、由《红楼梦》里晴雯抱病补裘的情节,写到日常生活中的修补,表达了“我”对修鞋匠人的赞美,修鞋匠不仅修补出了美好生活,更丰
盈了我们的内心世界。

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或深化主旨)。

28、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