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文学读后感
读书心得与读后感5篇
![读书心得与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2d573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5.png)
读书心得与读后感5篇一、《活着》读书心得《活着》是余华的一部经典小说,通过一个农民的一生,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变迁。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
这本书以农民福贵的视角,展示了中国农村的苦难和生活的艰辛。
福贵经历了战乱、饥荒、家庭的破碎,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和坚韧。
他的坚韧精神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反思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
同时,这本书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恶。
在福贵的一生中,他遭受了无数的不公和欺凌,他的亲人也相继离世。
这让我对社会的现实感到震惊和痛心,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
二、《围城》读后感《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以婚姻为线索,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虚伪。
读完这本书,我对婚姻和社会有了新的认识。
这本书通过描写方鸿渐和白流苏的婚姻生活,展示了婚姻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方鸿渐在婚姻中追求自由和个性,而白流苏则渴望安定和稳定。
他们的矛盾和冲突让我思考婚姻的本质和婚姻中的平衡。
同时,这本书也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和功利。
在小城市的围城中,人们为了面子和利益,不断地伪装和迎合。
这让我对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反思自己在社会中的立场和价值观。
三、《百年孤独》读书心得《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通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展示了人类的孤独和命运的无常。
读完这本书,我对人生和时间有了新的思考。
这本书以布恩迪亚家族为载体,讲述了一个虚构的城市马孔多的历史和人物。
在这个城市中,人们经历了战争、革命、爱情和死亡。
他们的命运如同孤独的旅行,注定无法改变。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命运的无常。
人们的一生如同孤独的航行,在时间的长河中渺小而短暂。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出生和死亡,但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四、《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示了封建社会的荒谬和人性的复杂。
读完这本书,我对封建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现代文学初二上册语文课内文学文章读后感
![现代文学初二上册语文课内文学文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f94b86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f.png)
现代文学初二上册语文课内文学文章读后感在初二上册的语文课内,我有幸接触到了一系列现代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文学文章。
通过学习这些文学作品,我不仅受到了文学的熏陶,还深深感受到了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力量。
下面,我将就我最喜欢的几篇文学文章进行一些读后感的分享。
《红玫瑰与白玫瑰》《红玫瑰与白玫瑰》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小说,通过对两种不同类型的玫瑰花进行比较,展现了中国社会乃至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观念和问题。
这篇小说让我深思,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否需要对他人加以标签和评价呢?人类的特点和价值观念在不同社会和时代都有所变化,因此,我们应该真正了解和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价值观。
《草房子》《草房子》是贾平凹先生的一部作品,通过对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的困境和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这个故事中,草房子成了主要的象征,代表了农民的温暖和朴实。
通过这个故事,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农村人民的艰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虽然他们的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韧的态度,这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
《神雕侠侣》《神雕侠侣》是金庸大师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武侠小说,生动地描绘了杨过和小龙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金庸大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和责任。
杨过和小龙女在面对各种困难和磨难时,依然坚守初心,彼此扶持,表达出来的爱情让人感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不仅仅是甜言蜜语和浪漫的场景,更重要的是在困境中相互支持和理解。
通过学习这些现代文学作品,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还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都非常生动有趣,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和力量,深刻认识到作家们的创作才华和智慧。
作为一名学生,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文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用文字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这次读后感的写作,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现代文学的魅力和作用。
现代文学不仅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和情感,还能够带给我们新的体验和启示。
夏目漱石心读后感
![夏目漱石心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a8eb64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f.png)
夏目漱石心读后感夏目漱石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作品中蕴含着对人性、社会现实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其中,他的小说《心》被誉为日本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通过对主人公远山和尚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境遇的描写,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读完《心》,我深受触动,对人性、社会和自我认知有了新的思考。
在小说《心》中,远山和尚是一个具有复杂内心世界的人物。
他在修行中不断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超越,却又深陷于欲望和世俗的诱惑之中。
远山和尚的内心矛盾和挣扎,让人深思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对各种矛盾和挣扎,无论是对于理想和现实的追求,还是对于内心欲望和道德规范的冲突,都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
夏目漱石通过远山和尚的形象,让人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除了对人性的深刻观察,夏目漱石在《心》中也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小说中描写了明治时代末期日本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展现了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
通过远山和尚的经历,夏目漱石反映了当时日本社会的诸多问题,如宗教信仰的动摇、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个人命运与社会命运的交织等。
这些问题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也需要从中汲取启示,思考当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个人的生活选择。
此外,夏目漱石在《心》中还对自我认知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远山和尚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试图找到真正的自我。
这种对自我认知的探索,也是当代社会中很重要的议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外部的物质和虚荣所左右,忽略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认知。
夏目漱石通过远山和尚的经历,呼吁人们应该重视对自我内心的认知和探索,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心》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深刻思考的作品,通过对人性、社会现实和自我认知的描写,夏目漱石展现了对人类命运和生活意义的深刻思考。
读完《心》,我对人性、社会和自我认知有了新的思考,也更加珍视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认知。
现代文学读后感
![现代文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8a7563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6.png)
现代文学读后感在当今社会,现代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承载着时代的脉搏和人们的情感。
读完一部现代文学作品,我深深感受到了其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刻剖析,以及对人们内心世界的深刻触及。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结合我最近阅读的一部现代文学作品,谈谈我对现代文学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首先,现代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性。
它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揭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矛盾。
比如,最近我读了一部现代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以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安排,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以及人们内心的挣扎和追求。
通过这部作品,我深刻感受到了现代文学对时代的关注和对社会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深刻触及。
其次,现代文学作为一种审美形式,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情感。
它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比如,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塑造和命运的安排,展现了对普通人生活的真实描绘和深刻思考。
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和内心挣扎,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这部作品,我不仅感受到了作者对人性和生活的独特表达,也深受其情感的感染和启发。
最后,现代文学作为一种思想形式,具有强烈的启迪和启发作用。
它通过对人性和生活的思考和表达,引发人们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比如,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的描绘,引发了我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我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这部作品,我不仅获得了对生活的启迪和启发,也深受其思想的感染和启迪。
综上所述,现代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性,强烈的个性和情感,以及强烈的启迪和启发作用。
通过对一部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思考,我深刻感受到了其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刻剖析,以及对人们内心世界的深刻触及。
艾青时代读后感
![艾青时代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ffe6d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9.png)
艾青时代读后感《艾青时代》是一部以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艾青为主角的传记小说。
小说以艾青的生平和创作为主线,通过对他的成长、奋斗和创作历程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一个作家的坎坷人生。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对艾青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敬佩。
艾青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他的小说描绘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人性的扭曲,他的散文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人民的深情厚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艺术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情感的宣泄,一种思想的启迪。
在《艾青时代》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艾青的成长历程和创作历程。
艾青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他在创作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文字为人民呐喊,为理想而奋斗。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辛酸,但他从未放弃过,始终坚定地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
他的坚韧和执着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让我们深受感动和敬佩。
艾青的一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国的变革和发展。
他的作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他的人生经历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见证。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苦难和坚韧,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奋斗和希望。
他的作品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民的命运,他的一生也是一个时代的写照,见证了中国的变革和发展。
通过阅读《艾青时代》,我对艾青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敬佩。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艺术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情感的宣泄,一种思想的启迪。
他的一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的作品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他的坚韧和执着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他的作品激励着我们前行。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代小说《沉沦》精选个人观后感
![近代小说《沉沦》精选个人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bc2e912856a561253d36fe5.png)
近代小说《沉沦》精选个人观后感近代小说《沉沦》精选个人观后感1在读毕《沉沦》时,我最大的感受便是“挣扎”,一位在异国留学的中国青年,在现实的打击与自身的质疑之中不断挣扎、无助。
《沉沦》的主人公从一定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以郁达夫本人为原型进行塑造,他们的经历几乎吻合。
所以可不可以说,郁达夫是借这个虚拟的自己表达当时的某种情感呢?我们不难发现,主人公的忧郁是在外界与自身的双重压力下逐渐加剧。
从小丧父,时局动荡,学习环境不断变化,自我的天性遭到压迫,亲人的不理解,自己的否定迷茫,都造就了他敏感多疑的个性。
在辍学回家、幽居高阁的那段时间,他的抑郁已经发端。
而后长兄带他远赴日本求学,语言不通、性格不合的他只能面对一天天与同学背离却无可奈何的窘境。
但是这境地是旁人造成的吗?不,是他一步一步将自己逼上了这条路。
他说:“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轻笑你,愚弄你”,他说:“自家是个孤高傲世的贤人,一个超然独立的隐者”,他说:“他们都是我的仇敌,我总有一天来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他的愤世嫉俗、他的多疑怯懦、他的自卑激进,将自己牢牢束缚,绝不肯给旁人机会开解自己。
他与周遭同学渐渐失和,与兄长突生嫌隙,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做了什么去挽救吗?没有,他唯一做的就是怨天尤人,甚至放弃自我,自毁前程。
既然认为错误都是由他人造成,那么何谈正视自我,端正态度?在*中,我注意到一点,就是他经常说中国的弱小,甚至在侍女问他“府上何处”时,他也只敢回答“支那”,像这样全无民族自尊,处处鄙夷自我的人,又谈何理解认同?在另一方面,也就是欲望方面,他也表现得异于常人。
也许是生活学业的不如意增加了他的苦闷,也许是未经人事的新奇但求之不得的气恼催化了这种欲望,初见女学生时的羞怯激动,偷看旅店主人的女儿洗澡时的澎湃,偷听他人行秽乱之事时的震惊苦闷……都一点一点加剧了他的自卑。
在遇见心爱的女子时,他大可以勇敢地追求、展现自我,即使被拒绝,至少努力过,也不至于后悔。
灯下漫笔读后感
![灯下漫笔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abb67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d.png)
《灯下漫笔》的读后感《灯下漫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对银票贬值时期折现银的小故事作为引子,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中国历史与文化。
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独特的见解和感悟。
在这篇文章中,有许多经典语句,下面进行解读:“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他认为,当人们陷入困境时,如果看不到出路,最好的方法是不要惊醒他们,让他们在梦中寻找安慰。
然而,他也指出,梦中的幸福并不真实,真正的幸福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
“‘仓颉造字’,据说是一件大功德事。
从文字的起源看来,也不过是一个野蛮民族要进入文明时代的必要工具。
只因为仓颉造字的功德无量,所以大家特别尊重他,到处纪念他。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文字起源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文字的起源并不是一个神圣而崇高的事情,而是一个野蛮民族为了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需的工具。
尽管仓颉造字的功德无量,但文字本身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其实,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团体是祭师的阶级,也有另一个团体是卜卦的阶级。
一个是学者的阶级,在很精微地研究着经义;后者的目的只在作妄人的本家。
这便是卜者梦者的两批人。
” 这句话揭示了中国历史上两个不同阶层的存在。
一个是学者阶层,他们专注于经义的研究;另一个是卜卦阶层,他们以卜卦为生,专门为别人解梦。
作者认为这两个阶层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真正的学问家,后者则是妄人。
“历史上的儒者,抱着‘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道德信条,看着‘盗泉’而不喝的,却实在不少。
可惜的是他们不知道泉的来源,仍一味希望它是‘珠泉玉气’的上上品。
” 这句话批判了历史上儒者的局限性。
他们坚持“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信条,但在面对现实的困境时,却无法接受“盗泉”的存在。
作者认为,这些儒者过于理想化,缺乏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现代文学读后感
![现代文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5e7aa3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a.png)
现代文学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现代文学作品,让我对现代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友情和人生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现代文学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首先,这本书的文学价值非常高,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考,将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同身受。
他的语言优美、流畅,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通过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现代文学的魅力,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对生活、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现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和人性问题,让我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其次,这本书的情节设计巧妙,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悬念和惊喜。
作者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和对情节的设计,让我对人性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更被书中的人物形象所感动。
他们的命运、情感和内心世界,让我产生了共鸣,也让我对现代文学的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这本书的主题思想深刻,通过对爱情、友情和人生的探讨,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现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人性问题和生活困境,让我对现实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现代文学的价值所在,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艺术,更是一种对生活、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现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和人性问题,让我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总的来说,这本现代文学作品让我对现代文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人性、生活和现实问题的探讨,让我对现代文学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我相信,现代文学作品会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发,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500(精选10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500(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17983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0.png)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500作为一本经典的近代文学巨著,《红星照耀中国》是中国革命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是著名作家、思想家毛泽东,于1927年创作完成。
全书以小说的形式叙述了一位农民领袖在中国革命中所经历的磨难和英勇奋斗,表达了革命的意义和目的,揭示了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利益一致性,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被书中所叙述的故事深深打动。
小说通过良好的叙事技巧,将主人公宋江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真切地展现了他所经过的磨难和艰辛,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斗争的艰苦与辉煌。
其次,我被书中的思想所启迪。
毛泽东通过主人公宋江的一系列活动,传达了革命的目的和理念,表达了对中国的深深情感和对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而这些思想对于现在仍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同时,《红星照耀中国》在中国革命文学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一部为革命宣传服务的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这本书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并被广泛地译成了各种语言,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除了这些已知的普通观点外,我认为这本书还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和作用。
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学习革命的理念和历史的经验,还应该思考毛泽东和其他革命先烈为什么能够成功,他们的策略和战略是如何制定的,他们如何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开展斗争。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通过阅读这本书,探讨中国革命的意义和发展方向,寻找我们在新时代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途径。
综上所述,《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极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还在很多方面为我们的思考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通过阅读这部巨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相信,如果我们广泛地推动这样的思考和讨论,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500《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是一本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发展的经典著作,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
朱自清读后感
![朱自清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d27eb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e.png)
朱自清读后感朱自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作品《背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以朱自清对父亲的深情怀念和对家庭的热爱为主题,感人至深,让人读后感慨万千。
在《背影》中,朱自清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他描述了父亲温和的性格和对自己的悉心呵护,以及在他成长过程中给予的无私关爱。
朱自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对父亲的一举一动都铭记在心,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父亲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
朱自清的文字简洁而真挚,让读者在阅读时不由自主地被深深感动。
除了对父亲的怀念,朱自清在《背影》中也表达了对家庭的热爱。
他通过对家庭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在他的笔下,家庭成为了一个温暖的港湾,是他心灵的避风港,也是他永远的牵挂。
朱自清的家庭观念深厚,他用真挚的情感将家庭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通过《背影》,朱自清不仅仅是在表达对父亲的怀念和对家庭的热爱,更是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的思考。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家国的深情眷恋。
他在文章中对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的深厚感情,也让人对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通过《背影》,朱自清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真实、温暖、感人的家庭画卷,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的深情眷恋。
他的文字简洁而真挚,让人在阅读时不由自主地被深深感动。
他的作品永远都会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也会激励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的深切思考。
朱自清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永远都会闪耀着光芒。
鲁迅采薇读后感
![鲁迅采薇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8b836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f.png)
鲁迅采薇读后感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文学作品对于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他的散文《采薇》是一篇富有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的作品,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产生了很多感悟和思考。
在《采薇》这篇文章中,鲁迅以采薇为引子,展开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
他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盲目崇拜过去的怀旧情绪、对于现实的逃避和消极等等。
他用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这些问题的本质,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还表达了对于现实的关注和对于未来的期许。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精神和价值观念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比如勤劳、朴实、正直等等。
但与此同时,他也强调了现实的重要性,呼吁人们要关注当下,积极面对现实,不要过分沉湎于过去的荣光和辉煌。
他对于未来的展望也是乐观的,他相信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现实,积极面对现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过阅读《采薇》,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对于现实的关注。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问题和现实中的一些困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未来的希望和期许。
这篇文章不仅让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对于现实和未来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在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和不断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传统,关注现实,展望未来。
我们需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支撑和文化自信,同时也需要积极面对现实,不断创新和进步。
鲁迅的《采薇》正是对于这一点的深刻反思和呼吁,它对于我们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鲁迅的《采薇》是一篇富有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的文章,它不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也对于现实和未来进行了积极的展望和期许。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于现实和未来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希望我们能够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支撑,在现实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共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无声的中国读后感
![无声的中国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659744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7.png)
无声的中国读后感《无声的中国》读后感。
在阅读了《无声的中国》这本书之后,我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这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深入调查,展现了中国社会中一些被忽视或被掩盖的问题,引发了我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书中所描述的中国社会现象多种多样,有的令人感到震惊,有的让人深感同情。
作者以犀利的笔触描绘了中国社会中的一些阴暗面,比如农民工的艰辛生活、城市贫困居民的生存状态、儿童贫困问题等。
这些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容易察觉到,但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历史事件,比如文革期间的暴行和对知识分子的迫害,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让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阅读《无声的中国》,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社会中一些弱势群体的无声呐喊。
他们或因贫困、或因疾病、或因社会地位低下,他们的声音被淹没在了社会的喧嚣之中,他们的困境和苦难往往被忽视和忽略。
这让我更加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同时,书中也提到了一些积极向上的力量,比如一些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的善举。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了一些贡献,为弱势群体带来了一些希望和温暖。
这些正能量的故事让我对中国社会充满了信心,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的决心。
总的来说,阅读《无声的中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中国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我相信,只有当每个人都关心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那些无声的声音得到关注和帮助。
朱自清散文巴黎读后感
![朱自清散文巴黎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8c269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8.png)
朱自清散文巴黎读后感朱自清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散文的奠基者之一,他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真实而著称。
而其中的一篇散文《巴黎》更是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散文以他亲身经历的巴黎之行为素材,再现了一幅旧时巴黎的繁华景象,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对巴黎的深深留恋之情。
读完这篇散文,我深感朱自清先生是一位情感丰富、洞察力极强的作家,下面是我对他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朱自清先生的《巴黎》,我不但看到了一部代表作,更看到了一位作家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琢磨。
在这篇散文中,朱自清先生以其独具的观察力和感悟力,将巴黎的风景、人物、历史和文化等迷人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品一开始,作者就以对“城市”的热切向往,让人们仿佛闻到了巴黎的芬芳、感受到了巴黎的神奇,我仿佛也亲身走进了这座奢华的城市。
作者通过对巴黎建筑物的描写,展现了巴黎的独特之美,使我的想象力大大被激发。
我想象着自己站在塞纳河畔,看着水面上的白船往来穿梭,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巴黎的一员。
此外,朱自清先生还以他独特的方式关注和描绘了巴黎的人文景观。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巴黎的街头巷尾、咖啡馆、书店等独特的风景,这些风景不仅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更是城市文明的体现。
朱自清先生的文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文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巴黎的独特魅力,更让我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向往。
不仅如此,朱自清先生在《巴黎》这篇散文中对巴黎的历史和文化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揭示。
他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让我感受到了巴黎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所散发出的庄重和沉稳。
通过对巴黎的历史和文化的描述,我不仅了解到了巴黎的过去,更体会到了朱自清先生对巴黎历史人文的敬畏和敬重。
他以一种温和的方式,让我明白了历史和文化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也让我加深了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关注和理解。
最后,朱自清先生在《巴黎》这篇散文中的出色描绘和细腻感悟,让我对他的才华刮目相看。
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明白了作为一位作家,只有真正关注和理解生活,才能把生活转化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北平的夏天老舍读后感
![北平的夏天老舍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f7c1d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a.png)
北平的夏天老舍读后感
老舍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作品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生活的琐碎和人物的情感。
在《北平的夏天》这篇文章中,他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带我们走进了北平夏天的世界。
北平,即现在的北京,夏天的气候常常炎热难耐。
在老舍的笔下,他以一种近乎诗意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北平夏天独特的风情。
开篇,他便以大风和沙尘的描写,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炙热而躁动的氛围,仿佛可以感受到那种北风呼啸、黄沙漫天的景象。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北平人民依然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在炎热的夏日中,寻找着各种生活的乐趣。
老舍先生通过描写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坐在树荫下乘凉、吃冰镇西瓜、听蝉鸣等,展现出了北平夏天的生活气息。
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夏天的炽热,还让人体会到了生活的韵味。
此外,老舍先生还通过对北平文化的描绘,展现出了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
无论是那古老的四合院,还是那传统的京剧表演,都让人感受到了北平的独特魅力。
读完《北平的夏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炎热的夏日,感受着北平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老舍先生的笔触细腻而生动,他的描写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历史的感慨。
这篇文章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夏天的炽热,更让我
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文化的韵味。
总的来说,老舍先生的《北平的夏天》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的佳作。
他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独特而美好的世界。
《母鸡》读后感
![《母鸡》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f894b1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1.png)
《母鸡》读后感《母鸡》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著名的现代文学家老舍先生的__《母鸡》。
文中的母鸡向我们诠释了世间最伟大的情感---母爱。
这篇__讲的是老舍先生家中的母鸡原先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自己,这使人心生厌烦。
可是后来自从母鸡孵出了小鸡后,我们却看到了一只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的母鸡,它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这让我们都不由得敬佩母鸡。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对于文里的这句话,我是有很深的体会的。
鸡母亲为了尽母亲的责任,承受着劳累,一声不吭,毫无怨言。
这样的鸡母亲,怎能不令人尊敬呢?然而,在生活中,我们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呢?于是,一幕幕往事浮现在我眼前。
那年涨水,母亲卷起裤脚背着我,趟过一条又一条哗哗流水的街道送我上学;我考试失败、犯了错,不管多大的错误,母亲总以宽恕来对待我的过失。
在我失意、忧伤、无助、无奈之时,母亲的微笑就像佛光一样为我映处一片光明。
从而,我进一步认识到,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母亲永远是我可以停泊栖息的港湾;她的关心和呵护总会把我送上一条风雨无阻的航船。
“儿行千里母担忧”,“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正不是母爱的体现吗?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淳朴的。
想必老舍先生也这样想的吧。
《母鸡》读后感2《走出院子的母鸡》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叶芽”的母鸡向往笼子外的自由生活。
有一次她终于离开了铁笼,结识了绿头鸭这个好朋友。
叶芽有个梦想是孵一个蛋,有一天她发现了一个蛋,于是她百般呵护,终于孵出了一只可爱的小鸭子。
绿头鸭为了保护孵蛋的叶芽和他的孩子,献出了生命。
没有了绿头鸭的帮助,叶芽独自照顾这个小鸭子——绿头小子。
她不怕困难,不惧危险,为了绿头小子能躲避黄鼠狼的抓捕,她每天晚上不敢睡觉,而且每天换住所,累得她身上的毛都掉了许多,终于把绿头小子养大了。
但是当叶芽知道黄鼠狼因为找不到食物而无法喂饱她的小崽时,她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出来,让黄鼠狼的孩子不再挨饿。
巴金散文鸟的天堂读后感鸟的天堂
![巴金散文鸟的天堂读后感鸟的天堂](https://img.taocdn.com/s3/m/da44543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a.png)
巴金散文鸟的天堂读后感鸟的天堂巴金散文《鸟的天堂》读后感巴金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散文作品以真挚感人、富有人文关怀而闻名。
其中,《鸟的天堂》这篇散文以其鲜明的画面感和深邃的哲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鸟的天堂》是一篇展示自然界生态之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的散文。
作者以扎实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纯净、宁静的乐土,那是远离现代都市喧嚣的世外桃源。
在那里,无尽的绿意扩展到天际,清澈的湖水上飘荡着雾气,而最动人心弦的景象莫过于上空盘旋的鸟群。
鸟的天堂,不仅是一片避世之地,更是自然和谐共存的象征。
读完这篇散文,我仿佛身临其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我能感受到盘旋的鸟儿带来的自由与快乐,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威严。
巴金细腻地描绘了那如诗如画的景象,使人不禁怦然心动,心灵也随之变得轻盈起来。
在现代人如此焦虑和忙碌的社会中,读《鸟的天堂》让我暂时忘却了尘世的喧嚣,找到了内心深处的宁静。
除了景色的描绘,巴金的散文还带给我对生态环境的思考。
他借鸟儿来表达了对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关切。
人类的活动影响着鸟的栖息地和繁衍生育的环境,这使得许多珍稀的鸟类逐渐消失。
而当我们站在自然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时,我们会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实际上是在破坏我们自己的根基。
巴金用他的文字唤起了我对环保的意识,让我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更加珍视环境,增强对自然界的保护意识。
《鸟的天堂》并非只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幅,它深入人心的原因还在于其蕴含的人文关怀和哲思。
巴金通过鸟儿与自然的对话,向读者传达了一种无私与奉献的品质。
鸟儿在这片天堂中不仅是自由自在的享受者,更是守护者和传递者。
它们传递着生命的美好,以自己的鸣叫和舞动,为这片净土平添了动人的乐章。
鸟的天堂散发出一种温暖、关怀和爱,使人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引发了对人类责任与奉献的思考。
读完《鸟的天堂》,我心中涌动着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原本平凡的鸟儿,在巴金的笔下焕发出了无穷的魅力与智慧。
《现代文学研究》读后感
![《现代文学研究》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f4a5c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9.png)
《现代文学研究》读后感
《现代文学研究》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它深入探讨了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学对社会的重要性,以及文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书中对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
作者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学作品进行分类和比较,揭示了当代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从文学到文化,书中涵盖了各种文学形式和风格的讨论,让我对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书中还探讨了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作者指出,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情感表达,更重要的是反映社会现实、传递文化价值和引发思考。
通过对当代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书中展示了文学如何影响和改变社会,如何传承和创新文化,以及文学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角色。
最后,书中还探讨了文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介绍了文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流派,讨论了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文学研究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书中展示了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文学研究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总的来说,《现代文学研究》是一本值得深入阅读和思考的书籍。
它不仅让我对当代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文学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扩展了自己的知识视野,也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力量,共同探讨文学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现代文阅读读后感
![现代文阅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55f8a6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3.png)
现代文阅读读后感读《现代文阅读》这本书,让我对于现代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其中的一些经典作品,我感受到了现代文学的多样性和深度。
本文将分享我对于一些作品的读后感,并谈谈对于现代文学的一些思考。
第一篇作品是余华的《活着》。
这是一本让人动容的小说,通过一个普通人的人生经历展示了历史的沉重和人性的弥漫。
小说以贫苦农民福贵为主人公,通过他的亲身经历,揭示了中国历史中曾经存在过的残酷时刻。
阅读这本小说,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对于一个人生命的冲击,以及在逆境中人性的抉择。
余华以他独特的笔法,将这些沉重的主题以富有感染力的文字表达出来,让读者对于生命的可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第二篇作品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这本小说以女主人公李静的视角叙述了她在动荡的时代里的成长和奋斗。
这是一本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通过对李静个人命运的描述,体现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变迁。
读完这本小说,我被其中对于生活和爱情的真挚描写所打动。
王小波以幽默而尖锐的语言,让读者对于那个特殊的时代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三篇作品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与爱情的小说,通过男主角渡边的回忆和思索,展现了他对于人生的追寻和对于爱情的执着。
这本小说以细腻而幽默的笔法,描绘了渡边与周围人的关系,以及对于成长和自我寻找的探索。
阅读这本小说,我被其中对于青春和迷茫的真实刻画所吸引。
村上春树用他独特的写作风格,让读者沉浸在故事和情感中,也让人对于人生的选择和意义有了更多的思考。
通过阅读以上这些作品,我对于现代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现代文学通过多样的题材和形式,向读者展示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
同时,现代文学也对于社会和历史有着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它通过文字的力量,让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关注社会的问题,以及对于美好和真理的追求。
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现代文学对于人性的关怀和对于社会的反思。
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和经历,让我在阅读的同时产生共鸣。
老舍散文读后感600字 老舍的作品读后感600字
![老舍散文读后感600字 老舍的作品读后感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453ee5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f.png)
老舍散文读后感600字老舍的作品读后感600字《老舍散文》读后感老舍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界的重要作家,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入的社会洞察力而闻名。
他的散文作品展现了他对人性、社会现象和生活的深刻思考,使人们对自己的现实境遇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在阅读了《老舍散文》后,我深受启发,读后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老舍的散文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真实与多样性。
他以鲜活的笔触刻画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图景。
例如在《酒馆里的乐团》中,老舍透过对乐团成员的描写,展现了一群充满梦想和希望的普通人,他们在生活的琐碎中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反映了他们的人性美。
而在《茶馆》这篇散文中,老舍通过对茶馆里各色人物和他们的言行举止的细致描绘,构建了一个活生生的社会场景,展现了民间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生活百态。
老舍的散文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也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和人性的复杂性。
其次,老舍的散文探讨了人性中的善恶和矛盾。
他认为人性是复杂而矛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善恶之处。
在《写在《茶馆》之前》中,老舍写道:“人心本是好的,谁导致他邪恶的呢?”他的散文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对内心的剖析,展现了人性中的善恶和矛盾。
例如在《春天里》中,老舍以一个逃犯的视角,描绘了他内心的善良和对自由的渴望,虽然他犯下了罪行,但读者对他的内心感到同情和共鸣。
这种塑造方式不仅令人深思,也让人们意识到一个人的善恶并非非黑即白。
最后,老舍的散文关注人的尊严与自由。
在他的作品中,他常常通过对民间小人物的描写,呼吁对人的尊重与关爱。
他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压迫者的不满贯穿始终。
在《国境之南》中,老舍通过一个手无寸铁的老人的争斗和愤怒,表达了他对侵犯人权的不满与愤怒。
他的散文中也经常谱写自由的歌曲,他相信只有自由才能让人们真正地活出尊严和幸福。
通过阅读老舍的散文,读者被感动和激励,更加珍视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总之,阅读《老舍散文》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
老舍以散文的形式,深入揭示了社会生活的真实与多样性,探讨了人性中的善恶与矛盾,关注了人的尊严与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呐喊》有感
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呐喊》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
《呐喊》一共有十四篇作品,第一篇是1918年的《狂人日记》,最后一篇是1922年的《社戏》。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鲁迅先生深得此法,选材大部分多是身边的小事,来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当时的鲁迅认为最须急切地疗救的,是人的“病态”的灵魂。
特别是他在留日期间,有一次他在日本播放的影片上上忽然会见久违的中国人,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
据解说,被绑着的人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人大部分都是中国人。
他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务,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因此他自从留日归来后就决定弃医从文。
这让他的老师藤野先生感到万分惋惜并竭力劝阻,但鲁迅先生不为所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个性与爱国情操。
从整体上来讲,《呐喊》这部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本质并没有得到改变,广大下层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越来越糟糕。
虽然此时已经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但是并没有彻底的粉碎封建专制体制,广大贫苦大众仍旧是民不聊生,生活在水生火热中!
从每篇作品来看,《呐喊》中的作品每篇都是意义深刻。
在此举两例:《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
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
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
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表现出某种自发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
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
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几千年来抹杀了多少有识之士,磨去多少个性的棱角,它所塑造的是无数条没有思想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
多少人为了那四书五经竭尽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功名尽折腰。
《孔乙己》是一篇抨击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
主人
翁孔乙己扭曲的心灵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穷因潦倒,被人们作为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死是对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压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社会,只有死人和疯子幸免于难,这是多么讽刺!
没有华丽的语言,在鲁迅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
他的作品尖锐有力地抨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
同时,鲁迅先生也对生活在这样社会的人们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望通过《呐喊》小说集的呐喊,唤醒麻木的灵魂。
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请让我们向鲁迅先生学习,以民族兴衰为己任,做一个对民族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