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操作流程、讲解及评分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版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
双人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及简易讲解
1、戴保护手套。
2、观察周围环境。
口述“旁人请让开,确定现场环境安全,记录时间。
”(双手伸展,环顾四周,巡视上下左右4个点,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
3、判断意识呼吸脉搏。
靠近患者身体,双膝分开,距离与自身肩部同宽,左膝盖平患者肩部水平(操作过程中膝盖无来回移动)应凑近患者的耳旁5公分,分别对着左、右两个耳朵各大声呼喊一遍。
口述“同志,你怎么呢?同志,你醒醒?”同时拍打患者的双肩(不能击打或摇晃其他部位)。
患者无反应,确认患者意识丧失,迅速判断颈动脉搏动与呼吸。
操作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向侧方滑动2-3cm,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同时判断患者有无呼吸,观察患者有无起伏运动。
判断时间在10秒钟以内,数数计时,口述“1001、1002......1006,”(注:1001是指一秒钟的时间)观察周围循环体征。
(即就是通过一看、二听、三感觉来判断患者有无呼吸。
一看即用眼睛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运动。
二听即用耳朵听患者是否有呼吸音。
三感觉即用面颊感觉患者是否有气流呼出。
)判断完毕之后,口述“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考虑心脏骤停。
”立即呼唤助手下达指令:“立即起动急救系统,准备简易呼吸球囊及面罩。
”助手迅速跪在患者的头顶部,开始准备急救物品。
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放在患者头左侧,显示屏面对操作者;急救箱(内含简易呼吸器、棉垫、导电胶、纱布,医疗垃圾袋等)放在患者头右侧。
在助手准备及检查急救物品的同时,操作者迅速摆放患者体位,理顺患者身体,保持身体平直,四肢无扭曲。
将患者置成仰卧位,并且头部不得高于胸部,以免脑血流灌注减少而影响复苏效果。
置于地面或硬板上;同时操作者自身的跪姿和体位也保持正确,充分暴露胸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胸外心脏按压:
(1)、部位:暴露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成人男性可快速定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处),
(2)、正确手势:快速定位后,操作者马上抽出右手搭在左手的手背上,双手叠加,十指相扣,只能用左手的掌根部与患者的胸骨接触,(面积越小越好)左手五个指头必须全部翘抬起来,不可将按压力量作用于患者两侧的肋骨上,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3)、姿势:以下方一手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肩、肘、腕三关节呈一条直线(尤其是肘关节不能弯曲),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冲击式按压,抬起时手掌根不能离开按压位置;按压时始终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4)、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以上,即每次按压用时不超过0.6秒,往下按压与向上放松的时间要基本相等。
应通过数数来掌握节凑,规律为个位数加多一个尾音。
(如:“1下、2下、3下、4下、5下....10下...11...21...30.”数数始终发两个音),从21的时候大声呼喊出来,让助手在呼吸球囊通气的时候有充
分的准备时间。
(5)、按压深度:应使成人胸骨下陷超过5cm以上,每次下压完成后手臂力量都要松懈,保证压力释放,充分放松,让患者胸廓完全弹回,使得心脏能充分舒张受血。
5、给予助手下达紧急医嘱。
口述“清理口腔异物”。
助手清理口腔异物,跪在患者头顶部实施,如果口腔内有异物,如假牙、呕吐物、血块、杂草、泥沙等,避免气道堵塞,要尽快处理。
掌握方法:将患者头侧向一边,用食指探入口腔内清除干净。
6、口述“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后以压额抬颏法(也称“仰头提颏法)开放气道。
如患者有颈椎损伤可能,可用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
注:常见的开放气道有三种:(1)、压额提颏法:如患者无颈椎损伤,可首选此法。
站立或跪在患者身体一侧,用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向下压迫;同时另一手食、中指并拢,放在颏部的骨性部分向上提起,使得颏部及下颌向上抬起、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
(2)、双手拉颌法:如已发生或怀疑颈椎损伤,选用此法可避免加重颈椎损伤,但不便于口对口吹气。
站立或跪在患者头顶端,肘关节支撑在患者仰卧的平面上,两手分别放在患者头部两侧,分别用两手食、中指固定住患者两心肺复苏术侧下颌角,小鱼际固定住两侧颞部,拉起两侧下颌角,使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
(3)、压额托颌法:站立或跪在患者身体一侧,用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向下压迫;同时另一手拇指与食、中指分别放在两侧下颌角处向上托起,使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
在实际操作中,此法优于其他方法,不仅效果可靠,而且省力、不会造成或加重颈椎损伤,而且便于作口对口吹气。
)
7、口述“球囊通气两次”人工通气:助手左手E-C法加压固定面罩于患者口鼻部。
右手挤压简易呼吸球囊,(一次通气大约600ml--800ml)连续通气2次,每次持续1秒,通气量以见到胸部明显抬起为宜(操作时要有观察胸部的动作)。
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比率:30:2,护士于胸外按压全程开放气道。
8、准备除颤仪:口述“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模式”助手迅速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监护位置,操作者将患者左上肢外展,充分暴露患者胸部;如没有呼吸、脉搏,操作者安放除颤电极板,监测心电,显示为“室颤”,操作者口述“分析心电图,患者为室颤,准备除颤。
”助手协助将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操作者擦净患者胸部皮肤。
操作者将导电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9、正确安放除颤电极板。
右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方、胸骨外缘处;左侧电极板置于左侧第V肋间腋中线处。
(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前线)
10、选择除颤能量。
操作者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仍为“室颤”心律,口述“患者仍为室颤,选择能量200焦耳。
”助手选择除颤能量200J。
(注:选择能量非同步、200焦耳。
选择非同步,除颤能量,双相波用150~200J。
单相波除颤用360J,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一般除颤能量选择200J。
)
11、充电与放电。
口述“旁人请让开,充电。
”按压除颤器充电按钮,除颤器充电。
助手协助,确保除颤操作的安全。
(助手立即站起,双手伸展,疏散人群,确保安全)除颤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以压力,除颤仪显示可以除颤信号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控电极板上的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操作者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再次口述“旁人请让开,放电”。
放电结束,电极板交助手,助手接过电极板,擦净患者胸壁皮肤,整理除颤仪器、急救箱等。
操作者口述“除颤完毕,继续心肺复苏。
12、徒手心肺复苏术。
再次于胸外按压:呼吸(30:2)五个周期。
具体方法步骤与第4步、第6步、第7步相同。
(严格遵循操作评分标准)。
见下表。
13、准备复检。
方法与第3步相同。
一般复检判断时间为8秒,数数计时。
口述“1001、1002、......1008”1到5秒判断呼吸、颈动脉搏动是否恢复,6到8秒判断颜面、口唇、甲床是否由紫绀转为红润,胸廓是否由起伏运动。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
14、判断复苏成功。
综合以上复检指证,判断复苏成功。
操作者口述报告“患者自主呼吸、心跳恢复,颜面口唇由紫绀转为红润,现场心肺复苏成功。
”操作者将头偏向一侧,摆放复苏体位,给“患者”整理衣物等,助手协助整理物品等。
15、整体流程要操作熟练迅速,急救意识强,严格按照双人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评分标准完成。
见下表。
急诊科:李直
二零一三年六月一日
双人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简易流程
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双人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准备就绪请求开始。
1、发现有人倒地。
(双手伸展)
2、旁人请让开。
(环顾四周)
3、现场环境确定安全。
(观察时间)
4、同志,你怎么呢?同志你醒醒?(双膝跪地,双手拍打双肩两
次,双耳各喊一边,距离3—5公分)。
5、1001、1002……1006,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考虑心
脏骤停,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口述完摆放体位,解拉链)。
准
备除颤仪,简易呼吸球囊及面罩。
(口述之后,迅速按压,按压
位置、姿势、力度、深度一定要准确)
6、清理口腔异物,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
7、准备氧气面罩,球囊通气两次。
8、启动除颤仪,调至监护模式(位置)。
(正确放置左右电极板位
置)
9、分析心电图,病人为室颤,需紧急除颤。
(迅速擦干胸部皮肤,
助手打开导电胶,左右电极板均匀涂抹)
10、病人仍为室颤,调节至能量200J。
旁人请让开,充电。
旁人请
让开,放电。
(操作者不能与患者接触,除颤前后确定周围人员
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11、除颤完毕,继续心肺复苏。
(口述之前,要用纱布擦净胸部)
12、心肺复苏五个周期。
(按压定位正确,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身
体重量垂直下压,用力均匀、平稳。
深度大于5cm;按压过程
中始终观察患者面色。
)
13、准备复检。
1001、1002……1008,患者自主呼吸、心跳恢复,
颜面口唇,甲床有紫绀转为红润,现场心肺复苏成功,行进一
步生命支持。
14、整理衣物及物品,摆放体位。
(复苏体位)
15、归队,报告评委,操作完毕。
急诊科:李直
二零一三年六月一号
双人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