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写作指导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评论的作用
1、影评是一种科学活动,是电影艺术与观众的桥梁, 是实现电影三重价值(艺术的、社会的、经济的)的重要手 段。国外影评主要作用于票房价值,中国影评侧重于社会性, 形成中国特有的、最广泛的群众影评浪潮,形成中国文艺评 论独特景观。 2、影评本身是一门艺术,有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思辩能力、写作能力。从写作学的要求看,影评写作需要信 息处理能力,也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能力的综合运用。 许多人从影评起家,走上专业文化工作道路。上海市为适应 素质教育的要求,在97年高考语文中有一道小作文题,要 求学生写影评,题目是《推荐一部影视剧》,15分,这一举 措使学校掀起起电影热。国外文科大学一般都有电影课程。 今年,东南大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大学生观看百部优 秀影视片。最近,北师大为大学生设立电影院,结合放映的 影片请专家给学生讲评。
⑤电影的主要表现手段:
蒙太奇:将片断镜头加以组合,并与声音配 合创造出特殊电影时空的结构方式。这是英国梅 里爱的发现。美国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 中成功的运用了这一方法。苏联电影家森斯坦、 普多夫金等将蒙太奇上升为理论。“库里肖夫实 验”,将一个毫无表情的脸与喝汤、棺村、小孩 的画面连接,产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强调剪 辑的作用。有多种表现手法,如镜头~、音响~、 对比~、平行~、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蒙太奇 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
电影评论的角度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 例如《冲出亚马逊》我们要看到的不只是王 晖、胡小龙的坚毅、勇敢,而应该看到的是 他们代表了整个中国军人。代表了整个中国 人的精神。我们要从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 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 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 雷锋的日子》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 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或是褒扬先进、批 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 激励鞭策。中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 : 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 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 片的评论。
④电影的两大风格类型:
1.纪实风格:源于路易· 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 《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 对生活的纪实。二战后意大利掀起“新现实主义” 创作思潮,产生《偷自行车的人》《罗马十一点 钟》等影片,中国三、四十年代时早于意大利就 运用这种方法,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 面目。 2.戏剧风格:源于美国用电影对舞台演出的 纪录,注重场面繁华、情节曲折、明星效应,形 成好莱坞式电影风格,对故事片创作产生重大影 响,成为电影市场中主要的影片样式。(江泽民 98年3月9日对《泰坦尼克号》和美国电影的看 法)。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 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 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 电影语言评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2. 电影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巧织经纬--结构艺术。 3. 电影修辞评论。电影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 张、象征、拟人、象征手法赏析。 4. 电影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谈电影的节奏 艺术。 5. 电影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心弦。
写作训练:
就自己看过的一部电影, 写一篇影评。
• • • • • • • • • • •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 ---霍伯斯[英国作家] 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 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 ---法奇(法国科学家) 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麦考利[英国作家] 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 ---伯克[美国想思家] 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华盛顿(美国政治家) 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 ---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尔基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雪莱(英国诗人)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富兰克林 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其次还有:
6、电影音响评论。 7. 电影色彩评论。 8. 电影细节评论。 9. 电影表演评论。 10.电影音乐评论。
归纳总结: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 交叉、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 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人,或对 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 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 向进行评论。 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 议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话体、问答 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 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 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 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文体样式存在。
影评的写作要求
一、紧扣“电影”来“评论”。 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 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要抓住电 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 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 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要展开评 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 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 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在人 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 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 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 中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改变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 物的热情赞颂,而要溶进对新时期人物命运的感慨 和思考。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 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 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 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 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 不是影评。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 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要讲究评论 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六、叙事线索:三种时态,现在时着眼于什么; 过去时表现矛盾冲突与情节发展的主线;过去完 成时重点在表现什么。 七、情节与节奏:战斗高潮与抒情段落的设置; 紧张与舒缓情绪的起伏;镜头节奏快与慢的转换。 八、中外影片比较:多种矛盾冲突;群像式人 物各有鲜明个性;战争与爱情线索推进;文明冲 突的合理性;叙事特色强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 对比中展现性格的发展,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影评的写作角度
一、评主题:1、歌颂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怀、崇高人 性;2、生命价值与民族命运;3、对和平的呼唤与社会的发 展的期望;4、在人类之爱基础上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与交 融。 二、人物评论:1、单一人物;2、某类人物;3、对比性 人物;4、从人物关系评析,如中外、父女、民族与宗族等 关系入手。 三、场景细节:几次争论;手榴弹的出现;小刀的运用; 几个人物对死的选择;照片的作用。 四、悬念设置:人物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经常处于生死关 头,环环紧扣。 五、矛盾冲突:1、进步与反动;民族解放与法西斯专制; 2、东西方观念;3、宗族。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 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 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的 “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 “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 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 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 感与动情力量。
⑥电影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从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最普及、最重要的艺术 样式(电视只是传输方式的改进,其以声画为手段 的表现特质与电影一致)。电影对人的行为、生活 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2、对人类文化信息传输方式的巨大变革,使人 类进入影视文化(信息文化)的发展阶段。西方学 者认为人类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语音为载体的 口头语言文化,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言文化,以 音像为载体的影视文化。
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一中:李亚权
学 习 目 标
电影基础知识
电影评论作用
电影评论角度
影评写作要求
影评写作角度
电影基础知识
①电影: 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综 合性现代艺术。发明于19世纪末。1895年12月 28日法国路易· 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 映,故将这一天定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②电影的本性: 1.作为大众文艺样式的艺术观赏性; 2.作为实现利润、扩大再生产手段的商品性; 3.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工具性。 ③对电影事业的要求: 1.体现个性力量的艺术创造性 2.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思想性; 3.实现经济价值的功利性。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 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 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 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 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 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 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 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从该片所具有的结构样式 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通过影片中几个主要战斗场 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从该片抒发的浓郁的 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从电影风格 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要从当代审美特性入手, 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 价值的东西和亲情与人伦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