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器识别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器识别方法》
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初中劳动与技术教材《电子电工》第三章第二节
南京市华电中学周洁
一、前期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电子电工》是一门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电工工具,进行简单电子制作和家庭用电操作的技术课程。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电子元器件,因此,认识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在整本教材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电阻器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电子元器件之一,其识别和检测方法能否为学生掌握,将直接影响到其他元器件的介绍使用。

对于电阻器,学生除了要知道其在电路中的作用外,还应学会从外观上识读,并掌握利用工具对其性能作进一步的检测。

作为一种电子电工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种检测工具——万用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学生应该了解其使用方法,尤其是利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是进行电路检修及元件检测的必要环节,在教学中应重点介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物理课程中已经初步了解了电阻器等元件的相关知识,通过对教材前两章的学习,学生迫切需要实地感受各种元器件的使用情况,然而,面对形状、规格各异的电子元器件,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根本对不上号,这就为本章节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三)教学课时安排
建议本教学内容安排2课时。

第1课时介绍、练习电阻器的识读;第2课时介绍、练习利用万用表检测电阻。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电阻器的基本作用。

2.了解电阻器的种类。

3.掌握电阻器的标识方法。

(二)动作、技能目标
1、学会识读电阻器。

(三)情感目标
1.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2.形成规范的操作习惯。

3.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色标(色环)电阻的阻值识别
难点:色环首尾顺序的判定在阻值识读中的作用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准备
1.调光台灯、电风扇调速器、可调温电烙铁各1只
2.将学生分组(4人1组)
3.每组1套元器件(直标电阻、数字电阻、色标电阻若干)
4.每组1张课堂操作练习反馈表(如下)
六、实验记录及思考、讨论题
(一)《电子电工》实验记录
实验名称:电阻器的识别
班级:组别:
人员:日期:
实验目的:练习不同标识电阻的识读,重点色环电阻器的识读
实验记录表
(二)思考、讨论题
1.电阻器有无正负极?
2.两只电阻色环完全颠倒(如图),其阻值是否相同?
3.如果电阻器只有三环,是什么原因呢?
4.如何在一堆元件中快速、准确地找出阻值为47KΩ±5﹪的电阻?
5.我们怎样知道电阻器的实际值呢?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课堂的导入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效果好,课堂教学气氛浓厚,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非常有利于教学。

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处理。

一是将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整,符合本节教学内容的实情,有利于本节内容的教学,更有助学生的学习;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补充,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对电阻器的识别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为学生今后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本节教学重点知识,色环标注法的识别方法。

通过较为通俗的表达方式讲解,同时还利用电阻器实物,进行对照说明。

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电阻器,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其识别方法。

通过学生互动活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一能加深对识别法的认识,有助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二利用这一互动活动,及时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结是以教师提示,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方式完成。

这样做比教师单方给学生总结效果要好得多。

首先,学生在小结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其次,通过小结归纳提高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再次,这样做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即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善于表达的良好习惯,体现劳动与技术学科的综合性特点。

2006-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