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中,传播速度将变大
B.医院里检查身体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C.若人轻手轻脚的上楼,则声控灯不会发光,是因为声音的音调太低
D.听声辨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不同
2.如图所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

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

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B.超声波信号会对使用者造成电磁波辐射危害
C.该导盲杖对障碍物的定位原理与蝙蝠的定位原理相同
D.超声导盲杖利用声音可传递能量原理制成
3.《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记载:行军宿营,士兵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士兵听到的是次声波
B.大地传声速度比空气传声速度快
C.士兵伏地听到的声音是空气传播的
D.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
4.如图所示的超声波应用事例中,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是()
A.B.C.D.
5.夏季,我市诸葛亮广场的音乐喷泉随音乐舞动,供市民欣赏。

以下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音箱发出的音乐不是振动产生的
B.区别吉它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传递信息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保持340m/s不变
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铃声逐渐变大
B.乙图:用发声响度不同的音叉轻触静止的乒乓球,两次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相同
C.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随音乐跳动,这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丁图:用嘴吹一根带活塞的塑料管,将活塞上下拉动时,发出哨声的音调不改变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一种波,声波能传递能量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说明真空能够传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0dB是指没有声音
C.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次声波要快
D.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超声清洗
9.现在买东西可以用声波支付了,它的原理是用户通过手机向售货机发出一段超声波,然后售货机听到这段声波进行自动处理,用户在自己手机上输入密码,售货机就会吐出商品。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发出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
B.手机声波支付不能在真空环境中使用
C.手机发射超声波主要为了向自动售货机传递能量
D.这种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人们发出的讲话声速度更快
10.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下列有关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伏地”可以听到敌军马蹄发出的次声波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8
310m/s
C.固体传播声音一般比空气快
D.士兵们能够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主要依据说话人的音调
二、填空题
11.声波是物体机械振动状态(或能量)的传播形式。

超声波是每秒的振动次数很快的声波,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一般上限,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由于其频率高,因而具有许多特点:首先是能量集中,其波长比一般声波短得多,因而可以用来切削、焊接、钻孔等。

再者由于它频率高,波长短,衍射不严重,具有良好的定向性,工业与医学上常用超声波进行超声探测。

请参照示例写出上述情景中所涉及的物理信息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物理知识: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作答:物理信息:。

物理知识:。

12.在100m游泳比赛中,裁判的发令枪声响起,比赛开始;观众是以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员快慢的。

13.2023年9月18日东海海域发生6.4级地震,地震时会伴有(超声波/次声波);在一般情况下,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慢)。

14.豫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演唱时常用板胡进行伴奏,板胡的琴弦由于而发声。

人们听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唱词,就知道是《花木兰》选段,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15.声呐是潜艇的耳目,潜艇通过向目标物发出进行目标探测和测距。

某潜艇A以20m/s的速度向正前方静止的潜艇B行驶并发出声呐探测,经过5秒后接收到回声信号,则发出信号时潜艇A与潜艇B间相距m。

(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1500m/s)
三、作图题
16.将下列声现象与对应的声学知识画线连接起来。

听铃声回教室声音的响度大
鞭炮声震耳欲聋物体振动发声
教师讲课发出声音声可以传递信息
上课时关闭门窗以免影响听课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四、实验题
17.如图所示,是在学习声现象中常见的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静止悬挂的乒乓球,会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

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乒乓球的作用是,便于观察。

用相同的力敲击音叉,距音叉远近不同的人听到声音大小不同,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不仅与振动的幅度有关,还与有关;
(2)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
(3)如图丙,把伸出桌边一端钢尺的长度逐渐增长一些,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如果钢尺伸出桌面很长,拨动钢尺时,就听不到声音,此时钢尺发出的是(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4)如图丁,拿一塑料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慢,一次快,发现塑料片划得越快,木梳齿振动频率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18.如图所示,小明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听到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此时钢尺发出的声波是(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五、计算题
19.如图所示,2023年1月22日,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奋斗者”号潜水器,在位于印度洋蒂阿曼蒂那海沟最深点完成深潜作业,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抵达该海沟的最深点。

该海沟最深点是7980m,当“奋斗者”号潜水器从水面开始下潜时,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潜水器下潜10.5s后收到超声波从海底反射回来的信息。

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求:
(1)从发射超声波到10.5s后收到信息,超声波传播的路程;
(2)从发射超声波到10.5s后收到信息,“奋斗者”号下潜的深度;
(3)“奋斗者”号下潜的速度。

20.有一个发声体,每分钟振动1.8×106次.问:
(1)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是多少?
(2)这种振动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否听到?
(3)如果利用这个发声体作为声源来探知某一海洋的深度,测得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则所测量的海底深度为多少?(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参考答案
1.B
2.C
3.B
4.A
5.C
6.C
7.A
8.D
9.B
10.C
11.超声波可以用来切削、焊接;工业与医学上常用超声波进行超声探测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12.信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13.次声波快
14.振动信息
15.超声波3800
17.振动将振动放大/转化音叉的振动到声源的距离真空不能传声低次声波快
18.低次声波
19.(1)15750m;(2)210m;(3)20m/s
20.(1)30000Hz(2)人耳不能听到(3)30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