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练习试卷B卷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练习试卷B卷含
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物的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其中,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是()。

A.着色剂
B.增味剂
C.甜味剂
D.防腐剂
2、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纺织机的发明
C.电力的发明
D.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3、下列选项中的概念关系,与“土豆”和“马铃薯”一致的是()。

A.坦克—一战车
B.录音机——录音笔
C.萝卜——青萝卜
D.番茄—一西红柿
4、“四书五经”是古代典籍中的经典。

下列选项中,含有《周颂》的典籍是()。

A.《春秋》
B.《诗经》
C.《周礼》
D.《易经》
5、下列历史故事,与曹操有关的是()。

A.破釜沉舟
B.望梅止渴
C.三顾茅庐
D.草木皆兵
6、校运动会上,胡某等几位同学随裁判老师进入铅球区丈量结果。

在他们尚未撤离投掷区时,参赛同学赵某投出的铅球砸中了胡某,致其肩部受伤。

对胡某所受伤害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A.学校
B.裁判老师
C.赵某的监护人
D.赵某的监护人和裁判老师
7、中国是丝绸的故乡。

下列传说人物中,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织绢之术,被后世奉为“先蚕圣母”的是()。

A.黄帝
B.神农
C.女娲
D.螺祖
8、“若李老师和刘老师参加培训,则张老师也参加培训”,要由此推出“李老师没参加培训”,需要增加的一项是()。

A.张老师没参加培训
B.张老师参加了培训
C.刘老师参加了培训,张老师没有参加培训
D. 刘老师和张老师都没参加培训
9、中学生小孙近期心理很矛盾,觉得未来的自己应该是一名科学家,但又觉得能力有限,遥不可及。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当前他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勤奋感
B、克服内疚感
C、避免孤独感
D、建立同一性
10、我国的舟山渔场每年都有一段时间的“休渔期”,其主要原因是()。

A.鱼类每年有一个集中的产卵期
B.舟山渔场附近海域污染越来越严重,以致鱼量越来越少
C.那段时期沿海地区台风活动频繁,为渔民安全考虑,因此不让他们出海捕鱼
D.舟山因捕鱼过量,致使目前已无鱼可捕
11、母亲杨某外出打工,将15岁的儿子小强留下长期单独居住。

杨某的做法()。

A.合法,可以改善小强的物质生活条件
B.合法,可以提高小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C.不合法,不得让不满16周岁者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D.不合法,不得让不满18周岁者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12、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13、上课时,程老师发现后排的一名学生在偷偷吃零食,刚开始程老师没有理会,但这名学生吃了很长时间也没停下。

程老师忍无可忍,便快速走到这名学生跟前,抢过零食扔出窗外。

程老师的做法()
A.恰当。

体现教师的严格要求
B.恰当。

符合学习的管理规定
C.不恰当。

不应简单粗暴处理问题
D.不恰当。

不应干预学生个人行为
14、学校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实际上是侵犯了学生的()。

A.人身权
B.人格尊严权
C.名誉权
D.受教育权
15、上机考试前,教练们对 A 组学员的成绩作了预测。

张教练说:我估计组长或副组长能考满分。

李教练说:这个组不会有人考满分。

赵教练说:我认为会有学员考满分,模拟考试时这个组经常有人考满分。

结果证明三位教练只有一个人说对。

据此,下列选项中必然正确的是()
A.全组都考了满分
B.全组都没考满分
C.组长考了满分
D.副组长考了满分
16、下列选项中,对“只有内正其心外修其行,才能表里如一”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若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则必能表里如一
B.不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则不能表里如一
C.若能表里如一,则必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
D.若想表里如一,就必须内正其心外修其行
17、毛泽东在写给他的老师徐特立的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先生。

”这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具有()。

A.层次性
B.自觉性
C.深远性
D.规范性
18、现代社会,专业分工的极度细化使得普通人在每~个专业领域内都必须倚仗专家的参谋。

专家则凭借精深的专业知识为人们提供指导意见,并以此建立自己的权威,取得公众的信任。

然而,也正是这种权威和信任带来了相应的责任——专家在发言时必须保持公正的立场,实事求是,认真求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不能随兴所至,口元遮拦。

我们可以原谅专家意见中某些难免的漏洞、不足,但不能姑息专家放弃责任的担当,胡言乱语,混淆视听。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人非圣贤,专家的意见难免会有错漏之处
B.专家的是非判断和对策的选择起着非同寻常的导向作用
C.有些专家放弃责任的担当,胡言乱语,混淆视听
D.专家在发言时必须保持公正的立场,实事求是
19、从“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权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没有投票权的公民”,是利用()得出的结论。

A.换质法
B.换位法
C.换质位法
D.引导法
20、清官属于内敛型,醒官则多属于发散型。

清官大不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们可能于世无补,因为他们大不了洁身自好而已。

然而醒官一出手,多会促进社会进步。

因为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看法和施政来说,往往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律,落脚于推动社会进步,着力却在于整个社会的福祉,而不是一家一姓的荣华富贵。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与醒官相比,清官便显得庸碌无为
B.醒官虽然不拘小节,但对于社会的意义却是重要的
C.为官不仅要清廉,更要有所作为
D.醒官比清官更难得
21、高二(1)班的历史课上,杨老师与李军装生了语言冲突,双方争执不下。

杨老师便把张军拉到班主任办公室。

班主任应该()。

A.请政教处老师处理
B.问清缘由再行处理
C.先让张军道歉再了解缘由
D.建议他们相互道歉握手言和
22、鹏鹏12岁,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拘留,班主任唐老师因有感触,在微博中描述了此事,并采用了鹏鹏的真实姓名。

唐老师的做法()。

A.合法,微博是唐老师的个人空间,有发表的自由
B.合法,唐老师的做法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教育的作用
C.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3、学科专家的建议是()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24、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方法改革
B.观念改革
C.课程改革
D.内容改革
25、小王、小李、小张在一起,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

现在只知道:小张
比教师年龄大,小王和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李年龄小。

因此我们可知()。

A.小李是工人,小张是农民,小王是教师
B.小李是农民,小张是工人,小王是教师
C.小李是教师,小张是工人,小王是农民
D.小李是工人,小张是教师,小王是农民
26、课的类型是指根据()划分课的种类。

A.教学规律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任务
27、钟老师在班上设立“进步展示台”,分类展示在不同方面有进步的学生。

这表明钟老师()。

A.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B.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C.不注重与学生家庭密切联系
D.不主动与教师密切台作
28、某县级政府为了提高本县的中考成绩.将辖区内两所初中列为重点学校.并给予政府倾斜. 该县级政府的做法()。

A.合法,县级政府有权自主管理
B.合法,有助于校际教育质暈竞争
C.不合法,不能设置重点校和非重点校
D.不合法,应该平均分配各类教育资料
29、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规定,下面不属于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的做法是()。

A.探索多种评价方式
B.网上综合素质评价
C.建立多样的平均标准
D.树立终结性平均理念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汤老师接手3班班主任一个月了,他在课间经常把做作业的同学“撵”出教室,还“异想天开”的让学生自主设计去世界文化遗产地考察路线,让学生模仿在联合国发言,让学生设计一次公益募捐的方案。

就在其他老师议论汤老师的这些做法时,他有在“折腾”分层教学,现在他需要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上课要同时兼顾班上多个小组的学习状态.....有老师建议他少“折腾”,还说:“你关注大多数学生就行了,何必那么费劲,再说即使你这样辛苦也不一定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好。

”汤老师依然坚持他的做法,在经过多次实验后,他慢慢发现分层教学,还有很多窍门,比如可以把分层教学与“小先生制”致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所思所得。

例如,在学完《屈原》之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读后感、有续写、改写,有诗歌、图画、短剧,角度多样,观点鲜明。

一段时间后,汤老师发现学生越来越乐于在作业中另辟蹊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汤先生的行为。

2、1998年,北京某学生因成绩较差无法升学,父母应学校的要求去医院为孩子开了一张“中度智力低下”证明;以利于孩子升学,不料学校却将此公布出来,老师也多次在课堂当众侮辱该同学是“弱智、白痴”,其他学生也常常以此来嘲笑、殴打该生。

后来该生被诊断为患了精神分裂症。

学生父母向学校提出了赔偿诉讼,要求学校为擅自透露学生的个人隐私,致其精神障碍一事承担责任并赔偿相应的经济和精神损失。

试评述学校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阅读下面的犲料,按照要求写作文。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生活,如果命运将推向任何一种,都别奇怪,别怨天尤人,它并没有剥夺你幸福的权利.在任何一种生活里,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D
2、A
3、D
4、B
5、B
6、C
7、D
8、C
9、D
10、A
11、C
12、C
13、答案: C
14、D
15、B
16、A
17、C
18、D
19、A
20、D
21、答案: B
22、【参考答案】C
23、C【解析】学科专家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发展趋势、一般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非常熟悉,所以他们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24、C【解析】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25、A
26、D【解析l教学任务不同.课的类型就不同。

27、A
28、D
29、D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汤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他践行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要求。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材料中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异想天开”的让学生设计路线、方案、发言等内容,充分体现出汤老师能够看到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同时在分层教学时,让学生总结所学所思所得,关注了学生的发展过程,把学生看成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材料中汤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学生的作业类型有读后感、续写、改写、诗歌、图画等多种形式,体现了学生自身的个别差异,充分体现出汤老师能够关注并发展学生的独特性。

再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材料中汤老师通过分层教学和“小先生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设学习内容和作业,充分体现出汤老师能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使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最后,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

材料中汤老师能够进行分层教学的学习,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受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且在其他老师的质疑下仍坚持自己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汤老师教学中践行了教育公平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履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因材施教。

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2、【参考答案】学校的做法不对。

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名誉权。

隐私权是指未成年人享有的个人生活不被公众知晓,禁止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

名誉权是指未成年人享有
名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本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材料中学校和教师的做法既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也是违法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