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归纳与检测第一章单元检测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为2分,共50分)
北京时间2006年8月24日21时20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14°25′E,50°5′N)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了太阳系行星定义的新决议。

按照行星的新定义,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使困扰天文界多年的太阳系中行星个数这一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即太阳系的大行星为8颗。

据此读图完成1—3题。

1.此次决议通过时,布拉格为()
A.黎明前后
B.一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
C.黄昏时分
D.午后二时过后不久
2.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公转轨道邻近地球的是()
A.水星和金星
B.金星和火星
C.火星和木星
D.木星和土星
3.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为“矮行星”,是由于()
A.距离太阳太远,形状非圆球状
B.已演化成为小行星带内的小天体
C.其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且质量、体积小
D.距离地球太远,并无气体表层
[解析]该题组以太阳系结构简图为情景,着重考查时间的计算、太阳系中主要天体的特征等内容。

第1题,根据布拉格为东一区,北京为东八区,两地相差7个小时,可计算出出布拉格的时间(区时)为14时20分,故选D。

第2题,根据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臵关系,金星、火星之间是地球,故选B。

第3题,根据八大行星的物理性质,冥王星在质量、体积上都远小于其他八大行星,另外,在太阳系中还有比冥王星大的行星,故选C。

右图为某城市一住宅区房屋建筑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4-5题。

4.在II幢房屋上午阳光被第Ⅲ幢房屋严重遮挡的时节,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
A.齐鲁大地——秋高气爽
B.江淮平原一一霪雨霏霏
C.日本群岛——樱花初放
D.南极地区一—烈日炎炎
5.当Ⅰ幢房屋内阳光照射面积达一年中最大时,北京时间为( )
A.12月22日13点08分B.12月22日10点52分
C.6月22日13点08分D.6月22日13点24分
[解析]该题组以住宅区房屋建筑示意图为情景,着重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分布、太阳高度等内容。

第4题,根据图示提供信息,可知此点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且Ⅲ幢楼位于Ⅱ幢楼的东北方向,依据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日出日落情况:二分时,正东升,正西落;夏至,东北升,西北落;冬至,太阳东南升,西北落,结合本题的条件,可知此时应为5—6月份,齐鲁大地秋高气爽应在8、9月份;樱花初放一般在3、4月份,南极地区烈日炎炎应在11、12月份,故选B。

第5题,该地区在一年中,冬至日的正午12:00时,Ⅰ幢楼房屋内阳光照射面积最大。

该地位于103°E,与北京时间120°E,相差1小时08分,故选A.
2007年2月18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大年初一。

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近年来,人们利用春节长假外出旅游,其乐融融,增加了春节的文化内涵,据此完成下列6~9题。

6.下列最有可能表示中华民族欢度春节时的光照图是( )A
7.春节前夕,不少游子回家团聚,导致这种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因素B.婚姻家庭 C.环境因素 D.政治因素
8.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小华收到了在外国留学的表兄于当地时间2007年2月17日8时发来的短信祝福,小华的表兄最有可能留学在( )
A.美国B.巴西 C.瑞典 D.澳大利亚
9.春节,生活在北京的小华一家外出旅游,最有可能选择( )
A.锡林郭勒草原风情游B.欧洲10日风景游
C.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
D.海南岛热带风光游
[解析]该题组以中国的春节为情景,着重考查太阳直射点的位臵、时间计算、人口迁移、气候特征等内容。

第6题,2月18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但北极圈上还未出现极昼现象,故选A。

第7题,春节在外工作的人们回家过节团聚,这是中国的传统,故选B。

第8题,根据题中的条件,新年的钟声应该在2007年2月18日0时响起,与17日8时相差16个小
时,利用地理常识,很容易得出结论,符合题意只有A 。

故选A 。

第9题,2月18日,内蒙古草原“一片萧条”景象,且气温较低;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更恶劣;即使是属于以温带海洋气候为主的欧洲,也不是旅游的好时节,再说只有10天时间,时间太短;海南岛距离北京不是很远,从经济距离、气候综合考虑,选D 较合适。

故选D.
右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出、日落的时间(北京时间)和太阳位臵示意图,分析判断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正南方向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图中X 、Y 的时间可能是
( )
A .8:00 17:00
B .8:10 17:10
C .8:20 17:00
D .7:50 17:10
[解析]该题组以某地太阳视运动示意图为情景,着重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等内容。

第10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判断出①表示正北方向,②表示正东方向,③表示正南方向,④表示正西方向。

故选C 。

第11题,根据上题的结论,可判断出X 点位于6:40的东边,Y 点位于18:40的西边。

图中的时间差为1小时30分,故X 可能是8:10,Y 可能是17:10。

故选B.
下图中L 表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12-15题。

12.此日江苏省南通市(约32°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 )
A .27°
B .80°
C .58°
D .66°34′
13.若图示太阳高度角为当地一年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则( )
A .两极地区的极昼时间将会变短
B .地球上的温带范围将会扩大
C .回归线将穿过我国的海南岛
D .西风带的南北宽度将会缩小
14.植物有机物的积累与光照相关。

夏至日,在气温和天气状况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各地同种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 )
A .哈尔滨
B .北京
C .济南
D .南京
[解析]该题组以太阳高度示意图为情景,着重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知识等内容。

第12题,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太阳高度为22°,并且在一天中保持不变,可判断出该地是北极点,
为极昼期,且太阳直射点在22°N。

由此,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推算出32°N正午太阳高度为80°。

故选B。

第13题,根据题干“太阳高度角为当地一年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可知黄赤交角为22°,比目前的黄赤交角小,因此,温带范围将会扩大,热带范围将缩小。

故选B。

第14题,根据夏至日在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日照时间就越长,在题中四地中,哈尔滨纬度最高,时间最长,结合题中的信息可知,哈尔滨地区的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

故选A.
下图为利用手表定向的原理图,读图回答第15-16题。

15.图中,N指向的方向是( )
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
16.图中表示的当地时间,约为( )
A.3点
B.9点
C.12点
D.15点
[解析]该题组以手表定向原理图为情景,着重考查利用手表辨别方向的原理等内容。

第15题,根据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方向,在中午12点(地方时)前,按顺时针,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夹角的角平分线为南方;在12点后,按逆时针,两者之间的角平分线为南方。

故选A.
第16题,根据图中的时间显示,可能为3点或15点,但是,按照“手表定向”原理,如果是3点,角平分线即南方应该在3点刻度线顺时针方向上,所以只能是15点。

故选D.
读下面两材料,回答17-19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24小时的全日时钟,指针为时针。

材料二:北半球夏至日各纬度昼长:20°N昼长为13时13分;40°N昼长为14时51
分;60°N昼长为18时29分。

17.如果此钟在我国得到推广。

图中夏至日某地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该地可能为:( )
A.南京 B.北京 C.哈尔滨 D.广州
18.如果南京为7日的此时,那么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日期:( )
A.6日的范围大于7日 B.7日的范围大于8日
C.8日的范围大于7日 D.7日的范围大于6日
19.如果—架飞机沿600N某地以每小时1670KM的速度向东飞行,则飞行员见到昼夜更替情况是:()。

为了和当地时间保持一致,应将钟表作何处理:()
A.昼夜更替比一个太阳日短,将钟表每小时拔快一小时
B.昼夜更替比一个太阳日长,将钟表每小时拔快一小时
C.昼夜更替比一个太阳日短,将钟表每小时拔快二小时
D.昼夜更替比一个太阳日长,将钟表每小时拨慢一小时
[解析]该题组以24时全日时钟示意图为情景,着重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计算等内容。

第17题,根据时钟显示的时间大约在4:30左右,为日出时刻,可计算出该地的昼长为约为15小时。

结合材料二可知,该地大致位于40°N地区,而北京大致位于40°N地区,故选B。

第18题,根据南京为7日4:30左右,计算出7日0时所在经线大致为52.5°E,从52.5°E向东至180°经线为7日的范围,跨经度范围大约为127.5°,其余为6日的范围,大约为232.5°。

故选A.
第19题,根据题意,飞机与晨昏线作相向运动,故飞行员所见昼夜更替要比一个太阳日短,同时,根据60°N地球自转线速度为赤道上自转线速度(1670KM/h)的一半,结合已知条件,可知飞机飞行的单位时间比60°N上某地的时间慢2小时,要想保持与当地时间一致,须将钟表拨快2小时。

故选C.
下图为12月22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据此回答20—22小题。

20.乙点的经、纬度分别为
A.60°W、0°B.60°W、20°N
C.0°、0°D.0°60°S
21.当乙地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地球上新旧两天的比例为
A.2∶1 B.1∶2 C.3∶4 D.1∶5
22.有关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弱,紫外线辐射少
B.此时甲地可能是晴天,可以观察到极光现象
C.所在地区一月份气温达到最低值
D.历史上人类在该处测到全球气温年最低值
[解析]该题组以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为情景,着重考查经纬度的确定、日期范围的计算等内容。

第20题,根据乙地在12月22日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可知,乙地在6时日出,18时日落,乙地位于赤道上;利用120°E是6时,可计算出乙地的经度为60°W。

故选A.
第21题,根据题意知当乙地太阳高度最大时即60°W的地方时是12时,则120°E为12月23日0时,12月23日的范围为120°向东至180°,跨经度约为60°,属于22日的范围跨经度范围约为300°,
所以此时地球上新旧两天的比例约为1:5,故选D.
第22题,根据题意可知甲地位于南极地区且此时正处于极昼期,正是南极地区的暖季,也是南极地区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较强、紫外线辐射较多的时节;在极地地区一般是在极夜的时候才可以看到极光现象;南极地区极端最低气温达-88℃以下,为目前人类所测到的全球气温年最低值。

故选D.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每天在校园内将12时42分观测到的正午太阳高度记录下来,并根据观测到的数据绘制出当地一年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变化图(图10),图中横轴上的刻度线对应各月的第一天。

据此回答23—25题。

23.该观测地点位于
A.江汉平原地区 B.海南岛南部沿海地区
C.台湾西部平原地区 D.成都平原地区
24.图11是依图10时间序列绘制成的日出、日落时刻的变化示意图,能够反映该观测地点昼夜长短变化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正午太阳高度由H1—H2变化期间,兴趣小组在观测地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日出时刻物影朝向一直向北偏 B.正午太阳高度值不断变大
C.昼长时间先变长,后变短 D.正午日影先朝北,后朝南
[解析]该题组以正午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为情景,着重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等内容。

第23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该地位于回归线之间。

江汉平原、成都平原没有太阳直射现象,再结合当该地是正午12时,北京时间是12时42分,所以该地应该在120°
E以西,而台湾岛在120°E以东,故选B.
第24题,根据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42分钟,结合题中的四幅图中的日出日落时间,可以推测只有图④符合题的要求。

故选D.
第25题,正午太阳高度由H1-H2变化期间,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移动的过程,或者说是太阳两次直射该地的时间间隔。

在此期间,该地物体的影子一直朝南,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变小再变大;结合第24题结论可知,昼长时间先变长后变短。

故选C.
二.综合题
1.(12分)读下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 连接东北亚与美国、加拿大西北部的航空线通常选择安克雷奇作为中转机场,选择这条飞行路线的理由可能是________。

(双项选择)(2分)
A.航线较短
B.安克雷奇加油更方便
C.避开高空西风带的乱流
D.安克雷奇气象稳定,起降条件好
(2)A市游客张某到达F市(经度约为122.5°W),在旅馆住处上网想与在A市的李某进行网上聊天,传递用数码相机拍摄的风景照分享旅途快乐。

假定A、F两市的工作时间各是当地区时的8点~20点,在此工作时间内,两人可以同时上网聊天的时段是李某(北京时间)_______________;张某(F市区时)_______________。

(4分)
(3)张某在F市拍摄的民居多为独户、低层的木质结构,李某认为发达国家经济繁荣,存在这种民居不可理解,请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解释这种民居景观存在的合理性_______ _______ _。

F市所在的地区属于亚热带,其典型植被是。

(6分)
[解析]第(1)题,球面上最短距离不是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而是球面上的“劣弧”。

第(2)题,A市在中国,
采用东八区的区时,F市采用西八区的区时,两地相差16个小时。

第(3)
题,F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答案:(1)AB(2分)(2)8点~12点 16点~20点(4分)
(3)该地地处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
震;(4分,合理即可得分。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分)
2.读下图,当太阳直射甲点时,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⑴在图中,旧的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共跨的经度是度。

(4分)
⑵乙地的时刻为点;乙地日出的时刻为点。

(4分)
⑶甲地向东运动的物体会向方向偏转,所以,我国长江下游岸的河运港口更容易受泥沙淤塞的影响。

(4分)
⑷要乘飞机从甲地到丙地,当飞行速度和飞行的高度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其飞行路线如何确定,能够从理论上实现节省时间和能源的目的?。

(4分)
⑸此时我国的雨带大约推移到地区?(2分)其天气特征主要有?(2分)
答案:(1)180º向东60ºW(2分) 120º(2分)
(2)4(2分)零(2分)
(3)南(2分)北(2分)
(4)先飞向正北,越过极点再向正南(经过两点之间的大圆的劣弧)(4分)
(5)长江中下游地区或江淮地区(2分)梅雨(多连续阴雨天气)(2分)
3. (9分)山东省淄博市某中学生利用下列材料测算当地的经纬度,请你帮他完成其测算过程(步骤)。

材料:手表、笔直的竹杆、尺子及相关的数学用表等工具。

时间:一年
步骤:
测算经度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测算纬度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答案:测算经度:
第一步:让竹杆与地面垂直。

(1分)
第二步:在一天中,观测并记录竹杆影子最短的时刻,即正午时刻M。

(1分)
第三步:根据120°E为12时,(1分)换算出正午时刻为M的地方(淄博)的经度。

(1分)测算纬度:
第一步:让竹杆与地面垂直,(1分)并测量竹杆(地面以上)的高度L。

(1分)
第二步:观测一年中竹杆日影最短时刻(夏至日正午)日影的长度G。

(1分)
第三步:计算太阳光线与竹杆之间的夹角α(运用正切公式计算,并查表)。

(1分)
第四步:计算黄骅的纬度:α+ 23.5°(1分)
4.(9分)当前城市里,不少楼盘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竟然缩短了楼间距离,降低了居室地日照标准,关于居民呼吁“阳光权”地新闻屡见不鲜。

阅读下列图标材料,分析回答。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地日照间距
H为住宅楼地高度(适用于平地,且住宅呈南北走向)
(1)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

这是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1分)
(2)我国多数城市的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中,以冬至作为标准日,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夏至日四个城市居住建筑日照时间
最短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分)
(3)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楼房获得较好的光照条件,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__________(宽或窄)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甲、乙两副照片为在③城市某住户客厅拍摄的,时间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其中在冬至日正午拍摄的是______________;该城市所在的大地形单元是___________。

(2分)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江汉平原答案:(1)散射(1分)
(2)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2分)②(1分)
(3)宽(1分)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2分)
(4)甲(1分)B(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