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10.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新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随着雄安新区的建立开展,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 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跨流域调水 B.填埋局部河道作为建立用地 C.暂缓开发区域经济 D.加大第二产业的开展力度
【解析】1选 C,2选A。第1题,白洋淀干涸的原因,可以 从气候、降水量、蒸发量、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气 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变化不大,因此20 世纪80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的 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读图可知,白洋淀上游的河流建 有大量的水库,因此,由于上游水库大量蓄水,从而导致 入湖水量减小,最终导致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
(3)措施。
地区 洞庭湖
具体措施
实行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 河道
三江平原 采取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措施
【知识链接】 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
主要目的
大河中下游湖泊 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
内陆干旱区湖泊
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 环境问题
湿地
形成原因
地处热带海滨,海滩广阔,气 红树林湿地 候湿热,水热充足,利于红树
林的生长
长江中下游 人工湿地
地处平原,耕地广阔,是我国
灌渠、稻 田、水库等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位于亚 热带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 富;地表河流、灌渠、水库
众多
【典型考题研磨】 【典例1】“湿地〞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❶、 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洪泛平原、河口三角洲、湖 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河漫滩、湿草原等。湿地被誉为 “地球之肾〞,具有调蓄径流、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 样性等多种效益❷。结合以下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主要目的
大河上游(如我国 三江源湿地)
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
东北三江平原湿 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

物多样性
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 黄河三角洲湿地 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
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典题考题研磨】 【典例2】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 问题。
以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 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 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 -4.7 ℃ ❶。
(2)应用水循环原理,人们可以采取缓解或防止洞庭 湖大面积干涸的措施有 ( ) ①退田还湖,扩大湖区 ②控制渔业生产,减少湖面水汽蒸发 ③大力节水降耗,合理利用湖泊水资源 ④兴建水利枢纽,调节湖水蓄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1)选B,(2)选B。第(1)题,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 流和地下径流等。洞庭湖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影响,出 现大面积干涸。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晴热高 温气候,蒸发量增大,洞庭湖区域降水量严重偏低,湘资 沅澧四水流域也持续少雨,导致洞庭湖水位不断下降。
考点二 湿地资源问题与湿地保护 【必备知识回忆】 1. 湿地问题: (1)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与影响。
自然 灾害
(2)洞庭湖湿地萎缩。
【知识链接】 内陆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
2.保护湿地: (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 环境和区域的_持__续__开__展__。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 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_生__存__环__境__。
是( )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选C,2选B。第1题,由“黄河〞和“灌渠〞可 知银川平原为灌溉农业区,农业开发,排水造田导致湖 泊减少。第2题,湿地资源对城市具有调节、降解、美 化、旅游等功能。
(2021·长沙模拟)某国湿地约占国土面积的25%, 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国〞之称。读该国区域图,答 复3、4题。导学号08620062
材料一 东北地区沼泽地分布图。
材料二 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
(1)简析东北地区大面积沼泽地的形成条件。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指出三江平原沼泽 率下降、湿地萎缩对该区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透析图文抓题眼,抓关键】
沼泽地
耕地
松嫩
【尝试作答】(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较高,气温低, 蒸发弱;夏季降水多;河网较密,径流丰富;土质黏重,有冻 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2)湿地生态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淡水资源减少;气 候趋于枯燥;旱涝灾害增加;水质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
为例
考点一 湿地资源的功能 【必备知识回忆】 1. 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_浅__水__覆盖 的土地。
沼泽
水库
3.湿地的特点: (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_陆__地__与__水__体__之间的过 渡带。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4.湿地的功能: (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 的_生__物__多__样__性__。
气候原因应是洞庭湖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另一原因 是长江上游来水减少,导致径流量减少。所以与洞庭湖 大面积干涸最直接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有蒸发、降水、 径流。第(2)题,此题主要考察缓解或防止洞庭湖大面 积干涸的措施。措施应该主要是活泼水循环,增加湖水 的水量或减少湖水的引水量。兴建水利枢纽,调节湖水
蓄泄,可以利用水库的作用增加湖泊的蓄水量;大力节 水降耗,合理利用湖泊水资源,可以减少对湖水的引水 量;湖面水汽的蒸发与温度有关,与渔业生产关系不大; 退田还湖,扩大湖区,是直接增加湖泊面积的措施,而不 是增加水量的措施。
状态。第2题,随着雄安新区的建立开展,可以从跨流域 调水和节约用水等方面采取措施;填埋局部河道作为建 立用地和加大第二产业的开展力度,会不断减少湿地的 面积,措施不当;湿地保护与经济开展应该协调开展,因 此暂缓开发区域经济来保护湿地不恰当。
读气象卫星2021年洞庭湖水体各月面积与1998年 时比照统计图,完成3、4题。
(2)湿地的生态效益:
水资源 气候 水源 洪水
污染物质
5.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知识链接】 我国的其他湿地
湿地名称 湿地形式
形成原因
东北三江 平原湿地
沼泽湿地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地下有冻土存在,水不易下 渗;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湿地名称
海南岛红树 林湿地
湿地形式
5.鄱阳湖“高水成片〞“低水成线〞的最主要原因 是( ) A.长江与湖泊的相互补给 B.干湿季节极端变化 C.围湖造田和城市化开展 D.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6.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蓄水期的时段应在 ~3月 ~6月 ~9月 ~12月
()
【解析】5选A,6选C。第5题,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外流 湖,夏季为该流域的丰水期,长江干流水位较高,河流水 流向湖泊,此时湖泊水位上升,水面面积增大“成片〞; 当枯水期时,该流域降水较少,长江干流水位开场下降, 鄱阳湖的水体开场流向长江,进展补给,湖泊水位下降, 河床裸露,只有较深的湖区河道存在水体,从而形成
【解题技法】 “三看法〞判断湿地 一看水位:湿地水位应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如海或 洋不属于湿地,但滩涂等属于湿地。 如典例1中东北地区的沼泽就属于湿地。
二看水体:湿地水体为液态水,属于水陆之间的过渡带。 三看成因:湿地可以是人工形成,如三峡水库、长江下 游的稻田。
【高考模拟精练】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
湖泊的水量,枯水期,可以通过人为地调控,控制鄱阳湖 枯水期的水位。因此鄱阳湖水利工程枢纽蓄水期应为 当地的洪水期。
【加固训练】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曾号称“八百里洞庭〞烟波 浩渺,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影响,出现大面积干涸。 读以下图,答复(1)、(2)题。
(1)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最直接有关的水循环环节 是( ) A.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水面蒸发与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大气降水与水汽输送
3.洞庭湖水体面积夏季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该季 节( ) A.湖泊范围的降水多 B.冰雪融水补给量大 C.河流补给的水量大 D.地下水资源汇入多
“线〞,由此出现了“高水成片〞“低水成线〞的现 象。第6题,此题的关键在于了解“调枯畅洪〞的含义, 结合材料中鄱阳湖枯水期水位较低,持续时间较长,主 要是由于枯水期湖泊水对河流水进展补给,导致湖泊水 位下降。为了解决该问题,在长江和鄱阳湖之间修建水 闸,洪水期开闸,既可以减少下游的洪水量,也可以增加
【透析图文抓
【尝试作答】(1)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 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2)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 开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 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 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解析】3选A,4选A。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该国为芬 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纬度 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气候寒冷, 地下水水位高。第4题,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是为野生 动物提供栖息地、修养水源、补充地下水、净化水体 等。
(2021·衡阳模拟)鄱阳湖(如以下图所示)是我国最 大的淡水湖。近年来,鄱阳湖汛期“高水是湖,洪水一 片〞,枯水期“低水似河,枯水一线〞成为常态,严重影 响了湖区社会开展。我国围绕鄱阳湖水利枢纽建立的 利弊展开了20多年剧烈的争论。近期?鄱阳湖水利枢 纽工程规划?由原来的“建坝〞改为“建闸〞,“调枯 控洪〞改为“调枯畅洪〞的新设计方案,极大缓解了各 方面的矛盾。据此完成5、6题。
3.据图分析,该国湿地众多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 ④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该国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表达在 ( ) ①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②美化环境,观光旅游 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④修养水源,补充地下水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②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④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制条件。 如典例2中可从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保 护湿地。
⑤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⑥理顺关系、协调开展、综合治理。 如典例2中合理放牧,协调人类与环境的矛盾等。
【高考模拟精练】 (2021·银川模拟)2021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在河
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雄 安新区囊括白洋淀整个水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场, 白洋淀水位下降,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读白洋 淀流域图,完成1、2题。导学号08620063
1. 20世纪80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 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 ) A.流域内降水量和蒸发量小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上游修水库导致入湖水量减小 D.工农业兴旺,城市化水平高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 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 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 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 的生存与繁殖❷。
(1)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2)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 出建议。
【解题技法】 分析湿地的形成与保护的角度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湿地的形成。
如典例2中从较多的大气降水、来水(冰雪融水、地下 水)、排水、蒸发、下渗分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成因。 (2)湿地保护措施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如典例2中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是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 要加强管理。
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 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场,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 方案。以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 1、2题。
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
是( )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