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4 文化生活大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9.(2011高考安徽卷37)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12分)
答案: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中国,中国国家形象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10.(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
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10分)
答案:
(1)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
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11.(2011年高考海南卷第23题)辨析题
“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没有表达能力,那他就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10分)
答案:
答案一:人的思想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准确表达,借助传媒加以传播,才能为他人所接受,并产生社会影响。
(4分)没有表达能力的人无法准确表达、传播自己的思想,他的思想就难以为他人所理解并产生影响。
(4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观点具有合理性。
(2分)
答案二:人的思想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准确表达,借助传媒加以传播,才能为他人所接受,并产生社会影响。
(4分)但是有思想的人假如没有表达能力、不能准确表达和传播自己的思想,并不能表明他没有思想。
(4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观点具有片面性。
(2分)
(考生从上述任一角度做答,或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所用原理正确,言之成理,表述清楚,可得满分。
)
1.(2011高考北京卷40)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3)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9分)
答案: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②文化能够产生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氛围。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2011高考山东卷29)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
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6)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7分)
①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始了特定的文化环境;②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的物质载体;③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设问在知识上限定了“文化的特点及影响”但是具体分析对象是为什么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这就是让我们在分析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材料,不要光写理论,不结合实际。
3.(2011高考天津卷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根据表3左列信息,将下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我国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各写一点即可)
①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
①
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
施免费向社会开放。
②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
②
文化遗产的保护。
③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
③
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答案: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或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或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8、(2013浙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
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
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21分)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10分)
答案: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9、(2013北京)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
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
勤俭节约的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
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9分)
答案: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勤俭节约内涵与时俱进,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②文化发展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③“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10、(2013广东)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急剧增加。
2012年,广东人均GDP约为8570美元,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仅占13.2%,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这一比例更低至6.26%,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
(10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
要大力发展经济,从而拉动文化消费。
②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面向世界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多样文化,提高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吸引力。
③教育在传承人类文化中具有重要功能。
要通过教育,培养居民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习惯。
④政府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为居民文化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
⑤政府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逐步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居民文化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
11、(2013重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
(12分)
答案示例一: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塑造人生。
②坚持和倡导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批判铺张浪费的落后文化。
③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答案示例二:
①人创造文化,文化影响人。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③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
树立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文化氛围。
12、(2013天津)(2013天津)(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锅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然而,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
2013年初,为响应中央历行节约。
反对浪费的号召,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人民日报微博随即响应,并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使之急速升温。
这一活动唤醒了人们的节俭意识,反映了社会公众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广泛认同。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光盘行动”引起社会共鸣的原因。
答案:。
①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
②中华传统美德对人们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导向作用。
(浙江卷)41.(20分)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
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
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
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生意。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
(10分)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中华传统美食承载着亲情乡情,能够维系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
中华美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后,无数食客闻风而动,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中华美食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
品尝各具特色的家乡美食,引发了对家乡、民族、国家的热爱,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激发精神力量。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10.(2011高考广东卷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
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
(9分)
答案:
不恰当的开发、利用会损害传统文化内在的功能和价值;有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扭曲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文化创新;不利于传统文化内蕴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感召力的发杨;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发展先进文化。
11.(2011高考江苏卷35)2011年博鳌会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出。
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
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赢机遇和挑战等。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6分)
答案:(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
12.(2011高考天津卷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根据表3左列信息,将下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表3
我国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各写一点即可)
①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
①
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
施免费向社会开放。
②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
②
文化遗产的保护。
③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
③
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答案】
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解析】本题是文化生活的表格题,根据材料分析,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
①主要是文化对人的作用;②很明显是文化遗产的作用;③文化对国家的重要作用。
13.(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来源:学科网]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
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10分)
【答案】
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解析】本题是综合考察《文化生活》的主观题。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卷没有了文化生活的选择题,取而代之的是
文化生活材料题。
这也吻合文化生活的学科性质。
第一问,让我们分析妈祖文化的作用,其实就是文化的作用,我们要结合材料;
14.(2011高考浙江卷40)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作品制作运用了面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有国际口味。
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1)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10分)
【答案】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体现了继承对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制作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15.(2011高考上海文综政治卷39)材料一:海南省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止目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5个项目,省政府公布的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80个项目。
全国政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专题凋研考察团团长孙家正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海南一定要对自己独特的文化有深刻的认识。
”
(1)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保护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意义。
(8分)
【答案】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海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海南的历史和海南人民的情感。
保护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价值内涵,精神力量和持续发展力。
(4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强海南旅游形象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层级,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4分
(12课标卷)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诞即愈。
”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糟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爱你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广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12分)
【答案】:
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惜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12北京卷)截止2011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已达1.8万多家,遍及全球178年国家和地区。
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文化
差异带来的挑战。
(4)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6分)答案
(4)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2广东卷)3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当前。
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
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
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制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
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