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表组建和分析分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表的组建
• 1、实验种群生命表
• 在控制条件下的昆虫实验种群生命表通常 包括下列内容:
• (1)龄别(x) 一般以天、周或发育 期(如卵、1龄、2龄…等)表示
• (2)存活数(lx) 一群同时出生的 个体(设其数目为l0)发育到x年龄时还 活着的个体数,为便于比较,通常使l0 等于某个整数,如1000或100
• 具有系统性、阶段性、综合性和主次分 明的特点
• 系统性—— 即记述了一个世代从开始到 结尾整个过程的生存或生殖情况;
• 阶段性—— 分阶段地记述各阶段的生存 或生殖情况;
• 综合性—— 记述了影响种群数量消长的 各因素的作用状况;
• 关键性—— 即通过关键因素的分析,找 出在一定条件下综合的各因素中的主要 因素和作用的主要阶段
• 上表中各代号的含义:
• x 虫期,即发育年龄;
• lx x期开始时存活虫数; • dxF x期间死亡因子; • dx x期间dxF因子所致死亡虫数; • 100qx x期间死亡百分率; • Sx x期间存活率; • SG 世代存活率,表明当代虫量的变化。
• 昆虫自然种群生命表与实验种群生命表 相似,一般也从卵开始统计,不同的是 可以不为同期卵。初始卵量通常在1000 粒左右,因自然条件下死亡率较高,卵 过少最终会得不到结果。
• (4)制表 根据一定规格制作生命表, 每世代一份,并逐代逐年地累积多量的 生命表,制成平均生命表
• (5)生命表数量的分析 计算生命表
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趋势指数(I)及关
键因素分析。一般要累积5-6个以上的历 年同代生命表才能分析关键因素
• (6)建立预测模型 生命表数据进行 模拟化工作,制定最优预测式,为防治 工作服务
数量标准来划分, • 达16%或20%时—— 始盛期 • 达50%时—— 高峰期 • 达84%或80%时—— 盛末期
• 发育进度预测中的关键性工作: • (1)查准发育进度
• 采用田间调查、诱集和室内外饲养观察 等法,可得到害虫发生数量和虫龄分布 曲线,以此曲线作为预测的起始线,即 “基准线”。
• 自该线各点加害虫某一、二个虫态的发 育历期,可作出与基准曲线相平行的未 来某虫态的发育进度曲线,称“预测曲 线”。
• (2)取样调查 根据该种群的分布特 点,确定取样方式和合理的取样单位及 取样数。一般要求取样单位要较稳定, 从卵期开始到结尾时变化不大。
• 为保证调查或实验的精确度,要抽取足 够的样本数。
• (3)有关环境因子的调查或实验生态测 试 如天敌种类、密度、功能反应, 及种群数量与气候、作物、地貌等因素 的关系等
• (2)搜集、测定和计算害虫历期及期距 资料
• 预测是否准确决定于: • 发育进度的“基准曲线”是否查得准确
和有无代表性 • 使用的“历期和期距”资料是否符合当
时、当地的情况
• 历期资料的获得一般有以下途径:
• 搜集资料
• 通过文献搜集有关害虫历期与温度关系的资料
• 饲养法
• 在不同温度下饲养一定数量的害虫,观察、记 录各发育阶段的历期
(三)物候预测法
• 应用物候学知识预测害虫发生期的方法叫做 “物候预测法”。
• 许多害虫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常与寄主植物或其 它非寄主植物的发育期相吻合。
• 如: • 东北地区—— 大豆食心虫成虫发生期总是与大
豆结荚期相联系 • 陕西武功地区—— 小地老虎越冬代成虫盛发期
总与连翘盛花期相联系
• 对小地老虎就有“榆钱落,幼虫多;桃 花一片红,发蛾到高峰”的简易预报方 法,还有“小麦抽穗,吸浆虫出土展翅” 等说法。
• 观察年龄即x期,依昆虫种类、习性和取 样情况确定。以每个虫态为一个年龄等 级最理想,实际研究中常以“龄群”为 虫期。如L 1~3,L 4~5幼虫群,等等
生命表的分析
• 通常从三方面分析昆虫种群生命表 • 1、不同环境因素对种群在各个发育期的
致死力比较 • 在积累的生命表资料中,通过比较各死
亡因子所致死亡率的大小,可初步了解 不同因素对昆虫种群动态的作用力的差 异。
• 斜率法分析:
•
• 将各个因素致死力的 k 值(Y轴上) 对世代总致死力K值(X轴上)作图, 求其斜率(或回归系数),斜率值 大的因素即为关键因素
害虫预测预报的方法
根据害虫发生发展规律及作物的物候、 气象预报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作出 其末来的发生期、发生量、危害程度等 估计,预测害虫末来的发生动态,并提 前向有关部门提供虫情报告,即为“害
测或20天内的虫情预测 • 中期预测 (medium-term prediction) • 主要预测一个世代以上的虫情或20天至一
个季度的预测 • 长期预测 (long-term prediction) • 预测某种害虫当年的发生情况
二、害虫预测的方法
• 害虫预测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 • (一)统计法 • 根据多年观察积累的资料,探讨某种因
• (3) 死亡数(dx) 期间死亡的个体数
该种群在 x 年龄
• (4)死亡率(qx) 在 x 年龄期间, 个体死亡的百分率,qx = dx/lx·100%
• 通过系统地记录这些内容,就可知昆虫 种群发育到成虫期还活着的个体数,计 算出整个末成熟期的存活率。
• 如下表:(棉铃虫未成熟期存活率为56.3%)
• 成虫期生命表一般只记录雌性成虫死亡 的时间分布和繁殖后代的过程, 在样本 数目相当大时, 可按实际观察值计算雌 性成虫数, 但在多数场合, 可假设性比 为1:1来估测成虫中的雌性数, 将此数乘 以每雌平均产卵数即可求得预计后代数
• 则种群趋势指数=
预计后代数/试验起始虫数
2、自然种群生命表
昆虫生命表的组建和分析方法
生命表起源于人口统计学,在人寿保险 业中用于估计人的期望寿命。自Morris 和Miller(1954)将生命表技术应用于研 究昆虫自然种群后,昆虫生命表已迅速 成为昆虫种群数量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
• 昆虫生命表是通过田间对昆虫自然种群 的系统调查或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对实 验种群的观察,以一定的表格形式,记 录某一种群在各年龄或发育阶段的死亡 数量、死亡原因和成虫期的繁殖数量
• IV 型:种群的个体死亡主要发生在其生命前 期
• 昆虫种群的存活
曲线一般属于IV型
3、关键因素分析
• 如果在同一地区对同一种昆虫连续数年 逐代积累了生命表资料,就可进行种群 密度变化的关键因素(又称主导因素) 分析。
• 比较简便易行的分析法是图解法和斜率 法,但都必须先求出各个作用因素的致 死力 k 和它们所造成的世代总致死力K, 计算公式为:
• 田间调查法
• 每隔1~3天调查一次,统计各虫态百分比
• 诱集法
• 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诱测,逐日统计所获虫量
(二)期距、历期预测法
• 根据实际调查的田间害虫发育进度(基 准线)和气温条件,参考历史资料,将 实际的害虫发生日期加上到出现相应虫 态的历期或期距,推算以后虫期的发生 日期
• 期距—— 经验值 • 历期—— 平均值,通过饲养观察单个个
• 1、特定时间生命表(或称时间特征生命 表 time-specific life table)
• 2、特定年龄生命表(年龄特征生命表 age-specific life table)
• 用生命表研究昆虫种群数量消长的 步骤:
• (1)设计 根据研究对象的生活 史、习性和空间分布行为,寄主植 物、栖息地情况和有关的生物和非 生物的各类环境因子的特点,确定 接种或调查取样方案,以及有关环 境因素的各项实验生态试验方案
• 但物候预测具有严格的地域性,不可机 械的搬用外地资料。就是在同一个地区, 所选用的指示动、植物也会受地势、土 质、地形、树龄、品种及营养状况差异 的影响。因此,物候预测法虽然简而易 行,也只能预测一个趋势,或作为确定 田间查虫期的一个依据。
(四)有效积温预测法
• 当已知害虫的某虫态、龄期或世代的发 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K)后, 根据当地常年的平均气温(T)或近期气 象预报,利用有效积温公式
虫预测预报”
一、害虫预测预报的类别
• (一)按预测内容分 1、发生期预测 • 是关于害虫某一虫态出现时期的预测 2、发生量预测 • 预测害虫的发生数量或田间虫口密度,
主要是估计害虫未来的虫口数量是否有 大发生的趋势和是否会达到防治指标
• (二)按预测时间长短分 • 短期预测 (short-term prediction) • 预测近期虫情动态,一般为一个虫态的预
2、存活曲线
• 将种群进入各个连续发育期的个体 数对发育期在坐标纸上作图,即可 画出该种群的存活曲线
• 可归纳为四种类型: I、II、III、IV
• I 型:种群的个体死亡主要发生在老年个体 (生命后期)
• II型:不管种群的个体数目多少,在单位时间 内死பைடு நூலகம்的个体数不变
• III 型:种群在每个年龄(发育期)的死亡率 都保持恒定
素如气候因素、物候现象等,与害虫某 一虫态的发生期、发生量的关系,或害 虫种群本身前、后不同的发生期、发生 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或数理统计计算,组建各种预测式
• (二)实验法 • 应用实验生物学的方法,求出害虫各虫
态的发育速率和有效积温,然后应用当 地气象资料预测其发生期
• 另一方面,用实验方法探讨营养、气候、 天敌等因素对害虫生存、繁殖能力的影 响,提供发生量预测的依据
• 方法: • (1)有效基数预测法, • (2)气候图预测法, • (3)经验指数预测法, • (4)形态指标预测法 • 应用比较普遍的方法为有效基数预测法
有效基数预测法
根据田间当代虫口密度调查或诱虫器捕 获虫量的资料,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 析,判断下一代害虫发生数量的趋势, 及危害程度的轻、重
• 生命表的应用:
1、记载整个昆虫种群在生活周期中的数量 变化,分辨影响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和 关键因子
2、建立昆虫种群生命系统数学模型,为害 虫数量测报及种群管理模型的建立提供 基础
3、评价各种害虫防治措施的效果,为选择 综合防治措施、协调各种措施的控制作 用提供科学的根据
昆虫生命表的类型
• 因研究对象、场所和目的不同,昆虫生命 表主要分为两类:
• (三)观察法 • 指直接观察害虫的发生和作物物候变化,
明确其虫口密度、生活史与作物生育期 的关系,应用物候现象、发育进度、虫 口密度和虫态历期等观察资料进行预测
• 主要预测发生期、发生量和灾害程度
发生期预测
• (一)发育进度预测法 • 发育进度预测中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的划
分: • 将某种害虫的某一虫态的发育进度百分率作为
• 除实验种群生命表的各项内容外,昆虫 自然种群生命表还有一个新的重要内容: 种群在各个发育阶段的死亡因素 dxF
• 假设种群在各个发育阶段的个体死亡是 随机发生、均匀分布的,从而进一步假 定个体死亡都集中在各个发育期的中点
• 基于此假设,只要统计出种群在每个发 育阶段的死亡个体数,就可组建昆虫自 然种群生命表
体来求得
• 期距一般不等于害虫各虫态——卵、幼 虫、蛹和成虫的历期,期距常采用自然 群体间的时间间隔,如害虫第一代灯下 蛾高峰日与第二代灯下蛾高峰日之间的 期距,是集若干年的或若干地区记录材 料经统计分析得到的时间间隔
• 期距法的地区性较强,甲地的期距,未 必能适用于乙地。气候异常等因素往往 会导致期距的变动,因此需辅以其它预 测法进行矫正。
• N=K/T-C • 可计算出到下一虫态、龄期或世代出现
所需的天数(N)
发生量预测
• 害虫发生数量的预测是决定防治的地区、防治 田块面积及防治次数的依据。
• 目前,虽然有不少的关于发生量预测的资料, 但其总的研究进展仍远远落后于发生期预测。 这是由于影响害虫发生量的因素较多所致,例 如营养的量与质的影响,气候直接或间接的作 用、天敌的消长和人为因素等,常常引起害虫 发生量的波动以及其繁殖能力、个体大小、体 重、性比、色泽、死亡率等的各种变化。
• k=logN-logNs • K=k1+k2+k3+…+kn • N:种群进入某一发育期时存活的个体数
• Ns:某因素作用后,种群中还活着的个 体数
• k:即该因素的致死力
• K:世代总致死力,等于各个因素致死力 之和
• 图解法分析: • 以各个因素的 k 值和总K值对时间
(或世代)在坐标纸上作图进行比 较,如果某因素 k 值的图形与总K 值的图形最为相似,则该 k 值就代 表由关键因素造成的致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