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篇:校本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传统文化教案第1课、《中华改良杂字》(节选)
一、经典回放:
勤能补我拙,俭能为我廉。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

路遥知马力,日久结人缘。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34页
六、活动广角:第35页
七、成长袋:第36页
八、个人熟读自立歌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千家诗》
(一)一、经典回放:湖

[宋]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清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38页
六、活动广角:第39页
七、成长袋:第40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3课、《千家诗》
(二)一、经典回放:山居夏日 [唐] 高骈
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42页
六、活动广角:第43页
七、成长袋:第44页
八、课后熟读44页的《赤日炎炎似炎烧》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4课、《千家诗》
(三)一、经典回放:秋
月 [宋] 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46页
六、活动广角:第47页
七、成长袋:第48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5课、《千家诗》
(四)一、经典回放:雪梅二首(其)[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卡片和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卡片和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50页
六、活动广角:第51页
七、成长袋:第52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6课、《神童诗·卷首诗》
(一)一、经典回放:四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54页
六、活动广角:第55页
七、成长袋:第56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7课、《神童诗·卷首诗》
(二)一、经典回放:华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58页
六、活动广角:第59页
七、成长袋:第60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8课、《随园诗话》(读书)
一、经典回放: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62页
六、活动广角:第62——63页
七、成长袋:第64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9课、《世说新语》(王戎识李)
一、经典回放: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66页
六、活动广角:第67页
七、成长袋:第68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二单元
艺术乐园第10课、格言警句
一、经典回放: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汉]《长歌行》业精于勤,荒于嬉。

—— [唐]韩愈《进学解》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岁光阴不可轻。

—— [宋]朱熹《劝学》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清]周希陶《增广贤文》
二、教师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理解句子的意思。

1、小组讨论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学生读。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70页
六、活动广角:第71——72页
七、成长袋:第73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二篇: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
校本课程教案
1、让我和你交朋友
一、教学内容:通过小玩具示范介绍自己,同学们也能介绍自己。

并主动认识同学,和同学交朋友。

二、教学目标:
1、能主动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2、有表达的自信心;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适当做出一点评价;
4、知道生活中处处需要朋友,人人可可以成为朋友;教学重点:主动与人交谈。

难点:能在生活中识字。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生:每位学生用彩色卡纸准备十五至二十张名片,上面写清班级、姓名、住址、电话号码;也可画一些图案作美化。

师:一个魔术盒,一个皮卡丘玩具,一个天线宝宝玩具。

三、教学过程
(一)魔术引入老师取出一个魔术盒,让学生仔细观察(盒子里什么也没有),老师变变变,手在空中抓几把,盒子转几转,把手塞进盒子里,忽然发出“唧唧唧”的声音,学生一阵骚动,老师从盒子里拿出一个会叫的小玩具,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皮卡丘”。

老师引导:听听它会和我们说些什么?要听得安静。

皮卡丘(老师童音口述):我是皮卡丘,从神奇宝贝王国来,今年7岁,在樊营完小三年级1班读书,我的班主任是---。

我爱吃巧克力馅饼,爱好跳绳、踢球……我想和大家交朋友,谢谢!交流:我听到皮卡丘说……(指明学生回答)我知道了它住在哪里,爱吃什么,爱好是什么,它想和我们交朋友。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生:是皮卡丘告诉我们的。

它说得很清楚。

它的声音很响亮。

(二)鼓励自我介绍
1、你能不能像皮卡丘一样介绍一下自己?
2、点名叫举手的学生上台自我介绍。

3、鼓励学生评价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优点是什么?哪里需要再进步?根据介绍情况逐步提出说话要求:说话时要声音响亮;语句要通顺,不能颠来倒去;眼睛要看着大家;站立时手放两边注意仪态,不要在衣服上不停地绞。

……
4、与已经介绍的同学谈话:你刚才没有上台的时候怕不怕?(怕)那么你现在还紧张吗?(不紧张)如果让你在上台你害怕吗?(不怕)为什么呢?(因为已经上了一次台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我就
不怕了)
师小节:是呀,只要我们敢走出第一步,上台一次以后,你就再也不会怕面对很多人了。

而且你会因此充满信心,经常举手。

你要不要也来试试?
5、再请更多举手的学生自我介绍。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生:每位学生用彩色卡纸准备十五至二十张名片,上面写清班级、姓名、住址、电话号码;也可画一些图案作美化。

师:一个魔术盒,一个皮卡丘玩具,一个天线宝宝玩具。

教学过程
(三)交换名片找小朋友
1、再请出一位新朋友(老师出示天线宝宝)
2、听它说什么?天线宝宝面对皮卡丘,说:“你好,我是天线宝宝,我想和你交朋友。

这是我的名片。

”皮卡丘说:“我也喜欢和你交朋友,这是我的名片。

再见。

” “再见。


3、有哪两位同学能像他们一样互相介绍一下,交换名片呢?
4、请两名学生上台表演《换名片,找朋友》
5、说说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如果哪些不够的地方改进了回找到更多的朋友呢?
6、再请一对同学上台表演。

7、全体学生起立,将凳子放在桌子下面。

下面我们要开始换名片找朋友,等会我们数一数,哪位同学得到的名片最多?找到的朋友最多?
8、学生自由交换名片,气氛热烈。

老师适当引导一些学生主动去找那些较内向、胆小的同学交朋友,将他们带动起来。

9、结束活动,小节。

将名片归类:我付出几张?收到几张?表
扬收到名片较多的同学:你很大胆,朋友也很多,有很多同学想和你交朋友呀。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生:每位学生用彩色卡纸准备十五至二十张名片,上
面写清班级、姓名、住址、电话号码;也可画一些图案作美化。

师:一个魔术盒,一个皮卡丘玩具,一个天线宝宝玩具。

教学过程
(四)认名字,识字活动
1、你有了这么多的朋友,请你将朋友的名片摆在桌子上,自己先认一认他的名字,不认识的可以问一问同桌和前后的同学。

2、学生自由读同学的名字
3、请一名同学起立大声读名片,被读到的“朋友”就站起来,如果有不认识的名字就请站着的“朋友”帮忙认一认。

4、读完所有朋友的名字,朋友们就竖起拇指对这个同学大声说:“***,我们是你的好朋友!”这位同学回答“谢谢大家”或者“我是你们的好朋友”。

5、依此方法多练习几人
6、再请同学们将自己朋友的名字大声的朗读出来,如果有不认识的名字,可以离开座位去问自己的朋友,请朋友帮忙。

7、小节:在生活中要使用很多的汉字,每个中国人的名字就是由汉字组成的。

我们可以做个有心人,认一认别人的名字,在生活中多学习汉字。

(五)思想的升华
1、你喜欢有很多朋友吗?我们为什么需要很多的朋友呢?也就是说
要朋友干什么?
2、生回答:朋友可以帮助我认别人的名字;在我没有雨伞的时候朋友会借给我;在我上课不专心的时候朋友可以提醒我;朋友和我一起做游戏……我有不懂的题目朋友可以帮助我。

师:朋友帮助我进步是很好的,可是不能教你抄作业,朋友教你学习你也要动脑筋,不能只靠朋友,自己也要努力。

3、那么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到朋友呢?生:胆子要大,主动认识朋友,交换名片。

4、你可以从哪里找朋友?生:自己班的同学、其他班级的同学、
高年级的同学、老师、家长、弟弟妹妹……
(六)游戏结束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找朋友,游戏《找朋友》,老师与学生一起游戏。

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游戏机会
手拉手,好朋友
一、教学内容:
齐心协力最重要,事先商量不可少,合理分工效率高,人人负责做得好。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初步掌握合作的分工和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乐于与人合作。

2、通过活动感悟合作成功的条件,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
1、在生活中观察人们的合作现象。

2、准备动手实践的材料。

教师准备:
1、准备游戏材料。

2、拍摄学生拔河比赛录象。

3、制作好课件。

第四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话题
1、同学们,今天上课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吗?
2、讲明规则,学生游戏活动(传送玻璃球,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把四颗玻璃球由第一个同学传到最后一个同学),请一学生作裁判并记时。

3、小结揭题:同学们,其实像你们刚才那样,为了共同做好一件事情,大家各有分工,互相配合,这就叫做合作。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合作,学会合作。

(出示课题:学会合作)
4、采访失败小组:刚才你们为什么会失败?可以怎样避免?
5、老师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再来进行一次游戏,为了让同学们能
合作得更好,请每组同学再商量商量,分好工,做好准备。

(小组商量、准备)
6、第二次游戏活动(传送玻璃球),学生裁判记时。

(活动完后收材料,比赛哪一组合作得好,做到静、快)
7、讨论探究:
(1)公布成绩,采访胜利者和进步明显者。

(2)第二次游戏比第一次快得多,为什么?看来合作成功离不开哪些条件?(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师生交流。

随机幻灯出示:互相商量、合理分工、互相配合、取长补短、齐心协力
第五课时
(一)上节课内容回顾
(二)交流生活中的合作现象
1、除了刚才的游戏,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与人之间合作的事情,你们发现了吗?
2、学生发言,交流生活中的合作现象:(如:诗朗诵、出黑板报、做值日、小组学习、合唱、足球赛、医生做手术、造房子、广播操比赛……)
(三)合作实践,体验感悟
1、下面,老师就请大家自由组合进行合作活动,先选好合作伙伴,再选定内容商量合作完成。

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树叶贴画、演小品、课本剧、捏泥工、做灯笼、制作小队旗……)
3、展示作品,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反思和感悟。

★你们刚才是怎样分工的,为什么这样分,大家愿意吗?
★你觉得大家合作贴画和自己一个人完成这项工作有什么不一样?(省时、更快、更好、取长补短……)
★你们在合作过程中发生过矛盾吗?你们是怎么解决的?★你们在合作过程中碰到过困难吗?是怎么克服的?
(四)总结拓展通过活动,我们品尝了合作的失败与成功,了解
了合作成功的条件,希望大家在今后能更好地与别人合作,让我们一起
来念一首“合作制胜歌”吧!
(幻灯出示)齐心协力最重要,事先商量不可少,合理分工效率高,人人负责做得好。

这节课,老师与你们合作得非常愉快,也祝你们今后在生活中与别人合作成功,合作愉快!。

第六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悟理小组答题竞赛,体现团结,团队力量的伟大。

(二)故事激励
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1844 年,马克思在巴黎期间,恩格斯拜访了他。

两人在一起生活了 10 天,倾心交谈,对一切重大问题的看法完全一致。

这次会见为他们终生的战斗友谊和伟大合作奠定了基础。

他们在政治风浪中团结战斗,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切磋,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彼此激励,共同奋战了 40 个春秋。

他们各自都为自己有志同道合的战友而自豪。

恩格斯说:“马克思是和我相交 40 年的最好的、最亲密的朋友,他给我的教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马克思说:“我们之间存在的友谊是何等的珍贵!”恩格斯为了使马克思有可能从事革命活动和理论研究,心甘情愿作出牺牲,从事自己最不愿干的“该死的生意”,把挣来的钱负担马克思一家的生活。

欧洲1848 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住在伦敦,恩格斯住在曼彻斯特,他们两人虽然不能“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欢笑”,但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联系。

他们几乎天天都要通信,只要一方回信稍慢一点,另一方就会感到不安。

有一次,恩格斯隔了几天没有写信,马克思就写信风趣地问他:“亲爱的恩格斯!你在哭泣还是在欢笑?你睡着了还是醒着?”既是问候,又是关切。

第七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悟理小组答题竞赛,体现团结,团队力量的伟大。

(二)故事激励
(三)名言佳句
除了名人的事例,还有很多的名言佳句歌颂人际交往、歌颂友谊,我给大家搜了几条一起看一下。

名言佳句
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

——林肯
“不论皇帝还是庶民,能在自己家中得到和睦就是最幸福的人。

” ——歌德
“如果你有—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 ——肖伯纳
(四)总结
人的一生中需要认识和拥有一些朋友,没有人能独自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

导师、贵人、支柱、推手、知己、诤友、至交、互补者、中间人、开心果等等,各种朋友各自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了独特的重要角色,对成就我们的人生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和重要的积极意义。

让我们在交往中不断获得真知,在交往中享受人生的快乐,在交往中去寻求人生的真谛。

【作业布置】
1、调查你的同学、朋友,问问他们的交往如何?有没有安全问题?
2、各组选择一个交往的事例发动组内同学把它表演出来。

第八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悟理
首先请大家做个心理游戏:“假如没有沟通……”
设想如果有一天我们都不能说话、传递眼神、每个人彼此没有交流,世界会是什么样?
(学生思考后,分别谈谈自己的设想)
可见,交往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尤其是在21世纪,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一个孤芳自赏、固步自封的人,是难以在社会立足与发展的。

相反,那些开朗活泼、广交益友的人,会是如鱼得水,生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