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鲁迅”:战后日本鲁迅传播的新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交流意义和教育 思想价值 ,并 以鲁迅为媒介 ,推进 东亚乃至世界 文化的交流与 沟通 ,使得 鲁迅传播 显示 出强劲的
活力 ,而“池 田鲁迅”也成 为鲁迅在 海外传播 一个不容忽视 的新形 象。
[关键词 ]‘‘池 田鲁迅 ”;鲁迅 ;池田大作 ;战后 日本
[中 图 分 类 号 ]I210.96
卓 光平
(绍兴文理学院 鲁迅与池 田大作研究所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 ]与“竹 内鲁迅”“丸 山鲁迅”等 日本 “学院鲁迅”形 象一样 ,“池田鲁迅”也是在 战后 日本 时代 语境 中建
构的 日本鲁迅形 象。一方面 ,池田大作对鲁迅的思想探 究和价值传 播一 直 紧贴战后 日本 变化 的时代语 境 ,并积极
[作者简介 ]卓光平 ,文学博士 ,绍 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 ①周令 飞 :《周令 飞在 香港 SGI鲁迅展 开幕式上的贺词》。 ②卓光平 :《“池田鲁迅”:域外鲁迅传播的新形 象》,《中国社会科 学报 》,2014年 11月 7日。
“池 田鲁迅”:战后 日本鲁迅传播的新形象
一 、 战 后 日本 文 化 语 境 与 “池 田 鲁 迅 ”的 诞 生
第 26卷 第 6期
2016 正
· 鲁 迅研 究 ·
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Social Science Edition
V01.26 No.6 2016
‘‘ 池 田鲁迅 ”:战 后 日本 鲁 迅 传 播 的新 形 象
一 方面 ,作 为作 家 的鲁 迅 ,其诞 生 、成 长 与 日本 的关 系 十 分密 切 ;另 一方 面 ,日本 战后初 期 兴起 了借鉴 “革命 中 国”以达到 自我反省 目的的浪 潮 ,这 就使得 鲁迅 在战后 日本 不仅 被作 为“国 民作 家 ” 来 阅读 ,而且其 思想 也被广 泛接受 和传播 。对 于一 般 日本 读者 来说 ,鲁迅 文学作 品成 为战后 陪伴许 多文化 人和普 通人 度过 战后艰难 时世 的精神 灯火 。而 对 于 E l本思 想 界 而言 ,鲁 迅 思想 则成 为 了许 多思想 家和学 者批判 当代 El本社 会和 文明 弊端 的参 考尺 度 。可见 ,在战后 初期 的 Et本 ,鲁迅 的思想 和文学 对 刚刚战败 的 日本 人有着 重要影 响 ,并 为 当时 知识 分子 的社 会 运 动 提供 了 重要 的思 想 精 神 资源 。 出于对 近代 以来 日本 的反 思 ,一些 专 门致力 于 中国文学 研究 的学者 ,如竹 内好 、丸 山升 、伊 藤 虎丸等 对鲁迅 及其 文学进 行 了深 入探 究 ,并 建 构 了所 谓 的 “竹 内鲁 迅 ”“丸 山鲁 迅 ”“伊 藤 鲁迅 ”等 鲁迅形 象 。其 中 ,著 名学 者竹 内好 就是 经 由鲁迅而 展 开 了对 近代 以来 的 日本 社 会 及其 价值 观 念 的 批判 ,并成 为了 战后 在 日本 具有 巨大影 响 的思想家 。作 为思想 家 ,竹 内好 最具创 造力 的思想 之一 就 是对 中 国和 El本不 同 的近代化道 路进 行对 照分 析 。“他 借 用佛 教 的 ‘回心 ’概念 ,分别 把 中 日两 种 近代化 追求命 名 为 ‘回心 型 ’近代 化和 ‘转 向型 ’的近代化 ,他 以鲁迅式 的抵 抗批判 日本 近代化 的奴 性 ,试 图寻求 自主的近代 化道路 ,这样 ,鲁迅 成 了竹 内好批 判 El本 文化 和 日本 近代 化 的 ‘他 者 ’。”① 可 以说 ,战后 Et本对 鲁迅 的接受 通常是 把他作 为 民族 自我 批判 的思想 资 源 和追 求 革命 变革 的精 神 动力来 对待 的 ,因而战后 日本 的鲁迅传 播具 有极强 的现 实性 。 同样 ,池 田大作 对鲁迅 的接受 也一 直 紧贴 战后 El本 的 时代语境 ,而 “池 田鲁 迅”也 正是在 战后 日本文 化语境 中诞 生 的。
与 “竹 内鲁 迅 ”“丸 山鲁 迅 ”等 El本 “学 院鲁 迅 ”形象 一 样 ,“池 田鲁迅 ”也 是 在 战后 E l本 时 代语 境 中建 构 的 日本鲁迅 形象 。从池 田大作 接受 和 阅读 鲁 迅 的契 机来 说 ,池 田大 作 对鲁 迅 的接 受 与传 播 一方 面与 中 日文化 薪火 相传 的渊源有 着深 刻 的内在 关联 ,另 一方 面 相 似 的人 生奋 斗 历程 和 身世 经历也 让池 田大作对 鲁迅 产生 了深深 的精神共 鸣 ,而这 一切 正 是发 生 在 战后 日本特 定 的文 化 语境 中 的。
[基金项 目]浙 江 省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项 目“战 后 日本 文 化 语 境 中 的 ‘池 田鲁 迅 ’研 究 ”(项 目编 号 : 14NDJC081YB)、中国博士后基金第 56批 面上项 目(项 目编号 :2014M561745)和浙江省 教育厅 2012年度科 研项 目 (项 目编 号 :Y201225930)阶 段 性 成 果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842(2016)06—0050—06
从 1909年 日本 东京 出版 的《Et本及 13本 人》杂志在 “文 艺杂 事 ”栏 目上 刊 载鲁迅 与周 作 人 合译 《域外 小说 集 》的消 息算起 ,鲁 迅 在 日本 的传 播 已经 有 一 百 多年 的历 史 。在 这 一 百 多年 里 ,El本 知 识界 及其 广 大 民众 对鲁 迅倾 注 了大量 热情 ,特 别是 在 战后 日本 ,鲁 迅 的影 响几乎 遍及 日本 知识 界 与 社会 大众 的许 多层 面 。然 而 ,长期 以来 ,学 界对 鲁迅 在 Et本 的接 受 与传 播 研 究 主要 聚 焦 于 竹 内好 、 丸 山升 、伊藤 虎丸 、木 山英雄 和丸 尾 常喜等 学者 对鲁 迅 的纯学 术性 研究 ,却 对非学 院的池 田大 作 、大 江健 三 郎等对 鲁迅 的接 受 与传播 缺乏 足够 关 注 。作 为 战后 日本力 主 13中友 好 的 日本 创价 学会 的灵 魂 人物 ,池 田大作 早在青 年 时期 就 开始受 到鲁 迅影 响 ,继 而 又致 力 于鲁 迅 思 想 价值 的践 行 与 传播 。 此 后 ,池 田大作还 担任 了北 京鲁 迅博 物馆 、上 海鲁迅 纪 念 馆 和绍 兴 鲁 迅纪 念 馆 的名誉 顾 问 ,并 成 为 当今 域 外传播 鲁 迅影 响最 大 的人 士 之一 。
事 实上 ,作 为 Et本 传播 中实 用性 研究 的典 范 ,池 田大作对 鲁迅 的思 想探 究 和价值 传播 一 直 紧贴 战后 日本 变化 的时代语 境 ,并 积极 致 力于 发掘 鲁迅 之 于当代世 界 的价值 和意义 ,在 1 3本乃 至 世界 产 生 了重 要影 响 。鲁迅 长孙 周令 飞 曾指 出 ,池 田大作 对 鲁 迅 的传 播 “是 继 20世 纪 竹 内好 之 后 ,在 日 本 掀起 的传 播鲁 迅精 神 、研 究鲁 迅思 想 的第二 次 高潮 ,固然两 者 传 播 的 范 围和 形 式不 尽 相 同 ,但 是 我们 相 信这 次高 潮影 响 的层面 和 意义 十 分 深远 ,为 中 日两 国 文化 交 流 和友 好 往 来 ,为 ‘人 ’的精 神 淬炼 起 到 了极 为 重要 的推 动作用 。” 因此 ,就池 田大作对 鲁迅 传播 的价 值 内涵 和世 界影 响来 看 ,其 对 鲁迅 的独 特认 识 和价值 传播 可称 之为 “池 田鲁迅 ”②。
致 力 于发 掘 鲁 迅 之 于 当代 世 界 的 意 义和 价 值 ,因此 “池 田 鲁迅 ”不 同 于 日本 的 “学 院 鲁 迅 ”,它 是 日本 鲁 迅 实 用 性研
究的典 范。另一方 面,在 1980年代 以后 ,池田大作在 注重鲁迅“人 性革命 ”思想的 同时 ,也 开始 重视 发掘 鲁迅 的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