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屯绿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屯绿化
发布时间:2021-06-22T02:55:13.117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21年第2期作者:韦庆东[导读] 要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小城镇,就离不开良好的村屯绿化工作。

南宁市武鸣区林业局广西南宁 530100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意味着更好的生态环境与更优美的植被景观,而通过党政群工作为途径,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村屯绿化存在的问题,合理配置乡村资源发展绿化景观,找到适合本土的村屯绿化方案。

关键词:村屯绿化;绿化景观;建设;研究
1.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屯绿化的概念村屯绿化之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提升农村公共环境、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关键一环,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村屯绿化能够为农村建筑与自然环境构筑更自然、更宜居的过渡区域。

要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小
城镇,就离不开良好的村屯绿化工作。

2.目前农村的村屯绿化现状
随着我国农村常住人口净流出数量越来越大,农村土地的利用率远低于城镇土地,同时环境建设有着非常显著的粗放特征,无论是绿化率还是绿化水平都不如人意,且缺乏整体性、规划性。

2.1村屯四周绿化现状
在南方地区,目前村屯绿化使用的绿化林与护村林,大部分是以20世纪70年代左右种植的桂花树、扁桃以及榕树为主,由于选种不严谨、规划不到位、行距不科学,不仅病虫害问题突出,已经成为了过熟林带,不少甚至已经成为了残次林带;部分在90年代开始种植的玉桂、香樟等,虽然已经经过品种优选,但也没有丰富树种,病虫害的风险相对也比较高,林建思路仍然较为老旧,同时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对于古榕树的保护并不到位。

2.2村屯内街道绿化现状
尽管榕树是非常好的绿化林选择,但由于南方村屯的旧街道绿化对年龄较大的古榕树保护不到位,树膛内的枯枝,腐烂枝,病虫枝问题较为严重,甚至有一些四、五百年树龄的老榕树近年来已经出现了大量虫蛀孔或空心问题,这显然是因为村屯在施药与养护上不到位所导致的,这些古榕树虽有着较高的景观旅游价值,却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反被视为累赘。

2.3村屯内企事业单位绿化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农村中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各领域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也是目前村屯绿化的主力军,加上村委会等较为重视村屯绿化的单位,绿化视觉效果尚可。

然而由于种植面积太小,所以并没有在村屯中起到保护环境、美化村庄的作用。

3.村屯绿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3.1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不少农民群众甚至是党员干部都认为推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唯一旋律,对村屯绿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也从未真正认识到村屯绿化在村庄发展中的功能价值,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

3.2村屯绿化的标准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全国各地的新农村村屯绿化工作,因其所处地区的绿化难度、栽植基础差异较大,所以对绿化工作的评价标准也非常复杂,加上在前期规划中缺乏专业人士参与,所以村屯绿化工作前瞻性普遍不足,难以实现优化农村环境的目标。

3.3经营管理手段滞后
村屯绿化只注重栽植,忽视后期经营管理,造林后无人管理的问题较为普遍。

如何科学管理,乡、村缺少技术支持和专业技术人员,只限于传统的村民自己管理,用乡规民约来约束一些不利于绿化发展的行为,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步伐迟缓。

4.村屯绿化的发展思路及趋势
4.1村屯绿化的发展思路
第一,全面加强村屯绿化的宣传教育工作。

在全面加强村屯绿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时,要将内容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屯绿化的价值与意义,帮助农民群众重新建立对村屯绿化工作的认知,了解到村屯绿化就是美化自己的家园、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不但主动做好自己住宅周边绿化,同时也积极参与村庄公共区域的绿化工作。

村委在此过程中应邀请专业人士指导村民完成村屯绿化实践。

第二,加强村屯绿化技术水平。

要通过科技手段,不断提升村屯绿化工作水平。

一方面要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根据村庄所处地区、地质水文情况、土壤气候等自然禀赋,科学制定村屯绿化方案、科学做好植被选种,科学应用栽植技术,聘请专业绿化工作者指导相关工作,并在养护方面做好技术培训,确保村屯绿化的持续性、高标准。

第三,要处理好各方面的效益。

村屯绿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准确把握好经济、社会与生态三种效益的平衡,一方面要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作为最高优先级,但同时也应该将村屯绿化的经济价值作为关键,缺乏经济价值的村屯绿化,很可能在短期内得不到村民的支持,所以在选种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间种一些经济树种、木材树种,保证村民能够直接从村屯绿化中获得经济回报,提升村民参与村屯绿化的积极性。

4.2村屯绿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不断加快,我国农村的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而农民群众对生活环境改善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未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村屯绿化的发展趋势,就是以改善农村物质环境与精神生活为主要方向。

一是村屯绿化的宜居性发展。

在下一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屯绿化工作,将承担村庄环境美化、村庄植被景观化、园林化、城镇化的重要作用,而这些都是村屯绿化在改善农村宜居性上的重要体现。

二是村屯绿化的城乡融合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镇与农村之间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提升,而城镇的绿化工作也正不断朝着周边农村延伸。

在下一阶段,村庄绿化工作将成为城镇绿化工作的重要对接对象,甚至会成为城镇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善农村绿化水平与植被面积,在绿化工作上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三是村屯绿化的人文价值提升。

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建设上的成果积累,农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村屯绿化的功能不再仅仅局限在简单的植被覆盖或防尘防风,对于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村地区,村屯绿化的经济价值也已经不再如过去般重要。

因此,村屯绿化在未来的发展重点,就是不断提升农村环境的人文价值,通过应用生态景观学技术,助力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5.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屯绿化策略
通过上文研究,针对当前农村村屯绿化存在的问题,结合村屯绿化的发展思路和趋势,本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屯绿化建设提出了下列策略,具体包括:
5.1做好村屯绿化与其他工作的结合
第一,要做好新栽植选种与过熟林结构优化的结合。

在具体实践中,应该充分根据当地自然禀赋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壤与树种,以改善村庄绿化景观为目的对过熟林进行树种优化,从而改善村屯绿化水平,保障村屯绿化的长期稳定。

第二,要做好村屯绿化与经济发展的结合。

要实现这一结合,就需要在树种选择上,把握好经济林、果林以及观赏林的比例,在推进村屯绿化的过程中,帮助农民群众实现增收目标,同时改善农村的生态景观与生活环境。

第三,要将村屯绿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在推进村屯绿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地方文化,而非完全照抄其他地方的村屯绿化方案,导致“千村一面”,要构建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

第四,要将村屯绿化实践与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结合起来。

在推进村屯绿化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同步做好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农民群众认识到什么是生态文明,让群众理解良好的生态文明能够如何造福子孙后代,同时加深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知与理解,主动配合村屯绿化工作、积极参与后续养护工作。

第五,要将党政领导与群众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村屯绿化工作不仅需要前期投入与栽植,更需要后期的维持与养护,所以在加强党支部、主管部门对村屯绿化工作领导的同时,也需要充分激活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参与到村屯绿化各阶段工作中。

5.2村屯绿化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策略
第一,三林结合策略。

三林发展策略,指的是将村屯周边三种不同的林木栽植充分结合在一起,完成村屯绿化工作,三种林木包括护村林、护宅林以及护路林。

具体来说,护村林的栽植需要实现对村庄周边1km范围内实现绿化,在营造乡土生态气息的同时,也应该发展经济林从而弥补村屯绿化林不足的情况;而护路林的栽植,除了对入村道路、村庄内主干道进行景观树绿化之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多元化的绿化树种,如果在乔木养护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栽植灌木丛,并根据本土林木特点,栽种以本地特有树种、经济林为主的护路林;在护宅林方面,则可以充分利用好零星空地,栽植经济价值较高的果木林,在气候与土壤合适的情况下,住宅周边也可以栽植灌木与观赏植物,丰富村屯绿化层次。

第二,村庄用地多样化规划策略。

为了进一步强化村屯绿化提升农村生活环境的作用,可以针对占地范围较大、人口相对密集的村庄,通过置换土地、调整用地等方式,进一步实现对村庄用地的多样化规划,保证村屯绿化用地的同时,也可以利用面积较大的空地建设休闲绿地,同时要求村庄内部、周边的一切林木都属于封山护林范围,加大对乱砍乱伐行为的监管与惩戒。

第三,村屯的道路绿化策略。

乡村绿道建设是提升村屯绿化建设效能的关键,做好乡村绿道能够有效改善村屯绿化的整体观感。

所以,在经济条件较好、绿化积极性较高且自然禀赋允许的地方,可以尝试在护路林建设中加入休闲林路、村中林荫带等内容,为村民提供聚集休憩的空间,同时突出古榕树的历史文化内涵,改善村屯绿化的人文价值。

第四,扎实做好多层次经济发展与绿化同步。

多层次经济发展与绿化同步,也就是同时做好乡村庭院经济、绿色产业与村屯绿化的协同发展。

在推动村屯绿化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推动各级村民在自家房屋周边的庭院开垦,依托护宅林形成果园、菜园、花园等,利用葡萄、百香果等藤本树种来完成住宅周边的立体式绿化。

当然,在打造好村屯绿化的同时,也应该利用绿化成果推动农村特色服务业等绿色经济发展,例如利用绿化完成后的特色景观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前来自驾游、农家乐,从而通过提升农民群众收入的方式,进一步激励他们参与到村屯绿化工作当中,实现村屯绿化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助推作用。

结束语:
村屯绿化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内容,不仅与中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也关乎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与农村经济事业多元化发展。

可以说,村屯绿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境保障,也是一项能够让广大农民群众深刻认识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工作,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群众对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村屯绿化的功能不再仅局限与简单的植被覆盖或防尘防风,对于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村地区,村屯绿化的经济价值也在弱化。

因此,村屯绿化在未来的发展重点是不断提升农村环境的人文价值,通过应用生态景观学技术,助力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清福,张明华,张佳宁.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屯绿化[J].科技资讯,2006(08):172.
[2]毕海英.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屯绿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7):214.
[3]张明华,杨清福,张佳宁.村屯绿化的问题与对策[J].国土绿化,2006(08):12.
[4]潘剑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村屯绿化浅谈[J].南方农业,2016,10(15):90+92.
[5]王志刚.新农村建设中村屯绿化的特点及相关技术研究[J].花卉,2019(18):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